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iCi媽創意cate
-
2 # 吃掌櫃
日本動畫面向各年齡段,各種愛好的人的。所以也分黃金檔和午夜檔。我個人對日本動畫的概括是用動畫的手法把真人無法做到的劇情表現了出來,與電視劇無異。而且如果你仔細看後會發現,日本動漫裡包含了很多教育人的哲理,雖然不像中國的那樣把教育的話直接說出來,但個人感覺更容易讓人(特別是小孩子)接受。
青春
這個世界上最值得謳歌的就是青春了,而日本動漫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著名的漫畫大師安達充塑造的《TOUCH》和《H2》了
美少女
可愛的美少女是吸引觀眾或讀者的元素之一,大多數的動漫畫中美少女都是重要的角色。作品有《灼眼的夏娜》、《EVA》、《天地無用》、《櫻花大戰》、《逮捕令》、《我的女神》、《美少女戰士》、《魔卡少女櫻》,《東京貓貓》《小魔女DoReMi 》等。
美少男
帥氣的美少男是非常吸引人的,許多女孩子就是因為一部動畫片的男主角很帥而喜歡上了這個動漫。作品有《小女神花鈴》《隱之王》《吸血鬼騎士》《Kirarin☆revolution》《G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等。
寵物
寵物是人的朋友,寵物給人帶來溫馨的生活。有時寵物還成了人的保鏢。作品有《侍魂》、《天地無用》、《EVA》、《寵物小精靈》、《數碼寶貝》等。
機器人
機器人是科幻的主要題材。作品有《機動戰士高達》系列、《超時空要塞》、《EVA》、《GODE GEASS反叛的魯魯修》等。
劍
劍是武力的象徵,劍客的精神所在。作品有《侍魂》、《浪客劍心》、《大劍》等。還有《死神》不過裡面是斬魄刀(看《死神》會上癮哦``某人就是如此)
魔法
魔法是奇幻文學的主要題材。使人感覺離奇、神秘。作品有《羅德島戰記》、《夢幻模擬戰》、《幻想傳說》、《秀逗魔導士》、《今天開始變魔王》(很值得看哦)《東京貓貓》《魔卡少女櫻》等。
戰鬥
戰鬥是日本動漫畫一般不可缺少的。其戰鬥也不一定是打鬥,有的主題是下棋、賽車、四驅車、籃球、棒球等。總之,離不開競爭。像《東京巴比倫》,《X戰記》東京巴比倫的結局在X戰記裡,看完之後作少也要哭三邊,帶點神話色彩,是講關於拯救地球的,(本身十分喜歡看得說)。還有就是《死神》是部很受歡迎的動畫/漫畫 (飛輪海還cos過死神哦)屬於熱血漫畫。最近最熱門的《G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還有就是《東京貓貓》《灼眼的夏娜》《零之使魔》也是超人氣的,動漫中的各種人物戰鬥的時候超帥的(看得偶眼睛直髮亮),很受歡迎的。
超能力
超能力十分神奇,在動漫遊戲中,有許多超能力者。比如:《海賊王》主角路飛和其他很多都有的的惡魔果實能力。
忍者
忍者是十分神秘的職業。忍者十分機敏。在許多遊戲中都有忍者。關於忍者的著名動畫片是《烈火之炎》、《火影忍者》。
櫻花
櫻花飄落非常美麗,它是日本的國花,是日本的文化之一。在動漫畫中常有名為櫻的女孩。比如,木之本櫻(魔卡少女櫻/XXXholic/翼)、真宮寺櫻(櫻花大戰)、春日野櫻(街霸)、春野櫻(火影忍者)。這裡面最值得觀看的是《翼》,以綜合了clamp(作者)的十幾部漫畫改變的,小櫻,小狼,嘰,都有在裡面出現,不過要和《魔卡少女櫻》》連再一起看,不然看不懂。
神話、傳說
動漫遊戲常會借鑑神話和傳說。如,《聖鬥士星矢》參考了《希臘神話》(好像有一點也是參見的但丁《神曲》),《KOF97》和《碧奇魂》參考了八歧大蛇的傳說,《EVA》參考了《聖經》,《毒伯爵該隱》是一部很華麗的漫畫,《地獄少女》第一部很無聊,不過到了第2部後面的時候真得很催淚,到最後愛死的時候,某人乾脆大哭。
冒險
冒險類是日本漫畫的一個重要部分。代表作《海賊王》
歷史
動漫遊戲常會參考歷史。如,《新撰組異聞錄》是講倒幕的,非常感人。《侍魂》中的服部半藏、柳生十兵衛、天草四郎時貞都是日本歷史上的名人。《浪客劍心》中的主人公緋村劍心在歷史上也是有原形的。
