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城漁民愛龜龜

    德國是個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雖然可以從瑞典得到鐵礦,從中國得到鎢,但是維持德國裝甲叢集的石油只能從羅馬尼亞和蘇聯獲得。當蘇聯出動轟炸機炸燬了羅馬尼亞的油田後,打敗蘇聯得到高加索的石油,是希特勒的唯一選擇

  • 2 # 青年二十八畫先生

    希特勒德國在二戰中失敗的原因是很多的,不是簡單地歸為招惹蘇聯而失敗的。首先,德國面積少,人口少,戰線分佈太長。從開始吞併奧地利再到吞併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再到打敗法國,空襲英國,雖然佔領的地盤擴大了,但沒有真正地消化吸收,並依靠本國的軍事力量去維持佔領區現狀,這就不得不消耗自身的力量,這就分散了自已的力量。同時沒有徹底消滅敵對勢力,而保留大量的反對力量,成為日後反對自身的反對力量,因為這股力量表面順從你,卻在蓄精養神,為日後反抗作準備。比如法國戰敗後,法國成立了維希政府,它就相當地保護法國的大資產者的利益,甚至是儲存了相當的軍事力量,尤其完整地儲存了法國的海軍力量,為日後復國奠定了基礎。德國侵略蘇聯後,德軍的戰線進一步拉長,並造成後勤補給跟不上,當德軍在蘇聯遇極寒天氣時,德軍連起碼的棉衣都供應不上,何謂戰勝蘇聯?其二,戰略決策的失敗。由於希特勒在西部戰爭屢屢獲勝而得意忘形,卻沒有徹底消滅法國反對勢力,也沒有徹底征服英國,沒有在進攻蘇聯前形成鞏固的後方,為日後雙向作戰埋下了苦果。德軍進攻蘇聯後,德軍的主力部隊被蘇軍死死地拖住,直至德國希特勒滅亡。而在同時,法國西部的反法西斯戰線的開劈,使希特勒軍隊在同蘇聯作戰膠著狀態下,不得不抽調部隊去西線作戰,這樣在東西兩條戰線的壓擠下,加速了希特勒德國的滅亡!其三,種族滅絕政策失去民心。希特勒過份強調日爾曼民族的高貴,大肆排斥其它民族,尤其是對猶太族的滅絕屠殺,讓許多優秀的猶太族科學家走向希特勒的對立面。比如愛因斯坦,一個著名的猶太科學家,如果希特勒重用愛因斯坦,採用他的原子能相對論,及早研究出原子彈,也許戰爭結局是另外一種結果!然而希特勒的種族政策引起公憤,增強了對抗自己的勢力,加速了自已的滅亡!當然德國希特勒進攻蘇聯,肯定是招惹了蘇聯,最終自己被滅亡!總之,德國希特勒是以爭奪生存空間為目的而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必然遭全世界人民的反抗!多行不義必自斃,這也許是最好的回答!

  • 3 # 弓目

    確實!美英法等都在慫恿希特勒進攻蘇聯!就是所謂“綏靖政策”。禍水東引,蘇聯也是一樣想禍水西流!更要命的是意識形態,消滅共產主義!德國進攻蘇聯也是必然!東方也是一樣,美國一直挑唆日本進攻蘇聯,石油鋼鐵支援日本。後來蘇聯分別和日本,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也是和西方博弈的結果!七七事變之後。幫助中國抗日的就是蘇聯,一家,四年多以後,美國等才開始支援中國抗日也是也是各方博弈的必然結果!

  • 4 # ruixuezhaofeng

    第一論斷:十九世紀拿破崙兵敗莫斯科、二十世紀希特勒鎩羽蘇聯兩大史詩作例證,讓人心服。但另一個問題油然而生:為何勝利者蘇聯/俄羅斯朋友越來越少,敵人(抑或對手)越來越多?

    第二個,納粹不打蘇聯,蘇聯也會打德國,後者“變現”只是時間問題。希特勒以為“先下手為強”,最初如是,結果不然。

  • 5 # 毒刺劍客

    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被英法波等國家著實一頓欺負,各種割地賠款和不平等條約,而且被解散軍隊,限制裝備生產。英法波等國這麼做,就是怕德國日後東山再起。

    希特勒掌權後,德國開始恢復經濟,擴充軍力,由於希特勒執掌下的德國暴起,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覺,英法的綏靖政策,可以說是德國的運氣。那麼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世界局勢又當如何?

