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林行者

    時間不同,文化內容不同,華人過年是對家對故土的思念,西方有好多移民國家,是沒有家鄉的概念的。東方體現的是家,團圓。西方的算是實時娛樂!

  • 2 # JO胡

    東西方過年區別:東方人過年是過春節,主要是家人團聚在一起慶祝新年。西方人過年是聖誕節,紀念耶穌誕辰的日子。

  • 3 # 少衛真

    一個純文化的問題,春節最能和西方對應的節日應該是聖誕,最簡單的理由就是放假的天數是顯著的標誌。如果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只是互相找到了可以對標的地方。文化上的區別就是一個建立在信仰上,一個建立在農事上,由此決定了各自發展的路徑。歷史越悠久需要繼承的東西就越多,歷史越簡單繼承的就少,好處就是沒有因繼承帶來的包袱。節日是屬於孩子們的,道理就是繼承的需要,我們的春節缺少了年味,是因為過節不但是文化上的一種繼承需要,也是滿了一年之際,內斂的華人要“瘋狂”的釋放一次,祭祖完了就是吃喝玩樂。這樣的內容,基本是天天想要天有,農事沒有那麼操心了,人活的就不那麼糾結了,更重要的是我們進入了後工業時代的城市化時代,生存的問題基本無憂,餘下的就是如何富裕。老人說有錢天天過年,沒錢天天難過,就是這樣的道理,農業社會錢就是收成如何,現在錢的概念是多寡的不同,而這又是相對的。所以年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就是釋放心情的時候,總有那麼點總結,總有那麼點自省,看著妻兒老小更有點明天會更好的自信。這依然是老派的春節感覺,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好好的抓緊時間,別委屈了自己,辜負了難得的七八天。西方的聖誕和我們的春節沒法比,農事的節日賦予了現代化的內容,改變不了的是,那濃濃的人情味,年味淡了就是這濃濃的人情味,被商品社會稀釋了,儘管如此還有一記,如烙印一樣的記憶,信仰的節日估計也是如此。現在還真沒看過,關於基督教信仰的人口比例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的統計。不過常識告訴我們對科學技術的依賴程度越高,文化的流傳必定是越來越少,越來越淡,道理就是文化是種生活習慣,本就是很物質的,只是我們人為的,在這樣的基礎上賦予它更多的內容。宗教和人情的社會,都是從歷史的滄桑中走過來的,科學成為了人類的唯一認知後,必然要淡化很多文化內容,因為人類總在追求更好的。春節和聖誕都是一個文明的符號,後人也許還會繼續不斷的一年又一年的過春節,但是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如果不是長假強化了它的氣氛,春節的味道過了初三就會沒了年味,因為文化是我們的一種精神負載,過於沉重就會影響發展,一切都是在自然而然中被不斷的解除安裝。

  • 4 # 思維技術

    東西方過年有什麼區別?

    一、聖誕節和春節的來歷

    聖誕節(Christmas Day)是歐美國家人民一年中最重要、最熱鬧、最喜愛的節日。它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誕生的節日。12月25日這個日子是在公元354年由羅馬天主教教會規定的。之所以選擇這一天為聖誕節,是為了同世俗的農神節相一致。因為這時開始晝長夜短,日照時間變長,太陽賜予了人們與日俱增的溫暖和光明,因而人們為了感謝太陽賜予人們的福祉,常常舉行各種活動向太陽頂禮膜拜。把象徵“世界之光”的耶穌誕生與“太陽再生”聯絡起來,使基督教更富有可信性,對改變異教徒的信仰更為有利。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只是從1913年才開始的。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又稱“年”。傳說太古時代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頭上長著觸角,兇殘無比,每到寒氣將盡,新春快來之時,就要出來殘害人畜,毀壞家園。人們為了防禦它,就聚到一起,利用“年”怕紅怕響的特點,用貼“桃符”(春聯),“爆竹”的辦法把它嚇走。長期以來習以為俗。並且每逢春節,人們總對新的一年寄託著無限的希望。

