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硬核網
-
2 # 板刀面
在唐僧收這三個徒弟之前,還有倆徒弟,也就是說,唐僧師徒並不是四人,而是六人,只不過先前那兩個徒弟被老虎和狗熊吃了,老虎和狗熊分別美稱為熊山君和寅將軍。
那麼,師徒三人中唐僧為什麼會獨善其身?只因吉人自有天相,兩個徒弟,當著唐僧的面,被狗熊老虎咔嚓咔嚓吃掉,而唐僧,卻有那太白金星暗保。
這裡我要說說,金磚何厚,玉瓦何薄,同樣都是性命,神仙卻厚此薄彼,見死不求,悲乎哉。
失去徒弟的唐僧繼續上路,一路上,形單影孤,那心情無疑是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慼戚。這時突見兩隻猛虎咆哮,後面有幾條長蛇盤繞,三藏孤身無策,只得聽天由命。
危機時刻,出現一人,這人來勢兇猛,那些虎豹蟲蛇如老鼠見了貓,個個屁滾尿流,狼狽逃命。
來人叫劉伯欽,是個超級獵戶,人稱鎮山太保。
唐僧正感激不盡時,狼蟲虎豹們的後臺老闆來了,那是隻斑瀾虎。
鎮山太保與那猛虎大戰,幾合下來,劉伯欽將猛虎尖穿心肝,血流滿地。
劉伯欽請唐僧去他家安歇。劉伯欽有高堂老母,母子倆熱心地招待唐僧。
唐僧這時心裡顯然是有些想法的,他親眼看到了劉伯欽的手段,心中暗有收他為徒的奢望,但他又明白,父母在,不遠遊,估計事不能成,果然,劉伯欽向他表了態。
西行漫漫,路遠山高,唐僧很清楚,等待他的將遠不止這幾隻虎豹,所以,當劉伯欽把他送到大唐邊界要回去的時候,他的心情很失落,以至於苦苦哀求“千萬敢勞太保再送我一程!"可見當時他心中的絕望。
但正如那話所說,絕望裡面蘊含著希望,這個大唐與西域是以一座山為交界的,這座山就是兩界山。
唐僧真有福,劉伯欽送到這裡,與壓在兩界山的那隻猴子無意中進行了無縫對接。
-
3 # 我就是竹韻
佛法無邊,佛心無畏,只要心中有佛祖,又何怕世上的鬼魅魍魎,更何況唐僧還不是一個人上路的。
佛法無邊,佛心無畏,唐僧禪心堅定
唐僧從沒出生就和佛家有緣,他前世為佛祖二弟子,這世也是觀音菩薩委託南極星君送下界的,他天生就和佛家有緣,即便轉世重生了十世,十世都是志心向佛的和尚。
特別是他這一世,出生拋江後就為金山寺長老法明和尚所救,而法明和尚是一位“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的高僧,唐僧得到了他的真傳。
佛法無邊,佛心無畏,唐僧追求的是大道、是長生、是普度眾生,所以他無所畏懼。
唐僧給他自己的徒弟土地說:
“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
可見他的禪心是多麼的堅定。
大乘佛法更高階,唐僧欲求大道
這是觀音菩薩當眾說的,大乘佛法是一門更高階的佛法,這一下子就引起了唐僧等人的強烈的追求之心:
“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唐王李世民舉辦水陸大會的目的就是還願、超度亡靈,大乘佛法顯然更合適,唐僧既然知道了有更好的佛法,他肯定要去求索,否則心中有了心魔就沒法修行了。
有理想有目標有追求,不成功則成仁,這就是唐僧的執念。
報仇雪恨,塵緣已了,唐僧無所牽掛
唐僧自小被遺棄江中,18歲後才知道父母的身世,原來父親被水賊劉洪害死,母親被霸佔,後來在外公的幫助下得報家仇,手刃劉洪,一家人終得團聚。
再之後他父親入朝為官,母親畢竟從容自盡。
至此,唐僧塵緣已了,再無牽掛,於是到金山寺中報答法明長老。
心中無羈絆、無牽掛,那肯定就無所畏懼,唐僧就是這種情況。
士為知己者死,唐僧報答唐王
唐僧的父親是唐王李世民欽點的狀元,兩次官職也是李世民冊封的,他能報仇也是李世民派兵幫助他的。
