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周說宋

    古代很漫長,年俗很繁雜,一條回答是遠遠不足以講清楚的,弱水三千,咱只取一瓢,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宋朝人過年時的一點點風俗。

    第一,把春節過成萬聖節

    假設您是一個宋朝人,一覺睡到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出門上街。在您開啟您家的大門之前,筆者建議您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以免被嚇昏過去。

    開個門而已,怎麼會嚇昏呢?原因很簡單,當您剛剛開啟那扇門的時候,門口很可能突然冒出來幾隻青面獠牙的惡鬼,尖叫著向您猛撲過來!

    這時候您千萬不要怕,您最好從腰包裡摸出一把銅錢,朝那些惡鬼撒過去。常言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您只要掏錢,鬼就會撤;您如果不掏錢,鬼會一直纏著您,堵在您的家門口,不讓您離開。

    這世上當然沒有鬼,現在沒有,宋朝也沒有。既然沒有鬼,堵在門口找您要錢的這些鬼又是從哪兒來的呢?原來他們都是趕在大年初一早上沿門挨戶討錢的乞丐。

    宋朝職業乞丐,身上都有絕活兒,有的會翻跟頭,有的會拉胡琴,有的會唱蓮花落,有的會戴上面具扮鬼嚇人。平日裡靠扮鬼嚇人討錢,只能挨一頓打,可是到了大年初一,卻能為街坊討吉利——街坊出錢讓他們離開,就等於是真正的惡鬼被趕走了,就可以平平安安過大年了。從民俗學角度講,這是古代“儺戲”的世俗化和簡單化。

    宋朝也有正規的儺戲。

    大年初一頭天晚上,民間小兒女正在守歲的時候,從皇宮裡浩浩蕩蕩開出來一隊神神鬼鬼。這批神鬼由御林軍和教坊司藝人裝扮,比初一早晨扮鬼討錢的那些乞丐專業多了。他們除了戴面具,還化了彩妝,身上穿著戲服,手裡還拿著兵器和彩旗,有扮天兵的,有扮天將的,有扮判官的,有扮閻羅的,有扮灶君的,有扮土地的,有扮鍾馗的,有扮小鬼的,臉上五顏六色,旗幟五彩繽紛,彷彿百神聚會,又像群魔亂舞。

    在一陣鼓吹聲中,這隊人馬出了皇宮,繞城遊行。假如我們在除夕夜來到宋朝京城,看見迎面走來無數神鬼,真有可能以為選錯了時間,沒趕上春節,卻趕上了萬聖節。

    無論是新正早晨的乞丐扮鬼,還是除夕夜裡的神鬼遊行,其實都是上古儺戲的遺風。什麼是儺戲?就是用人扮鬼,演一場驅鬼的鬧劇,以此來恐嚇真正的鬼。

    第二,地方官給皇帝寄賀卡

    宋朝只有舊曆,沒有新曆,只有農曆,沒有公曆(雖然宋朝人有時會將新正稱為“元旦”,但彼時的元旦絕非現在的公曆元旦),可是即便如此,宋朝官員每年仍然要向皇帝拜兩回年:冬至拜一次,大年初一再拜一次。

    冬至那天一大早,所有六品以上的京官都要進宮給皇帝拜年,時稱“排冬仗”。新正那天一大早,所有七品以上的京官都要進宮給皇帝拜年,時稱“排正仗”。

    按照宋朝慣例,地方官除非任期已滿或者奉有特詔,不能離開任職所在地一步,所以到了冬至和新正期間,他們沒辦法親自進宮,但是卻要給皇帝寫賀卡,並將賀卡提前半月寄到京城。換句話說,宋朝地方官是透過寄賀卡的方式為皇帝拜年的。

    賀卡有固定格式,全是用四六駢文寫成的猛拍皇帝馬屁的吉祥話,讀起來非常肉麻。比如說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東坡在杭州知府任上為皇帝寫的冬至賀卡是這樣的:

    東方發律,氣迎萬物之新。南面受圖,禮勤三朝之始。惟聖時憲,自天降康,恭惟皇帝陛下文武生知,聖神天縱。舊邦新命,既光啟於前人;大德小心,以昭事於上帝。臣久塵從橐,外領藩符,敢傾葵藿之心,仰獻松椿之壽。

    宋哲宗年少氣盛,剛愎自用,將國家搞得一團糟,蘇東坡卻要誇他“文武生知”、“聖神天縱”,文武雙全,聰明絕頂,一生下來就英明睿智,天縱英明。

    一個月後,新年將近,蘇東坡又給宋哲宗寫了一份新正賀卡:

