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蔣南強讀歷史

    一、關於史學泰斗呂思勉老先生對朱溫的評價

    在呂思勉所著的《中國通史》“第四十一章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中,呂思勉對朱溫(梁太祖)的評價:

    梁太祖的私德,是有些缺點的,所以從前的史家,對他的批評,多不大好。然而私德只是私德,社會的情形複雜了,論人的標準,自亦隨之而複雜,政治和道德、倫理,豈能併為一談?就篡弒,也是歷代英雄的公罪,豈能偏責一人?老實說:當大局阽危之際,只要能保護國家、抗禦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 當一個政治家要盡他為國為民的責任,而前代的皇室成為其障礙物時,豈能守小信而忘大義?在唐、五代之際,梁太祖確是能定亂和恤民的,而歷來論者,多視為罪大惡極,甚有反偏袒後唐的,那就未免不知民族的大義了。惜乎天不假年,梁太祖篡位後僅6年而遇弒。末帝定亂自立,柔懦無能,而李克用死後,其子存勖襲位,頗有英銳之氣。

    二、呂思勉先生對朱溫的評價是十分到位

    我認為呂思勉先生對朱溫的評價是十分到位。贊同朱溫(梁太祖)是政治家,而且是亂世時期的政治家,應該將政治和道德、倫理分開。

    1、朱溫結束了唐朝自唐玄宗天寶年間開始150多年處於動盪的社會

    政治為百業之首,百業之基。政治修明與否,直接關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生死存亡。而在政治的諸要素中,政治家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亂世之際,政治家更是扮演著重要角色。政治家不唯其本人的追求,乃是舉國的意志,全民的責任。且其有理想,能為國家與人民著想,其動機著眼於民眾的福祉、結束動亂恢復正常的社會次序。

    唐朝的衰落源於安史之亂的爆發,自安史之亂開始到唐朝滅亡的150年間,長安變成中國歷史上被蹂躪最多次的首都。從“安史之亂”開始共發生了9次其中藩鎮節度使攻佔長安的佔7次。

    上圖《唐玄宗與宮女》——日本著名藝術家畫家狩野永德KanōEitoku(1543年2月16日 - 1590年10月12日)繪製。

    唐朝後期的150年,藩鎮長期割據,與中央對抗,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宦官專權,使皇帝大權旁落,嚴重破壞了國家正常的統治秩序;朋黨之爭,瓦解了統治集團的力量;中央與藩鎮、藩鎮與藩鎮之間連年戰爭,嚴重動搖了唐朝統治的階級基礎;向百姓增加賦稅、徭役,掌權的宦官更加有恃無恐地欺壓百姓,強佔土地,勒索錢財,引起人民的極大不滿,反抗鬥爭此起彼伏。到懿宗、僖宗時期,連年的天災,使得糧食產量銳減,人民苦不堪言,而朝廷仍然加派賦役,於是,唐朝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唐末農民起義爆發了。這次農民戰爭,給垂死掙扎的唐王朝以致命的一擊,唐朝的統治瓦解了。叛變投降的朱溫,成為左右唐末政局的人物,天佑四年(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而自立,改國號梁,定都開封。統治中國290年的大唐帝國壽終正寢了,國家恢復了正常的次序。

    上圖是唐代藩鎮圖

    2、朱溫透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的過程

    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開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碭山 (今安徽碭山縣)人,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

    乾符二年(875年),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

    中和二年(882年),歸附唐軍王重榮、楊復光部,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黃巢軍。因鎮壓黃巢軍有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唐昭宗天覆元年(901年),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

    天覆三年(903年),朱溫將內侍省數百名宦官全部殺掉,出使在外的宦官也就地正法,宦官專權局面結束。

    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又稱昭宣帝)。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透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

