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是: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古人認為北斗七星各有所指,《晉書&;#8226;天文志》說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一——天樞/殤
總:史記天宮書中更稱:北斗為帝車之象,天樞、天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各有其屬性,天樞為七星之樞紐;天旋掌旋轉;天璣主宰變動;天權掌權衡;玉衡則是衡平輕重;開陽是開陽氣;搖光乃搖光芒之意。
前四顆星叫“斗魁”,又名“璇璣”;後三顆星叫“斗杓”“斗柄”。這七顆星就是大熊座α、β、γ、δ、ε、ζ、η,除天權δ是三等星外,其餘六顆都是二等星。聯接天璇β和天樞α兩星的線延長約5倍處,可尋找到北極星。故β星和α星又名“指極星”。
北斗星對於我們修道的意義是各位熟知的。我想,我們對北斗星的瞭解多一些,應該是有好處的。(我不知道該發到哪個板塊合適,斑竹如果看哪裡更合適,轉移一下吧)
藉助於現代天文手段,我們得知,北極星實際上是由3顆星構成,而且,北極星的位置在不斷變動中,未來,將會有其他星成為新“北極”星。此外,天樞(北斗一)實際上是雙星,而 開陽(北斗六)實際上是4顆星。
北極星即小熊座α星 ,中國星名叫勾陳一或北辰。北極星距離我們約400光年。它是目前一段時期內距北天極最近的亮星,距極點不足1°;,因此,對於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它好像不參與週日運動,總是位於北天極處,因而被稱為北極星。正是這個特點使它成為全天重要的恆星之一。
北極星是由三顆星組成的三合星。主星甲為離我們最近的造父變星,視星等2。02,週期為3。97日,是光譜分類為F8Ib的黃超巨星。主星甲又是軌道週期約30年的單譜分光雙星。伴星乙目視星等8。6,距離主星18〃。
由於歲差,天極以約26000年的週期圍繞黃極運動。在這期間,一些離北天極較近的亮星順次被授以北極星的稱號。公元前2750年前後,天龍座α(中文名右樞)曾是北極星。小熊座α成為北極星只是近一千年來的事。公元1000年時,它距北天極達6°;。1940年以來,小熊座α距北天極已不足1°;,而且正以每年約15〃的速度向北天極靠擾,大約在公元2100年前後,二者的角距離將縮到最小,只有28′左右。此後,小熊座α將逐漸遠離北天極,公元4000年時,仙王座γ將成為北極星,公元7000年、10000年、14000年時的北極星將依次為仙王座α(中名天鉤五)、天鵝座α(中名天津四)、天琴座α(中名織女星)。
北斗(Big Dipper)
大熊座中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這七顆星中國名稱分別叫做天樞(北斗一)、天璇(北斗二)、天璣(北斗三)、天權(北斗四)、玉衡(北斗五)、開陽(北斗六)和搖光(北斗七)。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顆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和天權組成鬥形,故名斗魁,或稱魁星,又名璇璣。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組成斗柄(即斗杓)或稱玉衡。北斗七星中,除天權是三等星以外,其餘六顆星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離北天極不遠,非常容易識別,它們常被用來作為指示方向和認識北天其他星座的標誌。天樞和天璇兩星相距約5°;。如果把聯接這兩顆星的線段沿天璇至天樞方向延長約五倍,可找到一顆視亮度與它們不相上下的恆星,那就是小熊座α星,即北極星。所以天樞和天璇又叫作指極星。由於恆星自行的緣故,北斗七星的形狀隨時間發生緩慢的變化。
北斗二至六都是早A型主序星,北斗一是光譜分類為K0Ⅲ的紅巨星,北斗七為B3V。此外,北斗一又是軌道週期約為44年、偏心率約0。4的目視雙星;北斗五是已知最亮的A型特殊星,亮度、光譜和磁場強度都有周期性變化;北斗六是著名的目視雙星(點選後請仔細看大圖),兩子星相距約14〃。這兩顆子星又各是分光雙星,所以北斗六實際包含四顆星;離北斗六12′處有一個四等星(大熊80,中國古名稱為輔)。北斗七星離我們遠近不等,大致在60~200多光年之間。
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 七殺:此星入命,重在自化,有制名偏官,有化為玉帛,命理學逢殺先論殺,論殺則在看七殺的強旺或衰弱,如果七殺旺而日主弱,此時就要先用制殺,以免七殺乘財運來攻害日主,若無制者,七殺不是命中的喜用神,此殺變成鬼,這時對日主是有威脅而無益處,暗藏風險,如抱虎而眠,隨時會被它吞噬掉對生命健康最明顯之妨害,幼時多災多難,不夭則也必帶疾延年,因此七殺也列入六兇之一。
七殺者,亂世之賊, 計攻於心,有梟雄之才,無王者之風。
七殺,偏官等.根據五行,古人認為陰陽相合,同性相排斥,根據六親的觀點,克我者官鬼,陰見陰為偏,見陽為正.
