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耕樵讀

    對於子路這個人我個人是非常崇敬的,對於子路死前的正冠也是值得敬佩和讚揚的。首先要明白子路並非因為正冠而死,子路是“食其食而不避其難”而死的。

    子路曾在衛國做孔俚的邑宰,孔俚作亂與人謀立蒯聵為為莊公,謀殺了衛出公。子路聽說了之後,認為孔俚不忠不孝。他要進城請求殺了孔俚,在路上遇到子羔勸阻他說:“出公已經死了,城門也已經關閉了,你還是趕快逃跑吧,不要空受其禍。”

    子路對子羔說:“食其食而不避其禍”,所以子路隨著使者進城,請求莊公殺掉孔俚,莊公不聽。莊公命石乞擊殺子路,石乞揮戈斬掉了子路的帽子,子路說道:“君子死,冠不免”,子路在系冠的時候被人砍成了肉泥。

    子路無論正不正冠,他一定會死的。他是死於他心中的正義,他心中的信仰。我以前小時候很不理解那些“三步一跪拜”虔誠信徒的朝拜,事實上我到現在也不理解,但是我依然佩服他們的虔誠。對於子路所做的,我不但理解而且非常崇敬。

    子路性格非常豪爽,他與孔子說話從來不隱瞞,有時候還會當面批評孔子。孔子在見南子的時候,子路聽說南子“美而淫”就非常不高興,他當面批評孔子。

    逼的孔子只能賭咒發誓“天厭之,天厭之”,意思就是說如果我真要是有什麼非禮的事情,就讓上天來懲罰我吧。即便如此子路也是孔子非常喜愛的弟子,孔子曾對人說:“如果我這人沒用了,窮圖陌路的時候,也就只有子路一個人能夠跟隨了吧”。孔子聽說子路死了,傷心的吃不下飯。

    子路非常遵守孝道,也非常尊敬老師。但是他性格魯莽,孔子曾多次批評他,也曾說他再這樣下去“不得其死”。孔子為了對他加以引導,讓他更穩重一點,專門為他設計了服裝和衣帽,服飾搭配可以影響人的性格。所以子路對這套行頭非常看重,這是他對老師的尊重。但是不幸的是孔子的預言還是成真了。

    一個人總要有自己的信念,原則,子路為他的信念而死,他死前正冠不單單是為了體面,也為了他所尊敬的老師。這也許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吧,一個民族需要這樣的人。

  • 2 # 清雲777

    一個方向深究到一定時候必然不符合人的生活和參與社會活動受多方面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很複雜的一張大網的規律性,探索研究者這些人在醫學上和心理學中,肯定被認定是一種……,凡正是個病人,我們千萬要小心這些所為人類必須追求的美好的、理想化的、無遐思的品質,他們的陽氣過重,當這些文化與實際需求文化碰撞時,很可怕的,現在出現的好多問題真的不知咋辦,都不會活了。

  • 3 # 看遍山川

    這個事得從宋國貴族女子南子說起,她被宋國國君安排嫁給了衛靈公,可南子在宋國本來就有個青梅竹馬叫公子朝,南子身在衛國心在宋。

    南子得到衛靈公的寵愛,又想方設法讓公子朝來到了宋國,時間一長,流言蜚語四起,衛靈公是稀裡糊塗沒啥,倒是激怒了衛靈公的接班人太子蒯聵,太子決定刺殺南子,由於南子早有防備,太子計劃以失敗告終。

    在南子的“控訴”下,衛靈公下令驅逐太子和其同黨,蒯聵逃到了晉國暫避。

    後來孔子周遊列國來到衛國,得到衛靈公的親切招待,而且應邀和南子隔著珠簾會了面,這就是有名的“孔子見南子”事件,因南子名聲不太好,子路為這事還和孔子紅過臉。

    孔子雖然在衛國沒有實現政治抱負,但也不是一無所獲,結識了也與他志向相同的人士,孔悝就是其中之一,並且孔悝特別欣賞子路的忠勇為人,在得到孔子同意後,子路做了孔悝的家臣。

    幾年後,衛靈公去世,衛出公繼位,這衛出公是原本太子蒯聵的兒子,卻和他老爸的冤家南子一條戰壕,和南子結成利益同盟,而蒯聵的姐姐伯姬也不待見這個侄子,兩個關係也鬧地挺僵,這伯姬可不是旁人,是孔悝的老媽。

    公元前481年,掌權衛國十幾年的南子病倒了,伯姬聯絡蒯聵想趁此機會起兵推翻衛出公。蒯聵從晉國帶著特種部隊潛入衛國聯手自己的外甥孔悝發動了政變,殺死了南子,趕跑了衛出公,奪取了王位。當時子路在城外,聽說這事後,憤憤不平,急忙往城裡趕,不顧看門人的勸阻,進城找到蒯聵,當面警告他不能使用犯上作亂的孔悝。

