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鹹聊人文

    600年前,參加工作30年的魏良輔,

    從大明朝山東左布政使的崗位上退休,

    他並沒有照慣例告老還鄉,回江西老家,

    而是輾轉到了富庶豐饒的江蘇太倉。

    都說落葉歸根,

    魏良輔為什麼不走尋常路?

    這要從他的興趣愛好說起。

    這位魏先生雖然一直做官,

    是不折不扣的體制中人,

    但卻風雅的很,極愛音律,

    不僅非常痴迷,而且上進心極強,

    最開始鑽研北曲

    (簡單理解成北方曲種曲調),

    因被一個朋友比了下去,

    竟開始怒攻南曲(南方曲調曲種),

    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瞭解魏先生上面這些背景,

    會更容易理解,

    為何他退休不還鄉,而是流寓太倉。

    其實原因很簡單,

    這位魏先生的老家江西

    是弋陽腔的大本營,

    (弋陽腔是江西省弋陽縣地方傳統戲劇)

    而他本人卻非常不喜歡弋陽腔,

    為了追求他理想中的藝術環境和氛圍,

    便不辭辛苦,

    來到了當時南戲北曲十分活躍的太倉,

    居住在太倉南碼頭。

    並且和當地通曉音律的各色人等,

    互相切磋技藝,探討樂理,

    博採眾長,不恥下問,堪稱如痴如狂。

    《寄暢園聞歌記》曾這樣描述他:

    “退而鏤心南曲,足跡不下樓十年。”

    醉心音律,能十年而不下樓,

    雖說法有些誇張,

    但魏良輔對南曲的專研精神,可見一斑。

    天道酬勤,付出總會有回報。

    魏良輔在南曲研究

    和改良上取得很大突破

    “當是時,南曲率平直無意致,

    良輔轉喉神調,度為新聲。”

    隨著他在音律唱腔上的改良,

    被社會廣泛認可,

    他也進一步收徒授業,

    讓革新的聲腔進一步豐富、完善,

    最終形成了影響深遠的“崑山腔”

    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崑曲。

    他本人,也成了後世敬仰的“曲聖”。

    郭德綱經常在相聲段子裡

    談到雅的時候總喜歡把崑曲拎出來,

    不無誇張的說:

    “聽崑曲的時候,

    秀才們要帶著字典才行,

    一場聽下來比種地都累。”

    以說明崑曲唱詞的“

    句句帶典”、文雅之極。

    崑曲的唱詞到底長什麼樣,

    有沒有郭德綱說得這麼誇張,

    我們可以領略一下,先看看浪漫柔情款: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崑曲《牡丹亭》

    只看“雨絲風片,煙波畫船”八字,

    是不是足以讓人拍案!

    再看:

    今古情場,問誰個真心到底?果有精誠不散,終成連理。萬里何愁南共北,兩心那論生和死。笑人間兒女悵緣慳,無情耳。感金石,迴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總由情至。先聖不曾刪鄭、衛,吾儕取義翻宮、徵。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 ——崑曲《養生殿》

    是不是略有佶屈聱牙?

    箇中的典故也值得翻翻古籍了。

    如果這些兒女情長太普通,

    我們可以看看“不可描述”的畫面,

    在崑曲裡是如何描摹的:

    悄偷窺,亭亭玉體,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嬌輝。輕盈臂腕消香膩,綽約腰身漾碧漪。一痕酥透雙蓓蕾,半點春藏小麝臍。愛殺紅巾罅,私處露微微。恨不把春泉翻竭,恨不把玉山洗頹,不住的香肩嗚嘬,不住的纖腰抱圍,險把個襄王渴倒陽臺下,恰便似神女攜將暮雨歸。 ——《長生殿·窺浴》

    還有:

