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義眼藝水碧天
-
2 # 劉尚卿
不是欺負.太多的是你死我活.新與舊是一種動態的矛盾.他們鬥爭的交叉點是各自代表的利益主體,物質文明較容易被接受.精神文明要難的多,清光緒年間,他們可以修鐵路.辦洋務.但維新變法卻付出血的代價。
-
3 # 思想空間
這個問題實際上可以轉化為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衝突與融合
一、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地理分野
在廣袤的亞歐大陸偏南一邊,是適合農耕民族生活生產的地理帶。從中國的長江與黃河流域,經印度的印度河和恆河流域、西亞、中亞的伊朗、阿富汗和安納托利亞、地中海南北兩岸和烏克蘭,再到伊利比亞半島及西歐邊緣的大不列顛島,這是一個長達20000公里的巨大弧形的地理帶。在這個地理帶上,排列著古埃及和米諾斯—邁錫尼文明、蘇美爾文明、印度河文明及華夏文明,他們都是從事農業生產,有著穩定起居生活的農耕文明生存和發展的地帶。農耕文明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到40度之間,這裡也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域。
在上述農業地帶以北,東起西伯利亞,經過中國東北、蒙古、中亞、鹹海、裡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羅斯直到歐洲中部,因雨水較少而形成的半乾旱草原地帶,種植業很難發展,只能以馴化動物,發展畜牧業為主,產生了一個與農業帶並行的遊牧帶。在這個遊牧地帶與農業接壤的地區,許多高原和沙漠常常穿插於農業帶與遊牧帶之間,例如,在裡海之北的伏爾加河流域與頓河流域為重要產糧農業地區,而位於農業帶的阿拉伯半島和西奈則是浩瀚的沙漠。在兩個文明地帶之間並不存在一個界限分明,不可逾越的地帶。
二、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特點
(一)農耕文明特點。
1. 農耕文明穩定的生產生活方式。農耕民族從事種植經濟,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 因此其生產和生活方式相對穩定,世世代代也離不開土地。農作物的生長受季節變化的制約,農業耕作雖然勞動繁重但有規律。《史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形象概括了農耕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
2. 農耕文明閉關自守,順應天命。農業屬於自然經濟,以家為本同時兼營手工業和小商品,帶有很大自給自足的性質。農耕民族世代守望田園,辛勤勞作,順應農時,安於天命。沉重的農耕生產耗費巨大體力,加上天災人禍,錘鍊出農耕民族保守又堅韌性格。
3. 農耕文明具有地域多樣、民族多元、歷史傳承和鄉土民間特點。以中國為例,中國的農業東西向廣泛分佈於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南北向廣泛分佈於華北平原與南方的丘陵山坳,凡有土有水的地方就有農耕;幾十個民族共同生產生活在華夏大地,透過辛勤種植種養為生;因為農耕生活的相對穩定,“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農耕文化世代相傳;各地的地域相對封閉導致交通不暢,使得各地形成和儲存了自己獨特的農耕文明特點。
4. 農耕文明溫和敦厚,樂天知命,安土重遷,不尚掠奪。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耕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與鄉村管理制度等,必然導致農耕民族相對於遊牧民族性格上溫和敦厚與樂天知命,在對待土地與家鄉的態度上安土重遷,在對待財富與領土的價值上不尚掠奪。
5. 農耕民族具有遠比遊牧民族更先進的文化。農耕文明以農業為主,政治體制一般實行君主制或君主專制,社會結構呈現為金字塔形。伴隨著農耕文明而發展起來農業科技、農業思想、農業制度與法令、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等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與璀璨明珠;農耕民族創造出的青銅器、鐵器與天文曆法,是工業文明的搖籃。
