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展暉

    實際上,世界上根本沒有宿便這個東西。從字面上理解,“宿便”應該是積存在體內的未排除的糞便,賴在你肚子裡不走了。但是從食物的消化過程看,你吃的東西,從進入嘴裡咀嚼到胃部消化到小腸吸收再到排出體外,要花上30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今天的晚飯要後天早上才能排出體外。

    所以,就算你不喝那些鹽水、減肥茶,你每天也在排宿便。像網上傳的那些“每個人肚子裡都有10斤宿便”,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況且“宿便”並不是一個醫學上的概念,因為翻遍教科書也沒有找到它的定義。

    而那些所謂清理宿便的產品,很大程度上就是讓我們拉肚子。花費不菲的產品,祈禱的效果跟我們吃了不乾淨東西拉肚子是一樣的。

    市面上的“腸道spa”,據說有清腸道排毒輔助排宿便的作用,其實就是灌腸的升級版。原理很簡單:人為的向直腸內灌輸某種液體,誘導身體排便。其實你仔細想想,減脂是減的脂肪,和排便沒有關係。

    有些美容院還有這樣的灌腸裝置。我還曾去體驗過,結果出來後兩腿發軟,痛苦異常。聽一個美容師說有個女孩隔天來一次。這個女孩被這些裝置養成了習慣,有了依賴性,已經不能主動排便了。所以不要相信這些造出來的醫學“偽概念”。因為這些偽概念將讓我們付出健康的代價。

    以後一碰到帶有宿便和排毒名頭的產品,繞著走準沒錯。

  • 2 # 純鈞LHGR

    “宿便”的概念在醫學上是不存在的。提到“宿便”,僅僅屬於通俗大眾的印象,是俗語,但不屬於醫學專業詞語。

    事實上,任何人體內都會有“宿便”。食物經過消化吸收,轉化成排洩物,平均需要1~3天。也就是說,人體記憶體留著排洩物72小時的宿便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並不是不好的現象。

    某些別有用心的宣傳中,說“宿便”長期滯積於腸道內,在細菌的作用下腐敗、發酵,不斷產生各種毒氣、毒素,被身體吸收後,可造成腸內環境惡化、腸胃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紊亂,其實這也是假的。

    食物的營養物質在小腸段被吸收,所含電解質和水分在結腸段被吸收。就算是便秘患者,食物殘渣在消化道內停留較長時間,也只是意味著有更多水分被吸收,會產生更多甲烷、氨氣和氫氣,放屁會臭些,但並不會產生所謂的毒素。

    何況,人體內就算存留著72小時的排洩物,量也不會有很多。除非是特發性的巨結腸疾病患者,否則正常人72小時腸道存留排洩物也就1.5KG左右。

    也有說法,腸道內有很多褶皺,會存留殘渣等等。但實際上,人的結腸腸壁是光滑的,除非消化道疾病患者,普通人是不會有“存留殘渣”問題的。

    從醫學上講,普通人偶爾一兩天不排便也不必擔心。排便規律,排起來不困難,也無其他症狀,就更無需特意促排。如果為了排“宿便”而濫用瀉藥刺激結腸,反而會造成腸道功能紊亂,還可能損傷腸黏膜,導致黑色素沉積,結腸病變(長期服用瀉藥,腸壁上出現交錯的黃黑斑,叫做“大腸黑變病”,甚至誘發結腸癌。

    現實中的絕大多數“排宿便”產品,都含有瀉藥成分,而濫用瀉藥的風險性顯然比“宿便”高得多了。

    當然,如果4~5天都不排便,就有可能是患了便秘。患了便秘,別輕信什麼潤腸茶、潤腸藥,也不需要吃香蕉。可試試多喝水,多運動,適當攝入纖維素。

    只要正常排便,是完全不用擔心宿便這回事的。與其盲目地購買一些“排宿便”的保健品,還不如在生活中預防便秘。

    如果是長期便秘,應到醫院就診,不建議看廣告自行購買產品排出所謂的“宿便”。

  • 3 # 駱光德醫師

    我個人認為‘’宿便‘’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我懷疑是那些賣‘‘通便產品’’的商家所偽造出來的東西。理由如下:

    1.我在網上看到有些商家宣導人體內有18斤到30斤不等的宿便。稍有醫學常識的人,就可以看出這純粹是胡說八道。如果真有那麼多宿便,那宿便豈不成了人體的組成部分?這可能嗎?

