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器百科
-
2 # 國平軍史
軍迷們都知道,二戰期間,日軍除了甲級師團、乙級師團、丙級師團(又稱警備治安師團)外,尚有特殊的作戰師團,即“海洋部隊”。
海洋師團,是日本陸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臨時組建的作戰師團,在日國內被稱作“海洋部隊”,專職島嶼防禦作戰,通常兵力在1.5萬人左右,是所有師團中兵力最少的作戰單位,用來對付戰鬥力比較薄弱但海空軍支援火力卻異常強大的美海軍陸戰隊。
1943年,日本陸軍在經過多次與美海軍陸戰隊島嶼爭奪戰失敗以後,認識到海軍的“特別陸戰隊”不能有效抵抗美海軍陸戰隊的兩棲登陸作戰,原因是陸軍與海軍的矛盾歷來較深,未能有效地協調共同抵抗美軍進攻。
有鑑於此,日本陸軍決定依靠自身力量來面對島嶼爭奪戰,大本營又提出了“絕對國防圈”構思,重點島嶼防禦是拱衛日本本土的重中之重,陸軍就組建了專門針對島嶼爭奪戰的“海洋部隊”。
第一批海洋師團是第36、第46、第52師團,不久又將第14、第29、第43師團也改編為海洋師團,撤銷了原師團中不適合島嶼作戰的騎兵、工兵、輜重兵聯隊,增加了步兵聯隊,配置了戰車部隊,以及海上運輸船隊。
此外,除了海洋師團外,為加強島嶼防禦作戰,日陸軍還組建了4個海上機動旅團,下轄3個海上機動大隊,配98高射炮的直轄機關炮隊,配特2內火艇的戰車隊,配機動艇、上陸用舟艇、驅逐艦的海上運輸隊。
儘管日本陸軍苦心經營了6個海洋師團,包括4個海上機動旅團,但在美海軍陸戰隊強大的水面艦艇炮火,艦載機狂轟濫炸下,日本陸軍組建的島嶼防禦力量都損失慘重,基本上都被美軍成建制地殲滅。
-
3 # 大獅
所謂的“海洋師團”,其實就是日本帝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了配合太平洋地區兩棲作戰的需求,繼而改編師級單位所產生的軍事編制;戰力主體以步兵師,但增編更加完整的後勤、支援單位,以此來維持部隊在缺乏後勤的環境下,仍可具備獨立作戰能力。
因為這隻部隊是二戰後期臨時組建,並且十分倉促,因此作戰人員良莠不齊,更不是什麼有名的聯隊,也沒有什麼傲人的戰績,所以沒有太多資料去記載他們。
簡單來說,就是把幾個陸軍師團輕裝化,砲兵聯隊拿掉改成3個聯隊砲兵大隊,工兵、輜重等聯隊也全打散,配到各聯隊,師團多配屬戰車隊與海上運輸隊,然後丟去守島。所以這票人是陸軍,不是海軍,但注意,不是所有去太平洋的陸軍師團都是海洋師團。
守備馬里亞那的29、43師團就都是海洋師團,29師團原本可是關東軍老師團。另外一個有名的海洋師團是第14師團。這幾個師團在其中算是作戰最勇敢而且最能打的部隊。雖然看上去很強大,但是面對老美的轟炸機和強大的火力,好像沒有起到任何成績。至於戰果呢….嘿嘿,如果有啥輝煌戰果,日本就不會這麼快投降了。
-
4 # 度度狼gg
所謂“海洋師團”是二戰期間日本陸軍的一類特種用途師團,專用於太平洋戰場與盟軍作戰,也稱“海洋作戰師團”或“島嶼作戰師團”,從1943到1944年期間,共組建了六個海洋師團,模仿物件是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師。
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雖然建有海軍陸戰隊,但編制和規模太小,它的最大單位稱為某某地區“海軍特別陸戰隊”,只是下轄若干大隊的聯隊級單位,比如淞滬會戰爆發時的海軍“上海特別陸戰隊”。如此規模的部隊應付小型戰鬥尚可,與美軍進行戰役級對決明顯力不從心,尤其是瓜島戰役日本陸軍慘敗後,腦子僵硬的日本人總算開了點竅。
日本陸軍首先組建了四個“海上機動旅團”用於兩棲作戰和島嶼作戰,每個旅團下設三個海上機動大隊以及戰車隊等,顯著標志是增設了“海上輸送隊”,裝備173艘各類機動艇,使旅團在沒有海軍協助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海上機動。
