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勇180607335

    1、爭強好勝、一觸即潰。

    一位12歲的男孩,要買一件不太實用、價格又貴的玩具而遭拒絕後,便將父母給的80元零花錢剪得粉碎。父親打了他一巴掌,他一氣之下喝下了一瓶標有“骷髏”樣的毒藥水。另一位13歲的女孩,因貪玩而成績直線下降,母親嚴厲批評,她被認為奇恥大辱,難以忍受,一咬牙吞下了90多顆安眠藥。心理學家將這種在封閉式環境中養成的個性十足,爭強好勝,看似強硬,然一觸即潰,似蛋殼狀的畸形心理,稱之為“蛋殼心態”。“蛋殼心態”所導致的悲劇,固然主要在於自身。但稍加分析便可看出,這種畸形心理養成的背後有複雜的背景。

    家長的溺愛,嬌寵是形成“蛋殼心態”的主要原因。隨著獨生子女的不斷增多,許多家長視子女為掌上明珠,凡事百依百順,任意遷就,溺愛的結果使孩子形成了一種只能惟我,不能刺他,只能至上,不能俯就的畸形心理。

    兩在板塊日益激烈。從社會發展看,一方面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為青少年“蛋殼心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蛋殼心態”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獨立、果斷、勇敢、自信等個性越來越不相容。例如:父母的期望越來越高,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則越來越差。一旦發生激烈衝撞,如高考失敗等,並加以指責,便容易釀成悲劇。

    外來消極因素的影響。改革開放使國家呈現勃勃生機,但難免會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一些不良的東西侵襲著孩子稚嫩的心靈,一不注意防範,便會造成嚴重後果。

    “蛋殼心態”的一大特點便是容易造成事故,釀成悲劇。這就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共同防範。家長要充分認識“善教”的重要性;社會要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環境,如:組織集體活動(尤其是寒暑假),開闢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的活動場所,開展心理諮詢等,將孩子從“蛋殼”中引出來。

    2、不知道怎樣愛孩子。

    “母愛專家”冰心老人曾說:“我們不要回避‘母愛’,不過不要像我以前那樣拿他當成人生哲學……母愛要有親身感受,我長大了才明白,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母愛。有時候母愛並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現,就因為母愛不健康。……要從小培養孩子不自私的好品質,有東西與別的孩子一起享用,那樣才好。我早說過,凡是自私的孩子,在學校裡不會是好學生,到社會上也不是好公民。一個人最怕自私。”冰心老人還說:“孩子有一種逆反心理,很厲害,學鋼琴的孩子恨鋼琴就是這個道理。舉過例子吧,我有個小舅舅,他願意把我培養成才女,買來琴和棋子,還找來字帖,讓我先學顏,再學柳和趙,琴棋書畫嘛。我這人從小坐不住,總在外面玩。小舅舅一來,我玩不了了,所以對琴棋書畫特別恨!因此,至今,我的字不太好。小時候沒練過,只在學校寫過大仿和小仿,每星期一次。孩子不能勉強,讓他們自由生長。”父母又該怎樣教育孩子,愛孩子呢?冰心說:“在家庭教育方面,不要在人前誇孩子,也不要在人前說孩子不好。誇孩子容易使他驕傲;說孩子不好,又容易傷害他的自信心。因此不要當著客人的面談論孩子。客人有什麼問話,讓孩子自己回答,也不要硬拉他過來,教給他說什麼什麼,虛偽得很。……有些孩子稍微有些成績,家長就到處替他張揚,還把報道剪貼下來,讓我題字。我說,我願意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古人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稍有成績,家長就到處吹,把孩子的希望吹掉了。其實名聲這東西好比坐轎子,要別人抬,不是自己抬。……要讓孩子們自由地發展,我曾為一個學生題字:‘專心地學習,痛快地遊戲。’”

    3、無意養出個“小皇帝”。

    獨生子女家庭在中國越來越多,到20世紀末,將有半數家庭成為獨生子女家庭。只有一個寶貝,使得不少家長有意無意地嬌慣、遷就、溺愛,不知不覺地把孩子寵成了家裡的“小皇帝”。在條件優越的家庭裡,獨生子女本來就容易滋長某些缺點,尤其是家長愛的不當,會使孩子養成驕傲、任性、嬌氣、自私和愛慕虛榮等缺點,嚴重的甚至會給家庭帶來不幸。據調查:在偏食、吃零食、花零用錢、生活自理能力和個人衛生習慣等方面,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存在的問題多,這些問題的形成與其家長嬌慣、溺愛有著直接關係。