6. 華夏農耕文明的格局主要為南稻北慄。北方的原始農耕以旱地農業為特色,這與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係。春秋冬三季乾旱寒冷,夏季高溫多雨。該區域普遍存在的黃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較好的毛細作用。所以選擇對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慄。南方的原始農耕以稻作農業為特色。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多溼潤,所以選擇了喜水作物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
(二)遊牧文明的特點
1. 政治上的軍政合一與兵民合一。遊牧民族為馬背上的民族,實行全民皆兵,全民皆戰,平戰結合,區別於農耕民族軍民相分,各守職分的特點,其戰爭動員能力是農耕民族無法企及的。
2. 軍事技術上戰馬優良,戰法多樣。馬鐙的發明讓他們能夠直立起來作戰,騎兵與戰車讓他們對農耕民族的戰爭長驅直入,又迅速回撤。
3. 經濟模式上游牧經濟與掠奪經濟合二為一。平時放牧,逐水草而居,戰時跨馬南下掠奪農耕民族財富,擄掠人口和牲畜。軍事行動大規模、高強度、高機動、高反覆與高速度。
4. 精神上尚武好戰,民風勇悍。遊牧民族一般都具有濃厚尚武好戰精神,身體素質非常強悍,在惡劣環境下生存能力很強,不怕流血犧牲,吃苦耐勞精神更強。
5. 文化上相對落後,生產力低下。遊牧民族長期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以部落族群形式存在,文化的積累主要依靠口耳相傳,無法形成發達的社會文化和制度組織,科技發展水平遠比農耕文明落後。
三、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衝突與融合
(一)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第一次衝突與融合
有關第一次兩個異質文明的衝突與融合,我們已經很難見到歷史的文獻記載,只有根據考古資料進行復原與有限想象。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衝擊的序幕,是由屬於印歐人進入安納托利亞和希臘半島地區拉開的,但是他們最初並沒有對這些地區原有的農業文明構成威脅。遊牧文化對農耕世界的第一次大沖擊始於公元前1700—公元前1100年之間,人侵者主要就是印歐語族的遊牧民族赫梯人、喀西特人、胡裡安人、閃米特人、亞該亞人、雅利安人等,結果除古埃及文明和華夏文明外,米諾斯文明(位於希臘克里特島屬古希臘、邁錫尼文明之前青銅時代)、蘇美爾文明(兩河流域中下游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和哈拉巴文明(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均被滅亡了,但同時也促成了巴比倫、希臘古典文明的興起和印度文明的更新。
(二)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第二次衝突與融合
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第二次衝擊始於公元前2世紀,人侵者主要就是來自中國北部陰山和祁連山的匈奴人,其結果是促成了秦漢帝國、薩珊王朝、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和印度笈多王朝的衰落,同時在這些舊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了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並間接導致了基督教文明在西歐的興起。
遊牧民族的遷移方向一般是由東向西,歐亞大草原西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正好吸引來自中國北方長城沿線以北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他們沿著歐亞大陸中部的草原走廊,止於中歐的匈牙利平原,以此為基地,不斷襲擊周邊的歐洲各國家民族,最終導致東羅馬帝國滅亡。
(三)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第三次衝突與融合
遊牧文明第三次對農耕文明的大沖擊始於13世紀。這次大沖擊主要來自蒙古人和突厥人。 但這次大沖擊與以往的歷次大沖擊不一樣,它不僅沒有直接導致眾多主要文明的滅亡,反而在西方促進了西方基督教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在東方則形成了元朝對中國的統治。
蒙古帝國的瓦解已耗盡遊牧民族最後的氣血,以後的世界,再也沒有任何遊牧民族有能力重新組織新的力量對農耕世界形成世界性衝擊。後來雖然還發生過滿族人主中原,建立大清朝長達近300年的事件,但那只是遊牧民族對華夏農耕文明的單一衝擊,並沒有發生世界性的影響,也是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所帶來的最後一擊,成為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衝擊農耕民族最後的絕響。