    2.我曾經做過屍體解剖,也做過腸道手術,根本沒見到有那麼多的所謂‘‘宿便’’。

    3.某臺商為銷售‘‘酵素’’,曾發給我的所謂‘‘宿便’’圖片,我發現那就是大便。由此,我推測所謂‘’18斤宿便‘’,可能就是很多天排出的大便。

    4.‘‘宿便說’’基本可以判斷為‘‘偽科學’’。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任何人是否購買‘‘酵素’’的參考。

  • 4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謝謝邀請~人的身體內真的會有宿便嗎?關於宿便,你是怎麼理解的?人體中所謂的宿便的形成,其實就是沒有正常排洩的糞便因某種原因長期停留在腸道中。之所是說宿便對身體的傷害較大,其實主要是因為這些無法及時排出的食物殘渣,會在腸道中繼續發酵,然後會產生對身體健康有害的物質。

    這些長期堆積在腸中的食物殘渣形成的厚度會達到5~7cm,重量大概在6.5kg,並且這些物質都是黑色的/惡臭的以及有毒的物質,並且這些物質會像鏽一樣牢牢的粘在腸壁上,甚至硬度會與輪胎相似,這就是很多人常說的“宿便”,主要就是糞便無法及時排除體外導致的。

    有句老話,叫“一日不排便,勝抽三包煙”,這些在腸道中堆積的垃圾,經過發酵後的有毒有害產物會被重新吸收入血,因此造成比如免疫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口臭,營養不良等等問題。所以調理腸道,預防便秘非常的重要。

  • 5 # 會說話的領帶

    謝謝邀請。宿便,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正常排洩的糞便,由於各種原因長期堆積在胃腸道中。宿便對身體的傷害,是因為這些無法及時排出的糞便,會在腸道中繼續發酵,然後會產生對身體健康有害的物質。由於糞便無法及時排出,就會長時間的附著在腸壁上,胃腸道蠕動減少,不能把糞便按照腸道流動,時間越久,糞便裡的水分被吸收得越多,糞便就會變得越硬,就會對損害腸道功能,這種情況,老年人會多一些,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性便秘。

    所以,平時也要注意腸道的護理,少吃辛辣,油膩飲食,避免熬夜。如果出現了幾天不解大便,可以先食物改善,實在不行,再考慮藥物。

  • 6 # 阿巖說事

    宿便不屬於醫學概念,宿便理論借用和偷換中西醫學概念和理論,並沒有科學依據!

    如果您排便不好,可能是患有便秘

    如何解決便秘問題!?

    1、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多食富含植物纖維的食品,糧食如麥麩、糙米、玉米麵、大豆等,水果如香蕉、蘋果等,蔬菜如芹菜、韭菜、豆芽菜、茄子等。

    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與水果,早晚空腹吃蘋果一個,或每餐前吃香蕉1-3個。

    3、主食不要過於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

    4、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讓水在腸胃振動,加強通便作用。全天都應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

    5、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比如仰臥屈腿,深蹲起立,騎腳踏車等都能加強腹部的運動,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促進排便。

    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7、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要有規律。

    8、透過自我訓練,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早餐後5~10分鐘定時入廁,即使有時排不出,也要養成定時習慣,每日堅持30分鐘。堅持自我訓練3個月,直至完全形成定時排便習慣為止。

    9、多用產氣食品:如生蔥、洋蔥、生黃瓜、生苤藍、生蘿蔔等,利用它們在腸道內的發酵作用,產生鼓腸,以增加腸蠕動,利於排便。

    同時還要補充益生菌。腸道里保持較多數量的有益菌群,將非常有利於維護身體健康,能有效的抑制、殺滅有害菌,分解及排出在腸道內產生的毒素。A態益生菌(如青春雙岐桿菌BH-20)能透過大量繁殖,降低氧氣濃度,製造無氧環境,讓有害菌長期處於缺氧狀態,起到降低有害菌繁殖,殺滅有害菌的作用。同時透過代謝產生乙酸、乳酸、過氧化氫等物質,降低腸道中的PH值,透過加速胃腸蠕動,清除腸道內的腐敗物質和毒素。

    除此之外您還可以做如下運動,給自己按摩,促進排便

    先屈膝,向上提腰,用雙手支撐腰部,保持睡姿,使背與腰成為直線,使勁伸腿。然後使勁把腳尖向頭側伸展。

    這兩種運動對腸胃保健,很有幫助,每天5分鐘輕輕鬆鬆,讓我們遠離腸胃病

  • 7 # 心血管黃醫生

    人的身體內真的會有宿便嗎?關於宿便,又是怎麼理解的呢?

