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鈞LHGR
-
2 # 彭勁健康養生
頭暈是腦供血不足的一種機體反應,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有高血壓、低血壓、低血糖、感冒、貧血、腦動脈硬化、休息不好、運動過量等因素外,大多數引發頭暈症狀的原因是頸椎病造成的。
為什麼頸椎病會造成頭暈呢?
頸椎位於頭以下及胸椎以上部位,是人體連線頭部和身體最重要的器官組織,起到關鍵性的橋樑和樞紐作用。頸椎共有七塊椎骨組成,除第一頸椎至第二頸椎外,其它頸椎之間夾有6塊椎間盤。
在頸椎周圍和內部,有著重多的人體器官,有四條通往頭部的頸動脈和椎動脈,這四條動脈連線心臟,為頭部供血。還有甲狀腺、淋巴組織、咽管、食管、氣管等。在頸椎椎管內部,還有脊髓和八對脊神經,脊髓直通腦部連線成一體。脊神經纖維由頸1-胸1兩側八對椎間孔穿出後,以觸鬚狀分佈至頭部、上肢及周圍器官,傳導及控制人體生理活動。在椎管兩側前緣,每則有3個交感神經節,它們相互連線,這3個交感神經節與腦神經相連線。
交感神經節發出分支到鄰近的動脈,形成頸內動脈叢、頸外動脈叢、鎖骨下動脈叢、椎動脈叢等,伴隨這些動脈的分支分部於頭頸及上肢、腺體、血管等。
交感神經對迴圈器官和心臟有興奮作用,刺激交感神經能加速心博頻率,促進微動脈收縮,從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動脈壓。
頸椎雖是脊柱中體積最小的椎骨,卻是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最多的節段,因此極易造成勞損並形成頸椎病。
頸椎病被醫學界定性為六種型別,分別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食管型頸椎病。
其中有三種類型的頸椎病都能引發頭暈症狀,分別是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尤其是前兩種頸椎病更能造成頭暈症狀。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形成是椎骨因移位或椎間盤突出壓迫椎動脈後,造成椎動脈變形,使血流受阻,引起腦供血不足。
這種頸椎病同時還可能會伴有耳鳴、眼睛乾澀流淚、視物模糊、視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等症狀。
交感神經型頸椎的形成與椎骨移位擠壓交感神經節後,造成對交感神經的刺激,交感神經受侵襲後會形成除頭暈外的幾十種症狀,如:心慌、心悸、血壓異常、焦躁、情緒不穩定、咽炎、鼻炎、腹脹、腹瀉、怕冷、出汗、心律失常等症狀。
所以很多頭暈患者,與頸椎病有很大的聯絡。
-
3 # 李鴻政醫生
下列幾個病因是常見的:
1、高血壓:高血壓患者可能並無明顯臨床表現,很多高血壓患者都覺的自己沒什麼不舒服,所以不重視治療,直到某一天發生了腦中風,才後悔莫及。這充分說明,高血壓並不能以有無症狀來判斷病情。雖然很多高血壓人沒症狀,但也有一部分高血壓患者會有頭暈、頭痛、乏力等症狀,當一箇中老年人覺得經常有頭部暈沉沉感,就要警惕高血壓了,趕緊去量個血壓,由醫生來判斷到底有沒有高血壓。
2、頸椎病:頸椎病有好幾種,有些頸椎病會導致頭暈,有些頸椎病會導致肢體麻木、乏力,尤其是一些需要維持頸部姿勢的工作人員,比如一些上班族,經常面對電腦,頸部活動少,長期一個姿勢,可能會導致頸部肌肉受損,甚至發生頸椎病,這時候可能會有頭暈症狀。有些頸椎病病人頭暈無法好轉,後面發現是自己睡覺的時候枕頭抬高了,去掉枕頭睡覺一段時間後發現頸椎病痊癒了,這不是沒可能的,所以頸部姿勢相當重要。
3、腦動脈硬化:一些中老年人患者,經常抱怨頭暈,有高血壓病,但是血壓控制的還好啊,也去骨科看了,醫生說沒有頸椎病。這時候去神經內科再看看,醫生可能會認為有腦動脈硬化導致的頭暈,這時候用一些活血的藥物,說不定症狀就緩解了,但關鍵是要做個頸部血管彩超,看看有沒有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需不需要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需不需要降脂治療等治療。
頭暈的原因很多,有時候不容易找到原因,需要慢慢分析。
-
4 # 疼痛診療劉醫生
頭暈頭痛是臨床當中很多患者的主要症狀來就醫的。來了這種病人我們首先要問患者很多問題,比如:
1,頭暈頭痛的誘因,有沒有感冒後或者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外傷等誘因。