北斗七星是: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古人認為北斗七星各有所指,《晉書&;#8226;天文志》說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一——天樞/殤
總:史記天宮書中更稱:北斗為帝車之象,天樞、天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各有其屬性,天樞為七星之樞紐;天旋掌旋轉;天璣主宰變動;天權掌權衡;玉衡則是衡平輕重;開陽是開陽氣;搖光乃搖光芒之意。
前四顆星叫“斗魁”,又名“璇璣”;後三顆星叫“斗杓”“斗柄”。這七顆星就是大熊座α、β、γ、δ、ε、ζ、η,除天權δ是三等星外,其餘六顆都是二等星。聯接天璇β和天樞α兩星的線延長約5倍處,可尋找到北極星。故β星和α星又名“指極星”。
北斗星對於我們修道的意義是各位熟知的。我想,我們對北斗星的瞭解多一些,應該是有好處的。(我不知道該發到哪個板塊合適,斑竹如果看哪裡更合適,轉移一下吧)
藉助於現代天文手段,我們得知,北極星實際上是由3顆星構成,而且,北極星的位置在不斷變動中,未來,將會有其他星成為新“北極”星。此外,天樞(北斗一)實際上是雙星,而 開陽(北斗六)實際上是4顆星。
北極星即小熊座α星 ,中國星名叫勾陳一或北辰。北極星距離我們約400光年。它是目前一段時期內距北天極最近的亮星,距極點不足1°;,因此,對於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它好像不參與週日運動,總是位於北天極處,因而被稱為北極星。正是這個特點使它成為全天重要的恆星之一。
北極星是由三顆星組成的三合星。主星甲為離我們最近的造父變星,視星等2。02,週期為3。97日,是光譜分類為F8Ib的黃超巨星。主星甲又是軌道週期約30年的單譜分光雙星。伴星乙目視星等8。6,距離主星18〃。
由於歲差,天極以約26000年的週期圍繞黃極運動。在這期間,一些離北天極較近的亮星順次被授以北極星的稱號。公元前2750年前後,天龍座α(中文名右樞)曾是北極星。小熊座α成為北極星只是近一千年來的事。公元1000年時,它距北天極達6°;。1940年以來,小熊座α距北天極已不足1°;,而且正以每年約15〃的速度向北天極靠擾,大約在公元2100年前後,二者的角距離將縮到最小,只有28′左右。此後,小熊座α將逐漸遠離北天極,公元4000年時,仙王座γ將成為北極星,公元7000年、10000年、14000年時的北極星將依次為仙王座α(中名天鉤五)、天鵝座α(中名天津四)、天琴座α(中名織女星)。
北斗(Big Dipper)
大熊座中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這七顆星中國名稱分別叫做天樞(北斗一)、天璇(北斗二)、天璣(北斗三)、天權(北斗四)、玉衡(北斗五)、開陽(北斗六)和搖光(北斗七)。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顆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和天權組成鬥形,故名斗魁,或稱魁星,又名璇璣。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組成斗柄(即斗杓)或稱玉衡。北斗七星中,除天權是三等星以外,其餘六顆星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離北天極不遠,非常容易識別,它們常被用來作為指示方向和認識北天其他星座的標誌。天樞和天璇兩星相距約5°;。如果把聯接這兩顆星的線段沿天璇至天樞方向延長約五倍,可找到一顆視亮度與它們不相上下的恆星,那就是小熊座α星,即北極星。所以天樞和天璇又叫作指極星。由於恆星自行的緣故,北斗七星的形狀隨時間發生緩慢的變化。
北斗二至六都是早A型主序星,北斗一是光譜分類為K0Ⅲ的紅巨星,北斗七為B3V。此外,北斗一又是軌道週期約為44年、偏心率約0。4的目視雙星;北斗五是已知最亮的A型特殊星,亮度、光譜和磁場強度都有周期性變化;北斗六是著名的目視雙星(點選後請仔細看大圖),兩子星相距約14〃。這兩顆子星又各是分光雙星,所以北斗六實際包含四顆星;離北斗六12′處有一個四等星(大熊80,中國古名稱為輔)。北斗七星離我們遠近不等,大致在60~200多光年之間。
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 七殺:此星入命,重在自化,有制名偏官,有化為玉帛,命理學逢殺先論殺,論殺則在看七殺的強旺或衰弱,如果七殺旺而日主弱,此時就要先用制殺,以免七殺乘財運來攻害日主,若無制者,七殺不是命中的喜用神,此殺變成鬼,這時對日主是有威脅而無益處,暗藏風險,如抱虎而眠,隨時會被它吞噬掉對生命健康最明顯之妨害,幼時多災多難,不夭則也必帶疾延年,因此七殺也列入六兇之一。
七殺者,亂世之賊, 計攻於心,有梟雄之才,無王者之風。
七殺,偏官等.根據五行,古人認為陰陽相合,同性相排斥,根據六親的觀點,克我者官鬼,陰見陰為偏,見陽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