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30346202023

    歐洲近代史始於15世紀,世界近代史則始於19世紀。 關於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問題,當代史學界共存在著四種不同的看法。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 這是傳統的觀點,其理論依據是馬克思的一段論述,馬克思在《資產階級和反革命》一文中指出:“1648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並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範圍的革命。……這兩次革命 克倫威爾 不僅反應了它們本身發生的地區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應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根據馬克思的這一論述,可以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歷史發展的事實也說明,把英國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是有充分理由的。 第一,在政治上,英國革命宣佈了資產階級的社會和國家原則,推翻了流行於歐洲2000多年的“神聖王權”,建立起了一套以共和政體、議會政治和兩黨政治為特徵的新的政治制度,這些制度為後來許多資產階級國家所效法,而英國革命所表現的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規律,也在後來歷次資產階級革命中得到了證實。 第二,在經濟方面,英國革命的勝利,不僅使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使英國最早開始了工業革命,而且使歐洲其他國家也受其影響,在工業和農業方面,都朝著資本主義方向發展。 第三,在意識形態方面,英國革命中和革命後所產生的先進的資產階級思想,對世界的影響尤其重大。英國革命促進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發展,在資產階級文化史上,準備了“啟蒙”時代。 最後,英國自革命後至近代末期,始終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世界近代史從英國革命開始,許多問題的根源便容易明白。 尼德蘭革命說 這種觀點認為,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衰落的歷史。因此,要確定它的開端時間,必須先確定開端的標準,那麼什麼是開端的標準呢?他們認為必須從以下三方面考慮: 第一,研究資本主義的產生,必須發端於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時機,不能提前也不能推 後。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是基礎,它在促進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資本主義開始的世紀,集中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產生時期經濟政治發展的水平和要求。 第二,在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世紀,選定一個能夠集中地反映該時代本質和主流、代表歷史發展方向、有較大影響的資產階級革命事件,作為世界近代史開端的標誌。因為在剝削階級佔統治地位的社會里,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只有透過階級矛盾、階級鬥爭和暴力革命表現出來。資產階級革命的首次成功,自然是世界近代史的一個重大路標。 第三,世界近代史有特定的研究物件和任務,在確定它的分期標準時,必須牢固樹立以近代世界為一全域性、整體的觀念,不能任意割裂和取捨。只有把上述三點有機的結合起來,全面地綜合考察,才能正確地認識近代世界歷史的開端。根據這樣的標準,毫無疑問,16世紀的尼德蘭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因為,16世紀是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世紀。資本主義時代的開始,意味著人類社會進入了從封建主義形態過渡到資本主義形態的劇烈變革時期。封建關係瓦解,資本原始積累加速進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初步發展,資產階級的出現及其與封建制度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的鬥爭,構成了它的基本特徵。尼德蘭16世紀的歷史,集中地反映了這個時代開始時的基本特徵。 16世紀的尼德蘭,以其發達的工商業傳統,優越的地理條件,成為世界上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這時,尼德蘭的工業進入了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初級階段,在農村,封建生產關係的瓦解和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經濟的出現是並行的。在經濟生活發生變化的同時,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動,原來佔統治地位的封建主階級分化瓦解,從中分化出一部分人從事資本主義的經營活動。主要由商人、包買商、手工工場主、農場主組成的城鄉資產階級正在形成,其中商業資產階級佔首要地位。他們的階級利益與統治尼德蘭的西班牙人及其封建制度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的形成,民族意識的覺醒,一場公開的資產階級風暴席捲而來。 16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絕不是尼德蘭的孤立現象,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都程度不同地有類似的變動,只不過尼德蘭這時走在歐洲的前列,代表這一歷史時代的發展方向罷了。 16世紀的尼德蘭革命,是反對西班牙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正確認識尼德蘭革命的性質,客觀評價其歷史地位,是它能否作為世界近代史開端的關鍵。在尼德蘭革命前,統治尼德蘭的是當時最大的殖民國家西班牙,這是一個封建國家,它竭力維護封建制度,扼殺資本主義關係的發展,是歐洲封建勢力的主要堡壘。 16世紀的尼德蘭是資本主義最發達,新教思想最活躍的地方,西班牙強化封建專制統治、奴役被壓迫民族的政策使得尼德蘭成為歐洲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集合點,正在形成中的尼德蘭民族,最終選擇了推翻西班牙封建殖民統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的道路。這場革命的發動者和主力軍是城市平民、農民和漁民,領導者是以商業資本家為主體的資產階級和貴族反對派,主要打擊物件是西班牙封建專制殖民統治。 儘管16世紀尼德蘭的資本主義各種關係尚未完全成熟,但這場革命具備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特徵,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比,本質上有很多共同點,如:這兩次革命都處於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初期階段,資本主義的發展同封建制度的存在已經不相容了;這兩次革命都披著宗教外衣;兩國的資產階級都沒有與人民結成聯盟,而是與一部分貴族結盟,充當領導者,使革命具有保守性和妥協性;這兩中國產生的新政權,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和部分貴族的聯合專政;而且,革命成功後,兩國都走上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殖民擴張道路。尼德蘭革命的意義和對歐洲各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經濟方面,這個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有力地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和世界市場的發展;在政治上,它一方面打擊了西班牙在歐洲的封建霸權,同時在破壞封建國家機器,建設資產階級政權方面首次作了成功的嘗試。同時,世界近代史的物件和任務是既要研究清楚一個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資產階級革命史的事實及規律性,同時還必須把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當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考察,從不同時期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性和個性中,研究整個資產階級革命的規律、地位、作用等。