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餐品牌研究院

    近日一則關於外賣市場潛規則曝光的文章在網上瘋傳,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其實不光是這篇文章,以往在外賣行業發生一丁點風吹草動都會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這也恰恰說明外賣早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門類別。

    2018年想入局外賣市場,到底還有機會嗎?

    1

    外賣這片天

    作為隨網際網路崛起的一個行業,外賣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早已不是門店銷售的補充,而是可以單打獨鬥的小巨人。從當初的雛鷹成為如今翱翔天際的雄鷹,它的天空到底有多廣闊呢?

    盤子巨大

    根據艾瑞諮詢集團的《2016-2017中國線上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線上訂餐使用者規模達到2.56億人,佔據商家總數30%左右,到2017、2018年線上訂餐使用者規模將分別達到3.0億和3.5億人。2016年,全國餐飲行業的增速為10%,但網際網路餐飲的增長卻高達300%。

    得益於線上消費發力和送餐能力的提升,外賣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外賣行業整體交易額約1300億,佔餐飲總盤子的4%。雖然絕對值不高,但外賣行業增速迅猛。2017年中國線上餐飲外賣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大關。

    不僅是國內,即便對於餐飲發展相對成熟、消費習慣已經成型的歐美髮達國家市場來說,外賣也在近幾年飛速躥升。同時,整體行業集中度也逐漸排位明晰,頭部的外賣平臺和頭部的餐飲品牌開始佔據更主流的位置,攫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外賣定位從低端走向高中低全方位發展

    一開始,以餓了麼為首的外賣起源於校園,主打學生使用者群體,產品訴求也是以方便和便宜為主,大部分客單價落在5-15元區間段,上至蓋澆飯,下至煎餅,這些低端定位的消費者和產品是初始時期外賣的主旋律。

    近幾年,外賣逐漸擺脫低端的形象,全面向中高階挺進。所謂中高階,既體現在提供的產品服務上,也體現在受眾消費群層面,更多白領使用者進入市場,現在外賣市場超過50%的訂單客單價超過25元(不含配送費)。白領比學生群體有著更多的消費潛力和消費需求,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巨頭入局外賣市場。

    外賣的影響力一直在UP

    在以前,外賣對於餐廳來說只是一個可做可不做的“雞肋”。做外賣,還要多費人力物力,很麻煩,好像也掙不了多少錢;不做外賣,單靠堂食,也還能湊合著賬面上打平。但現在,幾乎每一個餐飲品牌,無論高中低定位,無論正餐、休閒餐、快餐業態,餐企老闆都在仔細研究如何切入外賣市場。

    對於外賣有著剛需的白領人群是一個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於是大量的餐飲品牌上線第三方平臺,或者發力自營外賣業務,企圖在外賣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甚至連喜茶都開始佈局外賣市場了。

    2

    外賣模式之變

    隨著外賣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以夫妻店和街邊檔為主的外賣商戶不再為主流,越來越多的大型餐企開始關注這個市場,便摩拳擦掌要闖進來開闢一片天地。從簡單粗獷的人力模式到如今多種模式並存,外賣市場變得越來越熱鬧了。

    1.快餐品牌發力增量業務

    快餐業態的餐飲品牌在先天模式上更加貼近外賣的運營方式:標準化單品、出餐速度快、20-30元的客單價、更多的門店布點。所以也使得快餐品牌成為外賣市場的先行者,從西式快餐到中式小吃,快餐品牌成為外賣市場的第一批獲利者。在如今外賣風口越來越大的時候,對於快餐品牌來說,他們的調整主要在於如何依託於現有的產品體系和運營模式,把外賣的增量市場做好。

    百勝中國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2017年,百勝中國被爆擬成立獨立的外賣公司,並已經開始為新公司的成立招兵買馬。而百勝的這一舉動並非心血來潮,而是蓄謀已久。眾所周知的是,2017年5月份,百勝中國宣佈收購到家美食會。另從2015年開始,百勝中國旗下餐飲品牌肯德基與美團外賣、餓了麼達成合作,開始入駐外賣平臺。這對百勝中國來說,快餐巨頭選擇自建外賣公司,不懼與國內外賣平臺相抗衡,看中的無非還是外賣行業極大的發展空間。