    人家皇親國戚之間爭權奪利,子路完全可以作壁上觀,況且孔悝還是他主人,子路不顧及這些,而因其不忠於國君而反對他,儒家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實有淵源。蒯聵派兩名高手來攻擊子路,子路雖然很勇猛,但以一對二明顯不支。

    子路寡不敵眾,頭部被敵人兵器戳中,血流滿面,冠帶散亂。他意識到自已終將倒下,為自己的理念捐軀,主動停止戰鬥,怒目對敵人說,“君子死而冠不免”。說完,整理了衣服,束好了頭冠,面向東方,從容受死。

    子路可以說是春秋時的義士,具有那個時代的俠士之風,“食人之祿,忠人之事”,不管何時都保持君子的儀態,這些都是他的價值觀,雖然當代人不一定能全盤理解,有人認為此風幾近迂腐。 但“忠”,“義”,“士可殺不可辱”等信念始終貫穿在我們的文明史裡,流淌在血液中。

    想起近代也有類似人物,吉鴻昌將軍就義前要求整束儀表,正襟危坐也有此意義。

  • 4 # 蘇玄歌

    首先,不得不說漢語言的博大精通,稍微換個順序就能給大家這麼大的誤導。

    這個問題太容易讓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因死板守舊而害得自己丟掉性命的人,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這個故事說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孔子門生三千,桃李天下,我們知道其中有七十二賢人,還有更優秀的孔門十哲,子路都在其中。

    子路個性耿直,忠誠勇猛。即使與孔子發生分歧,也敢於直言不諱,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他思想意識中超前的一面,可另一方面,又有忠君愛國的思想情懷。

    故事本身其實是衛國的衛莊公和衛出公兩父子爭位而起。

    當時子路在城外聽說孔俚與蒯聵為了君位合謀謀害衛出公,一路急急往回走,路上遇到子羔,子羔勸其避禍,子路卻說“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義無反顧的進城了。

    子路進城要求衛莊公處置參與叛亂的孔俚,衛莊公不聽,子路便想火燒莊公與孔俚所登之臺,莊公使人擊殺子路。打鬥過程中擊歪子路的帽子。

    子路道“君子死,不免冠”,扶正帽子之時被人砍成肉醬。

    子路來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必死無疑,這種行為既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慷慨赴死的態度,你可以打到我,但你打不到我的信念。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子路的做法也許不夠靈活多變,但請不要給他戴上迂腐的帽子。

  • 5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因戴帽子被殺死的孔門弟子是子路。子路大概是孔子弟子中知名度最高的幾個之一。他性格直率,為人勇武。也是孔子比較喜愛的弟子之一。關於他戴帽子被殺之事。我個人認為,確實體現了他的迂腐,但這迂腐不是他個人的問題,恰恰也是儒家思想的問題。儒家的擁護者看到這兒不需動氣,我覺得自己也是儒家的擁護者,尚有下文。子路的於腐,體現的是一種對規則的遵守,對原則的堅持,是一種道德原則。寧可放棄生命,決不放棄原則,本身就是儒家的一個特點。而這迂腐,也正是儒家的可敬之處。這種寧死不放棄原則的精神,我個人覺得,似乎有點類似於職業道德的東西在裡邊。

    孔子辦私學,教育學生做君子。當然也是教他們謀生的本領。這就是輔助有國有家者,也就是天子、諸候、大夫們齊家、治國、平天下。既然是為東家打工,就要講職業道德。子路的死,體現出一種職業道德精神,儒家思想在後來的兩千多年裡能成為官方的主流的統治思想,與儒家身上這種職業道德精神是不無關係的。既,寧可犧牲生命,決不背叛東家。

    至於戴帽子的問題,那就是小事情了。既然問得提這個,那就先談談。在戴帽子這件事情上。體現的是儒家的重規則,重儀表。比如,孔子也有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等。以現在的話說,這是提倡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其實,席子擺的不正,坐上之後不見的不舒服,但在別人看來,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這就好象你的褲子拉鍊沒拉上,對自己並不影響什麼,別人看來就不雅了。文明的生活方式,是遵守禮儀規範,使得在群體生活中,自己舒服,別人也舒服。子路戴帽子,體現的就是這個意思。君子即使死了,也要死的有尊嚴,有體面。在規矩之中。