感情
感情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通常是友情、親情、愛情。作品有《灼眼的夏娜》《東京貓貓》、《魔卡少女櫻》《《TOUCH》《AIR.》《Kanon》、《CLANNAD》等。
生活
生活是動漫畫中不可缺少的場景,生活中常會發生幽默搞笑的事,若是故事一直在打鬥也就沒意思了一些例子,比如《人型電腦天使心》《蜂蜜於四葉草》(十分特別以及非常的搞笑,不過和銀魂可不一樣)。
校園
校園生活具有青春的活力,是純真友誼的體現。作品有《TOUCH》《灌籃高手》、《心跳回憶》、《魔卡少女櫻》、《下級生》、《橙路》、《愛麗絲學園》,《櫻蘭高校男公關部》,《SA特優生》,《神風怪盜貞德》《小女神花鈴》。
戀愛
愛情是人的情感之一,是青春與美好的體現。作品有《心跳回憶》、《我的女神》《東京貓貓》、《下級生》、《天地無用》等。
反派角色
有競爭的故事就有反派角色,反派角色造成了故事的波折使故事更具懸念。而且反派角色也很有魅力,比如,八神庵(KOF)、牙神幻十郎、天草四郎時貞、羅將神水姬(侍魂)等,《X戰記》反派角色很多,但是看完之後會非常喜歡他們。
孤兒
在動漫畫中有許多孤兒,因為孤兒可毫無顧慮地冒險,沒有家長為他們擔心。例如《高達00》中的阿雷路亞和剎那。
心理學
萬事萬相由心苗所生,人的心理決定了人做事的動力。若能瞭解心理學便能更好地刻畫人物的性格。著名的有心理分析的動畫片是《EVA》,還有《推理之絆》上的犯罪心理學。
宗教
結合宗教觀的動畫片是《EVA》上面在戰爭類中說的《X戰記》也算。
偵探
偵探故事比較有懸念,有許多非偵探故事也有推理的成分。著名的偵探動畫片是《名偵探柯南》、《推理之絆》、《少年金田一事件薄》。其餘作品還有《偵探學院Q》、《clamp學院偵探團》。
不死身
主人公通常是不死身,具有頑強的意志,最終打敗了原本比自己強的BOSS,比如說《聖鬥士星矢》裡的男主人公星矢,擁有九尾的鳴人(《火影忍者》)
超越時空
超越時空無非就是到過去或到未來,到過去通常是為了改變歷史,到未來通常是為了見識更加發達的科技。超越時空的概念產生於現代,它同樣可塑造懸念。 例如《犬夜叉》《小女神花鈴》最開始看不出來時穿越時空,後面就有了,最好要看漫畫,那就更明白咯。
悲劇
悲劇往往十分感人。一對情人的最終分手,一個喜歡的角色死去通常會引起觀眾的傷感。 作品有key社的著名三大催淚巨彈《Kanon》《CLANNAD》《AIR》《地獄少女》。《薔薇少女》值得一看,經典中的經典。
喜劇
喜劇幽默搞笑,誇張而輕鬆,易引起觀者的興趣。 作品有《銀魂》。
雙重人格
一般有兩種性格稱為雙重人格。例如,杜影月《彩雲國物語》撒加《聖鬥士星矢》阿雷路亞《機動戰士高達00》。
憶者
由於失憶者不知道自己的過去,所以可塑造出懸念。 例如,相澤佑一《Kanon》
英雄
自古以來人們就崇拜英雄,英雄可算是永恆不滅的話題,所以定能引起觀者的興趣。 例如,Saber(亞瑟王)《Fate Stay Night》
,Berserker(海格力斯))《Fate Stay Night》。
解謎
故事的開始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人物的部分情況,(形成謎)引起觀者的興趣,而後再透過回憶介紹人物的過去(解謎)。這是一種塑造懸念的常用手法。 作品有《寒蟬鳴泣之時》等。
妖魔
妖魔是恐怖小說常用的角色,也是塑造懸念的關鍵。 作品有《妖精的旋律》等。
理想
人物的理想是故事發展的動因,主人公的理想通常是故事的主題。 作品有《網球王子》《海賊王》等。
殘酷
故事通常是充滿了衝突與曲折,所以才十分生動。《空之境界 》
重要物件
動畫常以重要物件作為特寫的鏡頭,重要物件正是主題的體現,可以參考《kanon》裡面的天使小掛件。
年輕
動漫畫常以少年少女為主人公。作品有《灼眼的夏娜》《網球王子》、《灌籃高手》《魔卡少女櫻》《小女神花鈴》《零之使魔》等。
回覆列表
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軍人。