    二、聖誕節和春節之前的準備活動

    聖誕節季節大約從聖誕節前的一個月左右即11月底就開始了。甚至從感恩節(Fourth Thursday of November)的第二天就開始了巨大的購物高峰。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到處星現出一派歡樂的繁忙景象:商店裡,街道兩旁,大小櫥窗裡都點綴著聖誕節傳統的色彩:紅色和綠色——象徵著富裕和長壽。聖誕老人,牧羊人,天使的形象展現在櫥視窗;象雪人、雪撬、滑雪、溜冰等一類冬日的景象也隨處可見。大小店主都在做出各色迷人的廣告,延長營業時間,以招攬顧客。商店裡也變得越來越擁擠,人人都在選購饋贈親友的聖誕禮物。富裕的家庭每年都要購買大量的禮品;貧窮的家庭哪怕是借錢也得去買一些禮品,慶賀一番。所有家庭都徹底清掃房間,屋裡屋外精心裝點。其中聖誕樹是最受歡迎的,因為人們認為聖誕樹可以帶來好運。幾乎所有家庭裡都有點綴著各色彩燈的聖誕樹。人們還喜歡把從朋友那兒收到的賀卡等禮物掛在聖誕樹上或堆放在聖誕樹周圍。

    中國的春節前也一樣,家家戶戶忙過年。大約從陰曆“臘八”或元旦過後,人們不僅購買饋贈親友的禮品,而且也為自己,為家人增添新的衣物,貯存食品待人接客,也為來年春天慢慢享用。各個家庭裡忙著敬神祭祖,灑掃庭院,清洗衣物用具,千乾淨淨迎接春節以圖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殺豬宰羊,製作臘魚臘肉、蒸年糕、做豆腐,以備來年慢慢享用;貼春聯,貼“福”到,掛年畫把屋裡打扮得喜氣洋洋,春意盎然,烘托節日的歡樂氣氛。

    三、聖誕節前夜和春節前夜即除夕

    聖誕節前夜,即12月24日晚,是孩子們最激動的日子。因為相傳這天夜裡聖誕老人由遙遠的北方駕著鹿撬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分送禮物。孩子便可從他那裡得到心滿意足的禮物。英國的孩子們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會在夜裡從大煙囪中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其實這些實物都是他們入睡後父母贈送的。聖誕老人只是古老的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由聖誕老人的傳說故事,使人不禁想起了中國的一幅年畫,這幅年畫由三部分組成:左右兩旁合到一起是一幅紅紅的對聯,中間畫有一位白花花鬍鬚,身著白色長裙,手柱拐仗,帶著樂呵呵笑容的富貴長者形象,兩膝邊畫有兩上紅衣童男、童女,其手中有魚兒跳躍,仙桃可口,身後牽著一梅花鹿,歡天喜地的樣子,象徵著百歲長壽,兒孫滿堂,年年有餘。

    另外,除夕晚上吃年飯之前,人們也常祭祖,據說財神爺會賜給人們新的一年裡平安富足。這與西方的神話傳說無不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中國的除夕夜還有許多慶祝活動:是日,家人團聚。哪怕再遠的路,也要設法天黑之前趕到家,共吃年夜飯,談笑風生,舉杯暢飲,徹夜不眠。在中國北方,也有不少地區是在“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飯,而除夕晚上吃餃子。燃放煙花爆竹則是除夕夜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從日落開始,鞭炮聲便此起彼伏,尤其是在晚上7點左右和新年的鐘聲敲響之時,爆竹聲響徹雲霄,不絕於耳。據說燃放鞭炮還具有祈求新年吉祥如意的含義,於是代代相傳,成了各家,非常有趣的活動。按照傳統習俗,過春節還要給孩子們“壓歲錢”。“壓歲”傳說有三種含意:一是將過去的歲月“壓”住,祝賀孩子邁開了新的一步;二是預祝新的一年順利吉祥,身強體壯;三是驅除邪惡,給孩子們“壓歲錢”也表示著把鎮惡祛邪的“利器”交給了他們。

    四、聖誕節和春節當日的慶祝活動

    聖誕節期間,人們相互寄贈聖誕賀卡。這是祝賀節日的最普遍的方式,特別是對平常不大見面或在遠地的親友,一般提早寄出,預期在聖誕節前寄到對方。除了寄贈賀卡,成人還贈送禮物。聖誕節早晨,人們滿懷喜悅之情開啟堆放在聖誕樹下的禮物。欣喜若狂,盡情地體會著親情、友情。接著基督教徒們習慣在聖誕節前夕和聖誕節早晨全家到教堂去作禮拜。聖誕節盛行唱讚美詩和頌歌,長者給兒童、青年們講耶穌故事。此外還有專唱頌歌的行吟者挨門逐戶唱頌歌,每到一家,都備受歡迎。

    聖誕節這一天,最重要的莫過於全家人在一起共進聖誕晚餐了。正象華人過春節吃年夜飯一樣,歐美人民也十分注重全家人相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匝圓的晚餐。除一般節日的美酒佳餚外,各民族還有些特殊的傳統食品。晚餐過後全家人快活地圍坐在火爐旁邊吃水果、聊天等,其樂無窮。