    經常聽到患者來診時談到“宿便”,更有一些患者直接就以“清宿便,排腸毒”為目的來找我諮詢開藥,在此,黃志豔大夫和大家做個統一回復。

    “宿便”是什麼?是醫學專有名詞嗎?

    黃大夫可以毫不含糊地來回答:其實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宿便”這種說法。這個回答也許讓某些人感到意外,但這是正確的、科學的答案。

    “宿便”真正的命名者是微商,微商們為了推銷一些“排毒藥”,不斷向大眾灌輸“排宿便,清腸毒”的概念,久而久之,受眾就接受了這個概念,真的認為有什麼“宿便”、“腸毒”了。

    透過交談,我發現一般人對“宿便”的理解是非常模糊的,有的人甚至認為有“幾個月的”或“幾年的”“宿便”停留在腸中。事實果真如此嗎?“宿便”真的可以在腸中停留幾年之久嗎?

    正常人一天可以排1-2次便,也可以1-2天排1次便,甚至2-3天排便1次,均屬於正常範圍。但若超過3天才排便1次,就要查查原因了,會不會是便秘或有腸梗阻等其他原因。糞便基本上不會長期停滯淤積在結腸腸管中,它就像流動的河水一樣,一直在向前推進著。當食物殘渣從小腸進入結腸後,它一方面將內容物不停地攪拌、混合,另一方面又將其向直腸方向推進。在這樣又揉又擠又推的運動中,什麼糞便也不可能長期淤積在結腸中,所以說結腸中一般不存在宿便,推進的慢倒是有可能的。

    至於“一天不排便就相當於抽一包煙”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這樣看來,“宿便”說法其實就是偽科學,那麼,很多商家說如果不及時清理“宿便”,就會導致“腸壁發黑”,所以“清宿便,排腸毒,就可以有效避免腸道發黑”這是真的嗎?

    正常人的腸壁呈粉紅色,少數有腫瘤或區域性炎症的腸壁可有腫脹、糜爛或充血等異常表現,但沒有商家所說的普遍存在的“宿便”“腸壁發黑”等情況。

    我們應該明白,正常人體內都有細菌,排出的糞便固體重量的30%都是細菌,當然這些細菌有些是有益菌,有些是有害菌。通常他們在腸道內保持相對平衡,成為腸道粘膜屏障的一部分,醫學上叫做“微生物屏障”。微生物能夠幫助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

    我們鼓勵適量補充酸奶,主要目的就是補充益生菌。為此,黃大夫不贊成大家盲目服用所謂的“清腸茶”,透過其中的瀉藥成分來促進排便或減肥,因為食物快速透過腸道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會造成營養不良,嚴重時可導致人體脫水,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痔瘡,而且使人養成對瀉藥的依賴,最終導致頑固性便秘。

    更為令人憂慮的是濫用那些清腸保健品,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可能造成腸扭轉、腸套迭或腸梗阻,病情嚴重時需手術治療。濫用清腸保健品還有一個嚴重的後果是會造成結腸黑變病,增加腸道腫瘤的患病機率。

    在此,黃志豔大夫再次提醒,不要輕信那些“清宿便,排腸毒”的保健品宣傳語,一旦身體有任何異常要及時去正規醫院診治。

  • 8 # 腎友天地

    “宿便”可能始於很多年前一款“清腸減肥茶”的電視廣告。但是不管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宿便”這個概念,也沒有“排腸毒”的說法。

    普通人一天排1~2次便,也可以2天甚至3天排1次便,都是正常的。

    如果便秘,請找醫生。

    而一些所謂的“清腸”產品,大多含有瀉藥成分,比如番瀉葉和大黃,這樣反而會傷害腸道。

    另外,長期服用亂七八糟的產品,可能增加肝、腎的工作負擔,甚至可能造成腸套結、腸扭轉、腸梗阻,得不償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手機在一直停留在OPPO介面如何開啟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