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kamr38729

    這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描寫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的文學作品。透過對松鼠的形態、顏色、用途等方面的細緻描寫,勾畫出了這種小動物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愛的特點。說它是說明文,因為它是一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旨在說明松鼠外貌(形態與顏色)、習性(馴良與乖巧)、用途(肉、毛、皮)及其他特點。說它是文學作品,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說明,它是將自己細緻入微的觀察與研究的結果,用文學語言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給人以一種藝術享受。這種文藝性的說明文又稱為科學小品。它的特點是短小精煉,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資料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活潑生動,有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可敘述,可描寫,把科學融於藝術之中,引人入勝。《松鼠》一文很好地體現了這個特點。六、結構分析課文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這一段是總括的話,用一句話簡明、準確地說明松鼠是怎樣的一種小動物。“很討人喜歡”是貫串全文的線索第二部分(第2段),這一段承接上文,具體描述松鼠“漂亮”這個特點。主要寫了松鼠的面容、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的樣子。第三部分(第3段),從它機靈的動作和生活習性,寫出它是一種活潑、有趣、馴良的小動物,加深了“討人喜歡”的印象。第四部分(第4、5段),第一層(第4段),寫松鼠乖巧的習性。介紹松鼠過水的動作、不冬眠、十分警覺、跑跳輕快、叫聲響亮。第二層(第5段),寫松鼠搭窩的方法。描述搭窩的先後次序和一系列複雜的動作以及窩口的設計,生動地表明松鼠的靈性。第五部分(最後一段),寫松鼠的多產,毛的色澤,肉、毛、皮的用處,說明它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補充了“討人喜歡”的內容。七、重點句子1.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裡,只喜歡大的樹林,住在高大的樹上。這個句子中“從來”“也不”“只”等詞語,清楚明白而準確地寫出了松鼠的活動區域。2.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這段說明,“帽纓形”一詞,寫出了尾巴的長度和蓬鬆狀,讓讀者很容易聯想到松鼠尾巴的樣子,同時,作者又對尾巴做了動態的描寫,寫了它的樣子和用途。3.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裡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帶著兒女住在裡面,既舒適又安全。松鼠作為動物,有其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作者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了松鼠以人的性靈、人的情感,使松鼠討人喜歡的總體形象逼真地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八、寫作特色《松鼠》是一篇說明文。雖然是一篇說明文,但我們讀時並不感到枯燥和乏味,相反,讀來倒很有情趣。這篇文章在語言上有以下兩個特點:1.說明語言形象、生動。這一點是相對於平實說明而言的。作者在介紹這種小動物時,不是像寫說明書似的,將松鼠的特點(包括長相、性格、習性等等)直接告訴讀者,而是運用各種描寫手段以及修辭方法形象生動地介紹這種小動物。例如:《辭海》中介紹松鼠的尾巴時,只有“尾蓬鬆,長16~24釐米”幾個字,而作者對松鼠尾巴的介紹就顯得既形象,又能讓人喜愛:“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這段說明,“帽纓形”一詞,寫出了尾巴的長度和蓬鬆狀,讓讀者很容易聯想到松鼠尾巴的樣子,同時,作者又對尾巴做了動態的描寫,寫了它的樣子和用途,這樣,文章就顯得生動起來了。2.運用多種修辭方法文章還運用描寫的方法(例如“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和擬人的方法,也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文章還準確地運用了詞語。例如作者在介紹松鼠的活動範圍時寫到:“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裡,只喜歡大的樹林,住在高大的樹上。”這其中“從來”、“也不”、“只”等詞語,清楚明白而準確地寫出了松鼠的活動區域。又如作者在寫松鼠做窩時,用“先”、“再”、“然後”等表示工作程式的詞語,將松鼠做窩這一系列複雜的過程寫得有條不紊,用“搬”“放”“編扎”“擠”“踏”等一系列動詞,準確地說明了松鼠做窩時的動作。這些詞語的恰當運用,說明作者的觀察非常細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農業的諺語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