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卷
-
2 # 祁門小謝
本來不想說啥,看到有篇回答就忍不住了。
這人說了:寫詩寫文玄談很牛的人不算是人才。。。。
誰給你的勇氣這麼說的,梁靜茹嗎?
誰給你的倔強?五月天嗎?
誰給你的能量?巴啦啦小魔仙嗎?
還有,太平大一統的西晉········
你歷史老師帶著刀馬上趕到這!
五胡從來沒亂華,八王一直沒叛亂,多麼太平啊!
等等,西晉是西晉,西晉沒人才,那麼東晉呢?合著魏晉就只有西晉???
我都不想打了,免得你臉疼。
你背不出人家的詩,所以人家不是人才。。。。
顏之推噴了那麼多人都沒有你厲害!
你學學怎麼噴人再來噴好麼?顏氏家訓教你怎麼噴人,特別是怎麼噴魏晉的人:
蔡伯喈同惡受誅;吳質詆忤鄉里;曹植悖慢犯法;杜篤乞假無厭;
路粹隘狹已甚;陳琳實號粗疏;繁欽性無檢格;
劉楨屈強輸作;王粲率躁見嫌;孔融、禰衡,誕傲致殞;楊修、丁異,扇動取斃;
阮籍無禮敗俗;嵇康凌物兇終;傅玄忿半免官;孫楚矜誇凌上;
陸機犯順覆險;潘岳乾沒取危;顏延年負氣摧黜,謝靈運空疏亂紀。
這波人的確不咋滴,可沒人不承認這波人都是才子。
已經嚴重跑題,問題問的是,為啥沒有競爭力還人才濟濟。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外部的社會環境越是亂世,文化藝術越是發達,越是人才輩出,參考先秦百家爭鳴。所謂時勢造英雄。當時的社會環境非常適合人才生長。比如曹操父子,常年在軍中,有過軍旅生涯,又踏過大好山河,他們的眼界和經歷絕非常人能比。故而曹操能寫出觀滄海那樣大氣的詩,曹植能寫出白馬篇那樣的句子。
思想寬鬆,給了當時的人們極大的自由。於是開學術沙龍的,吸五石散的,玩行為藝術的。。。。
2、良好的家庭教育士族家庭教育是明顯優於普通家庭的,舉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吧。謝安家那年冬天的那場雪。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逆。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看看人家家庭怎麼搞教育的,我們家日常下雪就知道吃火鍋堆雪人,能比嗎?
3、基因的強強聯合才子娶才女,門當又戶對,然後生下一個長得又好看,又灰常灰常聰明的孩紙。這孩子長大了又娶一個長得好看又有文化的小姑娘,再生一個又好看又灰常聰明的孩紙······
以上是我的主觀看法,有不對之處請指正!
--------------丸--------------
-
3 # 目西
魏晉士族沒有競爭壓力。這是無稽之談。
這裡專說晉(包括東西兩晉)時期。
政治方面
司馬家族,以陰謀奪權之後,最擔心的是什麼?是士族的壯大對自己的威脅,在西晉時期流行的是白色恐怖。這些士族面對皇帝的高壓,怎麼辦,莫談國事,專門研究黃老。以至於魏晉玄學興起。目的就是逃避政治迫害。
以竹林七賢為例
嵇康/阮籍是其中的反司馬人士,結果是什麼?嵇康被司馬昭殺死,阮籍只能裝瘋賣傻,開著一輛破車,在野外飆車,然後大哭,善作青白眼,什麼意思,就是你跟他談論國事他就翻白眼,不耐煩。
劉伶呢,天天喝酒,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為衣褲,你們為何入我褲中,一醉三年,為什麼,躲避政治迫害。
向秀天天兒註解莊子,後世有名的《郭象莊子註解》大部分是他寫,郭象偷了過去而已。
為了躲避政治迫害,老莊是最好的談資,於是大談特談昏天黑地。
文化方面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五胡亂華之後,中原淪陷,各少數民族紛紛建國。在這些民族的統治下,佛教興起。
佛教興起的原因,個人認為大概是它推崇的“修來生”的修行方式。
北方少民政權需要這種“修來生”的方式減少你今生的反抗。
南渡士人也可以藉助這個“修來生”迷惑自己,因為儒家講出世在這個時代怎麼出?道家講究“修今生”在這個時代怎麼修?所以很多人開始信奉佛教。
也產生了,儒釋道,三家的爭論,道教就罵佛教說,你修來生,等你來生成了仙也是個鬼仙。
這種文化衝擊下,形成了三教融合的趨勢。
所以後來很多人都說,青蓮荷葉白蓮藕,三教本來是一家。
這種情況下,你告訴我魏晉士族沒有競爭壓力。你說的是沒有吃不到飯的壓力吧!
