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共讀一本書#專案經理修煉之道 -從硬功到軟實力-1修煉從內功開始
管理內功是一種實現“自我融合”身心提升的境界,由外到內,再由內到外的昇華過程,是在知識積累、技巧嫻熟之上的能力,量變到質變的跳躍。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對於專案成功,專案經理個人能力和貢獻至關重要,他能影響甚至決定整個團隊作為一個整體的關鍵。那麼要從自身能力提升和專案歷練下足功夫。
如何認識自己、改變自己、修煉自己、從而認識到問題的根本所在,是專案經理的必修課。充分認識自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這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完善自己人格的第一步。
2. 多觀察人和事,推己度人。
透過觀察獲得外部輸入,透過觀察中思考讓眼光更敏銳,思考過程中觀察,獲得更多的依據和資料,讓思考更縝密和成熟。
3.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聽”要用耳朵、眼睛、用心來聽聽完整,帶著恭敬的態度,認真仔細的聽,才能聽進去,才能有更深入的交流,要有耐心,才有更透測的交流。還要注意聲音之外的面部表情、情緒及肢體語言的交流。
4. 反木桶理論,長板更要長(短期目標),短板也要長(長期目標)。
我們常糾結在找短板、如何將短板變為長板死結上?那麼有其他解決方案嗎?木桶之所為要補“短板”,是因為大家都在想木桶是用來裝水的,如果木桶是用來裝書裝衣服的,那麼裝東西的多少是否取決於木桶的“短板”呢?比如將交付物外包,只保留交付能力中的專案管理和架構能力等核心有價值部分,其他非核心部分包給具有這塊“長板”的第三方公司,自己則側重於讓自己的長項發揮的更好的部分。
想一想:唐僧師徒四人取經,唐僧貌似本領最弱,為何他起的作用最大?
答案:對於管理人員來說,“知賢”比“自賢”更重要。
5. “華麗”轉身之後。
1)從技術管理角色剛轉型為專案經理,首先找到pmo尋求幫助,將本公司本組織的流程,專案架構,專案經理使用的模版,以及前輩積累下來的經驗教訓全部梳理學習一遍。
2)接手專案時,先要知道要達到什麼樣的交付目標,然後將其歸檔,讓相關干係人簽字確認,這樣雙方理解上容易一致,避免溝通失誤。
3)組織專案啟動會議,發揮組織力量,將已得到批准的《專案章程》與所有組員溝通,一起做專案計劃,一起做主要里程碑任務wbs分解。腦力震盪發現風險和問題,找出減輕風險的方案和解決潛在問題的備選方案。
4)組織中間過程的稽核,確保專案沒有偏離原來的航線。
5)將專案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隨時記錄下來,在專案結束後提交到知識庫供後來人學習,形成良心迴圈。
小結:要想成功轉型,先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待相同的問題。藉助組織和有經驗的人的力量,是轉型必不可少的環節。
1. 信任是領導力第一步。
如果你想獲得或者建立信任的關係,需要花一些精力瞭解對方的處境、期望和目標,然後以整個組織的價值觀和利益為出發點,站在一起思考問題,就容易建立穩固的關係。
1) 知己知彼。
瞭解別人的期望和關心的問題,瞭解自己能否願意或者有能力去實現和滿足期望和解決這些問題。
2) 先考慮共同利益,還是先打自己的小算盤?
