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昨天,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了一顆星際小行星穿過我們太陽系。它相對於太陽的速度為38.3公里每秒,距離我們約為二億公里。它已於2017年11月1日掠過火星的軌道,並將於2018年5月透過木星的軌道,2019年1月透過土星的軌道,之後將朝著飛馬座方向,離開我們的太陽系。人類史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飛行器“新視野”的速度才16千米每秒。我們能不能向這顆行星發射一個探測器,搭車去外星系呢?
7
回覆列表
  • 1 # 艾伯史密斯

    答:目前來說,不能!如果今後有極限材料——飛刃的話,就可以。

    因為你要搭上小行星,就得和它同步飛行才行,因為彗星不會慢下來等你“上車”的。

    我們需要“搭車”的話,也就需要達到它的同步速度,如果我們的飛行器本身就達到這個速度,那麼根本就不要“搭車”,因為達到了這個速度後,我們的飛行器憑慣性就能飛出太陽系,根本不需要搭車。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假如我們的技術發明了一種極其柔韌和堅固的物質,代號“飛刃”,如同《三體》裡面的飛刃的話,那麼把飛刃做成網狀,放到小行星必經路線上,後面套著我們的飛行器,那麼小行星被套入後會帶著飛行器加速,然後飛出太陽系,去往外星系。

    不過這樣的材料是否存在都是問題,因為按照相對速度來說,小行星以30km每秒落入網內,意味著網必須能承受,速度高達每秒30km的子彈射擊而不射穿,這種材料,對目前的技術來說幾乎不可能,就算是蜘蛛絲那樣高強度性質的材料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呢。

  • 2 # 火星一號

    最近發現的這顆星際小行星編號為A/2017 U1,這是人類發現的首個闖入太陽系中的星際天體。理論上,我們可以發射一個探測器,追上這顆小行星,並搭乘它一同離開太陽系飛向星際空間。舉個相近的例子,在2004年,歐洲航天局(ESA)發射了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並於十年之後追上67P/C-G彗星,該探測器釋放出的菲萊登陸器成功降落在這顆彗星上。

    不過,發射探測器去搭乘小行星進行星際旅行完全是多此一舉。首先,為了追上星際小行星,探測器需要不斷變軌並且抓準時機,這樣的難度很高。其次,最為重要的是既然探測器能夠達到星際小行星的飛行速度,幹嘛還要搭乘小行星呢?宇宙空間幾乎是真空的狀態,沒有阻力的作用,只要超過第三宇宙速度,太空探測器完全可以無動力飛出太陽系,比如旅行者1號正以17千米/秒的速度朝著星際空間飛去。星際小行星本身就是沒有動力,依靠慣性在星際空間中穿行。如果搭乘星際小行星想要改變運動軌跡就很難了,畢竟小行星的質量很大,改變運動方向需要巨大的能量。

    此外,星際小行星的運動速度其實並不快,也就每秒數十公里,以這樣的速度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要知道A/2017 U1用了四千萬年的時間才飛了200光年的距離。按照目前的飛行速度,A/2017 U1需要大約兩萬年的時間才能飛離太陽系。因此,以這樣的速度進行星際旅行沒有多大的意義。未來只能寄希望於提高探測器的速度,只有這樣探測器才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飛過茫茫的宇宙空間,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星際旅行。

  • 3 # 寒木釣萌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問題比答案更酷”的問答。

    這腦洞開得好,我就開不出來。

    搭乘小行星衝出太陽系,這想一想都很霸氣。

    很多人的想法是:這完全沒有必要!

    原因是,要想成功搭上小行星,前提是你得先具有小行星的速度,它們可不會停下來等你。

    可既然你已經具有了小行星的速度,為何還要去搭這個班車?搭上後,能讓咱們的星際飛船更快一些嗎?

    不能。反而會降低飛船的速度。

    因為,如果你的飛船是自由的,那麼,你就能透過引力彈弓效應,飛到木星或者土星,讓它們狠狠地彈你一下,給你提速,

    比如新視野號飛掠木星時,木星就給新視野號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4 公里/秒的增速。

    如此說來,搭乘小行星真是一點必要都沒有。

    真的如此嗎?

    那可不一定。

    技術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誰能預知我們下一代的下一代的下一代,他們會有怎樣的瘋狂?