    月臨天統,首冠於三正;氣應黃鐘,復來於七日。君道浸長,陽德光亨。恭惟皇帝陛下清明在躬,仁孝遍物。垂衣南面,天何言而四時成;問孝西清,日將旦而群陰伏。蠻夷奔走,年穀順成。豈惟四海之歡心,自識三靈之陰贊。臣祗應詔命,恪守郡符,身雖在江湖,顏不忘於咫尺。敢同率土,惟祝後天。

    在這份賀卡中,他誇哲宗皇帝“清明在躬”、“仁孝便物”,“蠻夷奔走”、“年穀順成”,既英明神武,又仁厚慈愛,自從登基以來,將西邊的西夏跟北邊的大遼收拾得服服帖帖,國內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糧食多得吃不完。

    寫這些賀卡的時候,蘇東坡未必是出於真心,可能連他自己都覺得過分虛偽、過分肉麻,可是他還不能不寫,因為每一個地方官都要寫,不寫就是對皇帝的大不敬。

    第三,京官進宮大拜年

    地方官只寫賀卡,屬於隔空拜年,京官還要親自進宮,在極其複雜的禮儀下向皇帝面對面地磕頭。

    《宋會要輯稿》禮志第八章第二節《正旦賀朝儀》詳細記載了宋朝京官進宮拜年的禮節:

    大年初一,凌晨五點,宋朝最大的宮殿大慶殿外,殿南的空地上站滿了文武百官。

    在贊禮官的引導下,宰相、副相、樞密使(國防部長)邁著方步進入大殿,走到丹墀之下,然後排成一排,躬身站立,宰相居中,副相和樞密使分列左右。

    緊接著,皇太子也走進大殿,他走到宰相、副相和樞密使的前面,選一個靠近御座的位置,躬身站好。

    大殿外面,其餘官員接受點名,然後按照品級魚貫入殿。

    所有官員入殿之後,贊禮官走到丹墀之下,向空無一人的御座高聲通報:“警畢!”然後就有一個大太監雙手捧著一面金牌跑入後宮,向皇帝通報人已到齊。這時候,皇帝才穿著蟒袍緩緩出來,走到御座前坐下。隨侍太監甩一下響鞭,“啪”的一聲,整個大殿寂靜下來,連咳嗽聲都聽不到。

    贊禮官走到御座前面,給皇帝磕四個頭,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然後退到一旁,躬身站立。

    皇太子帶頭,宰相、副相、樞密使、文武百官一起躬身,齊呼“萬歲”。贊禮官朝他們喊道:“起居!”他們就一起跪下為皇帝磕頭。

    贊禮官又喊道:“再拜!”皇太子及百官再次磕頭。

    如此這般反覆磕頭,直到磕完九次,皇帝會微微點一下頭,這時候贊禮官喊道:“奉旨放仗!”太子及百官集體謝恩,躬身卻步退出大慶殿,為皇帝拜年的大禮宣告完成。

    拜完年,天已大亮,百官是不是可以回家了呢?不是,因為他們還要接受皇帝的賜宴,還要陪皇帝觀看教坊司藝人的演出。

    皇帝賜宴的禮儀也是非常繁瑣的。按《宋史》第113卷記載,皇帝賜百官飲宴的時候,他自己要坐在正殿,面南背北,單人單席,坐龍椅,用黃綾當桌布;太子、親王、宰相、副相、樞密使、樞密副使、各部尚書以及進京述職的高階將領和高階地方官也坐在正殿上,不過不再是單人單席了,而是聚餐制,每四人或者六人共用一個餐桌,每人坐一個繡墩,用紅綾當桌布。這些餐桌分成東西兩排,太子、親王和勳貴們坐東邊那排,宰相、副相、樞密使和各部尚書坐西邊那排。

    級別稍微低一些的文官武將沒有資格在正殿吃飯,只能去偏殿,偏殿裡的餐桌比正殿裡的餐桌矮一些,座位也比正殿矮一些。當你從莊嚴肅穆的正殿來到觥籌交錯的偏殿以後,你會發現偏殿裡的吃貨整體上比正殿裡的吃貨矮一頭,這當然不是身高的原因,而是坐具偏低的緣故。

    級別最低的文官武將連在偏殿吃飯的資格都沒有,得去外面走廊裡就座。他們的餐桌最矮,坐具也最矮——每張餐桌旁邊鋪四條氈席,大家只能跪坐在餐桌旁邊吃喝,好像穿越到了流行跪坐的兩漢魏晉南北朝。

    第四,民間怎樣拜年

    民間拜年當然沒有這麼麻煩。

    據司馬光《居家雜儀》:“賀冬至正旦六拜,朔望四拜。”兒孫在家要經常向長輩請安,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磕四個頭,到了冬至和大年初一磕六個頭。

