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凱恩斯

    減值不好懂,盡力而為吧。由於最近幾年上市公司中減值調節利潤的個案增加,投資人有必要對於減值有個綜合認識,先說個人的結論:套用“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格式,對於減值,“沒有高危的減值資產就沒有減值。”這裡面主要的高危減值資產物件比如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高發領域。所以在資產上,商譽和無形資產不該佔很大的比例。優秀公司如恆瑞,每年研發幾十億的投入,無形資產零星2-3億的金額,研發投入都當做了費用消耗。這本身是一種應該有的謹慎,下面進入正題:

    什麼樣的資產才會有減值風險?

    資產計價:

    成本計價:這是最普遍的,買來花了多少錢,無論是一家公司,一棟房子,一臺機器,花多少錢就定多少賬面價值。

    公允價值計價:典型上市公司股票,每天收盤價都寫著,所以很明確,該值多少就多少,月底算一算,這個資產還值多少錢。算一次,調整一次賬面價值。

    需要減值的資產是成本計價的資產,但你去年買來一臺機器100萬,今年還是100萬嗎?當然不是,比如機器有折舊,今年去除折舊可能90萬賬面了,就是9成新。但是如果你賣了這臺機器,會是什麼價格呢?如果你90萬賬面的機器可以賣120萬,那你依然計算90萬的成本在賬面上,如果你90萬機器只能賣45萬,那麼你就要45萬的減值。故而,資產減值的前提,是你這臺機器如果現在立馬要變現,他能賣多少錢。可你也不是真的要賣機器,你只能透過一些方法來估計這臺機器的價值。估算用以下方法:

    1、有合同的資產。有些資產有合同,半成品在倉庫,但是客戶已經訂單發過來,價格定了多少多少,比如你倉庫裡面10萬件原材料,客戶一個合同,等你這10萬原材料全部生產成為產品,客戶都要了。這部分資產,就按照合同賣價倒擠出,看看還要多少成本才能生產成產品,賣給客戶多少錢,如果這個合同明顯要虧,那麼存貨就提前減值。

    測算現值,首先要測算未來現金流量,一臺機器,或者一個公司,你要預估明年能賺多少錢。這一看就是個複雜的工程,你需要了解宏觀,瞭解行業,還要大膽預測,主管判斷。大多數情況下,就是今年基期的資料,比如今年賺了100萬,那麼今年比去年多了5%的利潤,那麼我猜明年大概是105萬,未來每年5%。這是典型的後視鏡裡面看未來,行業波動是頻繁的,預測未來現金流似乎是精算投資的核心思想,但是精算的準確性因人而異,主觀性很強。也許巴菲特的精算師是值得表揚的,但是全球大多數精算師,對於未來的精算都是憑運氣。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一個不靠譜的折現率,如果一年利息是10%,明年我要收回110元的投資,那麼我今天要投資100元。是不是?也就是說錢,有時間成本。但是錢的時間成本有多貴呢?有人說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巴拉巴拉的,其實最簡便的,就是一家企業在銀行貸款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加權平均利率,算出這家企業借錢一年要多少利息,那麼基本上就是未來的折現率。當然正規財務會需要長期國債利率作為參照利率,然後進行利率風險溢價調整。這既複雜也無必要。另外關鍵的是,實際上我們連央行明天的利率水平都猜不到,我們只是覺得全球進入寬鬆,但是日本人在幾十年前應該想不到他們的利率會變負數,同樣的,美聯儲討論了半天,7月份的利率都還沒塵埃落定,我們又怎麼可能預測我們未來的資金成本是多少?所以這個折現率,也並非完全準確客觀。

    從謹慎的角度,所有資產應該是在未來能夠帶來現金流入,這一點看,商譽應該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資產,所以商譽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在併購的時候就算為一項損失,這體現了謹慎,投資人在觀察商譽的時候,需要將其從報表中踢出,來看資產是否昂貴。同樣的,無形資產也應該是實打實的資產計價,現如今無形資產資本化要求依然不夠嚴格,大量企業將費用放到無形資產當中,這樣增加了利潤又虛增了資產,這並不合理。而對於固定資產和存貨,應該儘量按照可見的重置價格來確定價值。

    精算現金流,不能說不可行,但是大多數發生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波動性小,未來預期比較單一。隨著市場因素變數日趨複雜,特別是科技發展方向越來越多元,實際上精算現金流反而經常不可行。在不可行情況下,精算現金流基礎上所做的減值測試並提取的減值準備,將成為一種利潤調節的工具。所以,需要更加有傾向性的指導企業使用明確的市場參照,減少財務們的主觀判斷空間。所謂職業判斷,有時候就是操縱利潤的來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7手機連不上4g網路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