    ①偏食與挑食:調查發現,有嚴重偏食的獨生子女佔81%,而非獨生子女佔12%,家長只因只有一個孩子,生怕養不好,特別關心孩子的“吃”,千方百計地想要孩子多吃點,吃好點,讓孩子挑食,或按孩子的要求選購食品,而根本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合理膳食的科學要求,孩子挑食,在一個時期內在天天要吃肉,吃蛋,家長為了讓孩子長胖,寧願自己少吃或不吃,也要滿足孩子的要求。由於吃得過量,孩子不久就產生了厭惡肉蛋類食物,後因偏食造成體內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缺乏,身體由胖日漸消瘦,智力發育緩慢。此時,家長為此十分後悔,但為時已晚。糾正孩子挑食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了。②亂花零錢:一份來自上海的跟蹤調查表明,8年中小學149名學生的零用錢在三年內上升了61%。有些家長愛把買東西剩下的零錢等比例孩子買零食使用。看起來這像是疼愛孩子,但卻使孩子養成花零用錢物習慣。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要錢也要得越來越多,不滿足要求,就大吵大鬧。有的自己動手去拿這家長的錢,甚至產生偷竊行為。這種不良習慣的後果是十分危險的。③缺乏生活能力: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怕孩子自己洗臉弄溼了衣服,自己穿衣服容易受涼感冒,自己吃飯耽誤了時間……,於是把孩子生活上的一切都包了。以致不少獨生子女到快上學的年齡了,還不能自己穿衣、洗臉,還要家長餵飯。不讓孩子優生任何事,使得孩子變得膽小、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④挑剔衣著:獨生子女一般愛挑剔衣著。調查發現有這種習慣的競佔90%。不少家長總想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給孩子做過多的衣服,任其挑選,致使孩子覺得自己是家裡的寶貝,要什麼有什麼、稍舊的衣服不穿。不如意還要發脾氣,挑一件雙一件,花費了好長時間,有時任意支使父母。⑤“自我中心”: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過著沒有小夥伴的生活。有的家長又不喜歡讓孩子與別的孩子一起玩,怕孩子受欺負,以致造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容易變得利己,缺乏共同責任感,不懂得友愛,也很容易變成缺乏社會道德的人。

    總之,一般說來,獨生子女有三個心理特徵:Ⅰ、只有權利感,沒有義務感。霸道、自私是最明顯的行為表現,懶惰成性,什麼事都想別人替他做。Ⅱ、任性、驕傲、自理能力差。溺愛實際上剝奪了孩子參與實踐的勇氣和鍛鍊意志的機會,變成了軟弱的“小羊羔”。實踐能力、生活能力差,不會也不願自我服務,挑吃挑穿,鋪張浪費,不愛惜東西。Ⅲ、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協作精神,不善團結,不善同情、不善競爭、更不善解人意,得不到“逆境”的鍛鍊。

    父母本在望子女成龍、成鳳、結果事與願違,培養出懶漢、懦夫、低能者、蛀蟲、將來可能成為流氓、罪犯,於國於家均不利。這是多數獨生子女家庭應引以為戒的。要謹防“獨生子女綜合症”。

  • 2 # 生命驚喜家庭教育

    一是家長的心態變了,獨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表現出“四過”:過高的期望、過分的關心、過多的呵護、過分的保護。

    二是孩子成長的環境變了,由“兒童世界”轉化為“成人世界”,家長對子女的壓力在加大,子女對家長的依賴心理在加重,同時子女與家長之間的錯位可能性也在增大。

    三是孩子的生活內容變了。今天的孩子是在 電視 機前長大的孩子,被稱為“電視兒童”。住房面積大了,子女與父母溝通的時間卻越來越少,甚至於子女向家長關閉了心靈的大門,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使家庭教育出現了諸多誤區。

