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琰琰

    高宗 李熙

    李熙(1852年-1919年)

    北韓國王(1863-1896),大韓帝國皇帝(1896-1907) ——北韓獨立之後

    字聖臨.初名載晃,字明夫,號誠軒

    廟號:高宗

    諡號:統天隆運肇極敦倫正聖光義明功大德堯峻舜徽禹謨湯敬應命立紀至化神烈巍勳洪業啟基宣歷乾行坤定英毅弘休壽康文憲武章仁翼貞孝太皇帝

    興宣大院君嫡第二子,母為驪興府大夫人閔氏.1852年壬子(哲宗三年,咸豐二年)七月二十五日生於漢城貞善坊私第(興宣大院君第).1863年癸亥(同治二年),北韓王朝哲宗去世,無子,奉翼宗神貞王后趙氏之命,入承翼宗大統,封翼成君,行冠禮.十二月十三日即位於昌德宮之仁政門.

    高宗即位之後,北韓王朝五百年來首次出現了國王本生父大院君在世並執掌政務的局面.大院君執政後採取嚴厲的措施迫害天主教徒,全國有12萬天主教徒被捕,包括12名法國傳教士,其中9人被害.此舉導致法國在1866年派出軍艦出兵北韓西海岸尋求報復,史稱"丙寅洋擾".1871年,美國駐華公使要求北韓開國,遭到拒絕,美國軍艦前往江華島示威,史稱"辛未洋擾".兩次洋擾均以外國軍艦撤兵作罷告終,大院君認為這是鎖國政策的成功,於是日益保守,在漢城和各地樹立"斥和碑",上書"洋夷侵犯,非戰則和,主和賣國,戒我萬年子孫".

    1873年,高宗年滿二十一歲而宣告親政.閔妃外戚集團的新政府主張廢除封閉鎖國的做法,在面臨洋夷入侵的情況下恢復同日本的國交.但是因為日本試圖令北韓解除與中國的宗藩關係而受到朝方的拖延.1868年3月,明治政府應對馬藩的要求,依舊例將對北韓的外交事務全權委託給對馬藩.日本政府委託對馬藩交給北韓"王政復古"的告知書,因書中有"皇帝""朝臣""奉敕"等只有中國皇帝才能使用的字眼,北韓拒絕接受.之後明治政府派外務權大錄佐田白茅出訪北韓,但北韓不接待對馬藩之外的日本使節.佐田在釜山滯留交涉期間探知了北韓的國情,回國後大力倡導"徵韓論".為了催促北韓加快建立日南韓交的速度, 日本派出軍艦雲揚號,第二丁卯號前往北韓西海岸示威並測量海圖,與江華島炮臺發生交火.史稱"江華島事件"(雲揚號事件).之後日本以當年美國佩裡艦隊的開國要求為藍本,勒令北韓迅速開國.次年日本與北韓在江華島講武堂簽定《大日本國大北韓國修好條約》,史稱江華條約.條約中規定北韓開放釜山,元山,仁川三港;日本派駐公使和領事;日本在北韓享有領事裁判權等等內容.此後又簽定了相關的通商章程.

    此時北韓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實行改革的必要性.1879年,禮曹參議金宏集(金弘集)率團訪問日本,商談仁川開港,米穀禁運,修改關稅等問題.他於1880年回國時,帶回一本清朝駐日公使館的官員黃遵憲所寫的小冊子,名為《北韓策略》.該書建議北韓為了求得經濟發展應接受歐洲的各種體制和技術,並同中國,日本和美國合作,加強自己的防衛能力,以阻遏俄國向南擴張.實際上該書體現了當時清朝外交的基本政策,即抵禦沙俄,牽制日本,拉攏美國.這一"策略"在北韓一披露,於1876年曾主張趕走日本勢力的儒學家便發動了一個強烈反對外國資本主義滲入的運動.這一運動很快便在慶尚道,江原道,京畿道,忠清道和全羅道的儒學者中擴充套件開來.北韓政府於1881年派一批年輕貴族,即所謂"紳士遊覽團"去日本考察行政,軍事,教育,工業和技術體制.與此同時,應清朝的要求,另一批由吏曹參議金允植率領的60名北韓青年訪問了中國.在那裡他們主要是研習製造和操作西方武器的技藝.這種改革嘗試發自政府本身, 所以改革的浪潮不久便廣為蔓延,不僅席捲了兩班和中等階級,而且席捲了整個社會.1882年5月,北韓與美國簽訂《朝美修好條約》,北韓正式對西方打開了國門.條約簽訂後,英,法,德,俄,意,奧,比,荷,丹等國接踵而來,簽訂了類似條約.

