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在我們的身體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細菌,腸道生態系統就像花圃,腸道中的花圃是各種細菌的家園。近年來有不少研究發現,除了有益於我們健康的“善類”之外,腸道內的細菌偶爾也會“作惡”,甚至連我們的心情好壞也可能會受到菌類驅使。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個小細菌,身材雖然不大,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意義卻舉足輕重。

    腸道細菌“作惡”證據被抓住

    說起基因,相信不少人都會對這些代表生命密碼的遺傳因子肅然起敬,但如果說起腸道細菌,很多人卻會相當不以為然。為了引起重視,我們不妨先舉個例子——人和人之間的基因組相似度達到99.9%,但體內微生物組相似度只有10%。毫無疑問,人與人之間體內微生物組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腸道菌群。

    在我們的身體裡有一個“看不見”的微生物世界——腸道細菌生態系統,其中的細菌種類超過數百種,細菌總量超過了100兆。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我們可以將它想象成花圃,在吸收營養的腸道內部,實際上存在著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小生命,猶如百花齊放一般,而腸道中的“花圃”就是各種細菌的家園。

    正因為腸道菌群如此龐大,與人體的互動關係如此複雜,至今為止,關於腸道菌群仍有諸多懸而未解的難題,很多科學家甚至將腸道細菌其稱為“人體的另一個器官”,甚至是“另一個你”。有趣的是,組成“另一個你”的細菌的數量,甚至比組成“你”的細胞數量還要多,科學界對這“另一個你”的研究也從未停歇過。

    雖然身體里居住著很多細菌,但這些黏附在腸壁上大量的菌群,其實在保護我們的健康。不但為我們的腸道穿上了一層天然的鎧甲,避免腸壁與有害物質直接接觸;還與腸道的免疫系統形成互動,使腸道應對致病微生物的“反導系統”更加強大。此外還能幫助我們消化,調節我們的生理,攜手共同為我們的健康出一分力。這樣聽起來,腸道細菌的口碑好像還不錯,直到研究者找到了細菌“作惡”的新證據。不久前,一篇發表於《Science(科學)》的論文表示,研究者發現一種菌類能夠自發地轉移到腸道外,進入淋巴結、肝臟和脾臟;而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肝臟中,也發現了這種細菌。

    近年來,已有很多研究表明,腸道細菌和免疫系統之間存在關聯,比如說腸道菌是肝臟的重要調控因子,利用靶向細菌或可治療肝癌。但研究同樣發現,腸道細菌也可變身為健康“威脅者”,與一系列疾病有關,包括免疫系統攻擊健康組織的自身免疫疾病。

    腸道菌群,這種“尚未被認識的器官”,對於我們而言,究竟是敵還是友?

    專家聲音抑鬱與腸道微生物群落失衡有關

    知道嗎?“你”和“我”之間最大的“不一樣”,就是彼此身體裡細菌的“不一樣”。

    比方說,想減肥的人和在意面板皺紋的人,這兩類人群的腸內細菌就有很大的不同。說起肥胖,相信會成為很多人的“心中之痛”。除了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之外,其實我們最“管不住”的,是自己身體裡的腸道細菌。研究發現,腸內細菌所分泌的物質對人體有著重要的作用,譬如說胖人的腸內缺乏的是多形桿狀菌等細菌,這類細菌有防治肥胖的作用,能分解我們所攝入的食物,以此為營養來源生存下去。

    “我們腸道內的菌群一般分為3類,包括共生菌群、條件致病菌群以及致病菌群。”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大學院專門從事微生物學研究的彭宣憲教授告訴記者,除了對人體有益的“共生菌群”之外,“條件致病菌群”和“致病菌群”都可能引起腸道疾病,同屬於腸道菌群中的“不穩定因素”。“包括腸球菌、腸桿菌等在內的‘條件致病菌群’,在正常情況下對人體無害,而一旦發生菌群失調,會迅速增殖,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從而具有侵襲性和致病性。而‘致病菌群’,如沙門氏菌、致病大腸桿菌等,這類細菌本不屬於腸道,但一旦誤食進入腸道,就會導致腹瀉、食物中毒等疾病。”