後來又是李世民親自委派他主持水陸大會、委派他到西天求取三藏真經,並且特意和他結拜為兄弟,並賜予紫金缽盂,這是莫大的殊榮,唐僧感謝不盡:
“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
準備充分,並非一人,原想速去速回
當時唐王李世民給唐僧準備的很充分:
“這是通關文牒。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再選兩個長行的從者,又銀絺的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你可就此行程。”
大唐是當時人間最強大的國家,上邦大國、中華福地,其他的國家都很給面子。
李世民還給唐僧配了兩個隨從,還要專門的馬匹,危險應該不大,唐僧和觀音菩薩一樣,也以為只要“三二年”即可回來,所以也沒什麼可以擔心的,沒想到一下子用了十四年。
有理想才有追求、有目標就有勇氣,所以走到在雙叉嶺、即便唐僧的兩個徒弟都讓妖怪吃了、就剩下他一個人,他還是義無反顧、無所畏懼地繼續向西走。
-
4 # 瞎說啥實話呀
1.為什麼說他是十世修行的好人,那是因為他前九世都失敗了,到第十次才成功活下來(可以看出如來也是個狠人,他徒弟就上課打了個盹,就懲罰的這麼嚴重。到流沙河時,沙僧脖子裡掛了個項鍊,是用九個頭串起來的,就是他的前九世,到那就死,而且死後骷髏沉底,沙僧覺得有收藏價值,才留下來做了個項鍊),這應該是第一點理由,自帶前世修行光環。
2.“過了兩界山就不是大唐的國土了”,出了大唐收的4徒弟,遇見各種妖魔,他有唐王的御旨,自然可以辦事順暢,到處有人照顧。
3.“不到西天誓不回還”,這是他的諾言,他有一顆堅定心唄。
-
5 # 陌上雲白
在《西遊記》原著裡,唐僧還真不敢一個人上路。
即使是歷史上的玄奘法師,也不是一個人去的天竺。
先說《西遊記》原著,唐僧出發的時候,是帶著兩個隨從的,只是他們剛到兩界山的時候,倆隨從就被三個妖怪給生啃了,獨獨留下一個唐僧,一根毫毛也沒傷他。
這顯然是安排好了的。
天亮以後,太白金星救了唐僧,跟他說前面能收到徒弟,但唐僧先遇到的是獵戶劉伯欽。唐僧跟著劉伯欽去了他家,順便超度了他死去的父親。為了表示感激,劉伯欽就決定送他一程,結果,送了一程,唐僧哭求劉伯欽再送一程,於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送出兩界山,送到五指山下,唐僧收了猴子以後,才放劉伯欽回去。
因此,唐僧西天取經這一路上,基本都是有伴的。
說完了小說,咱再聊聊歷史上的玄奘法師西行求法。
他確實是一個人獨自去的涼州,又從涼州到了瓜州,他到瓜州時,通緝他的通緝令也到了瓜州,好在瓜州刺史獨孤達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支援他的做法,但要求他立刻離開瓜州,就在他被迫離開瓜州偷渡出關的時候,收了一個胡人徒弟——石盤陀。只是這個徒弟沒陪他走多遠就被嚇跑了,臨走之前還想先殺了玄奘法師。被玄奘法師發現後,玄奘法師立下絕不牽扯他的重誓,他才放棄殺玄奘法師的想法而逃跑了。
於是,玄奘法師只好隻身闖五烽。結果在第一烽就被逮住了,好在守將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得知玄奘法師的來意後,非但沒有將其送回,反而送水送飯,還給他指路,讓玄奘法師帶著他的親筆信抄近路直奔第四烽,因為那裡的守將是他的族人。第四烽的守將也同樣支援他西行求法,給了他足夠的物資,讓他繞過第五烽,直插莫賀延磧。去裡面找一個叫“Mustang泉”的地方補水。
