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本心神流產,航發造了三十六年卻只有四五噸的推力,用著總推力大於運20兩倍的美國發動機卻造出只有運20一半推力的運輸機,而且事故不斷。
9
回覆列表
  • 1 # 軍武歷史談

    個人感覺有三個方面吧。

    1、受本國資源限制,進口各種資源成本計算上考慮;

    2、日本本土比較小,不需要太大的戰略運輸空間,基本上鐵路和輪船能夠滿足;

    3、可能就是收到戰敗國條約影響。

  • 2 # 老鷹航空

    日本的航空工業,談不上先進,也談不上什麼落後,就是世界普通的中等水平而已。

    即使讓時間倒退到二戰時期,日本研發出“零式”戰鬥機,也是在發動機動力不足的情況下,透過苛刻的削減機體結構重量才實現了較為突出的功重比,從而具備優秀的盤旋和爬升機動效能,在二戰初期,對抗P-40、霍克-III等這樣的戰鬥機佔據了效能優勢。但是遇到了之後出現的P-38就會感到“麻煩”,因為P-38戰鬥機是一種典型的美式風格戰鬥機,“皮糙肉厚”就是其最大的有點,憑藉著兩臺大馬力活塞發動機,P-38可以裝備了大面積的裝甲,連油箱也是防彈裝甲保護的,機動性稍微差點,沒關係,就是讓你打,你打不動的時候,就該P-38轟一炮了。

    到了戰爭中期,美國又推出了P-51這樣的巔峰型戰鬥機,從各項飛行效能上完全壓倒零式戰鬥機,而此時的日本推出的各種改進型戰鬥機“疾風、紫電、Ki-45等”(中島、川崎、三菱),都是強弩之末,無法撼動。

    所以說,日本在航空科技上的這種“強勢”都是一種表面現象,時間上比較短暫。關鍵是要能扛得住這種不要臉的第一波突襲式攻擊。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其航空科技方面大多數都是受到美國的制約,當然也有支援。這種支援就是比較容易的“軍購”,絕大多數武備,美國都是可以出口給日本的。所以,從外表上看,日本現在的空中力量還是很“強大的”,什麼F-15J、F-2、F-16、P-3、UH-60、SH-60等,還有V-22,也許還會有F-35。

    但是在航空科技的研發領域,日本就表現的比較一般了,畢竟一些核心技術,美國是不放手的,比如大型發動機技術,四發大型飛機技術等,這些關鍵的技術,美國決不允許離開美國本土。日本,不過是一個看門那什麼而已,能看門就行,何必要武裝到牙齒。

    航空研發是一種非常依賴於技術積累和沉澱的領域,沒有健全的技術實力,那是很難談得上有所突破的。在輕型戰鬥機、中型運輸機等領域,日本相關技術的流產就體現出一點。畢竟活塞式飛機時代的技術積累到了噴氣式時代就不一定用得上,從1950年以後,航空技術這一塊,日本的斷檔很嚴重。

    相比之下,這一點,咱們就做的非常好,從引進-仿製-消化吸收-自主創新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現在正是開花結果的時代。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 3 # wuking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日本航空工業比起美俄當然差太多,包括中法英瑞都比他強一點,但是其他國家還不如他呢,談不上落後。受戰敗國影響,日本航空工業是被閹割過的,其實很多子系統做的並不差,波音很多工作都是日本完成的,日本也有3代機和發動機生產線,四代機也能開始組裝了。日本缺少的是完整的專案經驗,沒有獨立開發完成過先進裝備的製造,好處是負擔小,壞處是離開了美國,日本航空工業就是殘缺的,一時半會能補不齊。同樣情況的還有航天技術,日本氫氧火箭發動機單獨拿出來很不錯,這也的確是火箭的核心,可是日本做的火箭沒有啥優勢,民用市場還搞不過印度。很多人喜歡拿日本和中國比,其實沒啥可比性。中國是被高技術封鎖的,所有東西都必須自己搞,可靠性比日本高。日本的精力都集中在很有限的某些專案上,這些專案技術比較領先

  • 4 # 威吶解析

    如果按照日本的科技水平和研發能力,放開去發展的話其航空領域的成就應該不會差,關鍵是日本是戰敗國、長期受制於美國的限制之下,尤其是軍工核心技術領域更是完全被美國掌控,因此,雖然日本長期處於經濟、技術高度發達的地位,但國防軍工領域的自主化一直乏善可陳!迫於內、外部壓力不得不放棄的“心神”戰鬥機一旦F-35進入日本,那它再獨立發展航空技術的難度更大!