2,頭暈頭痛的具體方式,頭疼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加重緩解因素。
3,伴隨症狀,有沒有嘔吐,發熱,意識障礙等。
4,既往病史,以前得過什麼病,有沒有家族遺傳性疾病。
搞清楚這些狀況以後,在去做相應的輔助檢查,比如ct,核磁共振,腦電圖,彩超,腦血管造影等。
一般引起頭暈頭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腦部疾病,腦血管硬化,腦腫瘤,腦外傷,顱內感染,出血等疾病。
2,頸椎病,椎動脈供血不良引起頭暈頭痛。
3,貧血,血液病,婦科病,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貧血。
4,感冒,最常見的疾病,特別是流行性感冒。
5,內科基礎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
6,其他疾病,鼻炎,叢集性頭痛,偏頭痛,抑鬱症等。
頭暈頭痛要根據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相關症狀,結合輔助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回覆列表
頭暈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其原因有多種,如感冒可能會頭暈,休息較差會頭暈,女性經期前後會頭暈、甚至餓肚子血糖過低也會頭暈,等等。當然了,頭暈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先兆,這就要多加註意了。
1、高血壓:高血壓所致的頭暈多數是由於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藥,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發生頭暈。
2、低血壓症:低血壓頭暈也是非常多見的,特別是年輕人,容易反覆發作。姿勢性低血壓頭暈則多見於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頭暈,旋即消失,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頭暈。
3、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而又不愛運動。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4、貧血:如有同時伴見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可能是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5、動脈硬化症: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發作。這種腦缺血如果來自頸內動脈,就可出現浮動性頭暈。
6、腦動脈硬化: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腦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7、頸椎病:常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頭暈的主要原因。
8、心臟病:冠心病早期,症狀尚輕,有人可能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顯著不適,只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鳴或健忘等。此時發生頭暈的原因主要是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管腔變細變窄,使心臟缺血缺氧。而心臟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頭暈。
9、前庭卒中:突發性嚴重頭暈,噁心嘔吐、耳鳴、耳聾,跟球震顫,伴有傾倒等。為內聽動脈血栓形成所致。
10、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所致,多見於中老年人及手淫過度者。肝腎不足,精血虧虛,不能上榮於腦;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膏梁厚味,化溼生痰,痰濁矇蔽清陽;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足。