-
4 # ashley
覺得魏晉人才多是不是看了《世說新語》受的影響?哪個年代都有人才,只不過那個時候思想鉗制技術不夠發達,保留了很多政治不那麼正確的記錄,比如有不少人崇佛、崇道、反儒,當時的大v個性都比較突出,所以你印象深。要是到了我大清,這得玩多少次文字獄啊?
大家都說魏晉風流,魏晉人才主要體現在文學藝術上吧?那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年代。魏晉時期五言詩、格律、田園詩、駢文、書法、繪畫上承秦漢之遺韻,逐漸走向成熟。唐詩就是在魏晉南北朝的基礎上邁向了高峰。
至於你說“沒有競爭壓力”這句沒看懂。難道是說血統論的九品中正制?比如王家謝家高官得做還拼命學習,不去過花天酒地、欺男霸女的生活?
那你可能曲解了九品中正制,一方面它確實含有血統論的部分、足夠腐朽僵化,另一方面它的“鄉品”也就是輿論評價給早期士族帶來巨大的壓力和上進動力。不要低估漢人對維持家門不墮和名聲的執念,特別是士族有“家學”、有資源給下一代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說白了,當時的知識和權力是被壟斷的。某種程度上,你可以把士族世家解釋為沒有封地、以知識和人脈傳家的貴族。衣食無憂、子女後代血統高貴有保障,因此他們也有能力和閒暇去發展一些不那麼功利和“沒有實際作用”的文學藝術。
而“寒門”,也就是中小地主家庭缺乏教育環境、缺乏人脈、背景,在競爭中“帥”不起來,當然是充滿怨念,一直到隋唐時期跟皇權合流,才以科舉形式打破了世家對知識和權力的壟斷。相對應的,富貴就難以傳下來了,必須面對新來者的競爭。
因為你沒有精確定義哪方面人才,所以答案有點跑題。聊博一笑。
-
5 # 楊早講史
【一句話答案】今天不還是寒門難出仕子嗎?
說沒有競爭壓力怕是生無可戀佛系朋克了?確實,魏晉世族在出仕,也就是今天的求職就業方面比無名無姓不知來歷的普通寒門子弟容易多了,但是活著都成問題了,誰還管做官啊!
首先魏晉整個世界的亂世對於每個人的個體而言都是一樣的,戰火中朝不保夕的單個人太多了,建安七子簡直就是慘死法的註解,孔融被不爽他的曹操殺了,鄴下活動基本就沒參加,強行算進建安七子也是曹丕賞識;阮瑀也是早死;曹植《說疫氣》描述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說:“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建安七子中四子都死於這場瘟疫,王粲更慘,是在奔逃戰火與瘟疫的途中餓死的。這叫沒壓力?