    2.休閒簡餐品牌推快餐副牌

    很多休閒簡餐業態,甚至正餐業態定位的餐飲品牌,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市場份額正在被快餐迅速侵蝕,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對於“既快又好”的品牌愈發青睞。眼看著這麼大一片市場不管又不行,但是因為休閒簡餐強調部分的現場服務和門店營造的場景感覺,貿然直接切入“赤膊上陣”的外賣市場又容易“傷人一拳,自毀七分”——不僅無法給到對手強力打擊,還有可能失去了自己本身豐富的品牌內涵。

    於是很多休閒餐飲/正餐品牌開始曲線救國,先設立快餐定位的副牌,下沉一個層面,再進入外賣市場的近身肉搏戰。這其中便有全聚德推旗下快餐品牌小鴨哥,大龍燚開發出新外賣品牌——包煮婆。公開訊息顯示,全聚德旗下的小鴨哥小鴨哥因經營不善已於2017年4月停止營業,但這並不代表外賣市場不好做。大龍燚旗下的包煮婆在開業的3個多月時間內,3個站點的銷量已經達到300單/天。至於其後續發展如何,還得有待進一步觀察了。

    3.開設外賣專營店

    相對於前兩種模式,這種模式則顯得直接許多,就是看中外賣市場就是要大眾旗鼓幹起來,也表明了品牌對於外賣市場的重視,也是餐飲行業近來的一個趨勢。既然外賣市場那麼大潛力,何不直接花點心思將外賣獨立出來做?譬如星巴克已經在美國一些城市試驗外賣專營店模式。門店取消座位設定,全部都是外送或者外帶。門店不設現場選單,只能給透過星巴克APP手機下單的顧客製作咖啡和其他飲品。

    當然,飲品作為一個更接近外賣/外帶消費場景的品類,在以前已經發展出許多類似街邊奶茶鋪般的門店形態。但星巴克作為國際的巨頭,一直以來強調人性化服務,此次專門推出外賣專營店的門店形態,足見改革發力外賣市場的決心。

    無獨有偶,2017年11月底,西貝首家外賣專門店正式營業。如果說外賣過去只是把堂食菜品打包放到線上賣,現在可不是了。首家外賣店意味著西貝開始在外賣端進行精耕細作,不論是產品結構,還是菜品包裝。照賈國龍的說法,這是把外賣做到極致的新嘗試。

    這家 60 平米左右的外賣門店裡藏龍臥虎:負責營運的是原西貝一個分部的副總,負責產品研發的是西貝七大總廚之一。不僅如此,西貝總部有一個外賣業務部,負責給他們“拉客”:既幫忙最佳化線上門店資料,也向平臺“要流量”。

    跟西貝截然不同的是,物只滷鵝則是截然不同的發展思路。物只滷鵝是從線上外賣起家,用了一年多時間逐步拓展到線下,2016年6月“物只滷鵝”正式上線,如今擁有7家實體店和6個配送點,今年還獲得了兩輪融資走到了A輪。物只滷鵝將自己的目標設定為“滷鵝屆的麥當勞”,有了資本的助力之後,物只滷鵝在實體門店和配送點上積極發力,從線上起家的物只滷鵝對於外賣市場可謂駕輕就熟,將線上和線下全面打通了。

    3

    外賣未來拼什麼?

    隨著網際網路外賣企業的迅速崛起,留給傳統餐飲企業的市場空間也在逐漸收緊,因而這些傳統餐飲企業除了接入網際網路外賣平臺保持客源,另一條路便是建立自己的外賣平臺謀求生存。

    不過,在現實情況中,傳統餐飲企業所面臨的是進退兩難的抉擇。一方面,如果一直保持固步自封的姿態,餐飲企業被外賣行業“沖垮”似乎是遲早的事;另一方面,如果加入自建外賣平臺的大軍中,意味著將要在激烈的市場廝殺中負重前行。那麼,未來,外賣拼的是什麼?

