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庸

    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孫,名行父,諡文,是魯國的大夫。做事情過分的小心,過分的仔細。“三思而後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聽到他這種做事的態度,便說:“再,斯可矣!

    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三思而後行是讓我們養成做事要多思考的習慣。考慮周全了就會少出差錯,這叫謀定而後動。任何一件事,他都有幾方面的原因和方向。把這幾方面的事情都能夠考慮周全。在兵法上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常說衝動是魔鬼。人在衝動的時候,思緒是短路的。在衝動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往往是極其錯誤的。所以要三思而後行。

    論語中孔子說,在思就可以了。難道是孔子反對三思而後行嗎?孔子都是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性格的人,進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季文子做事優柔寡斷,瞻前顧後,本身做事就很難做出決斷。如果再過多的去考慮事情的前後原因思前定後,那就很難做事了。所以孔子對季文子的教誨是:決定了的事情就立刻去做。而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子路問孔子做事情應該怎樣決定?孔子說,你做事情一定要先問一下父兄的意見。不可一個人去決定事情。為何會如此呢?因為子路性格魯莽易衝動。所以做事情要三思而後動,要徵求父兄的意見!

    現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資訊社會。我們面對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大。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做事更得三思而後行。現在網路上流傳一篇很有意義的短文。與大家一起共勉。

    說話的溫度

    急事,慢慢地說;

    大事,清楚地說;

    小事,幽默地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地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地說;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如果,對我有不滿意的地方,請一定要對我說!

  • 2 # 雷澤文苑

    嚴格說,這句話出自論語,但不是孔子說的: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再,斯可矣。”

    世人對此語的理解,很普遍的一種觀點是:孔子認為反覆考慮還不夠,還要再思考一次方行動。現在人對“三思而後行”的理解,認為做事前一味要反覆深思熟慮再行動,也偏離了夫子的原意。

    首先,夫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很活潑的,像這種一刀切的方式,並非聖人的處事態度。我們不妨看看下面這段話: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感,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同一個問題,冉求遇事因循退縮,夫子便鼓勵他勇敢去做;但對於性急好勝的子路,夫子卻一味抑制他不要衝動,要冷靜思考。這就是聖人的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我們回到原來話題,三思而後行,是針對季文子的話題,而不是普羅大眾。針對性很強的一句話,這個跟冉求子路的話題是一樣的。因為季文子的作風,遇事通常反覆考慮,遲疑不決。所以夫子就糾正他:“不用這樣反覆再三,只要冷靜考慮兩下就可以了。”過猶不及,這是夫子對學生處事誤區進行糾偏。

    所以說,“三思而後行”,不是絕對的真理。我們處事,有時需要三思而後行,但有時則“再,斯可矣”。並無定法可言。衝動魯莽,往往後悔莫及。但因循畏縮,卻又稍縱即逝,錯失良機。如何把握,得看個人的智慧與歷練。法無定法,死教條——不是夫子的教育。

  • 3 # 老喬218152046

    謝邀,我小時候生活在老解放區,一年級第一課書唸的是:小毛驢長的壯,哥哥趕驢送公糧,不怕山髙和路遠,一趟一趟又一趟。後方支援前方,那是軍民團結如一人誓看天下誰能敵的教育。所以對孔孟之道知之甚少。對三思而後行,是不是孔子說的,我只能有根據的猜猜看!無思是妄為、再思是慎為,三思就可能失為,失掉事善能、動善時的時機。孔子被尊為聖人是不會妄為,也不會失為,那麼再思慎為符合聖人言行。所以三思而後行,不是孔子說的。我想來想去還是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章說的〈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對!

  • 4 # 老黃0071

    “三思而後行”確確實實不是孔子說的,甚至也可以說它也不是孔子的思想。 孔子與之相似或相關的句子是:“再斯可矣。”不妨譯後整合為:再思而後行,或思而後行。原文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較為權威的譯法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才付諸行動。孔子聽說後,說,考慮兩次就足夠了。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三思而後行”版權的的確確不歸孔子,它是季文子的做事風格,或者說是別人對他的評說。 從這個語境裡,我們還可以裁斷“三”在這裡實指“三”比較合適,顯然,它是和後面的“再”對舉的,“再”就是二次的意思,和“謹使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史記·項羽本紀》)”中的“再拜”一樣,都是確指。

    在這裡,我們很明顯地看出,孔子是不贊成“三思而後行”的,至少是不贊同像季文子這樣的人三思而後行。為何?孔子說話特別有針對性、目的性、科學性、藝術性,這不僅表現出孔子的語言藝術和魅力,更展示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海納百川的情懷和通權達變的智慧。

    我們都知道孔子因材施教,不僅如此,孔子還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因事施策、因人而異。比方說,有關“思”的問題,孔子給三個人就有三個不同的答案,三劑不同的藥方。 《論語·先進第十一》: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意思是,有一次,率性的子路問孔子,“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嗎?”孔子說:“父親和兄長還活著,怎麼可以(不先請教他們)思考權衡過後就去做呢?” 冉有問道:“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嗎?”孔子說:“聽到了應該立刻就去做。”這和上文一樣,它討論的還是思與行的關係問題。 孔子給季文子的答案是“再思而後行”,給冉有的是“聞斯(思)而後行”,給子路的是“三思而後行”。而這三個不同答案,對於他們仨來說,又確實都是三個最佳建言、三劑最精準的藥方。

