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92023773969

    先給大家說一個真實的案例吧:

    一位女患者,19歲,體型肥胖,先後前往精神科和心理諮詢室接受治療。自述近3個月至少每週2次因情緒波動而暴飲暴食,每次攝入常人4~5倍的量,無法自控。過後又擔心發胖採用催吐的方法將食物全部吐出,暴食後出現內疚自責,甚至自殺觀念,體重無明顯下降。

    雖然這個病例有些極端,但是借用食物作為暴力的行為並不少見,只是程度有輕重之分,還有部分人並不認為這是不健康的行為,以為大量進食只是安撫情緒的一種常見方法。借用這位女士的案例,我想向大家普及一些暴飲暴食的知識。

    一、 你知道什麼是暴食症嗎?

    首先大家知道,暴食症的人群並不少見。暴食症(BED)是一種進食障礙,其特徵在於頻繁和反覆發作的暴食事件,伴有相關的負面心理和社會問題,患者極度恐懼肥胖,但沒有暴食後的清除事件,例如頻繁催吐、導瀉、濫用利尿劑、劇烈運動或者不理智節食等,這是區分於神經性貪食症很重要的一點。

    暴食症有一些典型的特徵:

    A、 短時間內吃超過一般量的食物

    B、 不能控制吃的量和停止的時間

    當上述症狀滿足一週一次並持續3個月及以上,那我們就可以診斷為暴食症了。

    暴食之前,患者常有抑鬱情緒,感到悲傷、孤獨、空虛和孤立,或者由於無法抗拒的壓力而感到焦慮。這些情緒可能來自不和諧的家庭環境,工作學習壓力,失敗的社交活動,或者不能緩解的感情摩擦等。這些感受在暴食的時候可以得到緩解。但是在暴食後,患者又會因為詆譭性的自我批評和負罪感再次恢復抑鬱情緒。

    暴食行為常常有緊密特點,持續時間通常從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一般短於2個小時。大多數暴食行為是自發的,也就是沒有計劃發生的,但有些暴食行為是有計劃的。暴食的頻率依據心理障礙嚴重程度有不同,從偶然的一個月2~3次到一日數次。患者的攝入食物量不同,但都超過推薦攝入量,暴食時消耗熱量是推薦攝入的3~30倍。

    暴食患者體重常有頻繁波動,對自己的體型變化過於擔心和關注,可能轉變成對身體某一部位的變化不滿意或不接受。這種情緒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進入暴食症的惡性迴圈。

    另外,暴食症要和神經性貪食症區別。神經性貪食症可能與神經性厭食症交替出現。

    貪食症(bulimia)可以定義為病態的飢餓,常表現為發作性的暴食或者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迅速攝入大量食物。神經性貪食症(bulimia nervosa)則是飲食障礙,特徵為反覆發作和不可抗拒的攝食慾望及暴食行為。患者有擔心發胖的恐懼心理,常常會不理智地採取引吐、導瀉、禁食的極端方法消除暴食行為引起的發胖。

    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 AN)是一種多見於青少年女性的進食行為障礙,特徵是由於對肥胖病態的恐懼和對體型、體重的過度關注,故意控制飲食,並採取過度運動、引吐、導瀉等方法減輕體重,使體重降至明顯低於正常的標準,常伴有一系列生理、行為、心理的改變。這種體重減輕並不是軀體疾病導致的,而是一種飲食障礙。

    神經性貪食症與神經性厭食症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機制和性別、年齡分佈。

    二、 你知道暴食症有哪些危害嗎?

    1. 肥胖:

    這是暴飲暴食帶來的最直接的表現。肥胖的危害不勝列舉,肥胖體質已經證明與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脂肪肝有直接的關聯。此外由於身體脂肪量增加,肥胖者的骨關節炎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發病的機率也要比常人大。

    2. 抑鬱症及其他情感障礙:

    暴食症和情緒障礙是雙向促進的。多數暴食症患者是神經性厭食症的延續,雖然暴食症不是神經系統疾病導致暴食行為,也不是繼發於癲癇、神經分裂症等精神障礙,但暴食症合併精神障礙的患者比例很高。

    有資料顯示,約80%以上的患者伴有情感障礙,其中抑鬱症最常見,可能發生在超過1/3的神經性貪食,和一半以上同時患有神經性貪食和神經性厭食的患者中。抑鬱症可發生在暴食症前後或同時發生。一方面是患有暴食症的患者對自己行為的深深自責,另一方面,面對肥胖的身體陷入自卑和焦慮之中。這些都加劇了患者抑鬱症的發病程度,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焦慮障礙,包括廣泛性的焦慮障礙、驚恐障礙、強迫症、社交恐懼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也能在患者身上找到痕跡。

    三、 暴食症的好發人群有哪些?

    暴食症的人群發病率約1—3%,男女發病率相當。根據實驗調查表明:30-40%尋求減肥治療的人可以被診斷患有暴食症,而70%的暴食症患者都有肥胖。

    通常,大人們不會認為兒童有主動暴飲暴食的意識,而誤認為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期,需要攝入大量能量,以及兒童對攝食行為的自制力較弱。但恰恰是這個階段出現的不良飲食習慣影響成年後的進食行為。兒童消化功能不健全、心智發育不好,沒有青少年期間的暴飲暴食行為不僅會讓兒童養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引起健康問題,還會對其以後的心智發育產生深遠影響,所以幼兒的暴飲暴食也不應當被忽視。

    初步判斷自己是否有暴食症,可以透過以下幾個評估建議:

    (1) 存在反覆發作的暴食(至少在3個月內每週有2次),而且每次都是在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食物;

    (2) 總是持續存在進食想法,對進食有強烈慾望或衝動;

    (3) 進食後發生懊悔、恐懼,擔心發胖,選擇一種或幾種方法來抑制發胖可能,包括自我引吐、灌腸、間歇禁食、使用藥物抑制進食、服用利尿劑,有些患有糖尿病的暴食症患者可能無視胰島素注射;

    (4) 暴食症不一定都會引肥胖,不少患者因為自我認知因素而對肥胖有強烈恐懼,導致暴食後禁食頻率增加或者促排操作過頻,最終體重遠遠低於標準水平。

    四、 為什麼會出現暴食症?