3) 是否願意傾聽使用者的意見、建議、甚至汙衊?讓使用者發洩完後,再理性溝通,同時不讓他為剛才的髒話而感到羞愧和掉身份。
4) 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
5) 不僅僅是獲得某個人(比如上司或老闆)的信任,更應該獲得團隊和下屬的信任與尊重。僅僅透過獲得領導信任樹立起來的領導力如同狐假虎威,你的領導力是別人對老虎的敬畏而不是你自己的。
6) 用“心”來做,以心換心才能建立真正信任,並獲得尊重。
2.攢人品。
先去私心,而後可以治共事,先平已見,而後可以聽人言。
保證自己有開發的心態,開放的對待別人的意見,肚子裡要能裝進不同意見。
作為管理者,你永遠處於資訊不對稱的一邊,如果管理者與下屬關係相互信任的,資訊不對稱就容易解決,否則管理者就容易失落、力不從心、抱怨下屬。
你的心態不是工具,不要想起來就放,不高興了就關閉,一旦關閉,再開放就很難贏的別人真誠的開放了。
做到誠實,否則作為領導者在別人眼裡就很難重新建立起信任來。
不患寡而患不均。均是基於公平公正的均等。
1) 客觀、公正。
2) 多聽:為了聽取更多人的反饋和意見,避免漏下重要的影響決策的內容。
3) 多想:為了不要讓你聽到的別人的話替你做決策,而是要獨立的判斷能力,僅把你聽到的當作輸入,不當做結論。
4) 擯棄私心。這個需要勇氣,無私給你力量,尤其是面對專案的關鍵決策時,一定要把自己活著團隊的想法統一到專案目標上來,這樣才能衡量是否客觀。
5) 讓團隊制定規則更有效,而不是專案經理一手包辦。
6) 要做到客觀公正,就必須充分尊重別人的意見,誠實對待每個人的成果,否則就會導致抱怨、矛盾,甚至產生對組織的不認可。
3.手裡有金剛鑽
真正要讓大家信服並讓大家追隨你,還需要適當的時機充分展示自己的豐富經驗,卓越的領導魄力,對事情的真知灼見幾沉著淡定的自信。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對於專業和技術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是建立領導力的自信和贏得信任的重要過程,學識和專業知識練就一種基本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4.古人智慧的啟示。
境界是治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水平。
建議it人員多讀《道德經》。
《道德經》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把管理者分為4個境界,最好的管理者,人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管理者,大家親近他並且讚譽他;再次的管理者,被管理的人們都畏懼他;最差的管理者,人們都侮辱和蔑視他。被侮之都管理者不僅僅讓被管理者感到難過,自己也是非常難過的。
常說專案經理就像救火隊員,天天準備好應對突發事情,經常被客戶拎過去挨批。其實越是看得見你所做的工作的重要性,越說明你的管理境界低。被稱為救火隊員的專案經理其實你的能力僅限於救火而已,不能有效發揮團隊的集體能量。越做得好的管理者,越像老子說的“太上,不知有之”,就好像你不存在一樣,永遠太平無事,你總是將事情解決在問題發生之前。
高績效團隊可遇可求法則
建設高績效團隊,不僅要招募合適人員,還要分配合適的指責,制定合適的計劃,透過專案管理的專業技能高效組織起來。
1. 組建多樣化團隊———-避招聘陷阱的坑
1) 在招聘之前,先和你的老闆、團隊成員或者主要干係人一起做工作分析,瞭解這些角色(開發/測試/實施/架構等)的責任範圍和能力要求,規劃自己的專案需要。要認真規劃團隊的構成,這個分析層次決定了團隊的結構。
2) 小心“同我效應”,警惕選擇“志趣相投”的人加入團隊。易導致團隊成員背景類似,多樣化不夠。
3) 多樣化可給團隊帶來競爭優勢,有助於形成更具創造力的決策和對客戶需求支援的多樣化。
4) 面試之前根據工作分析,先設計好考察的方法和要點。面試時按照考察的要點進行,避免慣性思維,運用理性來判斷,建立合理的面試程式。
5) 內部選人,透過多種渠道,詢問之前領導或者其他成員的評價,全方位瞭解候選人背景。
2. 團隊戀愛、婚姻期。
1) 透過穩定的組織結構(角色、職責、彙報關係幾分工等),專案中的工作任務得以分解、組合、協調,並最終完成。
2) 團隊發展5個階段:形成階段(戀愛期)、震盪階段(婚姻期)、規範階段、執行階段、休整階段。經過著5個階段的過程中成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磨合,並加深瞭解,提高生產力。
3) 提前充分保暴漏問題並制定團隊協作的規則,形成相處的共識與團隊文化,是避免“分手”、“離婚”和家庭矛盾的關鍵。
4) 形成階段—團隊發展的關鍵(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客客氣氣,一團和氣)及典型活動規劃:
