小明的公司剛好也有企業資訊化這方面的業務,所以小明想和你一起來探討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其實企業資訊化是最近幾年才火起來的,而之前很多企業做資訊化,也只侷限於考勤管理這方面。而企業資訊化最終的目的,是達到無紙化辦公。
也就是包括考勤管理、財務管理、審批流程、合同管理、人事管理、貨品進銷存等等,實現在電腦或者手機上進行操作,把之前需要各部門來回跑的工作方式進行簡化,以達到快速、高效、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的目的。
企業資訊化建設是指企業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等一系列現代化技術,透過對資訊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 效率和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的過程。從內容上看,企業資訊化主要包括企業產品設計的 資訊化、企業生產過程的資訊化、企業產品銷售的資訊化、經營管理資訊化、決策資訊化以及資訊化人才隊伍的培養等多個方面。
由於企業資訊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行業的不同、企業規模的不同、建設階段的不同都會帶來不同的建設需求。
與傳統的建設專案評估相比,由於資訊化建設專案本身所具有的複雜性,導致其評估方法要比傳統建設專案複雜得多。
A、資訊系統價值評估的很多指標難以量化;B、資訊系統的建立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C、資訊系統的價值具有長期效應,還存在很多隱性效益;D、資訊系統的技術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嚴格的專案建設的監理機制,因此又增加了評估的難度。
企業資訊化建設利於增強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業務流程重組,有利於組織結構最佳化,有效降低成本,擴大企業競爭範圍,激發生產、技術創新.推動研發專案進展,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競爭,加速 企業發展。
企業資訊化建設有利於迎接加入WTO後所帶來的挑戰,適應國際化競爭。加入WTO以後,企業更直接地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與國際經濟接軌。在全球知識經濟和資訊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資訊化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特別是 跨國經營)的重要前提。
企業資訊化建設為企業建立了資訊門戶。這些“門戶”讓擁有它的企業能夠及時的掌握行業動態、市場變化,從而迅速做出反應,抓住佔領市場的先機。這些門戶已經超出r傳統的管理資訊系統概念,已成為企業管理資訊系統與 電子商務兩大應用的結合點:這些門戶對高科技技術及 資訊科技的應用。必將會帶來資訊時代技術革命的飛躍。
企業資訊化建設有利於實現國有企業改革和困難企業脫困。他們可以透過資源共享.現代資訊科技利用.科研開發結合為一體,有效地開發、利用資訊資源,尋求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和專案,改善管理,早日走出困境。
企業資訊化建設實現了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運營自動化、管理網路化、決策智慧化。有利於抓住新世紀的良好發展機遇。使企業在 知識經濟迅速崛起.在全球資訊時化代迅速發展。
(一)企業資訊化建設效用論
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核心目標是為企業獲取經濟收益。企業資訊化要想切實的發揮其功效,必須與企業的管理體系以及企業的經營業務緊密聯絡。因此。在企業資訊化建設之前,應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經濟價值評估以及技術實力的綜合測評,排除無效技術。對企業資訊化建設進行綜合考察,評價效用價值,以便於參考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實施價值。企業資訊化的進一步實施及完善,會使企業在激烈的 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適應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企業資訊化建設可以使企業迅速根據 市場需求對需求資訊做出反應,及時推出 適銷對路的產品;企業資訊化建設是提高企業自身 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企業自身提升競爭能力能帶動企業對資訊獲取與處理能力的提升。
(二)企業資訊化建設資產論
企業資訊化建設承擔的主體是企業本身,因此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情況需要考察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就企業自身技術而言,管理體系以及lT技術實力可能比較有限,要想切實有效地進行企業資訊化建設,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負擔,對企業來說可能是一種負增長趨勢。所以,企業在實施資訊化前要對企業自身技術實力以及企業整體情況進行評估,從而制定合理的 資訊化規劃。
