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朗風習習

    提起孔子、孟子、荀子,稍有點文化的人都知道,他們三人同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不僅孔子、孟子、荀子他們三者的思想有許多相同點,而且他們的經歷也有點相似,都曾經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去過其他的國家任職做官、著書授徒,而且又都主動提出過辭職。

    一,孔子:“因膰去魯”

    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成為了魯國的大司寇兼攝相事。為了加強君權,孔子便聯手魯定公派子路去實行“隳三都”的行動。

    “隳”,意思是毀壞城牆。 當時,周朝有一條規定,貴族諸侯的城牆不得超過18尺,主要是為了防範他們日後造反,所以建立了這條規定。但是,當時魯國中的“三桓”,即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卻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所以並不理會這條規定,魯國政權實際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但孔子準備採取拆毀三桓所建城堡的行動最終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成為了敵人。

    自從孔子擔任國相以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新政,齊國感到十分恐慌,擔心魯國強大後會威脅到齊國。於是,齊國便挑選了八十個美女,身穿華麗的衣服,跳著《康樂》舞蹈,連同有花紋的三十匹馬,都饋贈給魯國的國君,但要求魯國驅逐孔子。魯定公得到美女以後,從此便終日宴樂,經常不早朝,也不再信任孔子。

    這一年大祭以後,按照禮制,祭祀以後,應當要把祭肉分贈給國中的貴族們。但,“三桓”卻授意禮官,唯獨不給孔子家送祭肉。孔子感覺到自己不再受到國君重用,感到十分失意,便帶領弟子顏回、子路、子貢、冉求等數十人離開了魯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流離生涯。

    這就是後來流傳的關於孔子的“因膰去魯”的故事。

    二,孟子:二度奔齊

    孟子大約在45歲之前,曾經率領弟子出遊各國。孟子第一次來到齊國,是在齊威王年間。當時孟子的學生,齊國著名的戰將“匡章”正揹著不孝的罵名。

    匡章的母親由於得罪了他的父親,被他的父親殺死埋在馬棚之下。匡章便責怪父親並離家出走了。也一直沒有回去改葬自己的母親,所以,當時許多人都指責匡章對父母不孝。

    但只有孟子依然與匡章十分友好,替他分辯。認為匡章是因為“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

    其實,匡章不改葬自己的母親,也是認為首先是因為他的母親得罪了父親,另外,他又沒有得到父親的允許,所以,即使父親去世了也不能去改葬母親。匡章認為如果沒有得到父親的允許而改葬母親,就等於背棄了亡父的在天之靈。這就是因為當時是一個封建禮制父權、夫權至上的社會。

    因此,孟子在齊國與匡章的交往,對於他宣揚的“仁政無敵”主張,並沒有得到許多人的支援,他在齊國很不得志,即使威王贈送的“兼金一百”鎰,都沒有接受,就離開了齊國。

    公元前318年,齊宣王二年,孟子再遊齊國,受到了齊宣王的禮遇擔任了卿相,成了朝裡大官,但不久又準備辭官回家。

    孟子為什麼要辭官回家呢?是齊王不尊賢嗎?當齊王得知孟子辭官回家的訊息,立即便登門挽留;是待遇不夠好嗎?孟子在齊國,齊王給了孟子十萬鍾俸米,還想在城中建一座像樣的官邸,並還打算撥萬鍾糧食供養門徒。

    可是,孟子來齊國的本意不是來升官發財的。根據《孟子》的記載,儘管孟子在齊國的待遇已經非常不錯了,而且在很多問題上孟子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但作為亂世諸侯的齊宣王卻始終不肯施行孟子的仁政主張,他的理想無法在齊國實現。

    而齊宣王也只是把孟子當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來尊重,把孟子當作一塊招牌,以博得一個尊賢重士的名聲而已。所以,孟子也看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便準備回鄉。

