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
拼音:xī;chī
字形
部首:阝(右軟耳)
筆畫:9畫
筆順:341325252
五筆編碼:qdmb
釋義
1.春秋周邑名。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南。
2.姓。
編輯本段姓氏介紹
郗,源出於蘇氏。周武王時,周朝的司寇名叫蘇忿生,蘇忿生的後代中有個支族封在郗(今河南沁陽縣西南),其子孫稱為郗氏。
姓氏源流
郗(Chī,Xī)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
黃帝之子玄囂,其後代有叫蘇忿生的,周武王時官至司寇,負責訴訟事宜,有清正之聲。蘇忿生支庶子受封於郗邑(今河南省沁陽縣),其後人遂以封邑命姓,稱為郗姓。
遷徙分佈
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蘇氏分支出來的。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郗姓出姬姓,是高陽氏的後代,蘇忿生的支子被封於郗邑,後代因而以此為氏,望族出於高平。而根據《路氏》上說,蘇氏的兒子被封於郗,以郗為姓,稱為郗氏。周朝時郗邑的位置,就是今河南省的泌陽縣。姓郗華人的最早發祥地,就在沁陽,後來他們卻在山東的高平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留在河南老家的子孫比較少。望族居於高平郡,就是現在的山東金鄉縣西北。當今,郗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濟寧汶上縣楊店鄉的郗村應該是最大的一個分支了,該村有1500餘戶,大都姓郗。另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辛店鎮王朱村約有幾十戶郗姓家庭,在當地比較集中。山東棗莊山亭區馮卯鎮上朱園村有上百戶,分佈也比較集中。
歷史名人
郗萌,籍貫、生卒年不詳,漢人,活躍於公元1世紀前後。天文學家。占星學著作有《春秋災異》15卷,《秦災異》1卷,《霓虹通玄記》7卷。可謂最早的天文學家。
郗 鑑,字道徽,古山陽金鄉人。晉書載:少孤貧,博覽經籍,躬耕隴畝,吟詠不倦,以孺雅著名,不應州命。時逢饑荒,州中之士因平日佩服他的人品德性,於是就給予資助。郗鑑就把這些朋友贈送的東西,分給鄉親孤老,有很多人因得到他這樣的接濟而活了過來。元帝初,詔為龍驤將軍、兗州刺史。明帝初,拜安西將軍、兗州刺史,都督揚州江西諸軍,鎮合肥。隨後遷車騎將軍,都督徐(州)兗(州)青(州)三州軍事、兗州刺史。咸和初,領徐州刺史,時逢祖約、蘇峻反叛,一時威脅社稷存亡,郗鑑率軍平定,遂官至太尉,封南昌縣公。2007年8月汶上楊店的一支郗姓,尋便整個山東郗姓家族,招攬八方賓客,最終在楊店郗村為郗鑑立下一墓碑,供奉敬仰,並採納多方的意見,把郗氏輩分重新排列,制定祖宗家譜,成為一方美談,其他地方嘉祥縣、微山縣郗山、常州等地都有郗鑑墓。
郗 超:字景興(336-377),一字嘉賓,高平金鄉(今山東省)人,東晉大臣。郗超的祖父是東晉名臣郗鑑,父親是郗愔,郗超是郗愔的長子。自幼 “卓犖不羈,有曠世之度,交遊士林,每存勝拔,善談論,義理精微。”(晉書·郗超傳》)郗愔通道教,而郗超則信佛。郗愔好聚斂,積錢數千萬,曾開庫任郗超所取。郗超生性好施予,一日之內,將錢全部散與親故。早期在撫軍大將軍會稽王司馬昱拜任撫軍掾。後被桓溫召為“徵西大將軍掾”。公元371年,郗超幫助桓溫策劃,扶持司馬昱即晉簡文帝,升為中書侍郎,執掌朝廷機要。