不同企業的性質、規模不同,導致企業在實施資訊化建設層面上所需的資金有很大差別。任何一個大中型企業要想形成比較完善的企業資訊化體系,投入的資金都是鉅額的,而且企業資訊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投入過程。因此,企業資訊化建設資金的高投入現象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實施。
目前,大多數企業在實施資訊化建設前會普遍引入諮詢公司,之後再引入符合企業自身發展建設的系統來進行軟硬體系統支撐,很多企業都採取了分步實施資訊化原則,逐步實現企業資訊化,使企業在資金、技術層面得到一定的緩解。這樣,在確定了資訊化建設對於企業發展有效用的同時,符合企業所能承載的資金成本以及技術含量為企業謀求更高層技術、更大的效用價值提供了合理化平臺。
一、企業結構、管理思想的變革
傳統的企業經營、 管理思想與企業資訊化的要求不相適應。企業資訊化不僅僅是單純在企業中運用資訊科技,更重要的是要對企業進行重組,以建立一套符合資訊化要求的經營管理體制。中國企業界的管理人員從思想上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將資訊化等同於購買行為一以為買來硬體、軟體、網路等就是實現了資訊化。就是 技術決定論的思想,以為技術是萬能的,是一切工作的終點。許多企業在實施 資訊化戰略時,一味地追求技術高消費,而忽視了對資訊科技的管理和內部 業務流程的變革。有些企業雖然實施了一些系統管理和資訊管理,但其側重點仍然只是側重於事後的技術支援和故障解決方面。所以許多企業抱怨資訊化對經營沒有什麼效果,沒有帶來預期效益。其實企業資訊化首要的是對企業結構、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
企業資訊化,即挖掘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去 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設計、製造、管理,及時地為企業的“三層決策”系統(戰術層、戰略層、決策層)提供準確而有效的資料資訊,以便對需求做出迅速的反應,其本質是加強企業的“ 核心競爭 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是企業資訊化的基礎,但是硬體到位僅僅是資訊化的開始,怎麼合理利用,如何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才是資訊化的真正目標。企業的資訊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除了技術因素之外,更大的因素將取決於能不能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同企業的具體實際良好 結合,“企業資訊化建設與其說是技術問題還不如說是管理問題”。
在資訊化建設中企業結構、管理不合理帶來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企業的流程不適合資訊科技結構,使得計算機系統不能充分發揮作甩,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企業運用資訊科技改造生產經營管理的過程,同時也是用先進的 管理方法和手段改造現有的 業務流程的過程,業務流程再造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資訊化的效果乃至成敗。用先進的手段去適應過去的工作習慣,即“穿新鞋走老路”,使先進的資訊科技喪失統一性和先進性,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由此導致了許多企業資訊化效果不理想。
2、資訊化建設出現“分層”。
資訊化技術相對完善的企業中間技術層,尤其是設計部門和 財務部門已經初步實現計算機管理;但企業的決策部門的資訊化建設依舊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關的報表滿天飛;另一方面企業的末梢,如供應、生產、銷售等環節的計算機基本上是空白,整個企業的資訊化建設呈現出中間大,兩頭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業資訊化建設還處於“戰術層”的居多,而企業的“決策層”和“戰略層”是相當薄弱的。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將企業 生產流程、人力資源、 財務、物流等資訊資源進行整合;利用 MRP-II、ERP等企業資訊化系統的先進管理理念,建立與資訊化系統相配套的企業管理與組織模式,實現企業管理資訊化。
二、人才的認識
企業的資訊化程序和企業流程密切相關。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高科技企業,進行資訊化改造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它將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從戰略高度進行規劃。這就需要企業中有一個高層管理人員專門從事資訊系統方面的領導工作,CIO這個職位也因而應運而生。