尼德蘭革命自然是這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綜上所述,16世紀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應該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19世紀說 這種觀點認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習慣於把歐洲近代上限視為世界近代上限,但由於世界歷史發展的不平衡性,這兩個上限之間,必然會有一個“時間差”,歐洲近代史始於15世紀,世界近代史則始於19世紀。世界近代史到來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產業革命極其大工業生產力向全球範圍傳播能力的形成,是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由於這一切,佔世界人口80%的亞、非、拉各大洲,便在19世紀進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階段。從而,以往歐美範圍的區域性的近代史,在19世紀擴充套件成為真正的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就是從這時開始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15世紀的下半葉,是歐洲從中世紀到近代史的轉變期,到16世紀初,歐洲即正式進入近代史階段,但直到18世紀末,整個世界並未進入近代史階段,這一時期,實際上只是世界近代史到來的準備期。因為, 第一,以1640年的英國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既是對馬克思的一種誤解,也是缺乏世界性眼光的一種表現。馬克思在闡述英法革命的意義時,明確將英國和法國革命稱作是“歐洲範圍的革命”; 第二,從17世紀起,世界上進入近代史階段的區域有所擴大,但這種擴大仍是區域性的,而不是全球性的; 第三,從16世紀到18世紀,是歐洲的工場手工業時期和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工場手工業,因其勞動生產率比較低,所以不可能,也沒有被歐洲各國在其掠奪性的國際貿易中帶到世界各地; 第四,16至18世紀,是世界近代史到來的必不可少的準備階段。所以,從19世紀初到19世紀末,這是世界從前資本主義時代到資本主義時代的完整過渡期,是世界近代史的真正上限。在這一時期,一方面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仍在繼續,其資本主義社會也在向上發展之中,另一方面,佔世界人口和麵積大多數的亞、非、拉各大洲,都已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革命的歷史時代,因而,整個世界也就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即進入了近代史的歷史階段。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提出了世界近代史相對上限的概念。所謂相對上限,就是那些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將新舊兩個時代區分開,但又不能完全區分開的上限。他們認為,在19世紀的範圍內,世界近代的相對上限有三個。1.19世紀初,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初步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英國的機制工業品開始傾銷到拉美各國以及亞洲和北非的一些國家,使上述廣大地區進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階段;第二,1825年英國解除了禁止機器出口的禁令,標誌著近代大工業生產力已開始逐漸具備了直接向世界各地傳播的能力。這時,近代史的世界性,已經初步形成。2.19世紀中葉,這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基本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工業革命在歐美主要國家完成或迅速發展,使得西方大工業生產力向全球傳播,世界市場已經基本上形成。第二,西方的機制工業品,已經傾銷到世界大部分落後國家和地區,亞、非、拉的許多國家開始產生或初步地發展了自己的近代資本主義經濟,這樣,除了亞、非一些地區外,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的歷史時代,世界近代史的歷史階段,已經基本到來。3.19世紀末,這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完全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經過第二次產業革命,西方的大工業生產力已完全具備向世界各地傳播的能力,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也已開始進入新質的發展階段;第二,資本輸出已經具有了重要意義,它“加速了最落後的國家裡的資本主義發展”,全球大部分落後國家均已進入了近代資本主義發生、發展的歷史時期;第三,到19世紀末,世界被瓜分完畢,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已經形成,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世界近代史階段,也完全到來。近代史結束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資訊控制技術革命。 1500年說 如今史學界大部分學者都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向全世界擴張並由之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而導致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的一系列變化、一系列事件,幾乎都與地理大發現息息相關,特別是地理大發現直接誘發了商業革命和西歐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張,對西歐資本主義工業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的歷史,也是世界從地區隔絕走向統一整體的歷史,而正是隨著地理大發現,西方國家的海外殖民,以及世界市場的形成,過去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對隔絕狀態才逐漸被打破,整個世界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才逐步形成為密切聯絡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一體;世界歷史近代與古代的分期斷限,應該以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經濟形態變化為主要依據。1500年前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導致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的重大變化。因此,以150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的。 備註:中國中學教材中普遍採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這一觀點。 為什麼說1500年左右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①1500年左右地理大發現,實現了歐、亞、美大陸文明的全球性交匯,開始了全球一體化的歷史程序。 ②地理大發現使世界貿易發生重大變化,歐洲貿易擴大到全世界,為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新的活動場所,也使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經濟受到很大影響,一些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且透過海外殖民掠奪和重商主義政策積累了大量的貨幣資本。 ③作為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的文藝復興肇始於義大利,不久即擴散到西歐和北歐,宗教改革也為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戰勝天主教會的思想武器,形成了資產階級的宗教觀。意識形態領域的這些變革預示著資本主義新時期曙光的到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腸道菌群對減肥有關鍵性的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