郗道茂:生卒年不詳。王獻之第一任妻子、表姐,郗鑑次子郗曇之女,王獻之第一任妻子、同時也是他的表姐(王羲之的妻子是郗鑑的女兒,郗道茂的姑姑)。郗道茂與王獻之青梅竹馬,相識相知。兩人相互扶持,共濟患難,情真意重,志趣相投。王獻之雖然一生宦途順利,但其人狂傲不羈,宦情淡泊,熱衷於書畫藝術,鍾情碧水秀山之間,郗道茂一直相伴左右,夫唱婦隨,兩情洽洽。郗道茂與王獻之生有一女,名玉潤,不久夭折,後無所出。王獻之風流蘊藉,乃一時之冠,新安公主仰慕已久,便要求皇帝把她嫁給王獻之。皇帝下旨讓王獻之休掉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獻之深愛郗道茂,為拒婚用艾草燒傷自己雙腳,後半生常年患足疾,行動不便。即便如此仍無濟於事,王獻之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郗道茂父親已死,離婚後只好投奔伯父郗愔籬下,再未他嫁,生活淒涼,鬱鬱而終。據《晉書》,王獻之離婚後曾寫信與郗道茂,有記載的內容如下:“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無已,惟當絕氣耳!”《晉書》記載: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雲:“不覺有餘事,唯憶與郗家離婚。”(備註:王獻之字子敬)[1]
郗 慮:三國時高平人,曾任光祿勳、御史大夫,因受學於鄭玄,故學識過人。
郗士美:唐代節度使。性聰敏,12歲時,能背誦《五經》、《史記》、《漢書》。他父親的好友蕭穎士、顏真卿等人都贊為奇才。20歲任陽翟丞,累官工部、刑部尚書,後升昭義,忠武等軍節度使。為官廉潔,尤重然諾。
郗德育:藝名麻子紅。近現代秦腔表演藝術家。
郗永勤:福州大學知名教授,郗家軍”司令“,主要研究迴圈經濟和政府經濟管理。
此外,郗姓名人還有:晉代車騎將軍郗將軍郗覽、司空郗音、中書侍郎郗紹、郗 、郗夔等,都是當朝的郗名人。唐德宗時的郗純以及工、邢二部尚書郗士美父子,高風亮節,為時人所稱頌……等。
郗金甲,網名taller,微軟全球最有價值專家(MVP),ExcelHome“程式開發版”版主,通訊行業的資深專家。擅長以Excel為平臺的程式設計工作,開發過多個解決方案,暢銷圖書《Excel實戰技巧精粹》、《Excel應用大全》和《ExcelVBA實戰技巧精粹》的作者之一。
郡望堂號
1.郡望
山陽郡:西漢時的山陽郡在今山東省獨山湖周圍金鄉縣一帶。東晉時的山陽郡,在今江蘇省清江、淮安一帶。注:山陽一支(江蘇清江,淮安)在明時,遭朝廷官員迫害,故大部分改姓郄。所以目前淮安郗氏人丁極少
高平郡:西晉時將漢代原有的山陽郡改為高平郡。治所昌邑,在今山東省鉅野縣一帶。
2.堂號
文成堂:晉時有郗鑑,博覽經籍,耕田吟詩,不願接受朝廷徵召。後來封安西大將軍,遷車騎將軍。皇帝臨死託他輔佐幼主,他為了保衛新立的少帝,平了約峻之難,晉升太尉,封南昌縣公,卒後諡文成。
宗祠通用對聯
〖郗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崑山玉潔;
幕帳風開。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說西晉人郗詵,對策第一,曾對武帝說:“我好像桂林中的一枝,崑山的一片玉。”下聯說典指晉高平金鄉人郗超,字景興,一字嘉賓,家中世傳天師道,而他卻信佛教。任桓溫的參軍,深受信任,謝安曾拜訪桓溫議事,桓溫讓他臥在帳中聽,風吹帳開,謝安看見他,笑著說:“郗生可算是入幕之賓了。”桓溫把持朝政,他任中書侍郎、司徒左長史等職,參與廢、立皇帝的密謀,一時大臣,都畏懼他的權勢。
惠行內史;
喜得東床。
上聯典指東晉高平金鄉人郗邁,在永嘉之亂中長大,後官晉陵內史,為人謙愛,有惠政,官至護軍。下聯典指東晉郗鑑,字道徽,郗邁的叔父、郗超的爺爺。西晉惠帝時,宮中書侍郎。永嘉之亂中,被宗族鄉人共推為主,率千餘家避居嶧山。東晉初,官兗州刺史,明帝時參與平定王敦之亂,歷官車騎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軍事,鎮守廣陵。明帝死,與王導等受遺詔輔佐成帝,進太尉,封南昌縣公。曾選坦腹東床的書法家王羲之為女婿。
崑山片玉;
桂林一枝。
全聯典指西晉郗詵,對策第一,曾對武帝說:“我好像桂林中的一枝,崑山的一片玉。”
〖郗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惟樂林泉清雅;
不甘爵祿榮華。
全聯典指晉代車騎將軍郗鑑的事典。
道徽三州軍事;
士美二部尚書。
上聯典指晉代郗鑑,字道徽,曾都督徐、兗、青三州軍事典。下聯唐代節度使,郗士美,字和珍,累官工、刑二部尚書。