但是面對美軍海軍陸戰隊步兵師強大的火力優勢,海上機動旅團還是兵力不足,於是日軍又將六個陸軍師團改編為“海洋師團”,選擇的物件都是戰力尚可甲、乙級師團,首批三個試點是第36、第46、第52師團,後又將第14、第29、第43師團改制,擔負太平洋戰場的島嶼作戰任務。
海洋師團為“三單位”師團,下轄兩個擔負防禦的步兵聯隊和一個擔負機動反擊的步兵聯隊,這種分工是海洋師團較普通陸軍師團重要改變,除此之外,海洋師團至少還在三個方面具備一定特殊性:
一,取消師團屬炮兵聯隊和工兵聯隊,全部拆分下沉到各聯隊,步兵聯隊開始轄有炮兵大隊和工兵中隊,獨立作戰的能力得到加強。而在普通陸軍師團的聯隊建制中,炮兵一般設為中隊級,也沒有獨立的工兵部隊。
二,取消師團屬騎兵聯隊或搜尋聯隊,改為增設戰車大隊,島嶼作戰不同原野,騎兵幾無用武之地。尤其是擔負反擊任務的那個聯隊,直接配屬一個戰車中隊。
三,增設師團直屬的“海上輸送隊”,裝備特大型機動艇10艘,大型機動艇150艘。師團另直屬戰車、通訊和輜重分隊。
以首批完成改制的第46師團為例,下轄防禦專用之步兵第222、223兩個聯隊,各有官兵3165人;反擊專用之步兵第224聯隊,擁有官兵3964人,師團總人數13658名,根據這個人員數量和炮兵配置,與1942年以後中國戰場的“甲級師團”基本相同。
這六個海洋師團中,第14師團駐帛琉島,第29師團駐關島,第36師團駐新幾內亞群島,第43師團駐塞班島,第46師團駐印尼松巴島,第52師團駐楚克島。不過由於裝備沒有質的提升,仍然被美軍打得一敗塗地,最後要麼全軍覆沒(比如第43師團),要麼被美軍“跳島戰術”越過後淪為無用之物,最後整建制投降。
-
5 # 軍武小咖
由於日本海軍和陸軍這兩對冤家,向來不和,部隊在進攻島嶼的時候不能有效的協同,於是日本就能了個所謂的海軍師團,其實就是和美軍的海軍陸戰隊類似。“海洋師團”總結來說,就是把幾個以前的陸軍師團輕裝化,合理化,使其可以更好的在海島區域作戰比如取消了在海島作戰中用處不大的騎兵聯隊。但是這個陸軍團在當初集中分類的時候,並沒有劃分實力的大小,也就是說這裡面的兵力大小不一首批試點師團第36、第46、第52師團,後來又增加了14、29、43師團。
“海洋師團”是在二戰時期組建的,當時為了適應戰爭環境以及二戰的戰況,更重要的目的是對付他的盟友,在二戰時期來說就是對付美國了。這個師團在當時被分成了三個單位,下轄兩個負擔防禦的步兵聯隊和一個負責機動反擊的步兵聯隊,這種分工還是先進於當前的陸地兵團的分法。
另外,海洋師團還有一些特殊性,首先它的炮兵,工兵以及步兵等都聯合在一起,不會出現等不到士兵的情況,軍隊士兵支配自如,各個軍隊之間都是獨立的,獨立作戰,增加了效率。另外,這個海洋師團還增設了戰車大隊,使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閒置士兵就可以進行其他的軍事工作了。還有就是,增設了“海上輸送隊”,裝備輸送更加方便快捷。
然而,它並不是全部都是優點的。一個就是物資太少,畢竟日本地方小的歷史事實不能改變,而美國相對來說地大物博,物資上有一定的限度。與物資相關的就是人數太少,雖然美國陸戰隊的戰鬥力不算太強,但是由於美國強大的制空權和制海權,使得美軍擁有空中和海上的強大火力支援,這是日本無法比擬的優勢。日軍的老毛病,協調能力不強,畢竟這是第一次做這種軍隊的編制,再加上第一次面對美國這麼強大的陣容,士兵心裡不免有些許的不自信等情緒。這些原因對日本的毫無戰績也有一定的影響,也導致這個海洋師團沒有記入史冊。
戰爭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了,日本面對美國的猛擊,最終以失敗告終,所以說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側面反應出海洋師團的實力的大小了。
-
6 # 漩渦鳴人yy
這個海洋師團是日本陸軍和日本海軍在戰爭後期妥協的一個產物!