    目前認為,腸道菌群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很多疾病如腹瀉、結直腸癌、營養不良、肥胖等,已經被證明與腸道菌群的失調有關,甚至也和癌症、精神類疾病相關。甚至連抑鬱,都與腸道微生物群落失衡有關。研究表明,一些生活方式,比如飲食中纖維素含量低,會增加抑鬱的風險,這可能說明腸道菌落跟腦神經病症有關。

    想不到,負責消化的腸胃裡寄生的細菌,竟然可以跨界來“操縱”我們人類的大腦。

    “移植”有益健康的菌群到腸道內

    存活在我們體內的細菌,雖然每天會一點點地發生細微的變化,但從總體上來說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可以說,即使在人的一生當中,腸內生態系統的型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難道說,如果腸道內缺乏某類有益健康的細菌,我們的生命從此便不能再“改寫”了嗎?

    “腸道菌群並非遺傳自父母,而是後天環境塑造的。”彭教授告訴記者,在出生前,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是無菌的;出生後,母親以及環境中的微生物迅速在新生兒腸道定植。餵養方式、抗菌藥物的應用以及外界環境衛生狀況,都會對初生嬰兒腸道微生物產生影響。“所以,採用人為手段干預或者改善腸道微生物、防治疾病,是腸道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彭教授表示,目前主要手段包括“糞菌移植”和“益生菌產品”的應用。其中益生菌是我們熟悉的,這些微生物可以定植於人體腸道和生殖系統內,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以產生確切健康功效。人體、動物體內有益的細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放線菌、酵母菌等。雖然可以單獨使用,但上述各類微生物組成的“複合活性益生菌”被認為是功能最強大的益生菌產品。

    “目前認為,糞菌移植效果遠遠好於服用益生菌。這是因為腸道菌群與環境相關,糞菌移植的不僅僅是具體的菌群,而是整個健康的生態系統。”

    延伸閱讀保護腸道菌群:酸奶不是唯一的選擇

    “活的乳酸菌” 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廣告詞,在所有腸道細菌之中,我們最為熟悉的應該就是乳酸菌。日常飲用的酸奶中主要含有的“乳酸菌”和“雙歧桿菌”,一直以來都被認為對腸道有一定好處。但近年來,關於酸奶中菌類“是否真正有效”的爭議卻不少,比如說酸奶裡的菌類“在被飲用時已失活”“並不能被腸道所吸收”等。

    對於這些疑問,彭教授表示,按照酸奶國家標準,酸奶必需含有相應數量的功能菌類及其保藏方法,酸奶裡含有的菌類在被飲用時應該是處於活性狀態。“在對酸奶的理解上,我們有一個誤區——酸奶中的菌類主要期望其能夠定居於腸道、調節腸道菌群結構、修復腸道菌群生態,而不是被腸道所吸收進入體內。”

    飲用酸奶後能否實現所期望的目標,彭教授表示,這與我們的人體內環境密切相關。除了酸奶之外,我們可以透過平衡膳食和規律作息和飲食,來保護腸道菌群。一般認為,平衡膳食的措施,主要為在保證適宜的蛋白質和脂類攝取量的基礎上,多吃蔬菜、雜糧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腸道菌群在與人體的長期磨合中,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鐘和食譜。因此,規律作息和飲食,對保護腸道菌群生態也具有重要意義。”最後,彭教授特別提醒道。

  • 2 # 友膳益生菌纖維

    友膳·益生菌纖維粉:瞭解腸道,看《醫學革命第2集:腸道細菌》

    科學研究院實錄:腸道菌群到底有什麼作用?

    NHK在2016年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展示了全球醫學界的頂尖科學家對腸道菌群的最新研究成果。《醫學革命》一共有3集,第2集講腸道細菌。

    片中,工作人員做了一個實驗,將兩個一胖一瘦的孩子的身體裡的菌群轉移到老鼠的身體裡,發現老鼠最終也會變得一胖一瘦。

    這個實驗表明腸道菌群有治療糖尿病的可能。

    數百萬年來,人類與腸道菌群已經形成一個共存系統,但使用藥物以及改變飲食,對這種平衡造成了威脅。

    我們終於開始明白,我們與細菌和睦共存的意義所在。

    我們正進入一個新時代,我們真正領悟到,腸道菌群對我們的生存有多麼重要。

    如何科學的吃菊粉?

