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對照組

    生物專業畢業生過剩

    不止是生物方向的博士,從本科生開始就有畢業生/對口崗位的比值偏大的現象,而且非常嚴重。根據紐約時報的17年的報道,生物科學畢業生超就業需求15倍(包括本科生、碩士和博士)。作為對比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甚至略少於崗位需求。中國也有類似的現象,而且本人本科所在的院系這些年還在擴招。

    作者 Steve Lohr, 來源 https://www.nytimes.com/2017/11/01/education/edlife/stem-jobs-industry-careers.html?smid=fb-nytimes&smtyp=cur

    生物專業對口崗位較少

    題主提到了基礎研究的生物醫學博士,重點就在於基礎研究。生物類專業中偏應用的方向相對不愁就業,例如生物工程、發酵、在職醫生等,然而基礎研究相關的方向出路較少。

    最主要的工作型別是教職、研究員,然而這是一個金字塔。越到頂端,人數越少。從生物類本科到生物類正教授,人數逐級遞減,大部分人在中途離開。生物類本科畢業生最終能成為教授和研究員的比例基本低於千分之一,那剩下的人呢。

    對口專業在國內相對較少。生物類基礎研究的碩士博士畢業常見出路有生物醫藥研發崗位、生物試劑器械銷售崗位、生物方向諮詢崗位和實驗室技術員類崗位。由於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相對還不夠繁榮,這些崗位的總量與畢業生總量差一個數量級。我親眼見到過來我們實驗室推銷的銷售,有著海歸生化博士學歷。給我們推銷快速PCR試劑盒,原理和操作流程給我們講得頭頭是道,我們就意識到這個銷售不簡單,結果一問是博士。總之,大部分生物類畢業生基本沒有從事對口工作。

    生物專業就業性質

    有人說,生物本就不是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這個說法略有些片面。還是前面提到的,確實也有偏應用型的方向。比如發酵,我本科同學中就有去酒廠醬油廠工作的。生物醫學中疫苗研發目前比較火,正值新冠病毒流行的關頭,各國各個企業都投入很多,未來也是各國需要大力發展的領域以應對未來的疫情。但是,生物醫學中,大部分方向還是以基礎研究為主,這確實就不是以就業為導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認識到自己心理有問題的人,適合做心理諮詢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