雖然國內大部分企事業單位都已經設定了資訊中心,設有主管資訊化工作的副總經理或副Quattroporte,但卻缺乏真正意義上的CIO。首先,國內許多企業要麼直接將技術部門的主管提升CIO,要麼就由業務部門技術基礎比較好的人擔任,甚至就是高層領導直接兼任資訊長(ClO) 職務。其次,中國CIO目前所處的位置也就是資訊中心主任。IT投資上所擁有的權力也不容樂觀,一項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準CIO們,有87%表示自己在企業的IT投資上只擁有建議權,只有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自己擁有決定權。而在企業進行重要的戰略決策時,42%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決策層只是偶爾會徵求他們的意見;13%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決策層不會徵求他們的意見;而能夠真正參與到公司戰略決策中去的準CIO們就更微乎其微了。
三、資訊的運用
資訊的重要價值全在於運用,而運用好、管理好資訊才是企業決勝市場的關鍵。企業由於自身的資訊應用能力的限制,往往低估了資訊的作用,這又導致企業對資訊化的不正確理解,典型的表現是:企業將資金大量投入技術裝置,或系統工程的建設,而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競爭力,真正體現資訊的價值。
真正決定企業資訊能力的因素包括:員工應用資訊的能力;實現資訊有效配置的程式;長期利用和體現這種價值的文化;與價值和準確性相關的資訊本身。企業在以技術能力為中心的資訊投資專案上注人大量資金和精力,錯誤地認為技術本身能創造出資訊能力,實際上,企業在資訊化建設中不平衡的認識和投資,反而阻礙了資訊能力。因為決定資訊能力的主要因素很多是非技術的。
這也就是中國一些企業雖然應用了優秀的軟體,開發了自己的管理系統卻仍然沒有真正提高競爭力的原因所在。
說了那麼多,小明的結論是:要想實現企業資訊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盲目的去購買一套軟體,然後就覺得實現了資訊化。應該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需要的工作場景等,定製一套適合自己企業運用的軟體。當然你也可以在下面留言,我們可以繼續對企業資訊化這方面知識進行一場討論。
小明的公司剛好也有企業資訊化這方面的業務,所以小明想和你一起來探討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其實企業資訊化是最近幾年才火起來的,而之前很多企業做資訊化,也只侷限於考勤管理這方面。而企業資訊化最終的目的,是達到無紙化辦公。
什麼是無紙化辦公?也就是包括考勤管理、財務管理、審批流程、合同管理、人事管理、貨品進銷存等等,實現在電腦或者手機上進行操作,把之前需要各部門來回跑的工作方式進行簡化,以達到快速、高效、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的目的。
企業資訊化建設是什麼?企業資訊化建設是指企業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等一系列現代化技術,透過對資訊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 效率和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的過程。從內容上看,企業資訊化主要包括企業產品設計的 資訊化、企業生產過程的資訊化、企業產品銷售的資訊化、經營管理資訊化、決策資訊化以及資訊化人才隊伍的培養等多個方面。
由於企業資訊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行業的不同、企業規模的不同、建設階段的不同都會帶來不同的建設需求。
與傳統的建設專案評估相比,由於資訊化建設專案本身所具有的複雜性,導致其評估方法要比傳統建設專案複雜得多。
不同之處表現在A、資訊系統價值評估的很多指標難以量化;B、資訊系統的建立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C、資訊系統的價值具有長期效應,還存在很多隱性效益;D、資訊系統的技術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嚴格的專案建設的監理機制,因此又增加了評估的難度。
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意義企業資訊化建設利於增強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業務流程重組,有利於組織結構最佳化,有效降低成本,擴大企業競爭範圍,激發生產、技術創新.推動研發專案進展,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競爭,加速 企業發展。
企業資訊化建設有利於迎接加入WTO後所帶來的挑戰,適應國際化競爭。加入WTO以後,企業更直接地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與國際經濟接軌。在全球知識經濟和資訊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資訊化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特別是 跨國經營)的重要前提。