    磕頭的時候,不能光磕不說話,還要“唱喏”。 什麼是唱喏?就是有禮貌地打招呼。

    打個比方說,西門慶跟潘金蓮打招呼:“娘子別來無恙?”這就是唱喏。潘金蓮跟西門慶打招呼:“大官人一向安好?”這也是唱喏。告狀的民女見了縣太爺,趴在地上磕頭,邊磕邊喊:“民婦給大老爺磕頭了!”也屬於唱喏。電影裡的太監見了慈禧,扯著公鴨嗓高喊一聲“老佛爺吉祥”,同樣是唱喏。宋朝話本《西山一窟鬼》裡的小學生在放學時候跟私塾先生告別:“教授早早將息。”意思是老師您早點兒休息,還是唱喏。包括老外見面隨口說一聲“Good morning”或者“What’s up”,在宋朝都可以歸類到唱喏裡去。

    拜年的唱喏還可以細分。

    按問候的重複次數分,有“唱單喏”、“唱雙喏”和“唱三個喏”之別。譬如學生向老師問候“老師過年好”,只問候一句,叫唱單喏,連喊兩聲,是唱雙喏,如果像復讀機一樣連喊三聲“老師過年好”,就是唱三個喏。宋朝人認為,把同一句問候語說的遍數越多,越表示尊重,所以唱三個喏要比唱單喏禮敬得多。

    按問候的內容和語氣分,又能分成“唱喏”、“唱大喏”和“唱肥喏”。咱們現代人拜年,普普通通一句“Happy new year”,只有客氣的意思,沒有敬重的意思,屬於“唱喏”;如果誠意誠意祝福某個小孩“食甜甜乎你快大漢”,不光客氣,而且發自肺腑,那就叫“唱大喏”;假如見了多年不見的親友,情不自禁撲過去擁抱,邊擁抱邊說“我想死你了”,那就相當於宋朝人“唱肥喏”的層次和意境了。

    磕頭唱喏是晚輩給長輩拜年的規矩,如果是平輩之間互相拜年,就無需磕頭了,只需要作揖或者“叉手”就行了。

    叉手可不是指十指交叉,而是用左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去抓右手的大拇指,將左手大拇指翹起來,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伸向左下方。兩隻手如此抱攏,懸在胸口,但是不能貼身,要跟前胸保持一點距離,好像是要護住心口一樣,這樣的禮節就是叉手。

    叉手是宋朝男士跟陌生人見面時常用的禮節,該禮節比作揖要輕一些,比磕頭就更輕了。百姓見官員要磕頭,晚輩見長輩要作揖,而在摸不清對方的身份和輩分之前,叉手是最安全的行禮方式,既能表示客氣和尊重,又不會顯得過於客氣和尊重。

    當然,叉手的時候也要唱喏。比如說宋朝兩個平輩論交的年輕人在大年初一那天碰了面,他們會停住腳,隔著兩三尺的距離相向而立,互相跟對方叉手,邊叉手邊說“過年好”。

    第五,宋朝的壓歲錢

    咱們中國的老規矩,小孩給大人拜年,大人照例要發給小孩紅包,也就是壓歲錢。

    壓歲錢在宋朝不叫壓歲錢,它叫“隨年錢”。

    “隨年”有兩種含義:第一,在過年的時候發放;第二,根據對方的年齡發放。

    宋朝人給小孩發壓歲錢,主要是按小孩的年齡來發的。例如小明今年虛歲10歲,發給他一個10元的紅包;小芳今年虛歲11歲,發給她一個11元的紅包。

    北宋高僧道原編寫的禪宗燈史《景德傳燈錄》載有一則典故:

    昔有施主婦人入院,行眾僧隨年錢。僧曰:“聖僧前著一分。”婦人曰:“聖僧年多少?”僧無對。

    過年的時候有一位女居士進廟拜香,為眾僧發放壓歲錢。一個和尚大言不慚地說:“女施主,我是聖僧,你要多發給我一份!”女居士問他:“您這位聖僧今年多大了?”和尚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了。

    和尚為什麼要張口結舌呢?因為當時壓歲錢是按年齡來發的,即便是聖僧也不能例外,他想讓人家多給他一份壓歲錢,人家自然要問他的年齡是不是要比別人大一倍,而他不敢在年齡上撒謊,所以只好默默無言了。

    這則典故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年齡決定了壓歲錢的多少,這也是宋朝人之所以將壓歲錢稱為“隨年錢”的關鍵原因。

    不過宋朝還有一種壓歲錢是跟年齡無關的,那就是宋朝後妃為皇子掛在床頭上以鎮壓邪祟的那一串壓歲錢。據《武林舊事》描述,這串壓歲錢乃“隨年金錢一百二十文”,將一百二十枚金幣串在一起,串成沉甸甸的一大串,祝福皇子福壽綿長,整整活到一百二十歲。

    今日閩南也有此風俗,俗稱“吃百二”,不過現在“吃百二”已經不是皇子獨享的福利了,每個小孩子都有可能享受得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日系車不用雙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