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啥石頭u
-
2 # 十字路口的地圖
這個還是要看具體情況了,學生的負擔其實就是課內大量作業,甚至一部分是無效作業,課外一堆輔導。所以做到真正的減負,要看怎麼有效學習了。
學生放學與家長同步,那在校期間就看學校安排的是什麼型別的課程或者活動了,如果只是為了讓孩子的時間填滿,最終還是負擔加重。但是如果這段期間有效的組織學習或者活動,讓孩子身心都得到發展的同時又能讓孩子輕鬆快樂。我想這就算一種減負吧。
現今社會,主要是家長和社會對孩子的期待和期望非常高達,所以最後的負擔就壓在了孩子身上。教學改變的方面還是有很漫長的路要走。慢慢的改變吧。
-
3 # 孟想教育
給學生減負是目前從上到下甚至是整個社會提出來的口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感覺學生的減負越減越重,歸根結底是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長的焦慮情緒等引起的,學生放學時間和家長下班時間調整,和有關學生減負的問題,我認為不是一個聯絡非常大的問題。
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現在社會高強度的壓力下,升學壓力、就業環境等等的大環境下,使得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期望也越來越高,在大環境的壓力下,學生的負擔也感覺越來越重。曾經有一個母親說過“我每天下班都非常忙碌。要麼在接孩子到補習班,要麼是送孩子去補習班的路上。”這是許多家長都有同感的,有的孩子,一週七天每天都有課外輔導,有文化課的,有藝術課,有體育課的,有閱讀課的等等五花八門。很多學生都是學校減負家長加,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所以孩子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問題,與孩子減負的問題,不是必然聯絡的,當然也有一定的關係,孩子特別晚的放學,家長就不送去補習班了。
我覺得還是儘量減輕孩子們的壓力吧,父母儘量你給予孩子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吧!
-
4 # 黃爺30
家長下班與學生放學同步,可以讓家長協助管理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有點管理上的方便而已。要讓家長協助學生的學習,那麼,家長的程度參差不齊,也是不可能統一的。
-
5 # 樹林158503706
我個人覺得“讓孩子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同步或稍推遲就是給孩子減負,給家長鬆綁”,這個觀點不完全正確。
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同步,只是孩子放學有所歸處,但不一定是減負。就是家長在家,有些家長也輔導不了孩子,只能在家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再說了,家長的工作時間不可能和學生放學同步。
如果孩子放學時間和家長下班同步,家長能夠輔導孩子,不用孩子上課外輔導班,這樣既省錢又拉近了親子關係。關鍵是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定,有可能所有行業的時間與學校同步嗎?這是不現實的。
我個人覺得給學生減負得從學校做起,提高課堂效率,可以減少一些重複性的作業等等。
現在學校有免費的課後託管,把孩子放在學校的託管班,家長可以高枕無憂了,不過,當家長的還是應該對孩子的學習要多過問。課外輔導班收費高,那裡的老師雖然很敬業,但老師們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不太瞭解。把孩子放學校有自己的老師看管,我覺得是最合適不過了。
-
6 # 深學邦交流大百科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減負的聲音就開始逐漸起來了,素質教育的呼聲此起彼伏。各種報紙,電視,雜誌社經常發各種素質教育的文章,論證的方式幾乎都是類似的,那就是
中國學生太累,累了半天還創新能力不行,動手能力不行,自理能力不行,只會死讀書死記硬背,高分低能,情商低。
外國學生都是快樂教育,創新能力強,激發創造性思維,不然怎麼是發達國家呢?
我們當年也多少受到了這個思維影響,不過還好有一個非常好的班主任,在當年那個年代,他在課堂上多次花時間跟我們批駁媒體說的素質教育,應該說他的思想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年我們班上大把縣城,小鎮,農村出來的貧困中學生,如今有的成了香港的大學講師,有的在上海浦東從事金融業買了房娶了女神,有的在美國灣區從事IT業。
當年的班主任,現在也是學校副校長了,可見我的母校確實有希望。
不過在那以後,減負的風潮和呼聲逐漸高漲,最終影響到了國家和政府的決策。
2009年,中國教育部發文提出“小學生在校時間不超6小時”,國家衛生部門也從學生健康角度對學生在校時間作出定量。
深圳市教育局在2013年出臺了《關於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指導意見》,明確小學生在校時間不超6小時。
一直到2018年的今天,在中國大部分城市,小學及幼兒園的放學時間多集中在15時30分左右浮動。
減負好不好,日本的寬鬆教育已經有很好的案例。
日本在經歷戰後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社會發展水平提高,生活變得逐漸富裕,於是開始出現了要給學生“減負”的聲音,對“填鴨式教育”進行批判和反思,認為這樣只會培養出考試機器,學生的天性被扼殺,缺乏創造性,基礎教育太難培養不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材,於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日本開始了寬鬆教育。
第一次減負:
日本社會開始了所謂的“減負”,1982年,改革後的《學習指導要領》正式在日本的高中實施(1980年在小學實施,1981年在初中實施),這被稱之為“寬鬆教育”的開始。
改革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教學內容的削減與課時減少;