    3、朱溫的政治才能和治理國家的政策

    當朱溫如願以償做了大梁皇帝,他實施了輕徭薄賦的策略,他到民間蒐羅人才,他廢除了逃兵一律當斬的律令,他妥善處理地方官員與將領的紛爭,打壓了朝野上下的權貴勢力,這一切都有效地遏制了唐朝末年社會衰敗的景象。

    由於常年的戰亂造成大批青壯年勞動力的損失,百姓為躲避戰亂以及繁重的賦稅徭役,紛紛流離失所,導致大量的農田荒蕪,對農業生產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

    朱溫建國之後,狠抓農業生產,獎勵農耕,減輕租賦,將耕牛租借給沒有耕牛的農民以供生產。這一系列的寬容政策,使之成為梁數十年征戰的經濟支柱。

    朱溫特別珍愛人才,而且他這種求賢若渴的心態非常急切。剛剛接受唐帝的禪讓,朱溫就立刻遣官臣去民間搜尋賢良之人,特別針對身居下位有能力但沒地方施展的人才,如有找到,朱溫往往都特加擢拔任用。對於那些知曉朝廷政策弊病得人所上表的奏章,朱溫也大都親自翻閱,選擇一些有利的建議施行。

    對於權豪橫行的現象,朱溫也進行壓制。比如朱溫的愛將寇彥卿一次上朝時,途中有人未來得及避讓,被他的隨從打死,朱溫因此嚴懲了寇彥卿,沒有因為寇彥卿功臣的身份而袒護他。

    對於處理軍隊和地方的關係,朱溫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為了保證地方行政的順利,朱溫給手下將領下達了命令:不論軍階多高,有多少人馬,在政務方面,一律聽從地方官員管理和安排。有了朱溫的“最高命令”,地方官員和軍隊將領發生紛爭的機率,減小了許多。這樣一來,權責分明,自然有利於國家的安定團結。

    三、關於呂思勉先生

    1、呂思勉先生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常州人,出生於書香之家,其祖呂宮是清代初年的狀元宰相。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的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為祖國學術寶庫留下了一千多萬字的史學著作,作出卓越貢獻。呂思勉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民國時期“史學四大家”。

    呂思勉故居位於常州市十子街8—12號。呂思勉故居坐北朝南,共4進,每進中間設有天井、花壇。,給人以古樸典雅、書香溢齋的氛圍。

    呂思勉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精力在研究和教學領域辛勤耕耘,影響和造就了不少治學後來者,門牆桃李,遍地芬芳。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起,先後在常州溪山學堂、蘇州東吳大學、上海滬江大學執教。1926年後任上海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1951年院系調整,他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一級教授。許多當年執卷問業的學生包括我的外公,得到悉心指導,他們因愛聽先生的課,好讀先生的書,在先生的引導下,最終走上了學術研究的道路,成為對國家有所建樹的著名學者。

    呂思勉是中國現代史學界唯一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裡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主要著作有《大中國史》、《白話本國史》和《呂著中國通史》,另有五部斷代史、八部專門史,以及大量歷史通俗讀物。其中《白話本國史》是20世紀20~30年代中國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長期用作許多大學的教材,被譽為青年學習歷史的"門徑之門徑,階梯之階梯"。

    2、《呂著中國通史》

    《呂著中國通史》自問世以來,最權威、最經典、流傳最廣的通史讀本,重印上百次,黃仁宇、錢穆、柏楊等推崇備至。史學大師寫給普通讀者(文學愛好者)的中國歷史入門書,與錢穆《國史大綱》雙峰對峙的史學鉅著,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這是一條能夠助人全面系統的瞭解和掌握國學知識的“捷徑“,這是一本上起遠古時代,下迄當代中國,囊括了中國幾千年歷史發展中政治、經濟、民族、軍事、學術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內容的史學專著。在史學界,大家都公認呂思勉先生為中國通史的編撰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呂思勉先生治史注重佔有豐富的史料,主張論從史出,其史觀多另闢蹊徑、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四、呂思勉的師生情誼