(建安七子銅像 )
其次就是單純做官也有壓力啊。伴君如虎,尤其是在政治朝令夕改的亂世,因政見不合眨眼被殺的太多了,貪戀功名積極出仕的基本都沒什麼好下場,嵇康想當官,被殺了;三張二陸兩潘一左的張載、張協、張亢家倒了,陸機被殺了;看清現實不想當官的也跑不掉,阮瑀拒絕出仕曹魏躲進深山,曹操甚至放火燒山逼他出仕,阮籍要不是百般推說自己沒有才能,躲避司馬氏,也跑不了死。所以比起出仕的競爭壓力,魏晉世族更大的壓力是生命壓力吧。畢竟就算世界五百強願意要你,但刀架在脖子上不幹就砍誰也不敢上吧(鴨梨山大)。
今日寒門依舊難出仕子的原因仍然是教育資源問題,古代也一樣。首先大戶人家,藏書就多啊!孩子從小獲得知識就多,出席的場合也不一樣,家宴賦詩流觴曲水什麼的窮人家孩子根本接觸不到,見識風度氣質都不一樣怎麼比。所以越是上流社會越是人才濟濟說白了是教育和知識的資源問題。
(那些從小就可以環遊世界的小孩)
回覆列表
我本不想回答的,看見底下有一個反智主義者再說話,不好意思沉默了。
我第一次看見自己讀書不多,然後怪詩人水平不好的。曹植《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臉伸過來讓我打吧!我寫的都是名句,稍微偏門一點的都沒有寫。況且,我都沒有去引用《洛神賦》裡的句子,因為文體是賦,不是詩歌,但是這也是曹植優秀的作品啊!自己沒有認真去閱讀他們的作品,然後怪他們寫的不好。有句話說的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送給你!
鍾嶸《詩品》裡直接說曹植:
“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這還是不好嗎?
“這是一個時代的事業,去透過曹植才獲得完成”——林庚《中國文學簡史》隨便舉例就知道,古今對於曹植的評價都是很高的,謝靈運的山水也是很棒的,歷代的評價也很多,我就不贅述了。
我們大概回顧一下,魏晉時期文學藝術上哪些優秀的人物,引用著名美學家宗白華的《美學散步》裡一篇的開頭一段話: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 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 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 極解放, 最富於智慧、 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 王羲之父子的字, 顧愷之和陸探微的畫, 戴逵和戴顒的雕塑, 嵇康的廣陵散(琴曲), 曹植、 阮籍、陶潛、 謝靈運、 鮑照、 謝脁的詩, 酈道元、 楊衒之的寫景文, 雲崗、 龍門壯偉的造像, 洛陽和南朝的閎麗的寺院, 無不是光芒萬丈, 前無古人, 奠定了後代文學藝術的根基與趨向。如果把時代侷限在魏晉,那麼陶潛之前的人物都在這個範圍內。王羲之、王獻之,練習書法的沒有不知道吧?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也是名垂千古。更不用說,那些文學家了吧?
人才濟濟這種情況既要看歷史程序,又要看個人奮鬥!至於個人奮鬥,謝玄有一段話說的極妙。
《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歷史程序來看,士族並非沒有競爭,如果那謝玄如果不會帶兵打仗,東晉如何抵擋的住苻堅能夠投鞭斷流的軍隊?東晉第一流的王庾桓謝四大家族,哪一個不是依靠努力獲得的地位?要知道,南方原來是東吳四大家族的地盤,後來,本地士族反而淪落到第二梯隊。可見,士族之間的競爭壓力也是不小的。
要是說人才濟濟,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家族壟斷了教育。剛才,那個“芝蘭玉樹”的典故里的謝安就經常給謝家子弟上課,不就有了“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典故嗎?
這一時期,有名的文學家三曹啊,阮禹和阮籍父子(一個是建安七子,一個是竹林七賢),陸機陸雲(父親東吳名臣陸抗,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陸遜)等等都是有親戚關係,更不用說其他領域也是如此了。我想這和他們家庭環境、家庭教育都有關係。
大概,人才濟濟就是這麼一回事兒。
最後,還是想嘲諷一下,一開始說的那位玄學是什麼?估計這位都不知道,研究古代文學、歷史和哲學,在魏晉這塊都離不開玄學的研究。尤其是,思想史、哲學史這一塊,玄學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然後,就被他說成了吹牛?要說起來,他推崇的課本上的陶淵明詩歌也是跟玄學有淵源的,玄學影響到了詩歌,產生了玄言詩,但是,玄言詩“理過其辭,淡乎寡味”,作為文學作品並不優秀。陶淵明直接受到了玄學和玄言詩影響,能把情、景、理有機融合,才創作出了這麼優秀的作品。論吹牛皮,我就服這位,自己的東西都不能自洽。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