A. 明確專案目標及時間表,闡明意義及挑戰。
C. 建立團隊的組織結構,明確每個人的職責。
D. 明確團隊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E. 樹立權威,明確如何解決爭端。
F. 幫助成員之間彼此熟悉,建立信任。
G. 鼓勵提前暴漏問題、分歧和矛盾。
5) 激盪階段三板斧(保持“戀愛期”的自信,並鼓勵大家。溝通,並解決和處理問題。形成讓大家信服的權威。)及表現:
A. 個性彰顯,隱蔽的弱點逐漸暴漏。
B. 等級建立。
C. 對支配、權力的爭議和挑戰。
D. 對領導人能力提出疑問。
E. 小團體形成
F. 消極及失望情緒出現。
3. 高績效團隊可遇可求。
1) 高績效團隊的特徵:
A. 團隊成員對目標的認可,實現目標的願望強烈。
B. 很少或沒有衝突。
C. 人際關係良好,團隊感覺到的壓力小。
D. 工作流程順暢,各就各位的同時能相互補位。
E. 快樂氛圍感染團隊成員。
2) 互相不熟悉的團隊快速組織起來的方法:
A. 不是我一個人在工作,而是大家一起工作。
B. 工作的另外一個目的是實現自己內心需求的滿足:對工作、技術或軟體的喜歡和成就感。
C. 正能量的心態工作,體會到都是自己的工作是在幫助別人利他。
D. 外部壓力:指來自專案目標、專案所在組織之外的壓力,比如競爭對手的壓力、市場變化的壓力、外部干係人的輿論壓力等,往往能成就一個高績效團隊的形成。
3) 高績效團隊“可遇可求”的法則:
A. 個人願望與團隊願望、專案目標的統一。
B. 和諧的團隊文化的形成。
C. 外部壓力和激勵因素的直接作用。
4. Pm充分考慮每個人的需求和動機,安排角色、分配任務時要平衡。
1) 激勵:
一切內心要爭取的條件、希望、願望、動力都構成了對人的激勵———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 出自美國管理學家雷爾森和斯坦尼而關於激勵的定義。
2) 專業人員的工作動機:
A. 看得見的物質激勵(pm很少有權用它來滿足組員,hr的職權領域)。比如待遇、職位、物質回報。
B. 看不見的非物質激勵(pm有權用它來滿足組員)。比如尊重、個人價值觀的實現、對具體技術路線和產品發展的理想、個人對職業的感情等。工作/技術/專業領域的理想和情懷。
3) 專案組組員對專案的期望(反應了參與專案時的動機,最終影響他們在專案中的績效和表現)
A. 希望學習到新的技術。
B. 積累更多在技術和業務方面的經驗。
C. 獲得專案組和專案經理的認可和表揚。
D. 希望自己參與的專案在未來自己的簡歷上是一個重要的標記。
E. 希望獲得較好的出差補助。
F. 希望專案的角色和工作與自己長期的職業規劃一致。
G. 滿足自己對技術和業務的鑽研和實現樂趣。
H. 為自己的晉升和提升待遇積累資本。
4) 動機的發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時候是不好直接說出來的。Pm需鼓勵、引導並發現這些動機,真正打動專案組成員。
一週共讀一本書#專案經理修煉之道 -從硬功到軟實力-1修煉從內功開始
管理內功是一種實現“自我融合”身心提升的境界,由外到內,再由內到外的昇華過程,是在知識積累、技巧嫻熟之上的能力,量變到質變的跳躍。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對於專案成功,專案經理個人能力和貢獻至關重要,他能影響甚至決定整個團隊作為一個整體的關鍵。那麼要從自身能力提升和專案歷練下足功夫。
如何認識自己、改變自己、修煉自己、從而認識到問題的根本所在,是專案經理的必修課。充分認識自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這是作為一個管理者完善自己人格的第一步。
2. 多觀察人和事,推己度人。
透過觀察獲得外部輸入,透過觀察中思考讓眼光更敏銳,思考過程中觀察,獲得更多的依據和資料,讓思考更縝密和成熟。
3.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聽”要用耳朵、眼睛、用心來聽聽完整,帶著恭敬的態度,認真仔細的聽,才能聽進去,才能有更深入的交流,要有耐心,才有更透測的交流。還要注意聲音之外的面部表情、情緒及肢體語言的交流。
4. 反木桶理論,長板更要長(短期目標),短板也要長(長期目標)。
我們常糾結在找短板、如何將短板變為長板死結上?那麼有其他解決方案嗎?木桶之所為要補“短板”,是因為大家都在想木桶是用來裝水的,如果木桶是用來裝書裝衣服的,那麼裝東西的多少是否取決於木桶的“短板”呢?比如將交付物外包,只保留交付能力中的專案管理和架構能力等核心有價值部分,其他非核心部分包給具有這塊“長板”的第三方公司,自己則側重於讓自己的長項發揮的更好的部分。
想一想:唐僧師徒四人取經,唐僧貌似本領最弱,為何他起的作用最大?
