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藝滴美育

    卡拉瓦喬是現實主義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與現實主義相對立的是樣式主義藝術和院派藝術。卡拉瓦喬的畫作在當時影響了整個歐洲,具有民主主義思想。這個時期的時局動盪不安,人民起義接連不斷,反叛情緒在這一時期都表現在了畫作上。同時期的布魯諾、伽利略、康帕內拉這些人都和卡拉瓦喬一樣被資產階級稱為是“奇怪的人物”。卡拉瓦喬在早期時曾經接觸過樣式主義的藝術,但是對他影響最深的還是文藝復興時期一些大師的作品以及倫巴第的現實生活。他的著名的祭壇畫《使徒馬太和天使》,把十宗教題材世俗化的觀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這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大的進步,另一幅祭壇畫《基督下葬》也同樣表現了人文主義的觀點,把基督描繪的像是一位死於貧困的普通人。另外一幅作品《聖母之死》,在聖母的周圍哭泣的是一些鄉野村夫,表現的畫面就像真實生活一樣,他的作品都是在大膽的懷疑和批判當時的社會。卡拉瓦喬有很多的追隨者。卡拉瓦喬後期的作品《牧人來拜》、《念珠的聖母》等等都是在批判這個社會。卡拉瓦喬可以說是打開了十七世紀藝術的大門,但是他的結局卻很悲慘,他是在流浪中結束了他的生命,年僅三十九歲。卡拉瓦喬的畫常常會有爭議,一方面是因為他把目光對準了下層階級,專門描繪那些悲慘的人物形象。第二是他的懷疑態度,讓人們認為他是“不合群的人”,其實他才是那個走進生活中的藝術家。

  • 2 # 史海爛柯人

    卡拉瓦喬(1571-1610),被譽為西方繪畫史上的奇才。與許多出身顯貴的藝術家不同,卡拉瓦喬自幼家境貧寒,年幼時父親便亡故,更是給原本貧苦的家境雪上加霜。不過,幸運地是,少年時期的卡拉瓦喬拜西蒙·位元兒為師,開啟了他的藝術之路。

    西蒙·位元兒是著名藝術大師提香的弟子,同屬威尼斯畫派。因此,卡拉瓦喬的藝術風格具有濃厚的威尼斯派色彩。1952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卡拉瓦喬前往羅馬,再次汲取了羅馬的藝術營養,使自己的藝術風格變得更為豐滿。

    不過,卡拉瓦喬是個性格暴躁的人,在過度堅持自我的情況下,經常與人發生爭執。最終,因為一場爭吵,卡拉瓦喬犯下了命案,不得不逃離羅馬,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活。不過,生活的轉折卻無形中促使卡拉瓦喬對藝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種生活經歷在其油畫《逃亡埃及途中的休息》中表現的尤為明顯。

    這幅油畫取材於《聖經》中的故事。畫中聖約瑟手拿聖經,正在向天使詢問著什麼,在其旁邊是懷抱著耶穌的聖母。畫中聖約瑟面容憔悴,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而且仔細觀察會發現,他雙手和袖口的膚色反差很大,顯然是飽受風吹日曬後所形成的色差。旁邊抱著耶穌的聖母已經熟睡,顯然是因長途奔波而睏倦疲憊。

    卡拉瓦喬在這幅畫中,向人們展現了耶穌一行在逃難過程中的艱辛和不易。如果對生活的辛酸沒有深刻的體悟,顯然是難以實現的。因此,透過《逃亡埃及途中的休息》,我們也能想見到卡拉瓦喬的種種心酸。卡拉瓦喬的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同樣可以從《聖母之死》中得到體現。

    《聖母之死》原為卡拉瓦喬為羅馬聖瑪利亞·特拉·斯卡拉教堂所做的一幅祭臺畫,但整卻被畫成了一幅世俗畫,完全褪去了宗教色彩。畫卷中的景象是一間晦暗的民宅,幾乎見不到什麼陳設。在去世的聖母周圍,是沉浸於悲痛之中的人們。值得注意的是,從聖母到聖徒,幾乎全都是普通的民眾形象,運用的是寫實風格。尤其是躺在床榻上的聖母,身體已經臃腫不堪,頭髮也十分凌亂,與民家老婦並無差別。

    也正是因為如此,據說當時繪畫完成後,當地教堂極為不滿,根本未曾接受卡拉瓦喬的作品。不過,這幅畫作卻得到了魯本斯的讚賞,並出重金購買。足以見得卡拉瓦喬的藝術絕非浪得虛名。

    可惜,卡拉瓦喬僅在世上存活了三十七年,正在其藝術水平如日中天之際,年輕的巨星就此隕落。或許,卡拉瓦喬的一生都在訴說自己的辛酸和不易,同時又不斷地同世俗做鬥爭。有些畫作甚至至今都有些令人難以接受,比如《勝利的愛神》中,描繪的雖然是丘位元,可他完全是個頑皮的少年,只是多出一雙翅膀。