企業資訊化建設為企業建立了資訊門戶。這些“門戶”讓擁有它的企業能夠及時的掌握行業動態、市場變化,從而迅速做出反應,抓住佔領市場的先機。這些門戶已經超出r傳統的管理資訊系統概念,已成為企業管理資訊系統與 電子商務兩大應用的結合點:這些門戶對高科技技術及 資訊科技的應用。必將會帶來資訊時代技術革命的飛躍。
企業資訊化建設有利於實現國有企業改革和困難企業脫困。他們可以透過資源共享.現代資訊科技利用.科研開發結合為一體,有效地開發、利用資訊資源,尋求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和專案,改善管理,早日走出困境。
企業資訊化建設實現了企業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運營自動化、管理網路化、決策智慧化。有利於抓住新世紀的良好發展機遇。使企業在 知識經濟迅速崛起.在全球資訊時化代迅速發展。
企業資訊化建設的相關理論(一)企業資訊化建設效用論
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核心目標是為企業獲取經濟收益。企業資訊化要想切實的發揮其功效,必須與企業的管理體系以及企業的經營業務緊密聯絡。因此。在企業資訊化建設之前,應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經濟價值評估以及技術實力的綜合測評,排除無效技術。對企業資訊化建設進行綜合考察,評價效用價值,以便於參考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實施價值。企業資訊化的進一步實施及完善,會使企業在激烈的 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適應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企業資訊化建設可以使企業迅速根據 市場需求對需求資訊做出反應,及時推出 適銷對路的產品;企業資訊化建設是提高企業自身 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企業自身提升競爭能力能帶動企業對資訊獲取與處理能力的提升。
(二)企業資訊化建設資產論
企業資訊化建設承擔的主體是企業本身,因此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情況需要考察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就企業自身技術而言,管理體系以及lT技術實力可能比較有限,要想切實有效地進行企業資訊化建設,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負擔,對企業來說可能是一種負增長趨勢。所以,企業在實施資訊化前要對企業自身技術實力以及企業整體情況進行評估,從而制定合理的 資訊化規劃。
不同企業的性質、規模不同,導致企業在實施資訊化建設層面上所需的資金有很大差別。任何一個大中型企業要想形成比較完善的企業資訊化體系,投入的資金都是鉅額的,而且企業資訊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投入過程。因此,企業資訊化建設資金的高投入現象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企業資訊化建設的實施。
目前,大多數企業在實施資訊化建設前會普遍引入諮詢公司,之後再引入符合企業自身發展建設的系統來進行軟硬體系統支撐,很多企業都採取了分步實施資訊化原則,逐步實現企業資訊化,使企業在資金、技術層面得到一定的緩解。這樣,在確定了資訊化建設對於企業發展有效用的同時,符合企業所能承載的資金成本以及技術含量為企業謀求更高層技術、更大的效用價值提供了合理化平臺。
企業資訊化建設誤區一、企業結構、管理思想的變革
傳統的企業經營、 管理思想與企業資訊化的要求不相適應。企業資訊化不僅僅是單純在企業中運用資訊科技,更重要的是要對企業進行重組,以建立一套符合資訊化要求的經營管理體制。中國企業界的管理人員從思想上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將資訊化等同於購買行為一以為買來硬體、軟體、網路等就是實現了資訊化。就是 技術決定論的思想,以為技術是萬能的,是一切工作的終點。許多企業在實施 資訊化戰略時,一味地追求技術高消費,而忽視了對資訊科技的管理和內部 業務流程的變革。有些企業雖然實施了一些系統管理和資訊管理,但其側重點仍然只是側重於事後的技術支援和故障解決方面。所以許多企業抱怨資訊化對經營沒有什麼效果,沒有帶來預期效益。其實企業資訊化首要的是對企業結構、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
企業資訊化,即挖掘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去 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設計、製造、管理,及時地為企業的“三層決策”系統(戰術層、戰略層、決策層)提供準確而有效的資料資訊,以便對需求做出迅速的反應,其本質是加強企業的“ 核心競爭 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是企業資訊化的基礎,但是硬體到位僅僅是資訊化的開始,怎麼合理利用,如何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才是資訊化的真正目標。企業的資訊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除了技術因素之外,更大的因素將取決於能不能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同企業的具體實際良好 結合,“企業資訊化建設與其說是技術問題還不如說是管理問題”。
