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甲番人
-
2 # 情感中轉站
郭德綱曾有一段相聲,說七、八國的外國話都會說,全是中國字的古詩,咱就看不懂呢?
各種高深的賺錢學問、各種街頭巷陌的八卦,一上手就會,因為感興趣;小孩子生下來就會哭、會吃奶,為什麼,本能!
古詩,距我們有一定時空上的距離,特別是古人創作時的境界、情感和美學追求,使詩歌本身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學、精神追求和塵世恩怨,我們所以讀不懂,簡單說四點:
一:字、詞生僻,詞義不明。這,可以多翻字詞典,結合文字多分析,不難。
二:不懂用典,不懂詩詞理論。這,需要大量閱讀,歷史的,創作理論上的,也不能。
三:體會不到作者的精神訴求。這,就是悟性,先天本能不足,那後天就非苦學不可,提高自身素養,厚德載物,使精神得以提升。
四、惰性和實用主義使然。反正這東西不學也就不學了,絲毫不影響幸福生活,思想上沒予以重視。
所以,不是你讀不懂,而是功夫不到。
-
3 #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我是一線教師,我所講的讀懂古詩,是以學生考試為前提的的讀懂古詩的方法。這和題主的描述大體一致,在此之前,我做過一次類似題目的問答《如何讀懂古詩詞》,今天,再補充兩種考場比較實用的方法。
1.借力選擇題助讀古詩
在掌握讀標題、讀註釋、抓意象,抓關鍵詞,讀典故、看尾句(尾聯)等方法之後,可能還會存在著一些閱讀障礙,這是我們可以藉助選擇題的五個選項(2018年高考時是四個選項),在進行精讀,因為:
一是選項一般是按照詩歌順序,對詩歌進行逐一解讀,或者是由區域性到整體的解讀,僅有個別選項是聚焦於詩歌的某一點進行多角度解讀,如2017年全國2卷,只對“尾聯用典”進行了多角度解讀;
二是選項中資訊含量大,往往囊括了情感、主旨、語言、手法等的解析;
三是隻有兩個選項錯誤,且錯誤也只是在細節上設誤,並不太影響對詩歌整體意思的理解。
助讀步驟一:透過選項提供的資訊,篩選出“本詩題材是什麼”、“人物是誰”、“事件是什麼”、“抒了什麼情”等相關資訊,並且串聯起來,初步感知。當然所獲取的資訊不一定完全準確。
助讀步驟二:細讀選項,找出正誤敏感點,或者叫可能設誤點,留下基本無誤的主幹部分,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理解詩歌的難度,也有效縮短了做題的時間。
2.按詩歌內容題材進行分類,以此來把握詩歌的大致的情感
按內容題材,大致把詩歌分為:懷古詠史詩,託物言志詩,山水田園詩,送別懷人詩,羈旅思鄉詩,邊塞征戰詩,閨怨詩等,歸納出各種題材的詩所抒發的常見的情感型別。比如閨怨詩,可能抒發的情感有:棄婦的哀怨之情;對遊子的擔憂與相思之情;獨守的孤單寂寞之情;“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悔恨之情等。
如果從應試的角度來看,這兩種方法還是很實用的。
-
4 # 梧桐樹邊羽
我們讀不懂古詩有以下幾種情況,逐條來看,如何解決。
首先,文字就讀不明白。詩詞用語雖然講究朗朗上口,但畢竟是修飾過的語言,而且是韻文,是在記錄性書面語言之上的精煉。特別是古詩詞,是在文言文基礎上的升階。文言文系統和我們如今使用白話文為基礎的語言系統,雖然漢字都是一樣,但是語言結構是有區別的。那麼作為普通話的使用者,如果古文閱讀積累不夠,不具備基本的文言基礎,自然是連字面意思都有些難以理解。
