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哈哈哈
-
2 # 歷史不可追
管鮑之交 千百年來,管鮑之交的故事一直感動著我們,他們之間的相互瞭解,信任,互相扶持的事蹟,是我們尋找朋友的楷模。 從前,齊國有一對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 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裡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做生意的時候,因為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僕人看了就說:“這個管仲真奇怪,本錢拿的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比我們主人還多!”鮑叔牙卻對僕人說:“不可以這麼說!管仲家裡窮又要奉養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係的。”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人可是鮑叔牙呀!”後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公子諸(zhū)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生內亂,就帶著公子小白逃到莒(jìng)國,管仲則帶著公子糾(jiū)逃到魯國。
不久之後,齊王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能順利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射到了小白的褲腰,小白沒死。後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王。 小白當上國王以後,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對小白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宰相才對呀!”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麼做的呀!”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的非常好呢!
管仲說:"我當初貧窮時,曾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錢財,自己多拿,鮑叔不認為我貪財,他知道我貧窮啊!我曾經替鮑叔辦事,結果使他處境更難了,鮑叔不認為我愚蠢,他知道時運有利有不利。我曾經三次做官,三次被國君辭退,鮑叔不認為我沒有才能,他知道我沒有遇到時機。我曾經三次作戰,三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怯,他知道我家裡有老母親。公子糾失敗了,召忽為之而死,我卻被囚受辱,鮑叔不認為我不懂得羞恥,他知道我不以小節為羞,而是以功名沒有顯露於天下為恥。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是鮑叔啊!"
鮑叔推薦管仲以後,自己甘願做他的下屬。鮑叔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吃俸祿,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讚美管仲的才幹,而讚美鮑叔能瞭解人。
後來,大家在稱讚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荊軻刺秦。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千百年來人們都為荊軻的英雄行為和俠義精神所感動,為了自己的君主和諾言,飛蛾撲火般的選擇面對死亡,雖然失敗了,但還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秦國的將軍王翦攻破趙國,俘虜趙王,大部分佔領了趙國的國土,進軍向北侵佔土地,到達燕國南部的邊界。
燕國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請求荊軻說:“秦軍馬上就要渡過易水,那麼雖然我想長久地侍奉您,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荊軻說:“不用太子說,我也要請求行動。假如空手而去,沒有什麼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現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古時以銅為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懸賞來購取他的頭顱。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地召見我,我就有辦法來報答太子了。”太子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處境困窘而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於自己個人的私仇而傷害可敬的人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慮對策吧!”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於是私下裡會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現在聽說用一千斤金(古時以銅為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懸賞來購買將軍的首級,您將怎麼辦?”樊將軍仰天長嘆,淚流滿面地說:“我每當想起這一點,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麼辦法罷了。”荊軻說:“現在有一個建議,可以用來解除燕國的憂患,報將軍的深仇大恨,怎麼樣?”樊於期於是上前問道:“怎麼辦?”荊軻說:“希望得到樊將軍的首級來獻給秦國,秦王一定高興而又友好地接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樊於期脫下一隻衣袖露出一隻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說:“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齒、捶胸痛恨的事,現在才得以聽聞(您的)教會!”於是自殺。
太子聽說了這件事,趕著馬車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大哭,非常悲傷。事已至此,沒有辦法挽回了,於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級,用匣子裝好它。
於是太子預先尋求世上鋒利的匕首,得到趙國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買到,叫工匠在淬火時把毒藥浸到匕首上。用人來做實驗,血沾溼衣褸,沒有不立即死亡的。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燕國有個勇士秦武陽,十二歲的時候就殺過人,人們不敢同他正眼相看,於是叫秦武陽做助手。
荊軻等待著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那個人住得很遠,沒有來,因而停下等候他。
過了一陣還沒動身,太子嫌荊軻走晚了,懷疑他有改變初衷和後悔的念頭,就又請求他說:“日子已經不多了,您難道沒有動身的意思嗎?請允許我先遣發秦武陽!”荊軻發怒,呵斥太子說:“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覆命的,那是沒有用的人!現在光拿著一把匕首進入不可意料的強暴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下來,是因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現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請允許我告別吧!”於是出發了。
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到易水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高漸離敲著築,荊軻和著節拍唱歌,發出變徵的聲音,眾賓客都流著眼淚小聲地哭。荊軻又上前作歌唱道:“風聲蕭蕭悲鳴啊易水徹骨寒冷,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又發出悲壯激昂的羽聲。眾賓客都睜大了眼睛,頭髮都向上豎起頂住了帽子。於是荊軻就上車離去,始終不曾回頭看一眼。
到達秦國後,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優厚地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進言,說:“燕王確實非常懼怕大王的威勢,不敢出兵來抗拒,願意全國上下都做秦國的臣民,排在諸侯的行列裡(意為:燕國願意同別的諸侯一起尊秦王為天子)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廟。他們誠惶誠恐,不敢自己來陳述,恭謹地砍下樊於期的頭顱和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告大王。一切聽憑大王吩咐。”
秦王聽了蒙嘉的話,非常高興。於是穿了上朝的禮服,安排下隆重的九賓大禮儀式,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
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武陽捧著地圖匣子,按次序進宮,到達殿前的臺階下,秦武陽臉色都變了,十分害怕,秦國的群臣對此感到奇怪。荊軻回過頭來對秦武陽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謝罪說:“北方蠻夷地區的野蠻人,沒有拜見過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諒他些,讓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對荊軻說:“起來,取來武陽所拿的地圖!”
