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哥有財氣
-
2 # 網路圈
在過去的2018年,現在回頭看,收穫還是不少的,大事基本上都在2018年辦了。2018年我完成的大事有:
結了婚
買了房
考到了駕照
專業技能上,Java技術的提升,寫了一款CMS
接了幾個單子來做,賺了一點小錢
嘗試了一些新鮮事物,有一點小收穫
性格上,變得更加的沉穩,少了抱怨,更多時候在想如何成為優秀的人
現在來看,還算可以,至少2018年我沒有白過,也沒有混日子。
對於未來,長遠的目標沒有,我只希望自己:
專業技術飯碗不能丟,技術是賺錢的資本
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不要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小世界小格局裡。
總之對於未來,兩個字:突破!
佈局未來資本市場,CVC及VC的競與合
英特爾、Google、豐田等國際巨頭成立風險投資部,投資那些對其企業佈局有幫助的小微企業以來,國內的聯想、騰訊、海爾等大公司也紛紛佈局創投領域,並斬獲了不菲的成績。這種新型的創投組織形式——企業風險投資(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簡稱CVC)已經成為創投資本市場中一股強大的中堅力量。
畢馬威、普華永道和風投資料公司的綜合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風投總額達1833億美元,其中,CVC投資的投資金額高於傳統風投機構(VC)。
面對企業紛紛拋棄傳統VC而投向CVC懷抱的現實,傳統風投機構應該奮起與之競爭還是敞開合作的大門?
新年工作仍然忙碌,各行各業都是氣氛積極且興奮的狀態。手機叮鈴鈴不斷是常態,除了一些商務號碼。接到獵頭的電話也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狀態。我還是一個很OPEN的人,如果不是特別忙,我也很願意瞭解下我們市場人才的資訊,同行的狀態,早年間也與幾位獵頭成為了朋友。不過近些年卻很少可以有這樣的場景,接到的獵頭電話更多會是聲音稚嫩甚至聽得出電話那邊的恐懼感,或是一些語氣上來就不客氣的顧問只能用不考慮作為迂迴,再也沒有那種有時間一起喝杯東西的邀請。更多的感覺是機械化的職位介紹,甚至言語不清晰的闡述偶爾也會讓人心存厭煩。聯想起去年的企業服務招聘專案,純機械化操作,從中節省掉人力成本的構想現在看來似乎可以成立了。
午餐時間巧遇我們的投後管理部獵頭業務部負責人L,就這件事跟她聊起來,也引發了我對招聘行業的進一步的深度思考。
L進入獵頭行業7年有餘,最早是在外資前3位的獵頭公司任職快消、網際網路行業。談起現在的獵頭行業現狀L說:現在的市場上所謂獵頭已經大不如從前了。首先是顧問要求,我們目前也仍在堅持傳統獵頭的培訓方法:新顧問入職之前需要做行業內的系統培訓,至少一週。然後要從researcher做起,對行業熟悉,積累人脈和行業知識,之後才是跟專案進行協調溝通工作,工作過程絕對不僅是招聘網站上找找資料,漫無目的的給目標人打打電話碰機率。第二,工作目標:我們是要對市場整體的情況跟企業之間有詳細的溝通,讓企業知道他們的需求與市場現存的匹配程度,分析企業目前對於該職位上人員的要求是否過高或者過低,對企業人力資源招聘板塊做出合理的把脈,找到最適合企業發展的候選人,為企業帶來超預期效益。對候選人選擇機會做出合理的建議,對候選人的職業規劃負責。最終達成圓滿的結果。現在的獵頭公司能做到這些的已經非常少了。說到這L似乎有些義憤填膺,之前也有類似企業招聘服務的專案找過我們,完全把人的這個環節避過去,全流程機械操作。L說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尤其獵的是頭,您說那種應該算是行業內叫RPO(Recruitment Process Outsourcing)招聘流程外包,這類適合於企業批次招聘,其中硬性條件會高於軟性條件。
隔行如隔山,也讓我對投後管理部同事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他們已經把工作做得如此的細緻入微。L的一句話還是對我觸動很大的。她說:“現在這些企業尤其是咱們關注的創企,如果一個人(高層)找錯了,那這直接決定著這個專案的生死,我們哪敢掉以輕心。”是的,我們每天經歷著一個專案的誕生,成長,IPO或者死亡跟創始人、核心團隊的關係是絕對分不開的。因為他們直接代表著企業的方向,發展速度和潛在的發展高度。在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高層地震直接可能把企業帶向死亡,起碼是減緩增速。此時我為我們的投後管理部門有這樣專業的團隊感覺到欣慰,他們的工作除了幫助企業快速增速,也是在為我們投資行為保駕護航。沒有比了解這家企業的人更能瞭解這家企業的發展實況的了。過程雖然看似繁瑣,結果卻是更加完美的,我們不斷地在講創新升級,有些領域是需要在模式上體現出這些,操作手法上堅持行業傳統的規則現在看來更是一種質量的保障。
首先是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包含獵頭服務),接下來財務管理服務、商務諮詢服務根據團隊發展情況希望也可以共享給同行和更多創業人。這也是在同行的強烈要求下做出的新嘗試。希望職庫投後可以給你們帶來更多的增值!堅持創業精神,繼承優良的行業傳統,這個方向我相信不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