這個其實解決辦法就是在增加古文閱讀量上學習文言文技巧,從基礎入手,不要只挑詩詞看,散文、賦的字句其實更加容易讓人理解。我們先建立文言文語境,自然就能理解了。
這一階段其實我們在高中的時候就應該完成,就類似於英語的學習,無非就是詞彙量、語法、語境的各種組合,而且漢字的連續性還在,其實文言文的學習應該是簡單于非母語的。
第二,朝代文化斷裂。詩人都是寫自己的時代,無論詠史、懷古,其實都是寫當代、寫自己。所以每一篇作品必然帶有時代特點。一個時代離我們越遠,我們越是難以想象。
古代的文化、習慣、風俗對於我們來說,如果過於陌生就難以理解。特別是詩人們在創作中尤其喜歡用典,這就涉及到詩人之前的時代的文化內容,如果不懂得典故的出處,那就像學英文字母都認識,單詞卻搞不清的狀況。
文化上的儲備沒有捷徑。只有透過大量學習和積累來增加自己的見識,並透過前人註解詩詞難點來了解。
第三,詩人個人情懷。詩以言志,詩人寫詩,總是從自身角度出發,抒發自己情感的。創作者總會把個性化、個人化的東西夾雜在作品裡,任何人都擺脫不了這種“有我之境”。所以如果對詩人性格不瞭解,對詩人生活經歷不瞭解,有可能也無法對他在某個時間,某個情景下寫出的作品做出正確的解讀。
這個倒不是很要緊的事情,我們拿到某個詩人的作品,臨時去了解也不成問題。
第四,表達手法特殊。有的是人寫詩平白、平易,直抒胸臆,這樣的作品會好懂一些。如盛唐中唐的那些詩人。但有些詩人特別喜歡含蓄,甚至用意識流的寫法,如果不瞭解他的特殊表現手法,自然就難懂了。如李商隱,黃庭堅之類的。
這個就需要我們對每個朝代的詩風、每個詩人風格都有一定的瞭解,這和大量的閱讀分析脫不開關係。
經過學習、閱讀、賞析、積累,對“詩家語”有了正確的理解,對詩詞和詩詞作者有了足夠的瞭解,加上自己對古詩詞的流派、文風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文學框架),那麼無論什麼朝代、那個作者的作品擺到面前,我們都能做出正確解讀。
讀不懂古詩詞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學習文言文技巧,熟悉詩詞歷史,瞭解詩人風格。
有很多學詩的功夫,其實是在詩外的。
-
5 # 白溪釣客
讀不懂古詩怎麼為?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讀懂古詩的方法很多,以個人感受推薦一個簡單、快捷的方法,多買些古詩今譯的書籍。如以下書目:
《唐詩三百首今譯》三秦出版社1992年
《絕句三百首今譯》《律詩三百首今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2年等
這類書籍書店裡很多,可自己選購,就不一一列舉。例:
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作者簡介][註釋]省略
[釋作]釋,解釋。非譯文(外語用)
旅途正經過青青的北固山下,
船兒行駛在碧綠的長江水面。
潮水消退之後江面更顯得寬闊,
風向正順,船上早升起一片白帆。
海上的旭日從殘存的夜色中升起,
江上的春色融入將盡的舊年。
給家中寫封信不知如何寄到,
請北歸的大雁捎信到洛陽城邊。
錦瑟 [唐]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祗是當時已惘然。
[釋作]㊗️
這錦瑟沒來由張著五十根絲絃,
弦弦柱柱都叫我追憶青春盛年一一
是莊子在晨夢中迷茫地變為蝴蝶,
是望帝在春日裡悽傷地託身杜鵑;
是鮫人在滄海明月下流著珠淚,
是良玉在藍田日暖時化作輕煙。
豈能在追憶時才有這樣的情感,
就是在當初我也忍不住惆悵悽怨!