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開啟地圖,地圖全部開啟,匕首就露了出來。於是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著匕首刺秦王。還沒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驚駭,自己伸直身子站起來,掙斷了袖子。秦王拔劍,劍太長,就握住劍鞘。當時秦王心裡又怕又急,劍插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即拔出來。
荊軻追逐秦王,秦王繞著柱子跑。秦國在殿上的臣子們都被驚嚇到了,事情突然發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態。並且按照秦國的法律,在殿上侍奉的臣子們,不能帶一點兵器;那些宮廷侍衛握著武器,都排列在宮殿的臺階下面,沒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當危急的時候,來不及召喚階下的侍衛,因此荊軻追逐秦王,大家倉促間驚惶失措,沒有武器用來擊殺荊軻,僅僅用空手一起同荊軻搏鬥。
這時,秦王的隨從醫官夏無且(jū)用他手裡捧著的藥袋投擊荊軻。秦王還正在繞著柱子跑,倉猝間驚惶失措,不知道怎麼辦。侍臣們就說:“大王揹著劍!大王揹著劍!”秦王於是拔出劍用來攻擊荊軻,砍斷了荊軻的左大腿。荊軻倒下了,就舉起他的匕首投擊秦王,沒有擊中,擊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擊荊軻,荊軻被砍傷了八處。
荊軻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著柱子笑著,像撮箕一樣地張開兩腿坐在地上,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約契來回報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斬殺荊軻。事後,秦王還頭昏眼花了好長一段時間。
-
3 # 漆園讀歷史
先秦時期距現在已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雖年代久遠,但也流傳下了許多讓人深受感動的故事。講一個堪稱是春秋時期最美的愛情故事——簫史乘龍 弄玉吹簫。
簫史:傳說中善於吹簫的人。
弄玉:傳說中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的女兒。
弄玉是秦穆公寵愛的小女兒,又叫秦娥、秦女。她在週歲抓周時,抓到了一塊別國進貢的碧玉,不捨放手。於是秦穆公給她起名“弄玉”。
漸漸長大,她出落得容貌美麗,而且很喜歡音樂,而且無師自通,尤其擅長吹簫。有一天晚上,她坐在鳳樓裡對著滿天星辰吹簫,夜空寂靜,簫聲隨著晚風飄向遠方。隱約中,弄玉覺得自己並不是在獨奏,天空中似乎有另一縷簫聲在與自己合鳴。
夜深了,弄玉回房睡覺,做了個夢。夢見一個俊朗少年吹著簫,騎著綵鳳翩翩而來。少年對弄玉表達了愛慕之情,繼而開始吹簫,簫聲悠揚動人,聽得弄玉芳心暗許,不禁與他合奏一曲。夢醒之後,弄玉對那位俊朗少年再也不能忘懷。
後來秦穆公了解了女兒的心事,便派人到處尋訪這位夢中人。果然找到一個名叫簫史的少年,且擅長吹簫。弄玉見到他後驚喜萬分:這就是我夢中的少年啊。
於是簫史、弄玉二人喜結良緣。成親後,他們十分恩愛,琴瑟和鳴。秦國的山林大地,白晝夜空,都能時常聽到他們合奏的簫聲。
後來,他們夫婦為了逃避民間的紛擾閒話,於是不告而別,簫史乘龍,弄玉乘鳳而去,雙雙成仙去了。(這也是成語“乘龍快婿”得由來,後"簫史"泛指如意郎君。)
簫史、弄玉的故事民間傳有很多版本,而且帶有神話色彩。大概是真實的故事加以潤色,才有了這麼令人嚮往的美好故事。世代傳頌,流傳至今,給後人帶來無限嚮往。
回覆列表
先秦時期,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魯國有一個人叫尾生,相傳其為人正直、誠信。有一天,他和一女子相約於橋下,這個女子或許是他深愛的戀人。夜色漸濃,人煙漸漸稀少,尾生翹首等待,卻始終不見心愛的女子如約赴會。他不肯先走,依舊守著承諾苦等,最後沒等來女子,卻等來了大水,水位漸漸上漲,淹沒了尾生的膝蓋。儘管如此,他仍然選擇不走,並死死抱著橋柱,最終被水淹沒。
我不知道那位女子為啥始終沒有出現,畢竟那個年代沒有手機,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無法及時通知到對方。初看到這個故事時,我是有點不理解的,尾生死得太不值,甚至有點迂腐固執,生生把性命給斷送了。
但是現在,看的人和事多了,反而有些釋懷,每個時代的價值觀不一樣,或許在那個年代裡,是有很多人把信和義看得比性命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