    航空領域,除了採用授權和聯合生產的方式開發了F-2戰鬥機(美國F-16戰鬥機為基礎)、X-2運輸機以及即將落戶日本的F-35生產線外,其他再無可以拿得出手的航空方面的作為。即便是日本一直叫囂亞洲自主生產最強運輸機的X-2,其發動機和核心飛控軟體等都來源美國,況且其設計確實算不上先進,而且故障不斷。日本F-2戰鬥機(與F-16基本一摸一樣)

    另外,日本之前一直信誓旦旦的要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心神”,經過10餘年的基礎研發和驗證機制造之後,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不得不放棄。這其中有“心神”設計缺陷、技術不到位之外,還有美國的阻撓、限制以及F-35方面的壓力。日本X-2運輸機(離開美國核心技術,肯定飛不起來)

    所以,只要日本目前的地位不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不僅是航空工業,其他與軍工科技相關的核心技術都不會有長足的進步。不過,個人倒是覺得它什麼都不要進步才好!

  • 5 # 嘯鷹評

    日本航空工業為何如此落後?原因很簡單,日本的航空業就沒有先進過,二戰時期,日本王牌戰機零式戰鬥機也不過是一款依靠極端壓榨發動機,極端減重以獲取較強戰鬥力的飛機而已,

    至於其他的日本戰鬥機?也就櫻花還值得一提,對沒錯就是人操反艦導彈那個

    日本的航空工業遠不如美俄,也不如中國,英英法也不用說了,日本的航空工業都比不上瑞典,充其量也就比印度強點。

    想想,日本的f2戰鬥機,美國提供的f16的設計,提供了發動機,提供了一切,結果日本f2戰鬥機充其量也就是個,戰鬥轟炸機。

    還有別說日本的航空工業被限制之類的。美國對日本的航空也夠鬆了。日本的c2運輸機用一個頂兩個月d30發動機的,CF6-80C2L1F式發動機發動機,結果呢?c2的運載能力遠遜於運20。

    日本本土發動機工業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那推力五噸的發動機,它也是神了。

  • 6 # 傻啦762

    首先,日本的航空引擎技術是落後於英美俄法的。其次,在整機制造、空氣動力學、系統總成等也是比不了以上幾家。日本的強項在於相關配套產業上非常領先,說人話就是能提供各種牛逼的零配件。

    日本想培養出類似波音空客的企業是不可能的。原因有幾樣:1.起步晚。2.人才技術等儲備不足。3.市場小。4.沒有品牌。

  • 7 # 迷彩虎

    當我們還在為殲20裝的到底是不是中國產航發而糾結的時候,一向在航發領域被忽視的日本,卻突然高調曝光了最新“噴子”。日本防衛廳已經接收了IHI公司,即石川島播磨重工業研製的XF9-1航發的原型機。最大加力推力超過15噸,達到美國F22裝配的F119渦扇發動機的90%。非加力狀態下也能產生11噸推力。雖然和F119魔性的向量機動還差的遠,但對日本航發來說絕對是巨大突破。

    XF9-1的後續測試一直會持續到2019年末,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大量實驗,這速度已經非常快了。要知道造航發甚至比設計新飛機還要難得多。想想殲20都服役了,為啥配套渦扇15還沒造出來,就是這個理兒。之前不少人對日本航髮根本不屑一顧,說什麼XF9-1進度頂多是中國18年前的水平,壓根兒不用在乎。現在打臉了吧,搞不好人家就飆到中國航發前頭去了。所以啊自信是好事,但不知道現實可是會吃虧的,咱們吃島國的虧還少嗎?雖然中國產渦扇-10B最大推力也能達到14.5噸,使用壽命達2000小時以上,但已經讓殲10、殲11、殲15、殲16久等了。

    XF9-1完成測試後,極有可能成為自衛隊下一代F3戰機御用“心臟”。連宣傳畫中也絲毫沒有島國民族一向的自謙,直接喊出裝備了XF9-1的F3戰機凌駕於F22之上。其實他們更想說何況殲20呢。甭管F3最後會是啥貨色,美華人聽到這話肯定舒服不到哪兒去。好歹你還用我山姆大叔的F35呢,就不能嘴上服點軟?零件隨時給你掐斷,曉不曉得?