    中國的春節這一天,人們一大早就燃放鞭炮,以迎來新年的幸福快樂。吃完早飯後,親戚鄰里相互串門拜年,互致節日祝賀與問候,身處異地的朋友打個電話彼此問候對方,祝福新年愉快。機關單位實行團拜,大家聚到一起,以慰去歲勞苦,今歲吉祥。

    五、聖誕節和春節的歡慶活動

    聖誕節後的慶祝活動一般持續到新年(1月1日NewYear’s Day)或主顯節(1月6日Epiphany)。其中聖誕節表演活動是十分受歡迎的。戲院為兒童上演專場節目。例如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40一1893)創作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The Nutcracker)是每年必上演的,最受歡迎的古代作品之一。另一個節目就是19世紀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新(1812—1870)所寫的《聖誕頌歌》。馬戲團也是父母們可能領孩子們光顧的去處,以此作為節日的特別餘興。經過耐心訓練的獅子、老虎會作高空騰越,就連大象,馬這類性情比較溫順的動物也能露一手驚人的絕招。聖誕節是一年中人們最歡快的時刻。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人們都歡快地唱著聖誕頌歌。

    春節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Lantern Festival)。人們一般從事三大慶祝活動:1、走親戚,帶上禮物去拜年。春節那一天一般是鄰里之間或近距離的親戚朋友之間相互登門拜訪、祝福。春節之後從第二天開始,人們首先拜訪的是年齡最長,輩份最高的親戚;接著是拜訪和自己同輩的親戚朋友。輩份比自己小年齡較輕的一般是對方上門,來看望你。從正月初二開始,路上行人絡繹不絕,人人提著大小不等各式各樣饋贈親友的禮品。當客人進屋時,主人滿懷熱情,拿出最美的酒,最好的菜來殷情款待。拜年的習俗確實體現了華人民尊老愛幼,互相祝賀的薪風尚。2、玩龍燈、舞獅子。春節之後,最熱鬧的莫過於全家人一起去看燈、看龍獅表演了。這些“雄獅長龍”的翻滾跳躍,生動活潑,給新春佳節增添了無窮的歡樂和熱鬧氣氛。3、春節期間,另一年顯著特點就是婚禮宴席多。這裡主要是指在農村,因為城裡的姑娘小夥子多半利用五一節、國慶節來操辦婚禮。在農村,春節期間舉行婚禮特別多。因為這時,親朋好友多在家,紛紛前來祝賀。另外春節期間,也是人們休息,為新年做計劃,安排的好時段。

    六、聖誕節和春節的精神宗旨——團聚、友誼和愛心

    這兩大節日均屬於歷史悠久,非常隆重、熱鬧的節日。從節日前後的慶祝活動來看,兩者大同小異,均在年末春初,是人們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好時光。由於東西方文化習俗不同,人們慶祝的具體形式有所不同,如華人喜好舞獅子,玩

    龍燈,而英美人民愛唱聖誕頌歌。我們會發現二者的精神宗旨是一致的,人們都崇尚團聚、友誼、愛心。

    聖誕節人們一般均放假休息兩週,舉家團聚,在一起共進聖誕晚餐。然後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也有的家庭團聚之後一起出去旅遊,享受美麗的自然風光。聖誕節期間,家庭成員之間、親朋好友之間互贈賀卡、禮物等,祝福對方聖誕快樂,友誼永存。另外,人們在聖誕期間不忘關愛別人,尤其是對遭受不幸的人們,例如在英國,人們常用白紙包了禮物送給住家附近的窮人。聖誕節精神就是關愛別人和別人分享,同甘共苦。

    中國的春節,人們最崇尚家人團聚。哪怕是在天涯海角也想奔回家過年,家人團聚,喝杯美酒,傾訴心中的思念之情。人們在這思念的季節總不忘自己的親朋好友,或寄張賀年卡,以表達情誼,勉勵朋友在新年裡有更大的進步,或者親自帶著薄禮登門拜年,表現出關愛之心。人們總忘不了身邊的老人,幫助他們整理衛生,並送去精美的禮品,所有的這些可謂是節日的靈魂,節日的精神宗旨——親情、友情、愛心賦予了節日的偉大意義,才使這兩大節日經久不衰,代代相傳至今。不分貧賤,不分地區,人人歡樂,為之慶賀,為之祈禱。

    這正是全人類的一致願望。儘管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不同,但人類的精神追求和美好願望是相同的,這也正是東西方文化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hone抹除所有內容和設定怎麼恢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