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橘子侃古詩

    中國古代婦女纏足始於南唐而盛行於宋代,人們認為婦女的腳纏得越小越美。自上而下,漸成風氣。宋英宗熙寧六年(1073年)春,蘇軾在太常博士直史館杭州通守任上,作該詞披露北宋社會這一陋習。反應現實社會,屬於詩家傳統,又談何敗筆?

  • 2 # 使用者泰和

    怎麼看蘇軾詠足這首詞?先來看看原文:

    菩薩蠻.詠足

    宋.蘇軾

    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

    偷穿宮樣隱,並立雙趺困。纖妙應說難,須從掌上看。

    註釋:

    塗:道路,通途。

    蓮承步:出自《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此步步生蓮華也”。後世稱“三寸金蓮”。

    風:旋風。

    雙趺:腳。

    凌波:起伏飄浮於水面之上。

    宮樣:指宮庭樣式的小鞋。

    纖妙:纖細美妙。

    這是蘇軾描寫身體部位的美詞。評價有不同聲音,但說敗筆似有過份。古代婦女韁足陋習,是婦女的恥辱和悲劇,蘇軾能站出來予以揭露,其勇其態可佳,何敗之有?當然由於受時代和認識侷限,詞中前片雖含有欣賞微詞,但也不能貶低該詞的積極意義。而是應該歷史地客觀地去看待,不能用現代觀點去硬套,要求十全十美。

  • 3 # 海納百川233699882

    中國古代婦女纏足始於南堂而盛行於宋代,人們認為婦女的腳纏的越小越美。自上而下,漸成風氣。宋英宗熙寧六年(1073年)春,蘇軾在太常博士直史館杭州通守任上,作此詞披露北宋社會這一陋習。

    《菩薩蠻·詠足》的上片描寫了侍妓或歌妓的小腳步態。“審美理想滲透於審美感受之中,主宰者一定民族、一定時代、一定階級的審美趣味、風尚和趨向。”蘇軾寫作此詞所帶的審美傾向也不例外。“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特寫侍女或歌妓輕飄的步姿。蓮上“承步”,“羅襪凌波”,如洛水女神飄在水面上。中國古代愛戀民歌就是承襲這種小腳美的審美觀來吟詠“蓮承步”,“羅襪凌波”的。“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特寫輕飄的舞姿。正因為腳小舞起來就顯得輕盈多了。飛舞起來如“迴風”一樣,且不留下膠印。對於這種迅疾輕盈的舞姿,蘇軾是帶著讚美的態度來批判的。

    下片描敘侍女或歌妓的小腳的痛苦與慰藉”。“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描寫侍妓或歌妓纏足所帶來的痛苦。即是暗暗地想換穿宮廷貴夫人鞋,合適是合適,但不能並立站起來,走路更困難。宋代這種殘忍的纏足審美觀,使很多婦女痛苦一生,蘇軾毫不迴避地披露了這種痛苦與困難。“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纖妙是指人們以習慣的審美觀為準繩,腳是纏的越小越“纖妙”。“說應難”,意思是用語言難以表達。“須從掌上看”,反映了蘇軾雖然反對婦女纏足,但是存在著時代的侷限性與審美上的侷限性。

    《菩薩蠻·詠足》這首詞蘇軾是站在欣賞的角度和批判的立場上,透過寫侍妓、歌妓,披露纏足給婦女帶來痛苦,對北宋社會這一陋習表示不滿。詞裡是有些庸俗,近乎遊戲文字。因此有一些文學批評家說這首詞是蘇軾的敗筆對其批判。而我作為一個歷史唯物主義者來看這首詞不算敗筆。蘇軾如果不對纏足起舞的美姿進行描寫,那麼歷代君王為什麼還要迷戀小腳舞姿就沒有絲毫的道理了。正是如此迷戀小腳舞,所以才殘害婦女為他們取樂。也正如此蘇軾反對纏足小腳舞,對君王的批判。這是冒著多大的風險。

    今天在我們的社會也有另類的為了藝術而獻身,如舞蹈家楊麗萍為了跳好“孔雀舞”不惜傷害自己的身體,造成她一生再也不能生育。而當代的文藝批評家沒有一個對這種“為藝術獻身的行為進行進行批判。”以為這些人只有自己的感官好,哪管楊麗萍的將來病老。