〖郗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高瞻遠矚氣魄大;
平易近人朋友多。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郗姓望族居住地“高平”二字的嵌字聯。
〖郗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儒雅高明,乃識作床佳婿;
人才卓犖,洵稱入幕鴻賓。
上聯典指晉代名將郗鑑的事典。下聯典指晉代散騎常侍郗超,字景興,高平人。時人稱為“入幕之賓”。卓犖,特出。
郗姓典故
對女婿稱“東床”,源於晉代中國著名大書法家袒腹(也作坦腹)東床的傳說。相傳晉朝時,太傅郗鑑的愛女郗璇眉清目秀、聰明伶俐、妙齡待嫁。郗太傅聽說丞相王導的幾個兒子各個長得都很英俊,便有意與王府結兒女姻親。王丞相對這門親事也很同意。一天,郗太傅派一個門客拿著自己給王丞相的親筆書信到王府去選婿。王丞相見過信後對這個門客說:“我的幾個兒子都在東廂房呢,轉告郗太傅,請任意選吧!”門客到東廂房看過之後,謝過丞相王導,趕回郗府,回覆太傅說:“百聞不如一見,到了王府一看才知道,王丞相的幾個兒子長得真的都不錯,各個都很英俊。聽說我為您選女婿,都飾容待客,有的還有些拘謹,只有一個年輕人,袒腹臥於東床,好像沒聽說有這回事似的。”誰知郗太傅聞聽此言後高興地說:“就選那袒腹東床的為婿。我就得意這樣的,他將來肯定是一個好女婿。”太傅郗鑑後來又經過進一步瞭解,原來這個青年是王羲之,便將女兒郗璇嫁給了他。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定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勤習書法,博採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自成一體,妍美流便。其書備精諸體,尤擅正、行,字勢雄強多變化,為歷代學書者所宗尚,影響極大。書跡刻本甚多,散見宋以來所刻叢帖中。行書儲存在唐僧懷仁集書《聖教序》內最多。草書有《十七帖》等。
當年這個袒腹東床的王羲之,後來以書法聞名於天下。由此,“令袒”或“東床”就成了對女婿的尊稱。
但“令袒”或“東床”這種稱謂一般都用於稱對方的女婿、別人的女婿。
附:《世語新說·雅量》“坦腹”
郗太傅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市),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雲:“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後稱人婿為“令坦”或“東床”,本此。
附:《晉書·王羲之傳》“東床”
太尉郗鑑使門生求女婿於導(王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鑑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 鑑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後因稱女婿為“東床”。
編輯本段郗山
郗山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韓莊鎮內的一個大村莊,人口12000人,全村共分為六個村,即郗山一村、郗山二村、郗山三村、郗山四村、郗山五村、郗山六村。北距棗莊站18公里,距濟南機場200公里;南與旅遊勝地微山島隔湖相望,距徐州機場40公里;東緊挨京滬鐵路和京滬高速公路;西臨美麗富饒的微山湖喝京杭大運河;104國道由村莊中穿過,是集水、陸、空交通非常便利之所在。
全國三大輕稀土之一的微山稀土礦就坐落郗山村內,村莊南、西半面環繞美麗的百畝荷花塘,京杭大運河在村南穿過,水路運輸分為南碼頭和北碼頭,六個村的村民樸實勤勞,靠湖致富的較多。
字音
拼音:xī;chī
字形
部首:阝(右軟耳)
筆畫:9畫
筆順:341325252
五筆編碼:qdmb
釋義
1.春秋周邑名。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陽縣西南。