    目前我們依然使用化學燃料推進。若想載人飛出太陽系,必須有個前提,核聚變引擎研製成功,人體休眠技術爐火純青。

    只是,即使這兩種技術很成熟,我們也不一定真能飛出太陽系,太陽系的大超出90%的人的想象。

    你飛了幾十年,飛船上的A零件壞了,再飛幾十年,B零件又壞了,縫縫補補又飛了幾十年,C零件又壞了,D零件又壞了,水蒸發了……

    一路上必然充滿著各種未知,各種預料不到的事。

    可是,如果有一顆小行星以極高的速度飛過地球,並飛向遙遠的太陽系邊疆,恰好,這顆小行星上有大量的水,還有數十億噸礦物,以及聚變引擎所需的礦物。

    那麼,搭乘這顆小行星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出發時我們可以多帶幾十個人上路,因為小行星上有水。燃料也可以少帶,小行星上可以造。

    就這樣……

    38個男人還有108個女人,他們一邊在小行星上經營,一邊極速衝向遙遠的太陽系邊疆……

    可以想象,這顆小行星上將會發生很多故事。

    實際上,它是全宇宙故事最多的小行星,一波一波的小孩子在這顆小行星上出生,長大,再出生,再長大……

    他們有時會遙望著地球的方向……

    300年來,小行星上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距離那顆小星星第三近的行星就是地球,我們就是從那裡來的。”

    800年後,沒人再信這個傳說了。

    但傳說一直在,不管你信不信。

    最終,他們還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瘋了一樣,要去驗證那個傳說的真假,於是,他們返航了。

    這幫龜兒子。

  • 4 # 蛋科夫斯基

    我發現這問題越來越有意思了啊,還是畫圖吧。

    假設有一顆小行星穿越太陽系。我們來隨便模擬一種登陸小行星的方案。初始狀態如下圖。(現畫的示意圖,不嚴謹還請諒解)

    中心是太陽,圓形是地球軌道,外面圓弧是小行星掠過太陽系的軌道。

    從地球上發射航天器,按照藍色軌跡加速。為什麼要這樣的加速軌跡呢?我們繼續畫。

    等到地球大致轉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們的航天器要加速飛向太陽。

    使其圍繞太陽執行,然後在近日點加速,使其最遠端軌道接近小行星。

    在小行星快要經過近日點時,航天器的軌道最高點要切過小行星的軌道。

    然後在小行星到達之前,在遠日點不斷重複加速。使航天器軌道在小行星經過的時候兩者相對速度儘量的小。這樣才能實現航天器軟著陸在小行星上。(軌道僅用來演示哈,實際可不是這麼規則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蒙了。我們不妨來回憶一下剛才的過程。

    我來提醒一下思考方向,這次發射計劃中,小行星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只是起到了一個目標的作用,也就是說,把小行星去掉,航天器依然會和小行星曾經的軌道重合,自己飛出太陽系。

    小行星就像疾馳的列車,它是不會停下來等你的。如果你想搭乘這趟列車,你必須在這趟列車經過的時候,自身能達到追上這輛列車的速度。

    這是太空,等你追上了,你想停也停不下來,你也就變成了列車。搭不搭乘都一樣能飛出太陽系。

    什麼?你要在軌道上等待小行星過來然後降落?

    你能扒住全速行駛的高鐵,我現在就刪帖,啊不對,刪文章。

    人類目前的航天技術,還無法制造出能追的上小行星的航天器。所以暫時無法搭乘這趟列車。等到技術足夠了,依然不需要搭乘,自己就可以飛出去。

    回答完畢。文中所舉例均為科普所用,專業人士請務必迴避。

    不足之處還請指出。

  • 5 # 藍軻趣說雜談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你對人類走向宇宙空間的認知太膚淺了,這種事對於人類向宇宙進發不但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且即使能做到也是個得不償失根本不值得去做的工程。