    不過,有人研究指出,這幅《勝利的愛神》的原型,就是畫家卡拉瓦喬本人。透過這幅畫,或許我們可以想象出這個桀驁不馴的藝術天才,是如何在世俗社會中掙扎抗爭的。從藝術史的視角來看,卡拉瓦喬不僅繼承和發展了巴洛克繪畫風格,而且直接推動了17世紀後半期馬洛克繪畫藝術的發展。

  • 3 # 畫家王衍成

    可以說,卡拉瓦喬(1571-1610)是他那個時代最具革命精神的藝術家。他摒棄十六世紀風格主義藝術家將人類日常和宗教生活理想化的處理手法,將聖人和使徒塑造成接地氣的市民形象,創作出一批一目瞭然的繪畫作品,以一己之力,單槍匹馬地開創了巴洛克藝術風格。

    1573年9月28日,米開朗基羅·梅里西出生於義大利一個建築泥瓦匠家庭。他出生的小村莊名為卡拉瓦喬,人們後來就稱他為卡拉瓦喬。

    卡拉瓦喬13歲時就來到米蘭,師從當地知名畫家培德查諾學畫。1595年,卡拉瓦喬22歲時,作品就很暢銷了。24歲時,卡拉瓦喬引起紅衣主教弗朗西斯科·德爾蒙特的注意,開始了一系列大型宗教專案委託。

    卡拉瓦喬的作品風格醒目有力,充滿戲劇性,最初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抗議。或許,正是由於這些猛烈的抨擊,達達提升了卡拉瓦喬的名氣。

    到了十六世紀末期,風格主義已經變得虛無縹緲和矯揉造作,藝術家更多地側重於優雅精良的上光和精修技巧。卡拉瓦喬飽含強烈的情感和明顯的光線對比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為繪畫引入了新的厚度感和重量感。

    卡拉瓦喬筆下的人物非常有真實感,彷彿羅馬大街上的路人,而不是十六世紀畫作中那些理想化的幻象。

    當時有人認為卡拉瓦喬將宗教題材世俗化表現是對宗教的褻瀆,但更多的畫家開始模仿他的逼真細節,學習他光與影的協調處理。

    卡拉瓦喬在事業上越來越成功,但他性格暴躁。1606年,他在一次爭吵中殺了人,於是逃離羅馬。在之後的四年中,他成了一名逃犯,等待教皇的赦免。

    在焦急等待中,他畫下了《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見上圖),被割下的頭顱就是卡拉瓦喬本人的肖像畫。

    1910年,卡拉瓦喬終於得到了教皇的赦免,但卻仍被逮捕並監禁了兩天。一艘本要載他回羅馬的船開走了。當卡拉瓦喬無助地看著船啟航時,不幸、疲憊和疾病都壓倒了他。他癱倒在海灘上,幾天後在1610年7月18日去世。

    卡拉瓦喬去世後,他首創的巴洛克繪畫很快傳播到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法國和荷蘭,成為十七世紀歐洲最主要的藝術風格。

  • 4 # 文藏

    卡拉瓦喬(1571-1610)是義大利 16 世紀末 17 世紀初,有著獨特風格的畫家。關於他,有太多定語可以形容:褻瀆上帝的殺手;葷素不忌的雜交狂;易怒殘暴的酗酒鬼;劍不離手,惹事生非的傢伙……但同時他也被頌揚有博學浩瀚的神學知識,有虔誠的靈魂,永遠站在貧窮的一方等。總之,他曾是羅馬藝術圈的“焦點之王”。

    《魯特琴演奏者》

    美男子情結

    卡拉瓦喬最吸引人們目光的,無疑是那些充斥著暴力血腥的作品。但 1593 年之前的卡拉瓦喬還是個熱愛藝術的年輕人,這個時期他作品中的陰暗面並不多,更多體現的是對年輕男孩的愛戀和對肉慾的追求。

    1593 年,卡拉瓦喬進入朱塞佩·切薩里的畫室當助手,第二年他離開了切薩里,結識了畫家普羅斯佩羅·奧爾西,已經在畫壇上小有地位的奧爾西把卡拉瓦喬介紹給有影響力的收藏家,很快,卡拉瓦喬憑著自己的天分掌握了繪畫技巧,在早期的作品中顯現出他的才華,並得到了德爾·蒙泰主教的賞識,成為紅衣主教的座上客。此時的卡拉瓦喬風華正茂,宏圖滿志。

    他為紅衣主教繪製了一批帶有性愛暗示的私密作品,比如《酒神巴庫斯》、《音樂家們》、《魯特琴演奏者》等,那個時候,卡拉瓦喬的作品中從沒有女性出現,所有模特都是男孩:高挺的鼻子,大大的眼睛,並不突出的喉結,半裸的上身以及特定的光線,處處都顯示出藝術家對模特由衷的愛。