我們都知道日本陸軍和日本海軍當時根本就不對付,尤其是日本的長州藩和薩摩藩之間的矛盾一直延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關於二者之間鬧得那些矛盾鬧的那些笑話,我說的夠多了,我也不想再多說了,就重點說一下這個海洋師團。
第二次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是一次立體的海空作戰的大型戰役。在這場戰役裡面,追求的是海軍,空軍以及陸軍之間的完美配合,如果有人配合不順利,那麼將會在兵力不佔劣勢的情況之下,被敵方完虐。
在瓜達卡納爾島戰役裡面,日本海軍和日本的陸軍可以說吃了一個啞巴虧,本來日本海軍看中了瓜達爾卡納爾,打在上面修築機場,結果沒通知日本陸軍,最後美華人順勢藤摘瓜,直接把這個掛到卡納爾島給佔領了日本人修的機場直接給美華人用了,你說這場戰役裡面,如果日本陸軍和海軍稍微知會一聲,在上面建立幾個儲存物資點,或者是派遣日本陸軍上去住房,那這場戰役不會打到後來日本陸軍上去以後沒糧食吃,被美華人玩虐的這種情況。
日本的陸軍和海軍之間矛盾的不和,日本高層夜景看到了,這個時候你不能不正視這些矛盾點了,在清華戰場或者是東南亞戰場上面,這是日本陸軍一家獨大,海軍幫不上什麼忙,但是在太平洋戰場上面,日本海軍和日本陸軍是要一起聯合作戰的,如果這個時候雙方出現矛盾,那麼這場戰爭也就失敗了,失敗的結果就是日本東京變成火海,變成美國轟炸機實驗的天堂。
所以日本高層努力性的像日本海軍提出一個建議你看能不能組建一支海洋社團,也就是這隻師團是歸你們海軍方面管的陸軍!
不是首創,這美華人也有自己的體驗的,就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末期的時候,由於美國陸軍也要加入到太平洋戰役裡面,要去攻佔菲律賓,臺灣和日本本州島,這個時候,美國的海軍和美國的陸軍之間的矛盾就開始體現出來了,美國名將麥克阿瑟指著尼米茲的桌子就說這個海軍是登陸日本侵佔的那些土地的時候,就必須得聽我錄音的我陸軍才是主角,你每次也不高興,老子打仗打了這麼多年,結果你過來就要喧賓奪主了!
日本海軍也算得上是一種適應潮流,只不過沒能阻止美國軍隊銳利的攻勢,沒辦法,先期精銳的部隊已經全部葬送在了太平洋裡面,這個時候臨時組建起來的海洋師團戰鬥力,跟那些日本國內雜七雜八的不對相比,也只不過是戰九渣和戰五渣的區別!
回覆列表
太平洋戰爭期間被美軍俘虜的日軍士兵
海洋師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舊日本帝國陸軍為了適應太平洋戰場兩棲作戰的要求,由普通師團單位改變而成的部隊。海洋師團,在後勤、支援方面,較普通師團更加完善,它可以維持部隊在缺乏後勤支援的情況下,仍具備一定獨立作戰的能力。
海洋師團,有數個旅團、聯隊和師團直屬部隊組成,其中,聯隊又分為進攻型和防禦型。它們的編制情況大概為:
太平洋戰爭期間被美軍俘虜的日軍士兵
進攻型步兵聯隊由3個步兵大隊組成,步兵大隊下轄:3個步兵中隊、1個步兵炮中隊、1個炮兵中隊、1個工兵中隊、1個高射炮兵中隊、1個戰車中隊(坦克)、1個通訊中隊、1個運輸中隊和1個醫療分隊。
防禦型步兵聯隊由3個步兵大隊組成,步兵大隊下轄:3個步兵中隊、1個步兵炮中隊、1個炮兵中隊、1個工兵中隊、1個通訊中隊、1個運輸中隊和1個醫療分隊。
師團直屬單位為:直屬戰車分隊、直屬炮兵分隊、直屬通訊分隊、直屬運輸分隊、直屬海上運輸分隊、直屬財務分隊和直屬野戰醫院。
從1943至1944年間,有6個在太平洋戰場作戰的特設師團被調整為海洋師團,它們分別是:
太平洋戰爭期間向美軍投降的日軍士兵
第14師團:駐地為帛琉和佩萊利烏島。
第29師團:駐地關島。
第36師團:駐地新幾內亞和比亞克島。
第43師團:駐地塞班島。
第46師團:駐地印尼松巴島。
第52師團:駐地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的楚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