    閔妃集團執掌國政後,國際國內局勢動盪.1881年發生了針對高宗的未遂政變,次年發生壬午兵變.清朝派兵進入北韓.日本則因公使館被兵變士兵焚燬提出賠償要求,最後與北韓簽訂了《濟物浦條約》.1884年,北韓的開化派發動甲申政變,宣佈北韓脫離清朝而獨立,但是兵變被清朝駐軍將領袁世凱鎮壓.

    1894年甲午(高宗三十一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北韓爆發甲午農民戰爭.兩湖招討使洪啟薰兵敗,上疏請借外國援兵.1894年6月3 日,北韓政府照會清朝,請求出兵.為了爭奪對北韓的控制權,清朝與日本進行了甲午戰爭.日軍在6月21日夜間迅速攻佔漢城,控制國王,強迫其歸政於大院君.6月23日,新組成的北韓政府宣佈廢除與清朝簽訂的一切條約,北韓將依賴日軍從北韓領土上驅逐清朝軍隊.在中日戰爭中又強迫北韓簽訂與日本的同盟條約,共同反對清朝.

    甲午戰爭後,在日本協助下,北韓新政府設立"軍國機務處",開始了內政改革,包括廢除吏戶禮兵工刑六曹,設立內務,外交,度支,軍務,法務,農商務,學務,工務八部;廢除八道,設立二十三府;宮府分離,政府以總理大臣執掌,宮廷事務由宮內大臣執掌;廢除科舉考試;還有使用北韓王朝開國紀年,對腐敗官員的紀律處置,放寬貿易活動限制,建立銀本位的新貨幣制,在財政部管轄下統一財政管理,度量衡標準化,一切賦稅用現金繳納,建立股份公司,依據法院改組法把司法權分離,統一警察力量等社會,財政,文化等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共208條,史稱"甲午更張".1895年1月7日(高宗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高宗率領世子,百官參拜宗廟,舉行誓告典禮,宣佈《洪範十四條》,其中第一條即宣告"割斷依附清國慮念,確建獨立自主基礎",正式宣告北韓半島與中華帝國上千年的宗藩關係就此終結.

    甲午戰爭後,高宗和閔妃集團對中國徹底失去了依附的信心和基礎,他們看到日本在俄國的干涉下被迫將遼東半島交還給中國,企圖利用俄國來牽制日本. 1895年年中,北韓政府以策劃暗殺閔妃為由下令逮捕親日派大臣樸泳孝,樸泳孝被迫亡命日本.閔妃日益親俄,俄國在北韓的勢力和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1895年10月8日拂曉,日本公使三浦梧樓率領日本士兵,浪人,挾持大院君衝入景福宮,在乾清宮殺死了閔妃並點火焚屍,清除了宮中的親俄派勢力, 組成了以金弘集為首的新政府,史稱乙未事變.金弘集內閣宣佈實行公曆,改開國五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為五百零五年一月一日(1896年1月1日),並建元號為"建陽".同時還宣佈了斷發令,要求北韓人民剪髮易服.此舉引發了北韓全國範圍內的不滿情緒.俄國公使韋伯利用這一形勢,從停泊在仁川的兵艦上調兵 100多人至漢城,經與親俄派協商後,1896年2月11日,高宗率領王世子走出王宮,前往俄國公使館請求避難(俄館播遷事件).高宗在俄國公使館命令逮捕逆賊五大臣,總理大臣金弘集在俄館播遷當天即倒臺,和農工商大臣鄭秉夏在押送入獄途中被巡檢和市民打死,逃亡外地的度支大臣魚允中也在回鄉途中被殺,內部大臣,法部大臣和前軍部大臣逃亡日本.北韓建立起以金柄植為總理大臣,李完用為外部大臣的親俄政權.

    1897年2月11日,高宗一行離開俄國使館,返回慶雲宮,並宣佈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改建陽二年為光武元年,改國王為皇帝,王世子為皇太子,追封閔妃為皇后,並在漢城的圜丘和皇穹宇祭拜天地.此後日本與俄國為了確立雙方在北韓的利益,先後簽署了小村—韋伯協定,山縣—羅巴洛夫協定,西—羅仙協定, 協調兩國在北韓的勢力範圍和各種利益.而清朝則與北韓/大韓帝國建立了平等的近代外交關係.

