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知老王

    大家好我是老王,馬鈴薯為一年生草本茄科作物,人們常稱之為洋芋、土豆、地蛋等。其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的秘魯、智利一帶,最早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馬鈴薯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個部分,而地下莖屬於生物學上常說的“變態莖”,也就是我們用來食用的薯塊。

    由於馬鈴薯的產量高、耐貧瘠嚴寒,可以當蔬菜也能作為主糧,在世界範圍內種植非常廣泛,已經成為僅次於小麥和玉米的第三大糧食作物。目前在中國南北方地區均有種植,在種植過程中,除了購買商品薯種外,人們通常還採用二季留種的方式獲取種薯,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老王從馬鈴薯的生長習性來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馬鈴薯的生長習性

    馬鈴薯原產於安第斯山脈,當地的氣溫比較冷涼,因此馬鈴薯屬於比較喜歡低溫的作物。特別是地下薯塊膨大的時候,對於溫度的要求比較高。

    馬鈴薯在土溫5-8度的時候即可萌芽生長,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度,幼苗期溫度低於零下2度的時候會遭遇凍害;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最適宜的溫度為16-22度,如果超過39度莖葉停止生長;地下塊莖膨大最適宜的溫度在16-18度,如果地溫超過25度的情況下,薯塊停止生長。

    從馬鈴薯收穫之後到再次具有發芽能力,這段時間我們稱之為休眠期,休眠期關係到播種後是否及時出苗和產量的高低。休眠期的長短與儲藏的溫度有很大的關係,在26度左右的情況下,休眠期根據品種不同在1-3個月不等。如果在0-4度的情況下,可以保持長時間的休眠狀態。

    中國的甘肅、內蒙、東北地區,其氣候特徵與馬鈴薯的原產地比較類似,因此極為適合馬鈴薯的種植,目前甘肅和內蒙已經成為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和最大的種薯繁育基地。

    為何採用二次留種

    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需種量比較大,種薯的成本很好,因此有的朋友採用自己種植的馬鈴薯留種使用。但是在生產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春季種植的馬鈴薯如果自己留種之後,再次種植的馬鈴薯會出現退化的問題,導致植株生長遲緩、產量下降。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馬鈴薯的生長特性有直接的關係。如果當地的氣溫較高,種植出來的馬鈴薯只能在溫度更高的地方進行種植,否則就會出現退化。而內蒙、甘肅地區是中國溫度最低的地方,他們那裡生產出來的薯種可以滿足中國各地種植的需求,所以全國的商品馬鈴薯種都是來自於這兩個地區。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我們這裡人們種植馬鈴薯的時候,都是在縣城一個海拔較高的村子購買薯種,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在生產中,除了從溫度較低的地方購買薯種之外,我們還可以採用二次留種的方式解決馬鈴薯薯種退化的問題。二次留種在秋季種植,這個時候氣溫逐漸下降,到了薯塊膨大的時候,氣溫已經降到10幾度的樣子。這樣的氣候下種植出來的馬鈴薯,在來年春季種植的時候,由於春季的氣溫是逐漸上升的,可以完美的解決馬鈴薯薯種退化的問題。

    透過二次留種,能夠大大降低生產的成本,同時避免了購買薯種的不便,在生產中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價值。

    二季留種的注意事項

    在馬鈴薯的二次留種中,我們需要注意下面的事項,才能充分發揮出二季育種的優勢特點。

    1、播種及收穫時間

    二季留種關鍵在於“兩早兩晚”。用作二季留種的春季馬鈴薯一定要做到早收早種,在生產中選用具有早熟、豐產特點的品種,通常在6月之前就要進行採收。只有早收穫讓馬鈴薯有充足的休眠時間,在秋季播種的時候才能生長良好。

    在秋季播種的時候要做到晚種晚收,北方地區在8月20日前後進行播種,南方地區可以適當推遲,以在枯霜期收穫為宜。

    2、種薯處理

    春季收穫的馬鈴薯在播種之前,為了利於馬鈴薯的休眠提高發芽能力,收穫之後放在0度以上的冷庫中加快馬鈴薯的休眠,從而縮短休眠的時間。如果沒有冷庫的情況下,可以放在陰涼、避光的地方進行存放。