    卡拉瓦喬早期帶有性愛暗示的作品,其中的自畫像無不以年輕俊俏示人,毋庸置疑,卡拉瓦喬在德爾·蒙泰主教的庇護下過著安逸、輕鬆、放蕩的生活,同時,作品也反映了卡拉瓦喬的自戀傾向,而這些正是他早期作品的特徵。

    《音樂家們》

    暴力美學的頂峰

    16 世紀的羅馬,反宗教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藝術的創作。教會鼓勵藝術的教育功能,提倡用視覺藝術來教育人民,神學家越來越推崇寫實主義,摒棄矯飾主義。所以繪畫藝術逐漸捨棄矯飾主義中的刻板和過分誇張的人物體態,趨於生活化,試圖消除觀者與畫面本身的隔膜。

    當時的紅衣主教基里奧·達·法布里亞諾曾在天特會議之後,提倡在繪畫中描繪基督受難和殉道的場景,他認為不應該只用理想化的姿勢去表達這些場景,而應該“誠實地反映四濺的鮮血,撕裂的面板和傷口以及慘敗的面孔。”

    《聖馬太殉難》

    16 世紀後半期,為了紀念早期的宗教殉道者,殉難題材繪畫逐漸流行,天主教改革者期望透過文字和影象來喚起民眾對於早年屠殺中死難者的哀思,因而,含有暴力血腥元素的繪畫擁有了更大的市場。

    社會背景為卡拉瓦喬的創作提供了客觀的有利條件,而他對畫面光影的把握又將這種暴力氣氛推向高峰。1600 至1606 年之間,卡拉瓦喬作品中的自畫像常常是被割下頭顱的歌利亞,或是聖施洗約翰的頭顱,而涉及流血與殺戮的畫作佔到了卡拉瓦喬所有作品數量的三分之一,他筆下的世界充斥著暴力。

    無聲死去

    1606 年,卡拉瓦喬因為女人與一名劍客馬索尼發生了矛盾,並在一次爭吵中將其致死,在缺席審判中,卡拉瓦喬被判斬首。但在這之前一天,他已經逃亡到了那不勒斯。

    《聖施洗約翰的斬首》

    因為殺了人,自己的靈魂行將就木,所以此時他的作品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氣息,他渴望贖罪,也渴望得到主教的寬恕與特赦。在那不勒斯,他創作了人生中最大尺幅的一幅畫《聖施洗約翰的斬首》。

    終於,在 1609 年,羅馬傳來訊息,教皇寬恕了卡拉瓦喬的罪行,為了報答教皇,卡拉瓦喬畫了《手提歌利亞頭顱的大衛》。在這幅作品中,他將歌利亞的頭顱畫成了自己的樣子,畫中年輕的大衛以怪異的神情注視著巨人的頭顱,而大衛的形象正是年少時的卡拉瓦喬的臉龐!這是一幅與眾不同的自畫像,先前卡拉瓦喬作品中的歌利亞雖是自己,但行兇的都是他人,而在這幅畫中,行兇的人卻是卡拉瓦喬自己。大衛手中的劍上刻著“謙卑征服高傲”的字句,這是一場發生在卡瓦拉喬心中的戰鬥,交戰雙方就是畫中人物 :虔誠勇敢的“大衛”卡瓦拉喬和罪犯“歌利亞”卡瓦拉喬。

    《手提歌利亞頭顱的大衛》

    1610 年 7 月初,卡拉瓦喬拿著他的贖罪作品登上了開往羅馬的船。但船在羅馬西海岸的小海港帕洛停下了。在這裡, 當地的警衛隊錯把他當成本地逃犯將他投進監獄,當他想盡辦法出來的時候,船已經載著他的作品《手提歌利亞頭顱的大衛》離開了海港。

    據記載,臨死時他拒絕親吻十字架,而是拼命握住自己那把刻有“沒有希望,就無需恐懼” 的匕首。

    卡拉瓦喬的一生短暫卻又輝煌,他將毫無美化和掩飾的自我形象運用到畫作中,是記錄,也是人生痛苦的寫照;他反叛放蕩,用暴力挑戰審美的“禁區”;他將寫實技巧融合在獨創的光影效果之中,將畫面氣氛推向高潮和頂峰;他影響了 17 世紀諸如倫勃朗、魯本斯等諸多大師。

    他是個十足的暴徒,卻也是讓人觀之動容的聖徒。

    原文:《手握匕首,好過歌頌偽善 ——卡拉瓦喬作品欣賞》-張敏

    資源出處:《藝術品鑑》2018年7月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姥姥八十大壽,只請些親戚怎麼弄主持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