2.姓。
編輯本段姓氏介紹
郗,源出於蘇氏。周武王時,周朝的司寇名叫蘇忿生,蘇忿生的後代中有個支族封在郗(今河南沁陽縣西南),其子孫稱為郗氏。
姓氏源流
郗(Chī,Xī)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
黃帝之子玄囂,其後代有叫蘇忿生的,周武王時官至司寇,負責訴訟事宜,有清正之聲。蘇忿生支庶子受封於郗邑(今河南省沁陽縣),其後人遂以封邑命姓,稱為郗姓。
遷徙分佈
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蘇氏分支出來的。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郗姓出姬姓,是高陽氏的後代,蘇忿生的支子被封於郗邑,後代因而以此為氏,望族出於高平。而根據《路氏》上說,蘇氏的兒子被封於郗,以郗為姓,稱為郗氏。周朝時郗邑的位置,就是今河南省的泌陽縣。姓郗華人的最早發祥地,就在沁陽,後來他們卻在山東的高平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留在河南老家的子孫比較少。望族居於高平郡,就是現在的山東金鄉縣西北。當今,郗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濟寧汶上縣楊店鄉的郗村應該是最大的一個分支了,該村有1500餘戶,大都姓郗。另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辛店鎮王朱村約有幾十戶郗姓家庭,在當地比較集中。山東棗莊山亭區馮卯鎮上朱園村有上百戶,分佈也比較集中。
歷史名人
郗萌,籍貫、生卒年不詳,漢人,活躍於公元1世紀前後。天文學家。占星學著作有《春秋災異》15卷,《秦災異》1卷,《霓虹通玄記》7卷。可謂最早的天文學家。
郗 鑑,字道徽,古山陽金鄉人。晉書載:少孤貧,博覽經籍,躬耕隴畝,吟詠不倦,以孺雅著名,不應州命。時逢饑荒,州中之士因平日佩服他的人品德性,於是就給予資助。郗鑑就把這些朋友贈送的東西,分給鄉親孤老,有很多人因得到他這樣的接濟而活了過來。元帝初,詔為龍驤將軍、兗州刺史。明帝初,拜安西將軍、兗州刺史,都督揚州江西諸軍,鎮合肥。隨後遷車騎將軍,都督徐(州)兗(州)青(州)三州軍事、兗州刺史。咸和初,領徐州刺史,時逢祖約、蘇峻反叛,一時威脅社稷存亡,郗鑑率軍平定,遂官至太尉,封南昌縣公。2007年8月汶上楊店的一支郗姓,尋便整個山東郗姓家族,招攬八方賓客,最終在楊店郗村為郗鑑立下一墓碑,供奉敬仰,並採納多方的意見,把郗氏輩分重新排列,制定祖宗家譜,成為一方美談,其他地方嘉祥縣、微山縣郗山、常州等地都有郗鑑墓。
郗 超:字景興(336-377),一字嘉賓,高平金鄉(今山東省)人,東晉大臣。郗超的祖父是東晉名臣郗鑑,父親是郗愔,郗超是郗愔的長子。自幼 “卓犖不羈,有曠世之度,交遊士林,每存勝拔,善談論,義理精微。”(晉書·郗超傳》)郗愔通道教,而郗超則信佛。郗愔好聚斂,積錢數千萬,曾開庫任郗超所取。郗超生性好施予,一日之內,將錢全部散與親故。早期在撫軍大將軍會稽王司馬昱拜任撫軍掾。後被桓溫召為“徵西大將軍掾”。公元371年,郗超幫助桓溫策劃,扶持司馬昱即晉簡文帝,升為中書侍郎,執掌朝廷機要。
郗道茂:生卒年不詳。王獻之第一任妻子、表姐,郗鑑次子郗曇之女,王獻之第一任妻子、同時也是他的表姐(王羲之的妻子是郗鑑的女兒,郗道茂的姑姑)。郗道茂與王獻之青梅竹馬,相識相知。兩人相互扶持,共濟患難,情真意重,志趣相投。王獻之雖然一生宦途順利,但其人狂傲不羈,宦情淡泊,熱衷於書畫藝術,鍾情碧水秀山之間,郗道茂一直相伴左右,夫唱婦隨,兩情洽洽。郗道茂與王獻之生有一女,名玉潤,不久夭折,後無所出。王獻之風流蘊藉,乃一時之冠,新安公主仰慕已久,便要求皇帝把她嫁給王獻之。皇帝下旨讓王獻之休掉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獻之深愛郗道茂,為拒婚用艾草燒傷自己雙腳,後半生常年患足疾,行動不便。即便如此仍無濟於事,王獻之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郗道茂父親已死,離婚後只好投奔伯父郗愔籬下,再未他嫁,生活淒涼,鬱鬱而終。據《晉書》,王獻之離婚後曾寫信與郗道茂,有記載的內容如下:“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無已,惟當絕氣耳!”《晉書》記載: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雲:“不覺有餘事,唯憶與郗家離婚。”(備註:王獻之字子敬)[1]