    第一,德國掃平歐洲後已經坐大,此時的英國奄奄一息,一定會千方百計把蘇聯和美國拉下水,因為只有這樣,英國才可能免於被滅國。

    第二,蘇聯在和德國瓜分波蘭後,前線兵力部署是進攻態勢,心就說明斯大林其實對德國是有想法的,如果蘇軍具備一戰擊敗德國的能力後,斯大林很可能主動拿德國開刀。

    第三,地球另一邊的美國經濟總量佔全球一半以上,染指歐洲,爭雄世界是早晚的事。這個潛在的對手是德國的命門。

    在看透了這一切之後,為了避免將來被周邊國家聯合絞殺,希特勒決定在德國軍力暴起,但其他國家還不清楚的情況下先發制人,爭取解決問題。於是希特勒開始試探,派兵進入萊茵蘭地區,之後拿波蘭開刀,一雪前恥,接著橫掃歐洲,幹掉法國,打殘英國,閃擊蘇聯。這一系列緊湊的節奏,是因為時間託得越久,對德國越不利。

  • 6 # 執斧談史說事

    納粹德國如果不進攻蘇聯的話很可能就不會覆滅了,縱觀世界歷史從古至今想要一口氣吃成大胖子的帝國不是失敗就是暫時成功了但最終解體了,而如果納粹德國選擇不進攻蘇聯而是停下來鞏固勝利果實的話現今的德國也許就大不相同了。

    納粹德國在希特勒帶領下迅速崛起短短几年內就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又和蘇聯聯手瓜分了波蘭和降伏法國吞併其大片的領土,還擁有了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等眾多的僕從國和傀儡國,所以在進攻蘇聯前夕納粹德國的國力空前強大,綜合實力比蘇聯還要強大僅次於美國,但是美國在陸地上如果和納粹德國單挑的話也討不到任何便宜。

    如果納粹德國就此停止擴張步伐把時間花在同化新擴張的領土上,相信以納粹德國的人口優勢是可以同化掉這些地區的,更何況奧地利本身就是德意志人國家而捷克斯洛伐克等被吞併的國家也有大量德意志人,再有不比現在人道主義的壓力納粹德國對於敢反抗的民族只會無情的種族滅絕,所以有些人認為納粹德國會因為需要不斷應對被佔領區人民的反抗崩潰顯然是不正確的,沒有考慮到當時的國際現實和納粹的殘酷手段。

    所以如果納粹德國在進攻蘇聯前夕抑制住自己的野心就此打住轉而把時間用來鞏固擴張果實的話,單就自己內部控制區來說不存在什麼太大的困難和人道主義壓力,唯一威脅到納粹德國的就只有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如果美蘇兩國聯合其它國家攜手進攻的話納粹德國一樣會面臨覆滅的危機,但是納粹德國也並不是沒有辦法化解危機。

    首先來說納粹德國如果沒有進攻蘇聯的話就不會因為戰線拉的過長和不適應蘇聯的氣候等原因在蘇聯嚴重消耗了實力,這樣就算美蘇等國聯手來攻相當於本土防禦作戰的納粹德國也並非沒有勝算,另外因為不進攻蘇聯納粹德國還可以騰出更多資金來加速發展導彈和核武器等先進武器,一旦納粹德國率先研發出核武器的話那麼想要自保絕對綽綽有餘。

    另外納粹德國還可以利用美國等國家的反共產主義心理離間美蘇關係,只要納粹德國拿出誠意來聯合美國等國家共同對付蘇聯反而是比蘇聯聯合美國對付自己更有可能的事,實際上在納粹德國入侵法國之前英法美等國家就一直想要禍水東引用納粹德國來對付蘇聯,只要納粹德國和美英兩國利益談妥就算不打蘇聯也可以共同圍堵它。

    再有如果不是日本這個豬隊友偷襲珍珠港孤立主義盛行的美國也不會這麼快參戰,如果納粹德國解除和日本的軸心國同盟又沒有發動侵蘇戰爭牽制蘇聯的話,日本是不大可能在面對蘇聯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還去挑戰美國的,而美國如果不參加二戰實力稍差一點點的蘇聯敢單獨攻打如日中天的納粹德國嗎?就算有大雷雨計劃也是不大可能實施真的發動侵德戰爭的。

    所以納粹德國在二戰的時候如果見好就收懂得抑制住自己擴張野心的話,今天的德國很可能不說是超級大國至少也是在各方面都比較有份量的世界強國,但是歷史一再的表明那些侵略者是很難控制住自己侵略擴張的慾望的,亞歷山大帝國和拿破崙帝國都因此覆滅,而納粹德國也不例外的重蹈了它們的覆轍。

  • 7 # 鳶飛九天2018

    在現在很多人看來,二戰中納粹德國的戰敗,很大原因是因為納粹輕敵自大、盲目的進攻蘇聯,最終被蘇聯的人海和嚴寒氣候生生拖死。蘇德戰場,德軍及其僕從軍的確損失最為慘重。因此,他們將德國進攻蘇聯的行為看作最大的敗筆。

    因此他們進一步得出結論:如果元首沒有進攻蘇聯,沒有殘酷的蘇德戰爭,已經佔據大半個歐洲的德國默默種田練功,德國絕不會失敗。然而,我認為,這種想法太過一廂情願,事實上,即使德國沒有發動對蘇聯的進攻,納粹德國依然必敗無疑。為什麼這麼說呢?