答案:對於管理人員來說,“知賢”比“自賢”更重要。
5. “華麗”轉身之後。
1)從技術管理角色剛轉型為專案經理,首先找到pmo尋求幫助,將本公司本組織的流程,專案架構,專案經理使用的模版,以及前輩積累下來的經驗教訓全部梳理學習一遍。
2)接手專案時,先要知道要達到什麼樣的交付目標,然後將其歸檔,讓相關干係人簽字確認,這樣雙方理解上容易一致,避免溝通失誤。
3)組織專案啟動會議,發揮組織力量,將已得到批准的《專案章程》與所有組員溝通,一起做專案計劃,一起做主要里程碑任務wbs分解。腦力震盪發現風險和問題,找出減輕風險的方案和解決潛在問題的備選方案。
4)組織中間過程的稽核,確保專案沒有偏離原來的航線。
5)將專案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隨時記錄下來,在專案結束後提交到知識庫供後來人學習,形成良心迴圈。
小結:要想成功轉型,先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待相同的問題。藉助組織和有經驗的人的力量,是轉型必不可少的環節。
1. 信任是領導力第一步。
如果你想獲得或者建立信任的關係,需要花一些精力瞭解對方的處境、期望和目標,然後以整個組織的價值觀和利益為出發點,站在一起思考問題,就容易建立穩固的關係。
1) 知己知彼。
瞭解別人的期望和關心的問題,瞭解自己能否願意或者有能力去實現和滿足期望和解決這些問題。
2) 先考慮共同利益,還是先打自己的小算盤?
3) 是否願意傾聽使用者的意見、建議、甚至汙衊?讓使用者發洩完後,再理性溝通,同時不讓他為剛才的髒話而感到羞愧和掉身份。
4) 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
5) 不僅僅是獲得某個人(比如上司或老闆)的信任,更應該獲得團隊和下屬的信任與尊重。僅僅透過獲得領導信任樹立起來的領導力如同狐假虎威,你的領導力是別人對老虎的敬畏而不是你自己的。
6) 用“心”來做,以心換心才能建立真正信任,並獲得尊重。
2.攢人品。
先去私心,而後可以治共事,先平已見,而後可以聽人言。
保證自己有開發的心態,開放的對待別人的意見,肚子裡要能裝進不同意見。
作為管理者,你永遠處於資訊不對稱的一邊,如果管理者與下屬關係相互信任的,資訊不對稱就容易解決,否則管理者就容易失落、力不從心、抱怨下屬。
你的心態不是工具,不要想起來就放,不高興了就關閉,一旦關閉,再開放就很難贏的別人真誠的開放了。
做到誠實,否則作為領導者在別人眼裡就很難重新建立起信任來。
不患寡而患不均。均是基於公平公正的均等。
1) 客觀、公正。
2) 多聽:為了聽取更多人的反饋和意見,避免漏下重要的影響決策的內容。
3) 多想:為了不要讓你聽到的別人的話替你做決策,而是要獨立的判斷能力,僅把你聽到的當作輸入,不當做結論。
4) 擯棄私心。這個需要勇氣,無私給你力量,尤其是面對專案的關鍵決策時,一定要把自己活著團隊的想法統一到專案目標上來,這樣才能衡量是否客觀。
5) 讓團隊制定規則更有效,而不是專案經理一手包辦。
6) 要做到客觀公正,就必須充分尊重別人的意見,誠實對待每個人的成果,否則就會導致抱怨、矛盾,甚至產生對組織的不認可。
3.手裡有金剛鑽
真正要讓大家信服並讓大家追隨你,還需要適當的時機充分展示自己的豐富經驗,卓越的領導魄力,對事情的真知灼見幾沉著淡定的自信。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對於專業和技術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是建立領導力的自信和贏得信任的重要過程,學識和專業知識練就一種基本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4.古人智慧的啟示。