郗 慮:三國時高平人,曾任光祿勳、御史大夫,因受學於鄭玄,故學識過人。
郗士美:唐代節度使。性聰敏,12歲時,能背誦《五經》、《史記》、《漢書》。他父親的好友蕭穎士、顏真卿等人都贊為奇才。20歲任陽翟丞,累官工部、刑部尚書,後升昭義,忠武等軍節度使。為官廉潔,尤重然諾。
郗德育:藝名麻子紅。近現代秦腔表演藝術家。
郗永勤:福州大學知名教授,郗家軍”司令“,主要研究迴圈經濟和政府經濟管理。
此外,郗姓名人還有:晉代車騎將軍郗將軍郗覽、司空郗音、中書侍郎郗紹、郗 、郗夔等,都是當朝的郗名人。唐德宗時的郗純以及工、邢二部尚書郗士美父子,高風亮節,為時人所稱頌……等。
郗金甲,網名taller,微軟全球最有價值專家(MVP),ExcelHome“程式開發版”版主,通訊行業的資深專家。擅長以Excel為平臺的程式設計工作,開發過多個解決方案,暢銷圖書《Excel實戰技巧精粹》、《Excel應用大全》和《ExcelVBA實戰技巧精粹》的作者之一。
郡望堂號
1.郡望
山陽郡:西漢時的山陽郡在今山東省獨山湖周圍金鄉縣一帶。東晉時的山陽郡,在今江蘇省清江、淮安一帶。注:山陽一支(江蘇清江,淮安)在明時,遭朝廷官員迫害,故大部分改姓郄。所以目前淮安郗氏人丁極少
高平郡:西晉時將漢代原有的山陽郡改為高平郡。治所昌邑,在今山東省鉅野縣一帶。
2.堂號
文成堂:晉時有郗鑑,博覽經籍,耕田吟詩,不願接受朝廷徵召。後來封安西大將軍,遷車騎將軍。皇帝臨死託他輔佐幼主,他為了保衛新立的少帝,平了約峻之難,晉升太尉,封南昌縣公,卒後諡文成。
宗祠通用對聯
〖郗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崑山玉潔;
幕帳風開。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說西晉人郗詵,對策第一,曾對武帝說:“我好像桂林中的一枝,崑山的一片玉。”下聯說典指晉高平金鄉人郗超,字景興,一字嘉賓,家中世傳天師道,而他卻信佛教。任桓溫的參軍,深受信任,謝安曾拜訪桓溫議事,桓溫讓他臥在帳中聽,風吹帳開,謝安看見他,笑著說:“郗生可算是入幕之賓了。”桓溫把持朝政,他任中書侍郎、司徒左長史等職,參與廢、立皇帝的密謀,一時大臣,都畏懼他的權勢。
惠行內史;
喜得東床。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晉高平金鄉人郗邁,在永嘉之亂中長大,後官晉陵內史,為人謙愛,有惠政,官至護軍。下聯典指東晉郗鑑,字道徽,郗邁的叔父、郗超的爺爺。西晉惠帝時,宮中書侍郎。永嘉之亂中,被宗族鄉人共推為主,率千餘家避居嶧山。東晉初,官兗州刺史,明帝時參與平定王敦之亂,歷官車騎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軍事,鎮守廣陵。明帝死,與王導等受遺詔輔佐成帝,進太尉,封南昌縣公。曾選坦腹東床的書法家王羲之為女婿。
崑山片玉;
桂林一枝。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西晉郗詵,對策第一,曾對武帝說:“我好像桂林中的一枝,崑山的一片玉。”
〖郗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惟樂林泉清雅;
不甘爵祿榮華。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晉代車騎將軍郗鑑的事典。
道徽三州軍事;
士美二部尚書。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郗鑑,字道徽,曾都督徐、兗、青三州軍事典。下聯唐代節度使,郗士美,字和珍,累官工、刑二部尚書。