    1、一片冰心——抗日戰爭時期的民族正氣和師生情懷

    在呂思勉故居的生平廳裡面有一張見證歷史的照片,它詮釋了呂思勉與楊友仁等師生18人在抗日戰爭時期表現出的民族正氣和師生情懷。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呂思勉在上海任教的光華大學停辦,當時,常州城門有日本哨兵站守,進出必須脫帽鞠躬,先生決意不肯回鄉。他說:“我已年過半百,大半輩子過去了,決不向日本人低頭!” 直到進出常州城門只須脫帽,免去鞠躬時,呂思勉才光著頭,和家人一起重回家鄉。在回故里前,光華大學的師生們為了送別先生回家鄉游擊區教書而合影留念,照片上前排左二為呂思勉(字誠之)光著頭與金松岑、蔣竹荘座在前排,楊友仁站立於後排右面第一位,呂思勉親筆寫下了題頭:一片冰心。

    2、呂思勉的學生楊友仁的2561冊藏書捐贈給呂思勉故居

    中國江蘇網2012年1月19日《呂思勉故居舉行楊友仁捐贈藏書揭牌儀式》:2012年1月15日楊友仁藏書捐贈紀念暨收藏室揭牌儀式15日在呂思勉故居舉行。著名文史學者楊友仁之子楊絳按照父親遺願,將其生前的全部40箱2561冊藏書捐贈給呂思勉故居。

    上圖是2013年10月2日上午我的母親楊老師來到常州呂思勉的故居參觀外公楊友仁捐贈的藏書(蔣南強拍攝)。

    這批藏書是楊友仁先生多年收藏,在“文革”中曾幾經散佚,最終留存下來了2561冊。其中有很多珍本,如全套民國涵芬樓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814冊、全套民國影印《四部叢刊初編縮本》441冊、民國版精裝《魯迅全集》20冊,還有民國初版《文獻通考》等十通和其他稀有書籍。其中的限量版影印《魯迅日記》三函套更顯珍稀,當時一共只出版了500套。這些捐書將全部陳列於呂思勉故居第三進特設的藏書室,全部捐贈藏書作為呂思勉故居文化資源規範管理。

    楊友仁先生是我的外公。楊友仁(1918年7月9日—2007年1月10日),江蘇崑山人。

    1943年畢業於光華大學,師從呂思勉和金松岑先生。上海著名文史學者、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上海文史館館員,一生致力於學術和出版事業,學識淵博,長於文史,藏書豐富。

    他擔任責任編輯的重點書有《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傑著)、《顧亭林詩匯注》(王蘧常著,獲全國書評三等獎)、《中國近代文學大系•詩詞集》(錢仲聯編注,獲全國書評一等獎)、《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獲全國書評榮譽獎)等;著有《吳江金松岑先生行年與著作簡譜》、推動參與《呂思勉著作》的編輯出版等。

    外公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為人寬厚坦誠,他是最具中國典型貴族風範的愛國知識分子。

    上圖是2000年3月23日我的外公和我的4歲兒子成成在我外公家

    3、師恩如海——積極推動參與呂思勉先生著作的編輯出版工作

    為了更好地傳承呂思勉先生的研究,外公楊友仁先生積極推動並參與其工作單位上海古籍出版社開展整理出版呂思勉先生的著作。來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官網的記錄:從1958 年8 月,我社(當時名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就著手呂思勉著作的出版;1959 年即建社第四年,呂思勉著作開始陸續出版;2015 年,也就是建社60 週年的前一年,《呂思勉全集》正式出版,總計一千多萬字。呂思勉著作的出版,前後經歷了長達57 年的接力,57 年的出版歷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出版人對於整理前輩學術遺產、對於弘揚傳統文化的努力與付出,他們的名字是:呂貞白、李俊民、胡道靜、陳向平、楊友仁、陸楓、陳振鵬、姜俊俊、郭群一、包敬第、李劍雄、高克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清朝的各位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