2. 以“寬鬆且充實”和“寬鬆且豐富”為口號;
3. 設定不上課的“寬鬆時間”,(這一條跟今天中國的義務教育讓學生下午三點半放學簡直一模一樣)
第二次減負:
1994年第二次修改過後的《學習指導要領》正式在日本的高中實施(1992年在小學實施,1993年在初中實施),此次又有幾個新的特點:
1. 相比之前,教學內容的削減與課時再次減少;
2. 匯入新學力觀(評價體系);
3. 小學一二年級不再設社會和理科兩科目,同時新設科目“生活”。
隨著第二次寬鬆教育改革,公立學校慢慢地開始將每個月第二和第四個週六定為停課日。此前全日本的高中生可是每週都要上六天學的,因此這是從每個週六都上學,變成了大小周,也就是50%的時間週六才上學。
第三次減負:
前兩次減負改革沒有對日本整個教育體系有著根本性的改變。然而,2002年在初中開始實施(2003年在高中開始實施)的第三次修改的《學習指導要領》就完全不一樣。主要變化如下:
1. 教學內容與課時減少30%;
2. 完全貫徹每週五天課的“學校五日製”;
3. 匯入絕對評價制度,也就是不再進行排名,而在此之前日本是採取1分到5分五個等級對學生進行評價,以促進對學生的激勵。
4. 新設“綜合的學習時間”這一概念。
有沒有發現,中國現在進行的減負運動,和日本歷史上三次寬鬆教育改革方向幾乎一模一樣?都是減少學生的在校時間,都是試圖阻止學生學習更高難度的課程,都是取消考試排名不再激勵學生學習。
目前日本社會常說的“寬鬆教育”就是指2002年的第三次改革,由於2003年在高中開始實施,也就是1987年出生的日本孩子,本來應該在高中學習的內容和課時突然大幅減少了30%,同時往常的週六上課也被全部取消了。這項制度讓他們成了第一代犧牲品。
接受寬鬆教育的學生,由於學習時間大幅下降,基礎知識不紮實,也得不到足夠的訓練。而等他們畢業的時候,恰好是2008-2009年的經濟危機期間,工作非常不好找,用人單位對所謂“寬鬆第一時代”出來的學生能力又有疑慮,造成就業困難。
日本這三次寬鬆教育改革也帶來了很惡劣的後果,第一個是日本青年綜合素質的大幅下降。
伴隨著日本生育率走低,寬鬆教育的進行,和大學入學率的走高,使得根本不需要怎樣努力學習也能進入大學,進一步降低了日本畢業生的素質。社會上出現搞不清楚四則運算先後順序、不認識略生僻漢字的人,甚至2006年還有日本綜藝節目專門邀請寬鬆一代來回答一些很淺顯很容易回答的問題,來進行搞笑達到喜劇效果。
作為風向標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測試,在這個三年一次的針對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試中,考察學生的數學能力、科學能力以及閱讀能力,日本在亞洲總體落後於中國,南韓,新加坡,中國香港。
尤其是2006年,日本中學生科學能力由第二掉到第六,數學能力由第六掉到第十,閱讀能力由第十四位掉到第十五位,出現大幅下降。
相信是否應該減負,大家應該有自己的主意了吧
-
7 # 名師聊家教
延時放學,不但能給學生減負,也能給家長減輕負擔。
關鍵是延時的時間,學生在校幹什麼。一般學校下午兩節主課,一節課外活動,4點半左右放學,延時一小時,讓學生在教室完成家庭作業,做完了的學生,可看書或預習第二天的新課。由於有教師輔導,學生做不來的作業,可問教師或同學,學生也用不著上課外補習班。這對於沒有輔導能力的家長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學生放學回家,可安心玩一會兒,再不用擔心學習了,這無形也給學生減負了,對學生對家長都有利。但這樣做,增加了教師的負擔,應該給與教師延時補助,這才公平,至於這個錢由誰出,有的地方,是財政補助;有的地方是向家長收費。其實,錢不多,應該由財政補給學校,由學校發給教師,這樣也避免了亂收費。
延時的這一個小時,一定要讓學生進教室做作業,教師不能去講課或講作業,更不能放任自流,讓學生在校玩耍,這樣就達不到減負的目的。
-
8 # 王小米在紐西蘭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讓孩子在父母完成學業的同時完成學業,或者稍微推遲一點,就是減輕孩子的負擔,給父母鬆綁”,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正確。 離校時間與父母的工作同步,但孩子會從學校回來,但這並不一定是減輕負擔。即使父母在家,一些父母也不能幫助他們的孩子,只能監督他們的孩子在家完成作業。此外,放學後父母不可能和學生同時工作。 如果孩子完成學業的時間與父母完成工作的時間同步,父母可以幫助他們的孩子,而不是去上課外輔導課,這樣既省錢又能減少親子關係。關鍵是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則。所有行業都有可能與學校同步嗎?這是不現實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減輕學生的負擔應該從學校開始,提高課堂效率,減少一些重複性作業等等。 目前,學校有免費的課後護理,孩子們被安排在學校的護理班,所以家長可以放心。然而,父母應該更多地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課外輔導課收費很高。儘管那裡的老師非常敬業,但他們對孩子的學習瞭解不多。我認為讓孩子們在自己老師的監督下上學是最合適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不能!這位家長的意思是不想輔導學生作業,想讓學生多在學校待一會吧!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學生減負我們要弄明白2個本質:1,學生壓力的來源是中考和高考,中考和高考不改變,學生永遠有壓力和負擔,這是最根本的。而中考和高考會不會改變?不會!因為中考和高考是目前中國相對最公平的考試,給了很多底層學生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國家不會改變。舉個例子,最近國家開始收緊自主招生名額,就是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打破大家對有錢可以透過自主招生進入好大學的觀念!2,學生的教育主體是誰?很多人認為是老師,其實不對,教育的主體是家庭,學校,社會。而在學生成長階段最重要的是家庭,說句不好聽的話,老師只教3年,父母要教二三十年,你可以不管,把孩子推給學校、老師,但是當孩子沒有好學校上,沒有出路的時候,為難的只有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