〖郗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高瞻遠矚氣魄大;
平易近人朋友多。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郗姓望族居住地“高平”二字的嵌字聯。
〖郗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儒雅高明,乃識作床佳婿;
人才卓犖,洵稱入幕鴻賓。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名將郗鑑的事典。下聯典指晉代散騎常侍郗超,字景興,高平人。時人稱為“入幕之賓”。卓犖,特出。
郗姓典故
對女婿稱“東床”,源於晉代中國著名大書法家袒腹(也作坦腹)東床的傳說。相傳晉朝時,太傅郗鑑的愛女郗璇眉清目秀、聰明伶俐、妙齡待嫁。郗太傅聽說丞相王導的幾個兒子各個長得都很英俊,便有意與王府結兒女姻親。王丞相對這門親事也很同意。一天,郗太傅派一個門客拿著自己給王丞相的親筆書信到王府去選婿。王丞相見過信後對這個門客說:“我的幾個兒子都在東廂房呢,轉告郗太傅,請任意選吧!”門客到東廂房看過之後,謝過丞相王導,趕回郗府,回覆太傅說:“百聞不如一見,到了王府一看才知道,王丞相的幾個兒子長得真的都不錯,各個都很英俊。聽說我為您選女婿,都飾容待客,有的還有些拘謹,只有一個年輕人,袒腹臥於東床,好像沒聽說有這回事似的。”誰知郗太傅聞聽此言後高興地說:“就選那袒腹東床的為婿。我就得意這樣的,他將來肯定是一個好女婿。”太傅郗鑑後來又經過進一步瞭解,原來這個青年是王羲之,便將女兒郗璇嫁給了他。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定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勤習書法,博採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自成一體,妍美流便。其書備精諸體,尤擅正、行,字勢雄強多變化,為歷代學書者所宗尚,影響極大。書跡刻本甚多,散見宋以來所刻叢帖中。行書儲存在唐僧懷仁集書《聖教序》內最多。草書有《十七帖》等。
當年這個袒腹東床的王羲之,後來以書法聞名於天下。由此,“令袒”或“東床”就成了對女婿的尊稱。
但“令袒”或“東床”這種稱謂一般都用於稱對方的女婿、別人的女婿。
附:《世語新說·雅量》“坦腹”
郗太傅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市),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雲:“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後稱人婿為“令坦”或“東床”,本此。
附:《晉書·王羲之傳》“東床”
太尉郗鑑使門生求女婿於導(王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鑑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 鑑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後因稱女婿為“東床”。
編輯本段郗山
郗山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韓莊鎮內的一個大村莊,人口12000人,全村共分為六個村,即郗山一村、郗山二村、郗山三村、郗山四村、郗山五村、郗山六村。北距棗莊站18公里,距濟南機場200公里;南與旅遊勝地微山島隔湖相望,距徐州機場40公里;東緊挨京滬鐵路和京滬高速公路;西臨美麗富饒的微山湖喝京杭大運河;104國道由村莊中穿過,是集水、陸、空交通非常便利之所在。
全國三大輕稀土之一的微山稀土礦就坐落郗山村內,村莊南、西半面環繞美麗的百畝荷花塘,京杭大運河在村南穿過,水路運輸分為南碼頭和北碼頭,六個村的村民樸實勤勞,靠湖致富的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