    鄭玄《論語鄭氏注》:“文子忠而有賢行,其舉事寡過,不必及三思。”作為魯國正卿的季文子,克勤克儉,謹小慎微。對於他來說,決策辦事深謀遠慮固然不錯,但大可不必過分斟酌,首鼠兩端,他需要的是膽識和果敢,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程頤《程式論語解》:“為惡之人,未嘗知有思,有思則為善矣。然至於再則已審,三則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譏之。” 凡事思考雖然未必為善,但若總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往往不只是失去時機,還失去熱情和方向,它的焦距不知不覺會偏離中心、脫離軌跡而對住自我私慾。 孔子認為,像季文子這樣睿智而仁愛的人,凡事考慮一番或二番即可,沒必要再反反覆覆躊躇不定了。

    作為政事科首席多才多藝的冉有,孔子認為他性格謙退,辦事縮手縮腳、患得患失,所以孔子鼓勵他,若有合於事理的事,可以果敢地做,不必猶豫,當然要有必要的思考,故曰:思而後行。不在思,在行。 而對果決、勇敢、好勝的子路,孔子多次告誡他凡事多問問人,廣泛聽取多方意見,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 若果說孔子認可“三思而後行”,那他老人家說這話時,一定有子路在場,他的眼光瞅的一定不會是別人,一定只是子路。 孔子和子路亦師亦友,他常常怒懟子路,其實,明貶實褒,原因多多,但最重要的是子路果敢不宿諾的行為和擔當。

    孔子是個思想家,但最重要最根本最成功的是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華文化的整理者、傳承者、奠基者、教化者。 他一生自強不息,積極入世,在那個禮壞樂崩的時代,他沒有像老子一樣騎牛西遊,也沒有名家的思慮和思辨,有的是明確而堅定的行動,行動,再行動。

    孔子從不否認“思”的作用,且十分重視思考的意義和價值,對思慮他有自己獨到的認識和見解。

    一、重思。 眾所周知的有《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論語·季氏》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一次,子路頗有些沾沾自喜地問孔子:“先生如果率領三軍作戰,誰作你的助手。”孔子說:“赤手搏虎,徙步過河,死也不後悔,我不會和他共事的。要的是,遇事格外謹慎小心,善於謀劃而後再做決定的人。” 事前思慮謀劃太重要了,孔子不喜歡有勇無謀的人,甚至認為這種人不得好死,如子路。

    二、近思。 切問近思,能近取譬,都強調人們思慮應對身邊的事,眼前的事,當務之急。孔子是一個不折不扣積極入世現實主義者,以天下為己任,放眼未來,立足當下,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有步驟,有層次,分本末,知先後,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齊治平。 子路有次問怎樣侍奉鬼神,孔子說:還沒能侍奉好活人,怎麼能侍奉鬼神?子路又問,請問怎樣看待死?孔子說:還沒了解生,怎麼能瞭解死? 孔子不是不敬鬼神,也不是不看重死,子不語怪力亂神,不是否認它們,也不是不說它們,只是那些問題離我們現在還太遙遠,太深奧,不如暫時擱置起來。 孔子年輕時不是不知道《易》,但韋編三絕只是他五十後所為;孔子不是不談天道、性與命,只是覺得他的學生當下需求的應是真才實學,求真務實,真抓實幹,苦幹興邦,謹言慎思。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這並非要求我們考慮問題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和位置,而是要求我們思考問題首先從自己出發,立足當下,站穩自己的腳跟,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後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修齊治平。 慎思,還要處理好近思和遠慮的關係,謹慎思考,強調的不是思考時間和次數,而是思考質量、思考中心、思考角度和思考效果等。

    三、反思。 反思不只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修身方式處世方式,它是儒家文化一個重要概念和思想,也是中國文明的一個突出特色。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每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反思的過程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解剖自己的過程,成長的過程,成就的過程。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發現問題,首先捫心自問,是不是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認真嚴肅反覆解剖自己,不要一味找客觀原因,不要怨天尤人。久而久之,這樣就遠離怨恨了。

    孔子是思想者,更是個行動者;孔子有美好的浪漫情懷,更是一位執著的現實主義者;孔子是一個生動感性的人, 更是一位縝密的理性主義者。

  • 5 # 無知先生

    三思而後行這個成語出自《論語》一文,原文為: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季文子考慮多次然後才做事情。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季文子,是魯國的大夫,姓季孫,名行父。擔任的官職為正卿,即右丞相,相當於現代的外交、政事總理。他素以謹慎多慮著稱。

    但是在國家層面,身處這個職位,如果過於謹慎,遇事當斷不斷,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整個國家的未來。而正因為季文子的優柔寡斷,導致了魯國之後的權臣撰位,三桓之亂。

    官懋庸《論語稽》說:“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PV疫苗有幾種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