    這就是孟子的二度奔齊的故事。

    三,荀子:三為祭酒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華人 ,時人尊稱“荀卿”。

    荀子的一生經歷跟孔子和孟子有一點相像,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曾經在趙、齊、楚、秦進行政治學術活動,

    《鹽鐵論·論儒》,記載了這段歷史。公元前301年,齊宣王死後,齊湣王繼位。公元前286年,秦昭王推行丞相范雎的遠交齊國、近攻三晉的戰策,秦昭王自稱“西帝”,並遊說齊湣王稱“東帝”。荀子因之前到過秦國,深知秦國的強大,齊國這時狂妄稱帝,燕趙韓魏楚一定不服,齊國必然遭受禍國殃民之災。他勸告齊湣王莫稱“東帝”,齊湣王狂妄自大,窮兵黷武,不聽荀子勸告,荀子一怒之下離齊去楚。

    果然不久,燕國大將樂毅率韓、趙、魏、秦、燕五國之師攻打齊國,連攻70座城池,並被劃為燕國郡縣。只剩下莒和即墨未被攻下,齊湣王慘死。

    齊湣王死後齊襄王即位,齊襄王五年,齊國名將田單率軍收復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收復齊國。齊襄王於是封田單為安平君。

    為了振興齊國,齊襄王採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復立“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學術交流中心。不管你是什麼學派,只要有真才實學,就會受到齊王同樣的禮遇。各國學者慕名而來,在這裡自由講學、論辨,形成 “百家爭鳴”的局面。

    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

    田駢,即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又稱陳駢,齊華人,與田齊宗室出於同姓。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齊襄王時,荀況來到稷下學宮,那些前輩學者多已風流雲散,只有他資格屬 “最為老師”,於是被齊王列為卿,三度被推為學宮的 “祭酒”(主持人)。

    也許因荀子不像田駢的出身地位高,總還是有些齊國學者不服氣,常常在齊王面前搬弄是非。於是,因受不了那些人的諂媚和猜忌,荀況便離開了齊國前往南方的楚國,並受到了春申君的賞識,出任楚國蘭陵的地方長官。

    後來由於春申君在楚國的內亂中被殺,荀況也被罷官。但他也並沒有離開楚國,就在蘭陵著書授徒,終其天年。蘭陵,即今天的山東臨沂蘭陵縣。

    荀子“三為祭酒”是他後半生最輝煌的時期,而後來離齊赴楚著書勸學,又是他最有成就的時期。有著名的哲學著作《荀子》。其後來著名的學者韓非子、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 2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孔子在魯,曾為委吏丶乘田丶中都宰丶司空,五十六歲以大司寇攝相相定公,終以公室沒落,權在三桓而辭職,與眾弟子游而終生。

    孟子也曾遊梁即魏和齊,說梁惠王丶襄王和齊宣王,且短時間為客卿,因政見不合辭去。

    荀子名況,人尊稱卿,遊秦楚,為楚春申君聘蘭陵令,後廢官居蘭陵從事著述。

    儒者對朝廷就是一個態度:用之則行,不用則藏,退居田園,樂道不疲。

  • 3 # 滄桑短笛

    當官,而且以孔子、孟子、荀子為題,這個提問蠻有意思。

    一、什麼叫當官

    1、“合則留不合則去”才是真正的當官

    商鞅崇尚法治。如《商君書》所載,《更法第一》就是變法還是不變法的大爭論。最終商鞅贏得了爭論,任秦國左庶長主持變法。申不害崇尚術治,韓昭侯韓武信任接受了術治,申不害任秦國丞相主持變法。“法術勢”競爭的勢治慎道,在齊國只有講學、佈道的資格,沒有領政甚至沒有官位,也沒有變法。自然算不上當官。

    簡言之,君王接受誰的治國主張,任職授權,領政(執掌治理權)才叫真正的當官,三者缺一不可。”合則留不合則去“是春秋戰國時期特有計程車子風尚,敘述的是同樣的道理。合(接受治國主張)則留(領證);不合(接受治國主張)則去(給官也不當)。