    小姐小姐多丰采,君瑞君瑞濟川方。一雙才貌世無賽。堪愛,愛他們兩意和諧。一個半推半就,一個又驚又愛;一個嬌羞滿面,一個春意滿懷。好似襄王神女會陽臺。花心摘,柳腰擺,似露滴牡丹開,香恣遊蜂採。一個欹斜雲鬢,也不管墮折寶釵;一個掀翻錦被,也不管凍卻瘦骸。今宵勾卻相思債,竟不管紅娘在門兒外待。敎我無端春興倩誰排?只得咬,咬定羅衫耐。尤恐夫人睡覺來,將好事翻成害,將門扣,叫秀才,你忙披衣服把門開。低低叫,叫小姐,你莫貪餘樂惹飛災。看看月上粉牆來,莫怪我再三催” ——《西廂記·佳期·十二紅》

    這詞兒簡直“汙雅汙雅”的,

    將限制級的羞羞之事,實力“洗白”

    看得懂的腦補,看不懂的查書。

    韻|婉

    崑劇之美,更在唱腔,

    纏綿婉轉、柔漫悠遠。

    崑腔又稱水磨腔,因唱腔徐緩婉約

    如江南人的水磨漆器、水磨糯米粉一樣

    細膩軟糯,顧得此名。

    此腔正是魏良輔所制,

    明代沈寵綏《度曲須知》有載:

    嘉隆間,有豫章魏良輔者,

    流寓婁東鹿城之間,

    生而審音,憤南曲之訛陋也,

    盡洗乖聲,別開堂奧,呼叫水磨,

    拍捱冷板,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

    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

    功深鎔琢,氣無煙火,

    啟口輕圓,收音純細。

    魏良輔將其特點總結為三絕:

    字清為一絕,腔純為二絕,板正為三絕。

    水磨腔的唱法技巧和特點,

    非常強調對聲音的控制。

    具體表現為放慢拍子,延緩節奏,

    以便在旋律進行中

    運用較多的裝飾性花腔。

    而且對字音嚴格要求,

    平、上、去、入逐一考究,

    每唱一個字,注意咬字的

    頭、腹、尾,即吐字、過腔和收音,

    使音樂佈局的空間增大,變化增多,

    其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特點

    也愈加突出。

    舞|美

    崑劇的身段之美,更是不在話下。

    王國維曾言:

    “戲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

    崑曲在各劇種中的歌舞因素尤為顯著,

    “無聲不歌、無動不舞”,

    身段繁複、表演細膩,

    並且舞蹈動作能與曲詞相諧和,

    充分借用肢體動作

    表達唱詞內容和劇中情緒。

    對比之下,就更易理解

    比如京劇經典唱段《二進宮》

    是主要表現唱功的戲,只唱不舞;

    而另一個經典劇目《霸王別姬》,

    則是主要表現“舞劍”的戲,但只舞不唱。

    崑劇則更強調唱舞的融合和一體。

    比如上面提到的《西廂記·佳期·十二紅》中

    唱到那句“只得咬,咬定羅衫耐”時,

    演員一定要真的用嘴咬住羅衫,

    而且要眼神迷離,嬌羞萬分。

    崑劇的舞臺身段,兼收幷蓄,

    繼承和發揚了不少

    古代民間舞蹈、宮廷舞蹈的傳統和技法,

    加上長期舞臺演出的實踐和積累

    大大提高了唱唸與身段、舞蹈

    有機結合的舞臺表現力。

    傳|承

    魏良輔所開創的崑曲,

    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

    被譽為“百戲之祖”。

    更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2001年,和日本的能劇、印度的梵劇一起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列為

    “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

    位列當次透過鑑定的十九項之首。

    白先勇先生曾說:

    “每個民族都有一種高雅精緻的表演藝術,

    深刻地表現出那個民族的精神與心聲,

    希臘人有悲劇,義大利人有歌劇,

    日本人有能劇,俄華人有芭蕾,

    英華人有莎劇,德華人有古典音樂,

    他們對自已民族這種雅樂

    都極端引以為傲。

    我們華人的雅樂是什麼?