    菊粉,別稱低聚果糖,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調節腸道菌群最靠譜的益生元。

    在《益生菌與益生元》這篇文章中,我們知道了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所有關於益生菌的產品中都會新增益生元。

    在紀錄片《醫學革命第2集:腸道細菌》中,關於膳食纖維,益生元研究員是這樣說的:將消化系統菌群視為一個身體器官,幸運的是,我們能透過許多方法改善消化系統菌群,簡而言之,如果攝入大量膳食纖維,我們的腸道菌群就會茁壯成長,為我們努力工作。

  • 3 # 酷炫腦科學

    從大腦的角度來說,腸道與大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關係——腸道與思想相互作用,腸道也許影響著我們的個性,你的腸道可能決定著你的食物偏好……那麼,我們能對腸道細菌做些什麼來讓自己變得更健康呢?

    實際上,出生前母親的陰道環境,出生後母乳餵養的情況、嬰兒時期的前3年,這些3個因素就大體將你日後腸道細菌以及微生物的種類固定下來了。換句話說,等到你3歲左右時,你的腸道菌群就基本穩定了。

    不過,想要透過調整飲食來改變腸道細菌的代謝物還是相當可行的。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消化疾病研究中心的聯合主任Emeran Mayer博士給了我們3個建議:

    1.提高蔬菜的攝入量。

    2.儘可能避免食用含有食物新增劑(如破壞腸道內層的乳化劑、影響新陳代謝的人造甜味劑)的食物以及加工食品。

    3. 減壓,壓力會對腸道菌群的種類以及活動造成影響。

    Mayer博士推薦的具體飲食有發酵食品,如優質的老酸奶。這類食物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患有腸瘻等等腸道疾病,就應避免食用發酵食品和益生菌,因為這類食品反而會令你的病情加重。

  • 4 # 瑞庚臺醫健康管理

    人類的生理時鐘影響著作息,更和健康息息相關,許多輪班工作的人比起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各種疾病。過去都認定是和內分泌系統相關,其實最新研究也發現,腸道微生物日夜週期也會產生變化,一旦週期被打亂,會提高宿主肥胖的風險。

    腸道微生物組也隨著晝夜變化

    現代人常因為工作關係,破壞原有的生活作息,尤其是在長期輪班工作,或是經常要到國外有跨越時區問題,身體出現各種問題其實也和腸胃道微生物相關。這項刊登在《細胞》的研究指出,腸胃道微生物也有隨著時間有周期變化,且受到宿主生理時鐘影響。當人體生理時鐘被破壞後,可能引起多種相關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利用實驗鼠進行分析,老鼠也有日夜的作息,他們在每六個小時的時候採集一次糞便,發現在不同時段排出的糞便,各菌種的菌數及活性,會隨時段變動,顯示腸道內菌落也以類似人類生理時鐘的方式運作。

    小鼠腸道微生物中大約15%有日夜週期的變化,大部分是屬於梭菌目(Clostridiales)、乳桿菌目(Lactobacillales)以及擬桿菌目(Bacteroidales)佔腸道微生物數目中約 60%。一旦改變實驗鼠的睡眠週期,餵食時間隨之改變,菌種的週期性變化也會消失。

    生理時鐘打亂讓壞菌增加

    另外研究也分析搭乘飛機過越時區的旅客,當旅客正常睡眠時間被時差打亂後,生理時鐘被影響下,體內菌落的比例也會改變,容易引發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的「壞菌」大幅增加。

    此外,微生物群對其人類代謝影響也極大,團隊將剛採集有時差的人糞便後,移植到無菌鼠體內,結果發現老鼠的體重和血液、葡萄濃度都上升,出現代謝異常結果,直到經過一段時間,代謝系統才又恢復正常,顯示腸道微生物的生理時鐘也會影響著宿主的代謝功能。

    研究人員一致認為,這樣的發現在未來,可透過抗生素或抗細菌藥物調整腸道內菌落,以預防肥胖及其他與新陳代謝相關的疾病,對於許多輪班、值班的工作者,也許正是一大福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固定資產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進行期末計量,為什麼不是賬面餘額與可收回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