    2、一個金點子、也能能當官

    張儀有連橫,范雎有遠交近攻,前者屬於外交層面,後者屬於軍事政治層面,雖然跟商鞅變法這樣的全面治國思想相比,低了N個檔次,但都是針對當時秦國的困惑給出瞭解決辦法。至少屬於幫助治國,當官理所當然。

    3、李斯也是秦國丞相,李斯有治國思想嘛?沒有。李斯推崇的郡縣制是商鞅的。李斯有金點子嘛?沒有。但秦國的丞相、上將軍、廷尉、長史的”四柱“權力架構,雖然並非什麼創造,但執行的如此清晰明白,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當官理所當然。

    諸如郡守、縣令,不是當官嘛?也是。他們既沒有治國思想、也沒有金點子,只是”依法行政“,照樣也能當官。

    綜上:當官,是有檔次之分的。不可等量齊觀的。

    二、孔子當官了嘛?

    當了。最著名的是魯國司寇,一個主管刑獄的官。和後世常見的司馬、司徒、司空類似,是一個足夠大的官了。但是,孔子這個司寇,虐殺少正卯是以權謀私,報”同行是冤家“之仇。墜三都,是介入不同政治集團之間,利用職務之便獻”投名狀“。一個都與司寇無關。

    這裡涉及一個概念,什麼叫”三都“。在那個歷史時期,周王是共主,周王之下是諸侯國,諸侯國是由世大夫家族組成的。諸侯有分封的標誌,而世大夫家族卻沒有明確的等級之分,不同的就是實力。比如著名的”三家分晉“,就是三個實力超群的世大夫把晉國這個諸侯國給分了。世大夫是有城廓。三都就是三個實力超群的世大夫家族,擁有的城廓之大,都被稱之為都城的都了。一面是魯國君主,一面是三都,夾在中間的司寇就毫無存在感,實質上只是一個打手而已。最終被罷官並驅逐出境(孔子直到70歲的時候,才被魯國赦免,准許回到魯國),就毫不奇怪了。最重要的是,魯國司寇的經歷,跟孔子的克己復禮、仁政治國沒有一毛錢關係。不屬於合則留的範疇。

    魯國司寇在孔子的”學而優則仕“的一生中最出名,但不是唯一。孔子還在其他小國當過四五次官,是更低層級的,甚至閒職的官。而且都是被趕走的。所以有”茫茫如喪家之犬“的吐槽,或許正因如此。

    三、孟子當官了嘛?他到是想啊,可惜真沒有

    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騶子之屬。齊有三騶子。其前騶忌,以鼓琴幹威王,因及國政,封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以上就是《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有關孟子的全部記載。主要是幾個內容:第一,孟子游說過齊國(齊宣王)、魏國(梁惠王),都沒有求的官職,反而被斥責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白話說,指揮空談,不會做事。第二,在當時,外交、戰爭才是主旋律,孟子推崇的上古道德與時代不合拍。第三,齊國有三鄒,孟子排名第三。

    四、荀子當過官,但很奇葩

    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于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

    同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史記》的荀子的記載,就很正面、很推崇了。荀子是當過蘭陵縣令的。但是,當蘭陵縣令的原因是春申君,也就是說,是因為春申君荀子才當上蘭陵縣令的。

    有觀點說。荀子根本就沒履職過。荀子在楚國蘭陵,實際上只做了兩件事:

    1、教授諸如韓非、李斯等這樣的學生。縣令是隻拿錢、不幹活的。

    2、喝蘭陵酒(一種非常有名又非常好喝的酒)。這就是為什麼是蘭陵縣令而不是其他縣令的根本原因。

    我覺得,春申君很牛。重視教育連縣令都能拿出來養人。

    我覺得,荀子更牛。教書匠教到荀子這個份上,沒有更牛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非洲豬瘟的豬處理了,剩下健康的豬過多久才算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