  • 4 # 魯源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和解讀,為什麼有人說《菩薩蠻•詠足》是蘇軾的敗筆之作,同時,談談我的個人看法和評價。

    首先,我們要對蘇軾的文學成就給以讚美和認可。說實在的,我在中學時就讀過他的許多篇章,總的感覺就是震撼和感動。這不僅僅因為他的詞優美感人,主要的是被他的藝術成就所感染。據資料介紹,蘇軾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他是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突出代表,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隸屬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目前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多部作品傳世,並影響著後來的文學愛好者。這是我對蘇軾的評價和對他文學成就的讚歎。

    其次,蘇軾以《菩薩蠻•詠足》的作品,讚美和歌頌婦女纏足是對典型的男尊女卑思想作怪。從遣詞造句和文學藝術的評價方面,勿容置疑,他的這部作品是很好的。人們之所以說是蘇軾的敗筆之作,主要原因就是他寫的物件是裹足的女人。蘇軾的《菩薩蠻詠足詞》是他專門為詠纏足而作的:“塗香莫惜連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需從掌上看。”。這是蘇軾對封建傳統觀念的歌頌與讚美。當時的宋代,以至於後來的許多男人對纏足可謂著迷,認為纏足就是美,沉醉其間不能自拔。比如,在以小腳為貴的纏足年代,人們大都在“蓮”字旁加一“金”字而成為“金蓮”,當屬一種表明寶貴的美稱。因而,後來的小腳迷們往往又依據這些細分貴賤美醜,以三寸之內者為金蓮,以四寸之內者為銀蓮,以大於四寸者為鐵蓮。所以,言及金蓮必然三寸,即所謂三寸金蓮。後來金蓮也被用來泛指纏足鞋,金蓮成了小腳的代名詞。這是典型的男尊女卑觀念在作怪,所以,後來纏足被認為是民間的衰敗而被廢除。

    再是,蘇軾的作品對纏足的歌頌,是對婦女解放的背叛。恰恰是蘇軾思想觀念上的原因和時代的傳統和陳舊,才使得蘇軾對古代採用纏足方式來束縛婦女的手段極為欣賞,並以《菩薩蠻•詠足》的詞來歌頌和讚美,這是對人們提倡和呼籲放足以尋求婦女解放的背叛。其實,這也就是人們說的,蘇軾的《菩薩蠻•詠足》的詞是敗筆的核心。因為,他的詞通篇是對纏足這一男女不平等的歌頌,而纏足是對中國婦女的貶低,是對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背叛。

    其實,纏足是一種古代的一種變態的文化現象,畸形的審美觀念,是人們男尊女卑的畸形的心理造成的。當女人腳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男人的好惡,甚至攸關文化興衰和國家命運的時候,纏足與不纏就不再是一項個人權利的問題了。從某種意義上講,古代的纏足就是一個變態的心理促成的一個 “變態的社會”。纏足成為一種通行的社會習俗延續了有千餘年的歷史,小腳在那個時代是一種美的體現,纏足是實現這種美的手段。在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民族中的多數男子都喜歡小足,多數女子都纏足。那個時代,婦女透過纏足,姑娘的體態更加輕盈,如弱柳扶風,備受皇帝讚賞與寵幸。為了爭寵,后妃們競相模仿,纏足便在皇宮內首先流行起來。纏足在古代受到普遍歡迎,但是現代人們卻認為纏足是“陋習”、“醜惡”。正因為纏足是束縛婦女解放的羈絆,而蘇軾這樣傑出的男士和文學家卻以一首《菩薩蠻•詠足》的詞對其歌詠,他在對纏足欣賞的同時,還留下了這首歌頌纏足的篇章,稱女子小腳為“宮樣”。辛亥革命之後,把廢除纏足列為“掃除積弊”的重要工作。1928年5月,南京中央政府批准由內政部頒發了禁止男子蓄髮辮和婦女纏足的禁令。從這個意義上講,蘇軾的《菩薩蠻•詠足》的詞自然就被人們認為是敗筆之作了。

  • 5 # 亦有所思

    蘇東坡不懂得量子物理,為什麼沒有人批評他?現在HIPHOP,束腿九分褲,大金鍊子小金錶蘇東坡也沒穿過,怎麼沒人批評他不懂時尚?還有女人的蕾絲,鏤空,勾花,吊帶以及菲拉格慕包包,為什麼不批評蘇東坡?現在那麼多網紅去整容,填了那麼多矽膠,為什麼不罵她們呢?