夜宿建德江
船兒停靠在煙霧朦朧的小洲,
暮色蒼茫,孤寂的心情更添憂愁。
望遠處,原野空矌無際,天比樹還低,
瞧江心,朗朗的明月似乎就在臉前頭。
[原詩]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矌天低樹,江淸月近人。
注:建德江一一今新安江的下游,源出安徽,流經浙江省建德縣入錢塘江,山水秀麗。
桃花溪
煙霧籠罩的飛橋隱約可見,
立在岸石西邊,我問詢著打魚小船:
水面上的桃花瓣長流不斷,
可桃花源的入口處在溪的哪邊?
[原詩]桃花溪[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靑溪何處邊?
注:桃花溪一一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源出桃花山。據說是東晉陶淵明描寫“桃花源”之地。
-
6 # 書煮一鍋香
講古詩,過於籠統。《詩經》、《楚辭》也是古詩,但是它們和唐詩宋詞的讀法就不一樣。我在這裡著重說律詩的讀法,其他的待有識之士來答。
律詩的解讀方法(一)一首律詩分為四聯:首、頷、頸、尾。它的主題思想,主要表現在第一聯(首)和第四聯(尾)上。第二聯(頷)、第三聯(頸)要求對仗,寫起來難,但是在表現思想情感上並不是很重要。如王績的《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我們如果刪掉中間兩聯,只保留四句: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並不影響詩歌主要思想內容的表達。
(二)律詩的第一句,或一二句往往要先點題,我們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去解讀詩意。如王績的《野望》,第一句“東皋薄暮望”,“東皋”交代地點,“薄暮”交代時間,“望”交代事件;第二句“徙倚欲何依”則交代了詩人遠眺時的思想情感。“何依”就是依靠什麼的意思。這裡詩人想依靠的不是某個樹樁、門框或者石頭,而是想找一個可依靠的人,一個賞識他的人。但這個人他沒找到,這個人也沒來找他,所以才是“何依”,是個問句,心中沒有答案。
(三)詩歌常用雙關語,要善讀言外之意,善聽絃外之音。如王績《野望》首聯中的“依”,就不能直白地理解為依靠某件東西,而要理解為深層次的依靠某個人,讀出其中的“懷才不遇”。再如第二聯不能簡單地認為只是寫了一幅斜陽秋景圖,還要能讀出詩人對這個世界(人類社會)的認識:他覺得自己所處的時代、社會是一個衰敗沒落的世界,這是個無道的世界,是他所不願依附的。王績在隋朝時,不願做京官,只做了一個小縣丞,還不理事。天下大亂時,他就託病辭官。但等到李唐建立後,他卻應徵到長安。這些經歷可以佐證詩人的思想狀況。
(四)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相結合。其實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到一切文學作品上。讀律詩顯然也能用。知人論世就是多瞭解作者的經歷與思想狀況,多瞭解詩歌寫作時代的社會狀況。因為人總是受制於時代,社會大環境對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以意逆志就是依據自己的“意”,去推測詩人的“志”。這有些將心比心的味道。用自己的情感,用人之常情,去推測詩人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別把詩人,或文學家當外星人!
結束語方法技巧只是“術”,治標不治本。讀懂古詩的根本在“讀”、在“悟”。“讀”不能光讀詩,還要讀史,讀與詩有關的,很駁雜,所以不要妄想一朝一夕便能速成。還要“悟”,要回歸到古人的社會情境中去“悟”,讀懂本意,再回到我們現在的社會情境中,跳出詩境外再悟,這就將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了。
回覆列表
讀不懂古詩,該怎麼辦?很多朋友這個時候或會自卑,甚至後悔當初為何不認真學習語文。
當代人很難理解古詩,主要原因在於:
1、古詩用詞用字很多為當代生僻字詞。
3、很多當代人的文字能力無法駕馭古詩。
第2種呢,可以找找背景資料,畢竟現代網路工具很方便,不過不建議找某度,錯漏實在太多。
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只要用心,不說全懂,至少大部分的詩詞並不是很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