    3、種植密度

    二季育種是為了獲取種薯,我們在種植的過程中應加大種植的密度,控制種薯的個頭提高種薯的數量,一般每畝地播種量在6000株左右。

    4、田間管理

    二季育種過程中,田間仍會出現少許發生退化或者患病的植株。如果不加以處理,導致退化和患病植株逐年增多。因此一旦發現這些植株,我們要及時進行拔除帶出田外處理。

  • 2 # 努力就好

    種薯是馬鈴薯生產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商品形式,由於馬鈴薯是無性繁殖的作物,所以馬鈴薯薯塊既可作商品薯,又是馬鈴薯繁育下一代的種薯,但作為種薯的馬鈴薯,其其品性要求與作為商品薯的要求是非常不同的,種薯的品性最重要的指標是種性狀況,它的好壞直接直接影響到種薯下一代的產量。種薯的另一個品性的重要指標是薯塊的健康性狀。

    那麼馬鈴薯種薯是如何培育的呢?

    一,種薯繁育的區域

    中國是馬鈴薯種植的第一大國,在國內馬鈴薯種植範圍很廣,遍及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千差萬別,在這種情況下,各地區逐步形成了與當地自然環境和生產條件相適應的栽培型別。中國的馬鈴薯可劃分為4個栽培區域。

    1,北方一季作區

    北方一季作區包括黑龍江,吉林兩省和遼寧省除遼東半島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的北部,山西省的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陝西省北部,青海省東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北地區。

    這些地區的氣候特點是無霜期短,一般為110–170天,年平均氣溫不超過10℃,最熱的時候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4–25℃,最冷的時候月平均氣溫在零下8–28℃。北方一季作區的氣候總特點是涼爽,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是中國的馬鈴薯主產區。

    北方一季作區栽培馬鈴薯,生產上是一年一熟,生長期多為5–9月份,為春播夏收的夏季型別。一般4月下旬或5月初播種,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收穫,主要是鮮薯,加工原料薯或外調種薯。

    北方一季作區冷涼,蚜蟲,白粉蝨等病毒病傳播媒介少,非常適合馬鈴薯種薯的繁育,是馬鈴薯種薯繁育的天然基地。就拿我們這裡來說,我所出售的馬鈴薯種薯幾乎全部來自黑龍江等北方一季作區。

    現在我們這裡主要是春播馬鈴薯,因栽培季節的原因,留種會導致發芽,加上存在著病毒等感染的機率,所以不會自留種薯。但並非不可以留種薯,因我們山東地區是中原二季作區,是可以在秋季第二季生產馬鈴薯時留種薯。

    2,中原二季作區

    中原二季作區主要包括遼寧,河北,山西,陝西4省的南部,湖北,湖南2省的東部,及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中原二季作區的氣候特點是,無霜期較長,在180–30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0–20℃之間,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2–28℃,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5℃。中原二季作區因為夏季較長,溫度高而不適合馬鈴薯的生長,自然條件下形成了該地區春秋二季栽培馬鈴薯的栽培模式。

    中原二季作區栽培馬鈴薯,春季生產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穫,主要以生產商品薯為主。秋季於8月份播種,11月份收穫,主要是作春季種薯生產。

    但是,由於中原二季作區氣候的限制,大部分地區只適合種植早熟及部分中早熟品種,因此馬鈴薯生產的優勢產品只有鮮薯的生產,存在著生產單一的劣勢,在澱粉加工用薯,食品加工用薯的生產上沒有優勢。同時,高溫,多蚜蟲等環境特點,種薯繁育體系的建立比較困難,因此,還有相當一部分種薯需要外調解決。

    過去因運輸等問題,馬鈴薯薯種從外調進困難,再加上人們的認識不足,我們這裡的人會播種一部分秋薯,用作來年的春季用種薯,但是在冬季貯藏時,溫度的控制會有困難,而且存在著產量低,病害嚴重等問題,所以現在已不存在自留種問題,都是從外地調種來作為春季用種。

    3,南方二季作區

    南方二季作區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海南,福建,臺灣等省。本區無霜期在300天以上,最高可全年無霜,年平均氣溫在18–24℃,最熱的時候月平均氣溫為28–32℃,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2–16℃。