    拿現代觀點對古代流行時尚進行指指點點,很光榮麼?

    蘇東坡所生活的那段時期,女人裹小腳不是官府強制行為,與品德,婦德沒有一毛錢關係,天足或是金蓮隨你喜歡!

    只是,小腳在當時成為了一種時尚。是女性柔美的標誌之一。

    不要亂扣帽子!

    全詞如下:

    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

    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第一句中的“塗香”網上說是“塗”通“途”,是指走在道路上留下足香,可是塗香在魏晉時期就是佛教術語,是用香塗在身體部位上,讓其散發芳香,並且讓肌膚更加富有光澤,而且還有養護之效。與小腳無關。

    第一句中的“蓮步”即步步生蓮,原意是指的是行走的姿態特別曼妙(類似後世的貓步?),與腳的大小無沒有關係。因為蓮步和三寸金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二句用的是曹子建《洛神賦》的典故,原句是“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結合上下句即可以知道,這裡指的是舞步輕盈,身體靈活,柔韌絕倫之意,也和小腳無關。

    第三句第四句同樣是形容舞姿優美,而且在某一個階段舞蹈的動作極為迅速,“都無行處蹤”照應了《洛神賦》中的“體迅飛鳧,飄忽若神”,若是裹到三寸,哪裡還跳得如此神出鬼沒?

    第五句“宮樣”指的就是宮中女人流行的款式,借指時尚美鞋,自然,當時流行是小腿為美,所以這個鞋子應當是小的。但請大家不要忘記,這些小腳之美是自願行為,無人強迫。並且被大眾所接受,並不一定是指把裹成畸形。

    第六句有一個“困”字,也就是說,儘管這個舞女是美足系,但穿上時尚小鞋之後仍然覺得些緊,暗示當時這種潮流已經達到了變態的地步。但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這個“困”是包圍之意,也就是說,這個困指的是這個鞋子剛剛好,是讚美,而不是批叛。

    第七句有一個“纖妙”,指的就是足部之美,纖可以解釋為細小,妙可以解釋為曲線圓潤。顯然,不可否認,纖妙之足,不可能不美。

    第八句也是用了典故,就是趙飛燕掌上舞,而這個掌上舞的重點還是身體輕盈,而不是三寸金蓮。

    小可不否認,蘇東坡在這首詞裡讚美了“纖妙”之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腳,更對網上那些說蘇東坡披露這一陋習的扯淡之論。但是,不難看出,這裡的小腳是自願行為,更是流行時尚。不是必須,不是強制,更沒有和狗RI的道德捆綁銷售。

    因此,何敗筆之有?

  • 6 # 鬱郎

    菩薩蠻 詠足

    蘇軾

    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

    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我們可能對名人有誤解,認為名人出品必是精品。其實不然!以演員為例,再出名的演員,也有敗筆之作,哪怕一個成功的作品中,也不會每一個鏡頭都完美無缺。

    詩人也是如此。且不說蘇東坡,就連大名鼎鼎的盛唐氣象——王維、孟浩然、杜甫甚至李白,他們傳世的作品並非個個都是精品,更不用說那些沒有流傳下來的習作了。可以說,但凡能流傳下來的,都是可取之處的。

    這片《菩薩蠻》,描寫的是女人的小腳。腳,尤其是古人的腳,尤其是古代女性的腳,那可是極其隱晦不可登大雅之堂,不可以隨便看隨便說的。所謂品頭論足,是不雅之舉。況且腳與性有著不可名狀的關係。蘇東坡能在近千年之前拿著女人的腳看來看去,而且還評價其味道——香,不得不說極其大膽。這可能就是人們所認為的敗筆之處吧。

    其實,蘇東坡是什麼樣的人物大家都知道,文采斐然的大文豪,曠達高遠。他寫的這片菩薩蠻,我們暫且不必妄自揣測為蘇東坡向封建禮教挑戰的檄文,也不必自以為是地認為認為這是蘇東坡為婦女解放運動而奔走呼籲。這可能僅僅只是蘇東坡在酒後狎妓時的一篇即興之作。當然,任何事情都是複雜的、多面性的,尤其是文學作品,雙關性很強,有些是故意而為,有些是無意為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少年時代無憂無慮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