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信子視野
-
2 # 雲思觀察
這不是比爾蓋茨犯下的錯誤,或者微軟犯下的錯誤,而是技術和創新發展的必然規律。
在克里斯滕森《創新者的窘境》這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創新往往不是在大企業內部產生的,而是新生企業的降維打擊。
一個企業越是成功,就越是關注成功的要素並不斷強化內部的資源投入。而往往是新興的科技公司會不同緯度,重建客戶痛點,重建產業生態。
延續性技術和破壞性創新本質不一樣。延續性的是持續的基於客戶需求的改進,是成功大企業擅長的。破壞性創新則是需求不明確,投資風險大,技術沒有連續性。
歷史上的例子很多,比如柯達公司,發明了數碼相機,可是並未在數碼時代把握先機。比如,IBM發明了相容機,並把作業系統外包給微軟,微軟才開發出DOS系統。
同樣的,微軟的商業體系是構造在作業系統和office等商業軟體基礎上的,是toPC和Server的業務,在這樣的生態下,微軟吃掉了絕大部分的市場空間。它的邊際成本太低了,利潤之高足以讓內部的顛覆式創新很難生存。
2000年後,網際網路已經由web向移動網際網路轉移,apple手機的推出徹底點燃了移動網際網路。從OS到應用軟體的分發徹底變化了。整個遊戲規則與微軟構建的商業帝國根本不同。當微軟看到這個蛋糕時候,無論推出WP系統,收購諾基亞,都不能改變內部商業帝國的運作。
所以,蓋茨這麼講,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意思,有點老子當初如何如何的意思。
-
3 # 凱恩斯
無法跨越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又不只是微軟,英特爾同樣無法跨越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新就是如此,創新大多數不是來自於大企業,而是來自於小企業的彎道超車(谷歌當年並不龐大,而特斯拉也是透過電池技術對BBA彎道超車,個體戶透過頁岩油戰勝能源巨頭,而高通和ARM順利的排擠掉了英特爾,novidia透過GPU的並聯提高了演算法,彎道超車)。正是因為大企業過於專注在一個細分領域,比如微軟對於PC系統,而英特爾對於PC端微處理器。他們都透過研發投入不停的升級裝備。就好像玩遊戲,從1級打怪到99級。但是,你擋不住外掛。小企業進入遊戲,發現自己又要從1級開始鏈,遊戲管理員很貼心的為你開啟燒錢模式,或者外掛模式。
當然現實的市場競爭沒有貼心的GM,小企業之所以選擇彎道和曲線,是因為大公司的壟斷。而一旦打破壟斷,小企業就變為大企業。谷歌打破壟斷的利器,是開源。
要讓微軟再走一遍,比爾蓋茨也不一定能夠戰勝谷歌,因為比爾蓋茨在PC端的模式已經沉澱下來,成為這家企業的關鍵。出售軟體,然後收費的模式。谷歌開源了安卓,如今谷歌也開源了人工智慧演算法。開源並非無利可圖,那就是將整個行業的使用者全部拖入到這套標準。完成生態的搭建。這一點,比爾蓋茨很難做到,或者說即使比爾蓋茨這麼做了,大家依然不肯相信其未來一直會讓系統開源。也許有人會認為,微軟開放了系統,然後最後會搞出一個特殊的升級過的收費版本(就和他的office,Windows一樣的模式)。
比如,1G時代,基本在貝爾兄弟手裡(AT&T和拆分的貝爾七兄弟),我們記住了摩托羅拉和大哥大。
比如,2G時代,成就諾基亞。
比如,3G時代,成就蘋果。
比如,4G時代,成就直播。
5G是什麼?也許是快被我們遺忘的VR,也許是自動駕駛,也許是智慧手錶,也許是AI雲服務,也許是……。也許,我們的5G手機並不是關鍵,而現有4G階段的巨頭,到了5G時代,也如微軟一樣:憶往昔,我該如何如何……
-
4 # 產業前沿
資本不止一家,較量不會停歇。勝敗乃兵家常事。即便沒有谷歌,也有其它,而且可能還會更多更好。
這些都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以前的產業發展等環境太缺乏公平。
鴻蒙來了!