    一、假設我們安裝了一個探測器(先不說怎麼裝)。進入太陽系的小行星(我們姑且稱之為系外行星吧),如果速度低於第三宇宙速度(宇宙速度是相對於我們地球人類來說的)16.7km/s就會淪為圍繞太陽轉的小行星,如果大於第三宇宙速度,那麼系外小行星離開太陽是遲早的事。這次探測到的系外小行星速度是38.3km/s,是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的,這說明這顆小行星如果不在太陽系內撞上其它系內行星,它肯定是要離開太陽系的,這就是說這顆系外行星無論是在太陽系,還是在其它恆星系都是有可能與其它行星發生碰撞,根據常識我們知道,這種事一旦發生,對於這顆系外行星來說都是毀滅性的,如果上面裝上探測器,那這個探測器意味著隨時都有可能跟隨這顆系外小行星一起灰飛煙滅,從這方面來說,把一個探測器的生命交給一個命運無法確定的系外小行星,顯然是得不嘗失的。另外,如果這顆系外小行星不與其它星體發生碰撞,要是進入一個黑洞引力場或是其自身速度低於第三宇宙速度的某個恆星系,那麼依附在這顆行星上的探測器由於視角問題並充滿任何不確定性,觀測效果無疑會大打折扣,向地球傳送資訊也會受到極大影響,這顯然並不是個合格的探測器。

    二、再說說怎麼發射怎麼安裝吧。以超過第三宇宙速度經過太陽系,這就意味著依靠這顆系外小行星自身的引力場在太陽系內是吸不來任何小衛星,再說,這次探測到的系外行星就其質量和大小來看本身的引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就說明,要想在這顆系外行星身上安裝一個人造的探測器不可能依靠無人裝置來實現,因為從地球上發射無人裝置物體如果達到這樣的速度在太陽系內不可能實現可控制的軌道。這就要求必須用有人可操控的宇宙飛船以合適的時機切入這顆系外行星在太陽系的軌道,然後從後面追上或是從前面埋伏等到這顆行星經過,在以相同的速度實現相對靜止狀態下,然後由人工操作機器或太空行走完成安裝。問題是如果人造飛船能達到這個速度,那為毛不直接將探測器帶出太陽系或在太陽系內將飛船加速到最高速度然後從飛船上直接釋放探測器不更好嗎,如果再在探測器上配套一套動力裝置,無論是選擇釋放角度,還是以後的可操控性,這都比將探測器安裝在系外行星上更靠譜。更重要的是,有將探測器安裝在系外行星上的能力,就意味著人類同樣有能力做到將探測器發射向宇宙更簡單、更可靠、速度能更快、效果能更好,還能完全控制。

    所以,向系外行星發射安裝一個探測器純粹就是一個得不償失的工程,永遠都不會有人類那麼幹。

  • 6 # 發光的黑洞

    這是不可能的,就算你現在在這顆星球附近,飛行方向和星球一致,等著它頂你前進,兩者之間的速度差,還有22km/s,比直接墜落地球速度還快。那就是比墜地還猛烈的撞擊事件。

  • 7 # 深空電報

    理論上可以,但是實現起來不容易。目前一些科學家正在追擊小行星的問題,但是難度較大,這些型別的任務都需要飛越木星,借木星進行引力加速。如果用更先進技術,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科學家也考慮了太陽帆驅動技術,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突破攝星概念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它將使未來的任務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更加靈活,並能作出迅速的反應。儘管這種方法需要面臨未來與星際小行星碰撞的可能性,但是它可以使航天器迅速做出反應,並且不需要藉助引力加速。它還具有一個特別吸引人的任務概念,就是可以發射一群探測器前往小行星。雖然追擊這個星際天體這將是一筆巨大的投資,但這些裝置的價值絕對抵得上這筆開支。

    有科學家認為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是必要的,這也確定了天琴座計劃的重要性。前往小行星的任務將拓展當前技術可能的邊界。使用傳統化學推進系統,藉助木星引力加速從而在太陽系內到達小行星,這種方法是可行的。而有了適合的材料,我們就可以使用太陽帆或鐳射帆。天琴座計劃未來的工作將集中在更詳細地分析不同的任務概念和技術選擇,並選擇2到3個有前景的概念進行進一步開發。

    對於創新和變革來說,艱鉅的挑戰是必不可少的,這是一個古老的公理。在這方面,`Oumuamua對太陽系的造訪激發了人們探索星際小行星的興趣。儘管未來幾年有機會探索這顆小行星的可能性不大,但未來前去探索進入太陽系的岩石星際來客可能終將實現。

  • 8 # Nicolas1108

    話說登入能夠飛出太陽系的小行星,應該要有能和小行星相同或相近的速度才能相對靜止登入吧,如果如此,何必搭這順風車?除非這小行星上有酒有肉有火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租攤銷應從什麼時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