    1.餐飲品牌之爭

    在外賣平臺野蠻擴張期,曾經一波純外賣品牌拔地而起,靠低價刺激、平臺補貼活得還不錯,這種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當外賣平臺上商家數量急劇膨脹,而消費者一天依然只有三餐的需求時,靠什麼脫穎而出?——還是得拼品牌、拼產品。

    如何面對來自更廣範圍、更多層面的競爭,不僅需要過硬的產品、到位的服務,更有賴於品牌傳播力的提升。只有尊重消費者,積極利用新的傳播平臺和手段,透過品牌傳播與消費者在品牌利益上達成一致,才能成為新情境之下抵禦泛化競爭的取勝之道。

    今時不同往日,越來越多的傳統餐飲大佬進入外賣市場,單純靠價格取勝已經不再受用了。當消費者選擇越來越多的時候,自然會選擇實際體驗感、品質感更好的品牌,尤其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因此各商家要投入精力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良好的品牌吸引力才是支撐企業走向長遠的利器。

    2.標準化之爭

    對於建設外賣的標準化體系,一定要做到產品、裝置、流程、工藝的標準化,才能做到人員、供應鏈的標準化,達到高效運營。在外賣和堂食單量雙高的情況下,外賣和堂食就產生了衝突。想同時兼顧外賣與堂食的門店,建議從一開始就做好廚房設計,或者進行分割,比如說深圳的雲味館,在某商場一樓門店是是專門經營堂食的,同時利用租下的5樓小門面做外賣。

    這時,有沒有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支撐,也是眾多品牌餐企能夠快速把小商家排擠掉的重要因素。這就像淘寶當年的“淘品牌”,初始期大家確實賺到了錢,淘寶也大力扶持了一把。但隨著像優衣庫這樣的品牌商家發力,稍加運作就能夠在淘寶、天貓上名列前茅,而淘品牌基本上全軍覆沒。

    3.經營模式之爭

    一旦外賣市場發展得更為成熟,就會被進一步細分,譬如以後的外賣,有專門做早餐的外賣,也有專門做晚餐的外賣,這是橫向的細分市場。而在縱向環節上面又可以細分,比如說專門做工廠型的、品牌型的、專門做配送的,這些會讓餐飲外賣走上更加強大而完善的道路。

    誰能在細分市場做得出色誰就能在外賣行業真正站住腳跟,想大而全地把堂食和外賣都做得好必然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與其這樣,還不如各自為政,把自己擅長的那一領域做精做好。

    盟曰

    截止到目前,外賣市場尚未湧現出一個全國覆蓋的巨頭,這對於很多創業者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抓住餐飲行業的某一個小品類,並挖掘出其外賣潛力,或許是目前創業的一個方向。

  • 2 # 源少隨筆

    不會,餐飲行業到什麼時候都不會遲,這種高頻、剛需的行業是最堅強的。但是現在餐飲門店遍地都是。所以競爭也會相對大一些。

    我個人覺得餐飲外賣最核心的還是在味道上:你做的味道好,你的客戶自然就多,每個客戶都是你的宣傳,但是現在很少有做的好的,基本千篇一律,就像前幾年的黃燜雞,這隻雞的傳說,居然讓南京一夜之間出現10萬間店。確實很可怕。

    即使做的好吃,天天吃也會吃膩,所以要不斷更新菜品,所以你也要不斷學習,才能時刻吸引客戶,讓客戶時刻充滿新鮮感。

    現在有很多傳統菜館,或者爆品菜館都是一開始生意好,但是不超過三年,基本都走下坡路,一個是客戶總吃也吃膩了,吃煩了,導致現在吃去吃飯總是不知道吃什麼?在一個受地域限制周邊就這些人,沒有新的流量湧入。對客戶沒有吸引力。

    所以產品創新、格局創新,服務創新,反正你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多去看看別人的店,是不是有你學習的地方,不要閉門造車。

    現在是多元化時代,所以作為實體店給人的感覺也要多元化,例如引進小程式點餐,還有一陣流行的機器人點餐,不是說它實用不實用,另一個方面看是吸引客戶來,客戶可能就是看機器人來,而不是吃飯。意思是這個意思。方式可多方變化。

    對於外賣來說小程式確實對於商戶實用,對使用者便捷。不多說了,要不又說打廣告了。

  • 3 # 一生de回憶

    看你選擇做什麼品類了,我個人覺得選擇只做外賣不做堂食不是太靠譜,除非你能保證一天3.500百單往上。

    如果只做外賣的話,你得選擇出餐快的品類,如果出餐慢,飯口的時候餐出不來,會耽誤很大的事情,如果只做外賣,配送一定要選好了,最好籤團隊配送,現在達達的費用太高(哈爾濱),不知道你是哪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姓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