-
5 # 會技術的葛大爺
比爾蓋茨今日在一次活動中發言時,說到了自己犯下的“最大的錯誤”。原意大概是這樣的:
“所以你們知道,我曾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因為管理不善,導致微軟沒有推出像安卓那樣標準化的非蘋果的手機操作平臺。對微軟來說,獲勝本來是件自然的事情。”“給予非蘋果作業系統的空間只有一個,它值多少錢?(如果屬於我們),將會有4000億美元從谷歌公司轉移到微軟公司。”說的就是微軟因為管理上的原因,把手機作業系統的機會讓給了谷歌,讓安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移動作業系統。
如果讓我來看,即使歷史再來一下,你告訴比爾蓋茨,如果不做手機作業系統,你會少賺4000億美元,只要比爾蓋茨不知曉未來,他依舊會犯下這樣的錯誤。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首先,不管是比爾蓋茨還是微軟,他們的觀念裡,售賣許可證,也就是License來賺錢是一個固化的思路。也因此,比爾蓋茨也在和喬布斯曾經的對話中說過,讓蘋果改成賣License,一定會更有價值。
也因此,微軟是非常反對開源的,2014年之前,微軟一直沒有在開源社群註冊過任何的賬號。
谷歌雖然在2008年時,推出了安卓的第一版作業系統,但是當時市場並不是很大,全球最大的手機作業系統還是塞班。這時的微軟其實是有非常多的機會的,而微軟也看見了這個領域的價值,在2010年推出了WinPhone作業系統。
而WinPhone上市後,其實是有大量的手機廠商支援WinPhone的。HTC、多普達、索愛、摩托諾拉、三星,都是當時手機市場上的佼佼者,也都推出了自己的WinPhone手機,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為什麼效果不好呢?
因為,微軟要收取每臺裝置25美元的WinPhone許可證費用,對於一些總價只有300美元左右的手機來說,25美元的授權費用,都要接近營收的10%了。而安卓系統呢?開源免費。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安卓系統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自然就會更傾向於安卓了。
但即便是這樣,微軟也沒有在授權費用上面有過退步,而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14年,微軟的dotNet、手機作業系統幾乎全線萎縮,Java和安卓這樣的開源系統確越戰越勇,微軟才開始擁抱開源,並且下調了WinPhone的授權費用,但是為時已晚了。
所以,即使能夠重來,有人在2010年前告訴比爾蓋茨,WinPhone可以開源或者超低授權費用,重點要做生態。我估計比爾蓋茨會覺得你是個傻子,就算比爾蓋茨信你了,微軟的高層也會覺得你是傻子,不會同意這樣做的。
-
6 # 趙冰峰財經
比爾蓋茨如今已經不是世界首富了,取而代之的是亞馬遜的貝佐斯。
這算不算蓋茨的最大錯誤呢?還不算。
最大錯誤:沒有開發手機作業系統微軟的作業系統,在PC裡面是獨佔龍頭,但是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並沒有延續,說實話,這的確是最大的錯誤,甚至比當年微軟放棄收購谷歌犯的錯誤都大,當然,這個錯誤,我認為可以排在蓋茨犯的第二大錯裡面。
而微軟呢,曾經PC老大,行業發生變化後,卻沒有與時俱進,繼續統治作業系統領域,這不得不為之嘆息。
不過,再怎麼著這都是國外的系統,我們期待的是華為的手機系統鴻蒙什麼時候能夠在中國統一市場。
-
7 # 追科技的風箏