    從儒家對規矩的堅守上,恰恰也體現出了儒家思想的弱點,它是治世之道,而非亂世之術。也就是說,儒家的思想,是用來維護社會的等級秩序的。而不是用來在亂世之中爭權奪利的。亂世用的是道家兵家法家,儒家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兵者,詭道,在瞬息萬變的態勢中,把握大局,取得勝利,以死板的原則做指導,是絕不可能的。所以,漢高祖劉邦在奪天下的時候,對待儒生的態度是很不尊重的。據說曾經拿著他們的帽子撒尿。劉邦用來撒尿的帽子和子路所正之帽子,是一個東西。子路的死前不忘正,與劉邦的撒尿,體現了不同的態度。

    但劉邦在取得了天下之後,對儒家的態度就不一樣了。當大儒叔孫通為他制定了禮儀之後,他自己也說:“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快樂。”當國家從戰亂之中走出來之後,國家的治理,必須要靠規矩。這就是儒家的價值。

    《周禮》是儒家禮儀彙總。它規定了儒家方方面面的規矩,是規範社會秩序的原則。僅僅有了原則,沒有堅定的遵守和執行,也是沒有用的。子路的死,就體現了對原則的堅持與遵守。

    “正冠而死”的故事發生時,子路是在衛國大夫孔悝家中做家臣。孔悝是衛莊公的外甥,衛出公的表哥。是衛哥的貴族,子路是它的家臣,當然也是衛國的臣子。這與諸候是周天子的臣子,各諸候國的大夫同樣也算是周天子的臣子,是一樣的。

    故事時間很長,原因是衛國上層的政治鬥爭。而且還與當時著名的美女南子有關係。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雖然名聲不太好,但在那個時代,確實是有能力的人,衛國的權力,她掌握了很大一部分。因此與太子發生矛盾,展開鬥爭,太子失敗,逃到國外。衛靈公去世後,太子的兒子繼位,當了國君。太子不服,便聯和自己的外甥孔悝一起推翻自己的兒子衛出公,自己當了國君,是為衛莊公。

    在儒家的觀點看來,衛出公既然已經正位為君,他與孔悝之間的君臣名分己定。他聯和舅舅打跑表哥,就是犯上作亂。在明明可以置身事外的情況下,出面反對衛莊公與孔悝。因而被殺,在臨死之前,他不忘正冠,表現的是儒家誓死不忘規矩尊嚴的特點。

    子路的死,說他迂腐是一點不為過的。但儒家的令人可敬,也正在這裡。《中庸》中,有一段話恰恰與子路相關,大概可以解釋子路的行為:子路問強。子曰:……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國無道,至死不變。在這段話裡,孔子連用了四個“強哉矯”。大概在儒家看來,真正的強,是有至死不變的原則和信念。

    在子路之後的兩千多年裡,儒家的身上,始終保持這種精神。它在戰爭的年代來用來克敵制勝,爭土爭利,是絕無用處的。在和平年代,維護社會秩序是用用的。儒家人物很多,不一一列舉了。在明代,有位歷史人物的結局與子路的結局很像,我覺得相似度在百分之九十。這個人就是方孝孺。

    明朝靖難之役過後,明成祖朱棣叔叔奪了侄子的位。這與衛莊公奪了兒子的位很像。方孝孺認為,朱棣奪位,是犯上作亂。絕不承認朱棣的合法性。於是,被滅了十族。方孝孺不能不說是迂腐的,但他堅持自己理念,不為利益所動,不背叛自己東家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比那些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人,高尚上百倍。

    諸葛亮在歷史被稱為“千古賢相”也與此有關。在劉禪才能不及中人的情況下,諸葛亮一心一意的輔助。這一點,與子路身上體現的“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是一脈相承的。

    子路正冠,是對社會規則的尊重。在危難之時不忘正冠,雖有點迂腐,更多的是可敬。

  • 6 # 東風一起千帆動

    子路是被人包圍,自知非死不可,正冠就死!西方的騎士自知必死無疑時,也要正下衣冠,這是一種榮譽感!西方儒黑洋狗不要跪舔洋爹卻對中國古人百般嘲笑,搞雙重標準!

  • 7 # 牧雲散人

    儒黑們的一貫手法,無非就是斷章取義和顛倒黑白。蒯聵之亂,子路明知必死之局,卻不肯私自逃亡,選擇了輕生重義,慷慨赴難,臨死之際,冠冕被石乞揮戈打落,子路怒斥:“君子死,而冠不免。”整理冠冕後從容就義。到了儒黑居然成了為戴帽子被殺死。這顛倒黑白之能果然是毫無廉恥,儒家的禮義廉恥沒了,才有你這等無恥之輩的猖獗,難怪要黑儒家到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企業家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