11、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多見於中年女性,神經較敏感易激動或性格內向者容易發病。病前可有精神刺激,出現突然發作頭暈、外景旋轉、不敢睜眼,一般伴有噁心、出冷汗、面色蒼白等症狀,發作後恢復正常。聽力及前庭功能檢查均正常。
以上是較常見,較容易引起擔心的。其餘還有:
1、中耳炎:因累及迷走神經,從而產生頭暈,查可見鼓膜穿孔、流膿。如:
迷路周圍炎症:輕度頭暈,眼球震顫,乳突部疼痛,前庭功能正常。
侷限性迷路炎:陣發性頭暈,旋轉時加劇,眼球震顫、噁心、嘔吐、傳導性耳,前庭功能正常。
瀰漫性漿液性迷路炎:急性中耳炎、乳突炎時發生。頭暈較重。眼球震顫。慢相方向與肢體傾斜均向患側,伴噁心、嘔吐,不完全性神經耳聾,前庭功能減退。
瀰漫性化膿性迷路炎:早期發生嚴重頭暈,噁心、嘔吐、眼球震顫,平衡失調,眼球震顫快相指向患側。頭暈停止後,患耳全聾,前庭功能喪失,向患側傾倒,眼震慢相指向患側。
2、美尼爾氏病:頭暈呈間歇性反覆發作,常突然發生,開始時頭暈即達到最嚴重程度,頭部活動及睜眼時加劇,多伴有傾倒,因劇烈旋轉感、運動感而驚恐萬狀。伴有耳鳴耳聾,噁心、嘔吐和眼球震顫,隨耳聾的加重而頭暈減輕,完全耳聾時頭暈停止。
發作過後疲乏,嗜睡,持續數天發作停止,間歇期平衡與聽力恢復正常,多次發作後聽力減退。美尼爾綜合徵與美尼爾氏病表現相似,病程演變規律不同,多為持續性,發作時間長,與原發病相消長,有相應的神經系統和局灶體徵。常為前庭炎症、外傷、出血、腦膜炎、小腦腦橋角腫瘤的繼發症狀。
3、位置性頭暈:頭暈與頭部位置及運動有密切關係,在患耳處於最低點或頭部轉向時產生頭暈,通常有數秒和潛伏期,頭暈呈中等程度,伴噁心、水平性或水平旋轉性眼球震顫,持續數秒消失。重複誘發,眼震反應及頭暈程度及速減弱。無耳鳴、耳聾。多在幾周內消失。
4、前庭神經元炎: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為病毒感染;病變部位在前庭神經末梢、前庭神經元、前庭神經(即核前部分)。本病多發於30~50歲,兩性發病率無明顯差異。起病突然,病前有發熱、上感或泌尿道感染病史,多為腮腺炎、麻疹及帶狀皰疹病毒引起。臨床表現以頭暈最突出,頭部轉動時頭暈加劇,頭暈於數小時至數日達到高峰,後漸減輕。
多無耳鳴、耳聾,也有報告約30%病例有耳蝸症狀;嚴重者傾倒、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病初有明顯的自發性眼震,多為水平性和旋轉性,快相向健側。前庭功能檢查顯示單側或雙側反應減弱,部分病例痊癒後前庭功能恢復。病程數天到6周,逐漸恢復,少數患者可復發。
5、外耳疾病:頭暈常在區域性疼痛之後出現,程度輕重不一,系耵聹或異物緊貼鼓膜上,引起內耳充血水腫所致。
6、急性腎小球腎炎:開始有低燒、頭暈、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症狀,甚至有暫時性失明。
這裡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雖然都是頭暈,但是頭暈的性質表現差別很大,有的表現為天旋地轉,有的表現為昏昏沉沉,走路不穩,頭腦不清醒,還有的則是即將休克暈厥的感覺。
天旋地轉,稱為真性眩暈,患者常常突然感到劇烈的旋轉感,可能伴有噁心、嘔吐、心慌,有瀕死的恐懼感,這種感覺也是促使病人急診就診的重要原因。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著急,首先要分清楚是否有意識不清,也就是心裡不明白,或者視物成雙或者變形,手腳發麻,言語不利,如果出現這些表現,就要首先去神經內科就診,首先除外可能有生命危險的中樞疾病。
但是,如果只是天旋地轉,以上的那些症狀都沒有,有時有聽力下降,有時沒有,這些都應該首先到耳鼻喉科就診,一般來講,對於單純眩暈的患者,耳鼻喉疾病引起者能夠佔到90%。
若病人只有頭昏、頭重腳輕,搖晃浮沉感,而無旋轉感,則稱為假性眩暈。主要表現為持續的頭腦昏昏沉沉不清醒感,系由大腦皮質高階神經活動功能降低所致,與頭頸和軀幹的活動無關.多伴有頭重、頭悶和失眠等其它神經官能症或/和慢性軀體性疾病的臨床症狀,勞累和緊張時加重,休息和心情輕鬆時減輕。此種情況多見於神經衰弱或慢性軀體性疾病等病人。頭昏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礙等軀體化症狀,一般使用治療頭暈藥物效果不佳,需要使用抗焦慮或抗抑鬱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