蓋茨的後悔。蓋茨近期在公開場合說,自己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給谷歌機會,使其將安卓標準化,成就了非蘋果手機陣營,伴隨著是4000億美元市值損失,目前安卓機已成為iOS以外的代名詞。不過這事對蓋茨是損失,對使用者未必是,至少安卓系統能免費用。蓋茨失誤的原因。第一,對智慧手機移動端作業系統不夠重視,做微軟電腦作業系統,卻看不清手機作業系統的前景,而且谷歌收購安卓後,微軟還能及時反擊,但是蓋茨與微軟都沒有去做,思路是先導,微軟的慣性思想使其錯過了手機發展黃金期,蘋果、谷歌推出手機作業系統、佔據主流,與微軟前期的慢作為有很大關係。第二,蓋茨與微軟即使做手機系統,也沿用了電腦桌面系統思維,導致了Windows Phone決策僵化、較為封閉、更新不及時,與靈活高效能的安卓無法競爭。歷史在鴻蒙系統重演。蓋茨與微軟錯失機遇,是其自身問題,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能輕視任何新生的技術與力量。微軟與谷歌這一幕,今天輪迴到谷歌與華為了。華為與谷歌合作中斷,迫使鴻蒙系統走上歷史舞臺。現在鴻蒙系統是“小荷才露尖尖”,其生態是業內普遍擔心的。但是安卓應該重視鴻蒙系統背後是中國龐大的市場、豐富的技術資源,還有華為擁有的方舟編譯器、晶片技術等。安卓很難被替代,但是安卓已經給了鴻蒙機遇,也應該接受鴻蒙的崛起。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8 # MLTech
谷歌的安卓成為目前智慧手機最主要的一個平臺,對於微軟和蓋茨來說肯定是最大的錯誤。
按理說是微軟的,但是沒有得到按照一般的邏輯來說,微軟掌握著最大的一個計算機平臺,隨著計算裝置的移動化遷移,微軟理應是那個可以做出主流平臺的企業。本來很大機率是自己的,也有這方面的深厚積累,但最後就是沒有得到。這種到手鴨子跑了的感覺肯定不好受,所以,即便影響不大,也會認為是個非常大的失誤,進而也就是錯誤。
錯失之後的損失很大蓋茨的說法是在一個和投資相關的活動上提及,那麼自然會有更多損失的意味在裡邊。按照蓋茨的說法,如果類似安卓的系統是微軟做出來的,將會有4000億元從谷歌轉移到微軟。這個數字真的很大。數字越大,所帶來損失的感覺就越大,進而也更會出現最大錯誤的說法。
談最大錯誤背後是微軟的崛起蓋茨談到最大錯誤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那麼的悲傷。這背後體現了微軟目前的現狀。經過一波整頓之後,微軟勢頭非常強勁。微軟有了好的進展,那麼對於過去的失誤自然會更加坦然。即便說是最大的錯誤,又能怎樣。
微軟又何嘗不是因禍得福錯誤往往會造成失敗,而失敗是成功之母,還有失去是為了更好的得到的說法。對於微軟來說,錯過了移動端的作業系統也何嘗不是好事呢。
如果現在微軟主要掌控目前的智慧手機作業系統,還是會面對之前的問題,比如:壟斷,谷歌和蘋果的不斷挑釁。如果那些問題沒有改變,微軟的前景也就不是非常明朗。
使用者最重要微軟從事的業務並不能算是完全的針對大眾消費者,他們首先需要去滿足的是硬體製造商和開發者,更多是企業類服務。
反觀谷歌,最重要業務之一的搜尋是直接面向大眾使用者。智慧手機相比PC來說,個人化的特徵更明顯,谷歌做系統可以更好的去滿足大眾使用者。
微軟目前有一種迴歸初心的意思,比如辦公軟體,雲服務,這些都做的很好。而近幾次的收購更是加強了微軟的實力。也正是微軟瞄準了其所面對的使用者,才看到現在很多微軟推出的新潮裝置,比如:hololens,這可能是目前唯一的一個有看點的增強現實裝置,因為它有著實際的用途,用需要的使用者去支付高昂的價格,並且接受還怎麼便攜的造型。
總之,蓋茨最大錯誤的說法,合情合理,但這個錯誤已經不算什麼。
回覆列表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談到了自己認為犯下的“最大錯誤”。他表示,這一錯誤就是給了谷歌(Google)機會推出安卓(Android)這一“標準化的、非蘋果陣營的手機操作平臺”。
他認為曾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因為管理不善,導致微軟沒有推出像安卓那樣標準化的非蘋果的手機操作平臺。
蓋茨還進一步表示:給予非蘋果作業系統的空間只有一個,它值多少錢?(如果屬於我們),將會有4000億美元從谷歌公司轉移到微軟公司。”
谷歌曾以至少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安卓公司,並於2007年宣佈了將為更多人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新移動系統。根據《福布斯》雜誌的統計,這位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淨資產達到了102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