    誤區之一:考試高分就是一切家庭教育觀念是家長對子女教育的基本認識,它受多種因素影響,除傳統的因素外,還受學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影響。長期以來,中國的中小學教育普遍實行的是“應試教育”,這種教育模式強調選拔功能,始終把應試與升學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忽視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個性差異,力求鍛造“馴服聽話、考試高分”的標準件。

    誤區之二:內容上枯燥單一目前的家庭教育內容往往是單一的、狹窄的、枯燥乏味的。有的家長為了讓子女早日成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確定了發展方向,讓孩子專攻某一方面的技藝,如音樂、繪畫、書法等等,其它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則棄之不顧。

    誤區之三:方式上簡單粗暴家庭教育在方式上存在著簡單粗暴現象,

    主要表現為四種類型:

    1、嬌寵型。這種教育方式主要源於父母溺愛子女,將孩子捧在手裡,含在口中,以免外來的侵害;對子女的要求有求必應,要什麼就給什麼,不讓子女受一點委屈,久而久之,就會大大助長子女的貪慾。

    2、專制型。該教育方式則源於父母的自私或自以為是的心理。家長視子女為私有財產,愛怎樣就怎樣,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訓,嚴加管制,強迫教育,動轍就體罰子女,諷刺、挖苦、毆打、斷食,不擇部位,不擇手段,不僅傷害子女的自尊心,還容易致傷、致殘、致死。

    3、放任型。這種教育方式表現為家長對子女放任自流,不管不問,有些家長甚至常常拿自己的童年與子女的現在作比較,其實,過度的放任與嬌寵沒有什麼兩樣。

    4、攀比型。作為家長不顧自己孩子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盲目地和人家的孩子攀比,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專挑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比,其結果是過多的埋怨、批評、侮辱、體罰,子女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在家長簡單的“攀比型”教育中喪失殆盡,造成家長與子女的關係不和,壓抑子女的個性和聰明才智,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 3 # 艾悅之洲

    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隱患是什麼?

    獨生子女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已逐漸成為職場和婚姻世界的主要力量。從這些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身上可以看出,大部分獨生子女都能和社會相融,其中不乏精英,但也有一些獨生子女存在著各種問題,這也是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是獨。

    一些獨生子女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獨,眼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不會為別人著想。從職場上來看,只要是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不惜使出任何手段,什麼打小報告、拖著不辦、玩失蹤,都是正常現象。

    從婚姻中來看,以自我為主,如果對方做的事、說的話,不合自己心意,輕則吵架,重則離婚。現在離婚率居高不下,不能忍受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合作精神,唯我獨尊。原因就是家裡總是以孩子為主,別人都得配合他,他想不到要配合別人。

    對策:獨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透過遊戲、結交夥伴、學習分享等方式,讓孩子學會如何團結協作,替別人著想。

    二是隨意性強。

    有些獨生子女喜歡率性而為,想做的事就去做,不想做的事,誰逼著都不行。在工作中,大不了辭職不幹了。而在婚姻中,自然是一拍兩散。

    究其原因是不負責任。沒有什麼責任意識,原因就是從小就有人跟在他後面為他收拾爛攤子。

    對策: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把責任意識灌輸到孩子的頭腦之中,可以讓孩子從小就承擔一些事情,規定這件事就由他來負責。比如出遊時的物品準備、問路、線路設計,等等。

    三是隻顧眼前。

    有些獨生子女生活中,喜歡月光,錢花光了就朝父母要。工作中不能合理安排時間、事項,有時忙得加班到半夜,有時閒得無事可做,沒有辦法做到合理、有序。

    究其原因就是別人為他們安排得太多,他們沒有從大局、長遠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對策: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分時段,適當讓孩子自己安排一些事情,自己設計一下金錢怎樣花。這樣孩子會有一個長遠的意識。

    獨生子女受到的關注太多,很多時候也受到了家長的束縛。他們慢慢的也會有反抗意識和逆反心理。等到他們有做主時,往往就會做出一些出乎家長意料的事情來。

    為了孩子以後的生活、工作著想,獨生子女的家長也應儘量學會將目光從孩子的身上收回來一些,多給孩子自由,讓他們早些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事務,學會怎樣與別人、與社會更好地融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近五十,長跑真的有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