    南方二作區並不是中國的馬鈴薯主產區,而以水稻為主。但可以在冬閒季節和早春季節栽培兩季馬鈴薯,因此稱為南方二季作區,秋播生產,冬播留種,是這一地區典型的栽培模式,也有季趕季的留種方式,基本上同我們中原二季作區的栽培模式相似,但不是春趕秋,而是秋趕冬,也就是說,秋季播種的馬鈴薯收穫以後,可以作為冬季播種時的種薯,而冬季播種的馬鈴薯可以留作秋季播種時的種薯。

    在南方二季作區生產馬鈴薯,理論上存在著可自留種薯的問題,但與中原二季作區相同,南方的氣候條件決定了南方馬鈴薯商品性生產的優勢產品是鮮薯生產,不適宜種薯的繁育,因氣溫高,降水量大,所以馬鈴薯的病害嚴重,因此種薯需要全部外調。

    二,種薯的生理年齡影響

    馬鈴薯種薯的選擇,首先要考慮的是種薯生理年齡的大小,種薯的生理年齡對馬鈴薯的出苗時間及植株的生長勢和產量有很大的影響,最適合做種薯的生理年齡為壯齡種薯。

    所謂種薯的生理年齡,就是種薯生理狀況的具體反映,一般是指塊莖作為種薯栽培時的生理狀況,以及栽培後植株在田間生長過程中表現的年齡狀態。塊莖的生理年齡一般用芽條數及其發育程度來表示,幼齡種薯指沒有萌芽的休眠塊莖,少齡種薯指只具有一個頂芽發育的塊莖,壯齡種薯指具有5–6個壯芽的塊莖,老齡種薯是指有多個衰老細芽的皺縮塊莖。

    馬鈴薯種薯從形成到播種,要經歷田間生長髮育和貯藏2個階段,在這期間所處的環境條件和各種栽培措施都會對種薯生理年齡產生很大的影響。

    1,種薯從形成到播種所經歷的時間越長,生理年齡越大,到達一定時間衰老枯亡,失去種用價值。

    如我們這裡,如果採用春季一季播種收穫後的馬鈴薯作種薯春播,會歷經近8–9個月的時間,就成了老齡種薯。一般來說,生理年齡大的種薯,雖然出苗早,芽數多,最高葉面積形成早,但峰值低,最終產量比較低。而秋季二季播種馬鈴薯收穫後留作春季種薯,貯藏時間僅有3–4個月,可稱之為壯齡種薯,最適合做種薯用。

    2,無論是生長期間的溫度還是貯藏期間的溫度,都是影響馬鈴薯種薯生理年齡的重要因素。生長期間超過21℃高溫條件下,尤其是夜間高溫,形成的馬鈴薯個頭小,薯皮粗糙,休眠期短,休眠淺。用其作種薯時,它們形成的塊莖晚,最終產量低。因此,在馬鈴薯的生產中普遍存在著溫暖地區從冷涼地區調種的習慣。

    如我們這裡,在春一季栽培的馬鈴薯留種時,會歷經高溫時間段,所以不如秋季播種的二季馬鈴薯留種,因其歷經秋季涼爽及晝夜溫差大的特點,有利於產量的提高。

    馬鈴薯種薯生理年齡的不同,對種薯出苗,結薯都有很大影響。用生理幼齡或壯齡塊莖作種,出苗早而齊,莖數多,根系強,葉面積發展快而大,塊莖大,產量高,品質好。用生理老齡薯做種薯,雖然出苗早,苗數多,但莖葉衰退迅速,塊莖形成早,但塊莖小,影響產量的同時,也降低了馬鈴薯的品質。因此,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生態條件下,出於不同的生產目的,在一年的不同時間栽培馬鈴薯,用與其相對應的最適生理年齡種薯作種,才能獲得最高產量和最高效益。

    總之,馬鈴薯二季留種是不絕對的,我們從北方一季作區調進的馬鈴薯種薯,都是一季種薯,如果是中原二季作區,那麼就得采用二季馬鈴薯留種,但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有時會影響產量等。對於馬鈴薯的留種,我的建議是從冷涼地區調種,最好是選擇脫毒馬鈴薯種薯做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漢初期,劉邦有個戚夫人,她是哪裡的人?汶上軍屯鄉有個戚姬村,不知是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