    德國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第一,在元首將德國綁上對外擴張侵略的戰車的同時,其實他自己也被綁在了這個瘋狂飛馳無法停下的戰車上。閃擊波蘭,滅亡法國,吞併挪威、比利時、東歐等國家之後,以輕微代價獲取如此鉅額利益,此時的德國全民狂熱的支援元首的對外擴張。

    與此同時,已經擴軍數百萬人的德國軍隊,也必須有下一個進攻的目標,才能保持如此高昂計程車氣和鬥志。而元首在德國國內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支援度,也與他自己宣揚的“為德國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有直接關係。

    元首

    因此,佔據大半個歐洲之後,德國必須進一步擴張,滿足德華人愈發膨脹的慾望。此時的德國戰車,已經不是元首想停就能停的了。而顯然,德國的下一個目標只能是蘇聯。

    因為此時整個歐洲及附近地區,西歐除了英國之外,都是德國的地盤或盟國;北歐已經被德國吞入腹中;南歐是盟友義大利的勢力範圍;東歐除蘇聯之外,都已成為德國的僕從國;尚未發現石油的中東地區和北非,又是典型的不毛之地。

    二戰中德國的進攻

    因此,想為德華人“開拓更多的肥沃的土地”,那麼,面積最大,資源最豐富,也與德國接壤的蘇聯,勢必成為下一個目標。

    第二,蘇德必有一戰,是蘇德兩國的“共識”。最重要的是:根本不存在納粹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就會乖乖的做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的情況。事實上,蘇聯也一直有進攻德國的計劃,只是被元首先下手為強罷了:巴巴羅薩計劃的發動時間,恰好在蘇聯計劃進攻德國時間之前。

    二戰前德國

    因此,即使退一萬步講,元首真的幡然醒悟,想在已佔據的地盤默默耕田,面對實力強大,且虎視眈眈的蘇聯,再加上死硬的英國站在一旁,德國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第三,德國已佔據的地盤內的資源,不足以供應此時龐大德國發展的需求。德國所佔據的地盤,無論是法國、東歐還是北歐,雖然自然資源並不匱乏,但是,德國戰車發動所需要的燃料——石油,卻根本無法充足供應。

    元首

    蘇聯以西的歐洲在未發現北海油田之前,僅有的羅馬尼亞油田,遠遠無法供應德軍龐大的石油需求。而德國如果想獲取足夠的石油,除了從海外進口,唯一的目標只有擁有龐大石油儲量和產量的蘇聯了。否則,德國一旦面對蘇聯和美國的封鎖,石油儲備耗盡之後,德國將不戰自敗。

    第四,絕不能忽視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和富國的美國的影響和態度。而美國從德國侵略波蘭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事實上站在了英華人的一邊兒。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德國海軍短板也決定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美國

    美國擁有恐怖的工業生產能力和寬闊的大西洋作為屏障,德國面對美國的進攻,只有招架之力,而無還手之功。因此,即使德國沒有進攻蘇聯,蘇聯也袖手旁觀,美國也絕不會坐視德國整合歐洲,成為歐洲唯一霸主。

    因為一旦讓德國整合成功,新崛起的德國必將是美國最大的挑戰者。而美國一旦赤膊上陣,再加上諸多如英國等盟友的幫忙,以美國為首的盟國將在工業、人口、軍事、資源等諸多方面全面佔據優勢,德國的戰敗也將成為必然。

  • 8 # 西行近勇

    德國與英法宣戰雖戰敗法國,但英國孤懸海外依靠強大的海軍和海外殖民地仍能與德國相持,重要的是英國背後還有美國的支援。所以說英國未滅而又冒然同蘇聯開戰是自找死路。這麼一來蘇聯的態度就非常重要了。蘇對德宣戰必會致自身與德國兩敗俱傷的境地,同時還有可能受到遠東日本正背後的夾擊。美國在歐洲援時英國,在遠東也可能援助日本進攻蘇聯遠東地區。總之前聯進攻德國或勝或敗也都不見得好。所以說蘇聯和德國最好維持現狀,雙方貿易互補。德國繼續攻擊英國,最好協助義大利拿下埃及切斷英國同英印的通道。蘇聯則繼續援華抗日,待德國拿下埃及後,蘇聯也出兵中亞挺進英屬印度。如果美國鼓動日本進攻蘇聯,德蘇中歐亞大陸三大國可以結盟對抗美英日。德國攻佔北非,蘇聯拿下英屬印度,中國在蘇德援助下驅逐日本並乘勝奪取大部東南亞。中蘇德大陸同盟前美英日海洋同盟形成均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逢一笑泯恩仇?為何時至今日感覺越南和美國的關係如膠似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