就在迷了路的玄奘法師快要渴死的時候,找到了一處水源,修整好以後,便到了龜茲國。從而,成功偷越國境了。
剛好,龜茲有一隊高昌商隊回國,順便把大唐高僧在龜茲的資訊帶給了高昌王鞠文泰。於是鞠文泰派人將玄奘法師接到了西域第二強國——高昌國。鞠文泰本想留玄奘法師在高昌當國師,但玄奘法師以絕食表示抗議,差點餓死。鞠文泰最終同意放玄奘法師繼續西行,並在鞠文泰的母親面前,兩人約為兄弟(御弟哥哥的出處)。他還給沿途各國寫信,並派出大量僕人和僧人,帶著禮物和他的親筆信陪同玄奘法師一起西行。
後來玄奘法師又在碎葉城受到了突厥可汗的接見,可汗感其人其事,也效仿鞠文泰的做法,這又幫了玄奘法師的大忙,最終,到達天竺那爛陀寺的不是玄奘法師一個人,而是一個規模不小的隊伍。
可以說自從到達西域的第一個國家——龜茲,玄奘法師就不在是一個人了。
-
6 # 煙雨蒼松
唐僧去西天取經,是收到徒弟後才經歷八十一災難的,之前沒有災難。既然沒有災難,便可放心前行,只要走對方向就行了。
回覆列表
唐僧三個徒弟都是上路以後遇見的,那唐僧為什麼敢自己上路呢?
【答】
唐僧為什麼不敢自己上路?!分別從兩個版本的兩個角度來回答:
第一、現實裡的唐僧。
李世民(598-649)統治下的唐朝,是“宇宙第一帝國”,以當時唐朝的軍事、經濟、文化實力,天下無出其右者。貞觀後期,“四夷大小君長,爭遣使入獻見,道路不絕,每元正朝賀,常數百千人”。
而佛教在當時是第一大教,因此,現實裡的唐僧,持大唐護照和職業證明,四海之內轉轉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第二、《西遊記》裡的唐僧。
在神話小說《西遊記》裡,唐僧就更不得了了。
在人界,唐王跟他是拜把子兄弟,所持“通關文牒”就是他的護身符;
在佛界,前身是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轉世後是觀音菩薩親點取經僧,誰敢動他?!
觀音受命找取經人時,佛祖置辦了5件寶貝:一是錦蝠袈裟,二是九環錫杖;然後加金緊禁三個箍兒。
原文中寫道:“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這菩薩皈依拜領。
觀音在長安城做銷售時,是這樣宣傳袈裟和錫杖的:
護體莊嚴金世界,身心清淨玉壺冰。自從佛制袈裟後,萬劫誰能敢斷僧?
唐王在那寶殿上聞言,十分歡喜,又問:“那和尚,九環杖有甚好處?”
菩薩道:我這錫杖,是那——
銅鑲鐵造九連環,九節仙藤永駐顏。入手厭看青骨瘦,下山輕帶白雲還。
摩呵五祖遊天闕,羅卜尋娘破地關。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
現在回到問題唐僧三個徒弟都是上路以後遇見的,那唐僧為什麼敢自己上路呢?
唐僧在上路之前,他的大哥唐太宗代表全唐人民為他餞行,觀音菩薩現真身親送袈裟、錫杖,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唐僧,你敢不敢自己上路?
凡人若擋,不要說一個兩個人,就是舉國之力也敵不過唐王朝的遠征大軍;
神仙聖佛若擋,那就是不給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面子;
妖魔鬼怪若擋,那就是不僅不給佛祖菩薩面子還要在他們臉上打一下,那不是找死嗎?
所以,自始至終,別看唐僧一路上戰戰兢兢險象環生九死一生,其實他自己心裡跟明鏡似的——身上披著錦蝠袈裟,手裡攥著九環錫杖,懷裡揣著通關文牒,走上西天取經路,雄赳赳氣昂昂,那叫一個舒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