    儘管二戰後,日本航空製造業再沒有戰前的輝煌,但底子在那兒擺著呢。航發這玩意兒是極其龐大的系統工程,材料、設計、加工組裝缺哪一項都不行。製造強國不一定能造出航發,但能造出先進航發的國家,製造業必定不弱。由於自衛隊戰機以美國貨為主,日本軍工企業因而一直以長期許可為前提生產F15J、F2戰機裝配的美製F100和F110發動機,效能先進並且成熟。這使得日本人能夠獲得大量先進航發資料,造出XF9-1就是長期積累的成果。

    日本基礎科研極其紮實,這也是日本製造業實力雄厚的底氣。而研製航發恰恰需要雄厚的基礎科學。反觀中國,就算能設計出先進的概念發動機,卻造不出合格的葉片,就是材料加工不合格。而發動機看似龐大,卻是不折不扣的細活,日本人一向嚴謹求實、重細節的性格與航發精神不謀而合。這些都是我們做的很不好的地方。如果把得過且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風格充斥在航發和製造業上,我們憑什麼造好的航發,憑什麼讓中國製造成為品牌。

    日本人做事很注重過程和細節,而我們卻不以為然。放到航發上,幾十年來我們連完整的航發研製過程都沒走過,很多設計師都不知道為何設計,只會照葫蘆畫瓢。只想裝備好的飛機,卻沒有好好想過造航發,欠了幾十年的賬。如今國家已經成立航發集團,希望不是簡單的成立一個機構,而是從最基本的意識上有質的提升,真正的為國造航發。日本大推力航發就是給我們提了個醒,不務實,沒有憂患意識的話,就不可能真正強大。但小編相信祖國,也相信中國一定能造出好的航發,因為有華人在為此而努力。

  • 8 # 鮑爾金vs巴特爾

    日本航空工業在二戰時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航空工業在當時也是很不錯的。但是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錯誤的發動了侵略戰爭,戰敗後便被美國限制了它們的與軍事相關的工業發展,其中就包括航空工業。在戰後,日本由於是戰敗果,必須遵守"波斯坦公告"中的約定,不得發展進攻性戰略武器等。其航空工業一直被美國壓制,它們航空自衛隊所用的戰機等多數是美國的泊來品或者是根據盟約買來的許可證製造的美中國產品,它自己並木有研製出來過一款可以量產的戰機。它沒有一套完整的航空工業體系,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其航空工業就是支離破碎的,很難拼湊完整。再說說"心神"一開始的理念就是落後的,等研製出來已經落後二代了。所以日本的航空工業看和誰來做比較,拿歐美比較它佔不到一點便宜,與第二梯隊的中、俄做比較,它也不出優勢,只想與第三梯隊的烏克蘭、巴西、印度去比較,還有點看頭。

  • 9 # 楠竹一

    二戰時期,日本的零戰在前期所創造的戰績,直到現在仍被一些人所大吹特吹,由於零戰在前期給美軍帶來的巨大損失,在日本戰敗後,美國上岸第一件事就是將三菱重工以及其他的一些企業給拆掉,日本航空以及軍工業從此一蹶不振,日本還不被允許擁有軍隊,直到朝戰爆發後,以及之後的冷戰格局,使得美國重新武裝日本,但在航空這方面日本一直就沒振作過,直到現在,日本航空業仍然沒有什麼存在感,自衛隊也一直使用的都是美國飛機,這主要還是因為日本在系統整合上的重大缺陷,再加上技術斷層太長使得航空業至今仍未復興。

    眾所周知,二戰戰敗後,日本就成為了一個無主權國家,而一個無主權國家是無法將國家工業資源進行自由整合利用的,而像飛機或者是飛機發動機不但需要巨大的工業資源,還需要國家對工業的以及系統的整合能力,日本就是在這方面無法做到,只能不斷的購入外國的裝備用,在裝備研發上不但欠缺經驗還無法做到大件整合,雖然日本子系統技術不錯,但是一到整合就不行了,日本經常用各類先進外國技術搞出一些廢物,這一重大缺陷仍是阻礙日本航空業以及整個日本軍工復甦的原因。

    而對於裝備研發方面,日本也一直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要往哪方面發展,是做發動機,還是先自主設計一架飛機,最近的心神就是很好的例子,各項技術都不成熟,還死要面子做了個耗時耗力的驗證機,最後還不了了之,用其他國家來比較就是:其他國家研究4代機的時候通常是這個順序:首先如何研製一架飛機跟一架3代機,之後在研究4代機的時候就只剩下一個如何研發4代機的問題了,而日本直接就是:如何研製一架4代機。而在以後,除非駐日美軍基地重新升起旭日旗,否則日本航空業無翻身之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歲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