四、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衝突與融合的啟示
文化的征服大於武器的征服。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影響中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對文明民族的武力征服最終會被文明民族的文化所征服。蒙古在中亞後代對印度的征服,建立了莫臥兒王朝,但蒙古人幾乎完全印度化。蒙古在中亞建立的汗國也基本上伊斯蘭化。在中原,元朝雖然頑固的堅持蒙古文化,但實行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了華夏中央集權制的傳統,漢語中也吸收了許多來自蒙語的語音。幾乎無一例外,蒙古民族在本土以外建立的帝國都與當地文明融為一體,只有蒙古本土仍然保留著蒙古地道的文化傳統。
農耕經濟與遊牧經濟融為一體,使得經濟活動更為健康活躍。每一次遊牧民族對農耕文明的衝擊,都使得農耕文明的空間獲得了擴大。最初的亞歐農業帶僅限於北迴歸線至北緯35度左右的狹長地帶,遊牧民族的第一次大沖擊使之擴充套件了 8—10個緯度,達刻 了多瑙河——高加索——錫爾河——天山山脈一線。第二次大沖擊又使農業帶向南北擴大了共約20個緯度,向北擴充套件到易北河、黑海、裡海一線,而向南則擴充套件到孟加拉灣。第三次大沖擊之後,遊牧世界明顯更加縮小,以致到最後收縮為一些孤立的地區,並演變成半農半牧的民族,和農耕民族區別越來越小,經濟活力越來越足。
遊牧民族為農耕民族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農耕民族在文明程度上高於遊牧民族,但比遊牧民族文靜柔弱、缺乏活力。對異質文化的吸收有助於農耕民族提高自身的文明水準,增強民族血性,提高抵禦外來民族武力侵擾的能力。面對遊牧民族的不斷侵襲,血的教訓讓農耕民族不得對自己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體制進行改革,並大力借鑑遊牧民族的某些技藝, 壯大民族力量,強大國家實力。中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公元前307年在國中實行“胡服騎射",成為關東各國中除齊國之外的最大強國,以至於公元前270年一度大敗秦兵,就是一例。
-
4 # 王曉強30
這個問題已有很多學者回答,大概梳理一下。
第一,所謂落後文明欺負先進文明主要發生在技術代差不大的情況下。例如,秦漢時期的匈奴人南侵,宋代的遼金蒙南侵,還有西方的上帝之鞭等等等,他們之間的戰爭技術差別不大。均屬於冷兵器時代。
第二,戰爭成本差別太大。所謂落後文明與先進文明的戰爭成本不一。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對南方農耕文明的多次戰爭都是搶奪資源,搶完就走。而農耕文明對遊牧民族的反擊則要有發動準備,動員百姓,長途運輸等等的成本消耗。
第三,戰爭利益差別太大。遊牧民族的戰爭利益就是搶奪生活資源。而農耕文明對遊牧民族發動的戰爭,屬於防守反擊,以求自保。因此,所謂落後文明對先進文明的戰爭比較便利,反之則成本巨大,得不償失。
第四,個人認為所謂落後文明並不落後,只是在某些方面不如先進文明顯性。而先進文明也並不先進,往往只是在人文等軟體上比較突出。
-
5 # 辛佑之
實質上這是個偽命題。
中國古代已有智慧性的語言解答了這個命題,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因為落後,為了生存而不斷奔波,不斷尋找機會,不斷爭鬥,因此往往來如風、去無蹤,戰鬥力超強!而先進者則無生存之憂,怕戰爭,怕失去,怕生活不好,因此往往遇事能忍則忍,能讓則讓,表現出懦弱,當然會被欺負!
這也是先進者因怕失去安樂而不想戰鬥,屢讓後進者追著打的表面原因了!
回覆列表
首先來說,文明和落後與先進並不沒有直接關係,中國古代有很多強盛朝代,都是世界的中心。但是中國是以仁義仁愛治世的,遵循孔孟之道,文明程度極高,附近的大小國家都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但是中國沒有發展先進的武器,尤其是近代。導致宋朝被比較落後的蒙古吞併建立元朝,明朝文明程度也很高後被滿人所佔領。如果中國也想西方的觀念,國強必霸,那麼中國古代那麼多的朝代,也許都可以統治世界。別忘記盛唐時期,歐洲還全部是小部落呢,50000人以上的城市都不多。如果大秦帝國那時候知道世界的版圖,有可能打到地中海去。
總之中國沒有國強必霸的野心,沒有時刻偷窺別國領土的野心,這也導致好多中國古代文明發達時期,被落後的文明所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