    暴食症的發病機制尚無確切原因,在臨床觀察中,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 生物學因素——

    遺傳學方面的研究發現,孿生子同時患病率較高,單卵雙生子同時患病率高於雙卵雙生子,在患有暴食症的家族成員中,藥物依賴(尤其是酒精依賴)、情感障礙和單純性肥胖的發病率較高,這些資料都提示暴食症的發病可能與遺傳相關。

    2. 心理因素——

    患者可能在學齡期或青春期就因為適應困難、敏感性強、情感不穩定,更容易出現憤怒和衝動,這些原因導致患者開始暴食。在成年後,情感障礙始終伴隨患者,伴發的暴食行為成為患者緩解情緒障礙的依賴手段。

    有些成年暴食症患者是因工作壓力、家庭環境、感情經歷和社交恐懼等問題,出現輕微的飲食障礙,比如感受到壓力或不愉快,就透過攝取零食或外出加餐釋放情緒。久而久之,逐步放任行為,感情脆弱和飲食增加兩者就反向發展,最終進展成為暴食症。

    3. 社會文化和家庭因素——

    多數貪食症或暴食症患者是完美主義者,追求體型完美和成就感。在發生家庭衝突、遭受家庭和感情拋棄、在校園或工作中遭受歧視和質疑情況下,患者往往會透過不理智的進食行為舒緩情緒波動。

    從神經生物學角度來講,大腦的獎賞機制或許是暴食症最合理的解釋。在Cell Metabolism中,一篇名為Supra-Additive Effects of Combining Fat and Carbohydrate on Food Reward文章提到:“與只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相比,人們更喜歡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與單純含有兩者之一的食物相比,人們更樂意為包含兩者的食物付更多的錢,並且這時人們的獎賞中樞顯示更加興奮。”

    另外,在神經性厭食症和貪食症的對比研究中,發現神經性貪食症患者血液和腦脊液中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水平改變明顯。對於一個健康人的大腦來說,去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參與食慾和滿足機制,飢餓可以誘發這些神經遞質的變化。

    在貪食症患者中存在低水平5-羥色胺,這與碳水化合物成癮有關。西藥氟西汀(fluoxetine,又名氟苯氧丙胺),是一種5-羥色胺激動劑,在遞質傳遞過程中可以抑制下游神經細胞對5-羥色胺的攝取,引起中樞神經系統5-羥色胺水平升高。也正是這個機制,有臨床經驗推測氟西汀對減少暴食發生有效,另外的治療機制是升高中樞神經系統的5-羥色胺水平可以減輕碳水化合物成癮,繼而減少該類食物攝入,緩解肥胖症發展。

    五、 暴食症患者的腸道微生物家族:

    暴食症患者攝入過量的高脂食物,可能會加速腸道菌群結構的惡化,減少雙歧桿菌這類有益微生物的比例,而脫硫弧菌這樣的有害菌比例反而升高。這種菌群結構的變化對加速代謝綜合徵的發展具有雪上加霜的負面作用,如加速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2型糖尿病等。

    但是好在高脂膳食帶來的腸道微生物結構改變是可以逆轉的,也就是說,暴食症患者經過固定的飲食結構調整,失調的腸道菌群是可以獲得恢復的。有害菌群的菌落被有益菌群重新佔領,前者分泌的毒素減少,機體炎症減輕,胰島素敏感性恢復,最終可以逐步恢復健康。

    六、暴食症的管理:

    目前,暴食症的治療更多的是認知行為治療(CBT)。雖然這對患者的體重減輕意義不大,但這卻是患者能成功堅持下去的保證,並且也被證明這要比單純的藥物干預更為有效。其次是患者的飲食行為習慣,透過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逐步糾正不良的飲食嗜好有助於幫助患者將體重回歸正常。

    七、飲食習慣建議:

    治療的初期,不能奢求患者將飲食習慣直接調整為正常人,應首先減少暴飲暴食的發作頻率。其次,在日常生活中,飲食清淡,逐步降低食物中的熱量攝入,比如每週在上一週的基礎上減少每天100卡路里的熱量。幫助自己逐漸適應低能量的飲食,避免突然減低所帶來的機體的“反抗”。最後、適當逐步增加自己的運動量,在保證自己健康的前提下鍛鍊,這樣體重就會逐步迴歸正常。

    參考資料:

    1. Alexandra G. DiFeliceantonio, Géraldine Coppin Supra-Additive Effects of Combining Fat and Carbohydrate on Food Reward Cell Metabolism

    2. 來自WIKIPEDIA 詞條“Binge eating disorder”

    3. 來自WIKIPEDIA詞條“Childhood obesity”

    4. Zhang C H, Zhang M H, Wang S Y, et al. Interactions between gut microbiota, host genetics and diet relevant to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s in mice.[J]. Isme Journal, 2010, 4(2):232-241.

    5. Ussar S, Griffin N W, Bezy O, et al. Interactions between Gut Microbiota, Host Genetics and Diet Modulate the Predisposition to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J]. Cell Metabolism, 2015, 22(3):516-530.

    6. Schwartz S, Friedberg I, Ivanov I V, et al. A metagenomic study of diet-dependent interaction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host in infants reveals differences in immune response[J]. Genome Biology, 2012, 13(4):1-16.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介紹各種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