在資訊化建設中企業結構、管理不合理帶來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企業的流程不適合資訊科技結構,使得計算機系統不能充分發揮作甩,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企業運用資訊科技改造生產經營管理的過程,同時也是用先進的 管理方法和手段改造現有的 業務流程的過程,業務流程再造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資訊化的效果乃至成敗。用先進的手段去適應過去的工作習慣,即“穿新鞋走老路”,使先進的資訊科技喪失統一性和先進性,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由此導致了許多企業資訊化效果不理想。
2、資訊化建設出現“分層”。
資訊化技術相對完善的企業中間技術層,尤其是設計部門和 財務部門已經初步實現計算機管理;但企業的決策部門的資訊化建設依舊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關的報表滿天飛;另一方面企業的末梢,如供應、生產、銷售等環節的計算機基本上是空白,整個企業的資訊化建設呈現出中間大,兩頭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業資訊化建設還處於“戰術層”的居多,而企業的“決策層”和“戰略層”是相當薄弱的。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將企業 生產流程、人力資源、 財務、物流等資訊資源進行整合;利用 MRP-II、ERP等企業資訊化系統的先進管理理念,建立與資訊化系統相配套的企業管理與組織模式,實現企業管理資訊化。
二、人才的認識
企業的資訊化程序和企業流程密切相關。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高科技企業,進行資訊化改造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它將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從戰略高度進行規劃。這就需要企業中有一個高層管理人員專門從事資訊系統方面的領導工作,CIO這個職位也因而應運而生。
CIO是隨著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的整合而出現的統一的資訊部門的高層管理者,他們透過指導資訊科技的利用支援公司的目標。他們具備技術和業務過程兩方面的知識,具有多功能的觀念,是將組織的技術調配戰略與業務戰略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管理者。雖然國內大部分企事業單位都已經設定了資訊中心,設有主管資訊化工作的副總經理或副Quattroporte,但卻缺乏真正意義上的CIO。首先,國內許多企業要麼直接將技術部門的主管提升CIO,要麼就由業務部門技術基礎比較好的人擔任,甚至就是高層領導直接兼任資訊長(ClO) 職務。其次,中國CIO目前所處的位置也就是資訊中心主任。IT投資上所擁有的權力也不容樂觀,一項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準CIO們,有87%表示自己在企業的IT投資上只擁有建議權,只有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自己擁有決定權。而在企業進行重要的戰略決策時,42%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決策層只是偶爾會徵求他們的意見;13%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決策層不會徵求他們的意見;而能夠真正參與到公司戰略決策中去的準CIO們就更微乎其微了。
三、資訊的運用
資訊的重要價值全在於運用,而運用好、管理好資訊才是企業決勝市場的關鍵。企業由於自身的資訊應用能力的限制,往往低估了資訊的作用,這又導致企業對資訊化的不正確理解,典型的表現是:企業將資金大量投入技術裝置,或系統工程的建設,而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競爭力,真正體現資訊的價值。
真正決定企業資訊能力的因素包括:員工應用資訊的能力;實現資訊有效配置的程式;長期利用和體現這種價值的文化;與價值和準確性相關的資訊本身。企業在以技術能力為中心的資訊投資專案上注人大量資金和精力,錯誤地認為技術本身能創造出資訊能力,實際上,企業在資訊化建設中不平衡的認識和投資,反而阻礙了資訊能力。因為決定資訊能力的主要因素很多是非技術的。
這也就是中國一些企業雖然應用了優秀的軟體,開發了自己的管理系統卻仍然沒有真正提高競爭力的原因所在。
說了那麼多,小明的結論是:要想實現企業資訊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盲目的去購買一套軟體,然後就覺得實現了資訊化。應該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需要的工作場景等,定製一套適合自己企業運用的軟體。當然你也可以在下面留言,我們可以繼續對企業資訊化這方面知識進行一場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