    我想應該是崑曲。”

    曲笛聲起,三絃索動,

    便讓人顧不得身在何處,所想何事,

    只化身成了古時劇中的多情之人。

    朱唇輕啟,身段蹁躚,

    哪管他今夕何夕,天上人間...

    這便是崑曲,這門曾制霸中國劇壇,

    擁有600年曆史的舞臺藝術的偉大魅力。

    經過無數表演藝術家千錘百煉,

    才有了崑劇傳承至今的的精緻和典雅,

    它的價值,絕不僅僅是“申遺”、“保護”

    也不該只被當成

    舞臺藝術史上的“活化石”,

    而更應該成為一種鮮活、有溫度,

    可以參與、能夠觸控的存在。

  • 2 # 使用者4532147702961

      崑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崑曲在中國元代末年,明代初年,即公元十三世紀末就已流行在江蘇省崑山縣一帶,後來在明代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年)崑山曲音樂家魏良輔等人,在總結南北曲傳統基礎上,吸收了南戲諸聲腔的特點和長處,創造出一種細膩輕柔的腔調,稱為“水磨腔”,在伴奏方面除了絃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簫、管、笛等樂器,這比當時流行的其他聲腔有很大的進步,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就流傳開來,後來人稱崑山腔,也叫崑曲。

      五百年來,經過無數劇作家、音樂家、演員和人民群眾的不斷豐富加工,崑曲成為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戲曲劇種之一,很多劇種至今還保留演出崑曲劇目,成為多種古典藝術高度綜合的代表劇種。

      崑曲特點:

      主要表現在劇本、音樂、表演三個方面:

      l、劇本:崑曲劇本採用了宋、元時代的雜劇傳奇的結構方式,每出大戲分很多摺子,每折戲自成單元,都有一個貫串在總的情節上相對完整的小段情節,它的許多單折戲可以獨立演出。

      在文學語言上,它繼承了古代詩歌、唐詩、宋詞、元曲的優點和長處,採用了長短句的方法,使每句參差錯落、疏密相間,把漢語的音樂性發揮得非常充分,透過字調、韻律、句法結構,產生一種剛柔、長短輕重和諧的藝術效果,京劇則採用七言詩歌發展而來的七字句、十字句,每句唱的字數都是固定的。

      崑曲直到現在還經常原封不動,演唱幾百年前作家的作品。

      2、音樂:中國的戲曲音樂大致分成兩種結構形式,即曲牌體和板腔體。崑曲音樂呈曲牌體結構形式,有一千多個曲牌,崑曲的每齣戲就是演唱其中的北曲、南曲或南北曲全套的曲子,它的唱腔婉轉細膩、吐字講究,有四聲、尖團之分,而京劇音樂是板腔體結構,它分為西皮二簧等幾個板式。崑曲唱腔沒有過門。一支曲子一直唱到底,而且音域非常寬,如女聲要真假聲結合,難度非常大,京劇則每句都有過門,崑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笛子,而京劇主要是京胡。

      3、表演:崑曲由於它的劇本和音樂的特點,使之舞蹈化、程式化的動作非常高,崑曲最大特點是載歌載舞,由於崑曲文詞非常典雅,所以在每句唱段中經常用舞蹈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感情,或者用動作來輔助對文詞的解釋,崑曲的舞蹈動作經過意象、變形和裝飾性的各種手法使動作非常優美。連綿不斷,但難度也非常大,必須經過刻苦的訓練,才能一邊演唱、一邊舞蹈,京劇則是演唱時沒有大幅度的舞蹈動作,或舞蹈動作時,一般都不演唱,凡載歌載舞的劇目,一般都是演崑曲劇目,象《擋馬》、《鬧天宮》都是崑曲劇目,後來經過加工提高,也成為京劇經常演出的劇目。

      崑曲的表演非常細膩,每個行當都有不同特點,如旦角的嫵媚多姿,小生的儒雅瀟灑,花臉的粗獷豪放,武生武旦的剛健瀟灑,小丑的詼諧幽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沂南哪裡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