    1903年前後,日本和俄國的矛盾逐漸激化.日本主張"滿韓交換",日俄分別佔有北韓和滿洲.俄國則主張獨佔滿洲,以北緯39度以北的北韓半島為俄國勢力範圍,39線以南為日本勢力範圍,但是日本不可將其用於軍事目的.1904年2月10日,日本對俄國宣戰,日俄戰爭爆發,南韓被迫簽訂六條議定書,協助日本作戰.戰爭結束後,日本公使林權助又強迫南韓簽署日韓新協約(第一次日韓協約),規定南韓僱用日本財政和外交顧問,與外國締結條約前要與日本協商等等.1905年日本派遣數萬軍隊開入漢城,包圍王宮,強迫南韓外部大臣樸齊純簽訂了《日韓保護協約》(第二次日韓協約,又稱"乙巳保護條約"),共有 5條:第一,"今後南韓對於外國的關係及事務","由(日本)外務省監理指揮",在外國的南韓僑民及利益,由"日本國的外交及領事保護".第二,"由日本負責履行南韓與外國所簽訂的現存條約,今後不經過日本政府同意,不得簽訂任何國際性的條約及協定".第三,由日本政府設統監一名,專理外交一項,駐紮漢城,日本政府還往各地方派駐理事官,"在統監指揮之下,行使從前屬於駐韓日本領事的一切職務,並掌管本協約的完全實施".第四,"日本南韓之間的現存條約及協定,凡不牴觸本協約的條款,均繼續有效."第五,"日本政府保證維持南韓皇室的安寧及尊嚴".根據這個協約,南韓撤消外交機關,並不設外務大臣職務,這樣,南韓就失去外交及內政主權,變成日本的保護國,實際上已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此後,在南韓全國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反抗運動和第二次反日義兵鬥爭.此時主掌南韓國政的學部大臣李完用,軍部大臣李根澤,內部大臣李址鎔,外部大臣樸齊純,農工商大臣權重顯被南韓人民稱為"乙巳五賊".《日韓保護協約》簽訂後,日本對南韓的控制由顧問統治轉為日本南韓統監府的統治.11月23日,日本政府公佈了協約全文,並將此事通知與南韓有外交關係的各國政府,要它們撤走駐韓外交代表機構.在各國外交使團尚未撤離時,日本就關閉了駐漢城的使館,成立了統治北韓的新機關——統監府,派樞密院院長伊藤博文為第一任統監,各道的日本領事館也撤銷,成立了統監府的地方機關——理事廳.

    《日韓保護協約》簽訂不久,高宗就秘密寫信給美,俄,德,法4 國首腦,宣佈《日韓保護協約》無效.1907年,海牙召開第二屆萬國和平會議.高宗秘遣秘使帶著高宗致俄國沙皇的書信和參加會議的委任狀前往海牙,控訴日本對南韓的侵略,呼籲各國聲援南韓,宣佈日韓保護條約無效.由於與會各國均承認日本對南韓的保護權,於是向高宗確認代表身份,此時南韓電信權落入日本手中,詢問電被日方扣留,伊藤博文聞訊大怒,通知和會委任狀系偽造..日本指責南韓違反了保護條約.伊藤威脅高宗說: "陛下用如此陰險手段蹂躪日本的保護權,不如對日宣戰","陛下若想抵抗日本,不必秘密進行,大可以公開幹".伊藤還授意南韓親日組織"一進會"開展要求高宗退位的活動.在伊藤的指使和恫嚇之下,李完用內閣在7月6日至18日舉行3次御前會議.會上農商工部大臣,一進會會長宋秉峻對高宗威脅說:"今為陛下著想,只有兩計:一則陛下親赴日本,向天皇謝罪,二則陛下……迎長谷川(好道)司令官,向其謝罪",不然開戰敗後將如何受辱,難以設想."17日,李完用等7大臣逼迫高宗退位.同日日本外相林董抵達漢城,和總理大臣李完用一起逼高宗退位,雙方僵持不下.高宗宣佈"軍國大事由皇太子代理",日本人卻稱南韓皇帝已經退位.1907年7月19日,日軍在漢城南山倭城臺正對著慶雲宮駕設6門大炮,並派日軍包圍慶運宮.在日本兵嚴密看護下,在慶雲宮中和殿舉行禪位儀式.皇太子李坧即位,是為純宗.

    高宗被迫退位後,稱太上皇,被日軍監視居住於慶雲宮(改名德壽宮)內.1910年日韓合併,南韓皇帝,太上皇和皇太子被授予日本皇族的身份,高宗的封號降為"德壽宮李太王".1919年1月22日凌晨三時,高宗突然在德壽宮去世,終年六十八歲.關於其死因,日本北韓總督公佈為"腦溢血發作",但是沒有病理報告,自然不太可信.南韓民眾認為是因為高宗計劃向巴黎和會派遣密使,代表南韓民眾訴說在日本總督統治下南韓的苦難,要求南韓獨立,但是這一計劃被洩露了,所以日本北韓總督府命令高宗身邊的侍從在高宗的御膳裡暗中下了毒.高宗去世當晚用瞭解毒的醋,不久便毒性發作,痛苦地說"我吃的是什麼東西,這麼難過",不久便死去,死後兩眼發赤,全身有紅斑,且很快腐爛.1919年3月1日,在為去世的高宗舉行國葬的時候,北韓國民借悼念這位一生經歷坎坷的國王的機會,在各地聚集遊行,要求北韓獨立.是為"三·一"運動,也是北韓近代獨立鬥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俄軍反潛機頻繁出動 西邊遇上F35東邊又碰到F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