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軍人。
1917—1945——萌芽期
1917年,下川凹夫攝製《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製作了《猿蟹合戰》,幸內純一創作了《塙凹內名刀之卷》,此三人為日本動畫的奠基人。其中,下川凹夫創作的《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被公認為日本的第一部動畫片。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聲動畫片《力與世間女子》誕生了,它是由政岡憲三和其學生懶尾光世製作完成的。二戰期間,懶尾光世拍攝了“桃太郎”系列動畫片,鼓吹侵略,美化誇耀日本軍國主義,其中的代表作是1944年製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
1946—1973探索期
1945年,日本戰敗後,反戰題材的動畫影片頗受歡迎並且影響深遠,期間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動畫界譽為“怪人”的動畫大師——大藤信郎,他於1927年拍攝了黑白版的《鯨魚》,並於1952年攝製完成了彩色版的《鯨魚》,該部動畫片成為首部獲得國際大獎的日本動畫片。大藤信郎把流傳在中國數千年的皮影戲和日本獨有的千代紙結合起來繪製動畫。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極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獎”更成為日本一流的動畫片獎項。
1974—1989成熟期
1974年,日本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70年代初期,日本湧現出大批科幻機械類動畫(即Science Fiction動畫,簡稱SF類動畫)的動畫大師,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樹本晴彥等。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GUNDAM”系列的創始人之一,他執導了《機動戰士GUNDAM》(1979年)等SF類動畫電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為《超時空要塞Macross》擔當機械設定時,開始嶄露頭角,隨後他出任導演監製了《超時空要塞》的系列劇場版動畫影片。
《魯邦三世》,也在70年代成功轉型向少年化,取得了巨大成就,TV2系列更是真正使日本觀眾把動畫與漫畫結合,開創了動漫時代,取得了從學生至成人們的一致好評,八九十年代也成功的海外進出。據統計擁有驚人的13.5億人的粉絲,被譽為日本國民級漫畫。至今已有43年曆史並仍在放送中。
魯邦三世
同期的宮崎駿擺脫了SF類動畫風格的侷限,以劇場版動畫為契點,走出了一條“宮崎駿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風格,傳達著天、地、人、神的和諧。影片的思想觸及人類心靈的深處,啟發著人對神的敬畏,對生命的思考。1984年的《風之谷》奠定了宮崎駿日本動畫宗師的地位。2001年宮崎駿攝製的《千與千尋》獲得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大獎和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宮崎駿在日本已成為動畫的代名詞,其成就與地位無人能及。
1990至今細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