境界是治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水平。
建議it人員多讀《道德經》。
《道德經》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把管理者分為4個境界,最好的管理者,人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管理者,大家親近他並且讚譽他;再次的管理者,被管理的人們都畏懼他;最差的管理者,人們都侮辱和蔑視他。被侮之都管理者不僅僅讓被管理者感到難過,自己也是非常難過的。
常說專案經理就像救火隊員,天天準備好應對突發事情,經常被客戶拎過去挨批。其實越是看得見你所做的工作的重要性,越說明你的管理境界低。被稱為救火隊員的專案經理其實你的能力僅限於救火而已,不能有效發揮團隊的集體能量。越做得好的管理者,越像老子說的“太上,不知有之”,就好像你不存在一樣,永遠太平無事,你總是將事情解決在問題發生之前。
高績效團隊可遇可求法則
建設高績效團隊,不僅要招募合適人員,還要分配合適的指責,制定合適的計劃,透過專案管理的專業技能高效組織起來。
1. 組建多樣化團隊———-避招聘陷阱的坑
1) 在招聘之前,先和你的老闆、團隊成員或者主要干係人一起做工作分析,瞭解這些角色(開發/測試/實施/架構等)的責任範圍和能力要求,規劃自己的專案需要。要認真規劃團隊的構成,這個分析層次決定了團隊的結構。
2) 小心“同我效應”,警惕選擇“志趣相投”的人加入團隊。易導致團隊成員背景類似,多樣化不夠。
3) 多樣化可給團隊帶來競爭優勢,有助於形成更具創造力的決策和對客戶需求支援的多樣化。
4) 面試之前根據工作分析,先設計好考察的方法和要點。面試時按照考察的要點進行,避免慣性思維,運用理性來判斷,建立合理的面試程式。
5) 內部選人,透過多種渠道,詢問之前領導或者其他成員的評價,全方位瞭解候選人背景。
2. 團隊戀愛、婚姻期。
1) 透過穩定的組織結構(角色、職責、彙報關係幾分工等),專案中的工作任務得以分解、組合、協調,並最終完成。
2) 團隊發展5個階段:形成階段(戀愛期)、震盪階段(婚姻期)、規範階段、執行階段、休整階段。經過著5個階段的過程中成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磨合,並加深瞭解,提高生產力。
3) 提前充分保暴漏問題並制定團隊協作的規則,形成相處的共識與團隊文化,是避免“分手”、“離婚”和家庭矛盾的關鍵。
4) 形成階段—團隊發展的關鍵(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客客氣氣,一團和氣)及典型活動規劃:
A. 明確專案目標及時間表,闡明意義及挑戰。
C. 建立團隊的組織結構,明確每個人的職責。
D. 明確團隊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E. 樹立權威,明確如何解決爭端。
F. 幫助成員之間彼此熟悉,建立信任。
G. 鼓勵提前暴漏問題、分歧和矛盾。
5) 激盪階段三板斧(保持“戀愛期”的自信,並鼓勵大家。溝通,並解決和處理問題。形成讓大家信服的權威。)及表現:
A. 個性彰顯,隱蔽的弱點逐漸暴漏。
B. 等級建立。
C. 對支配、權力的爭議和挑戰。
D. 對領導人能力提出疑問。
E. 小團體形成
F. 消極及失望情緒出現。
3. 高績效團隊可遇可求。
1) 高績效團隊的特徵:
A. 團隊成員對目標的認可,實現目標的願望強烈。
B. 很少或沒有衝突。
C. 人際關係良好,團隊感覺到的壓力小。
D. 工作流程順暢,各就各位的同時能相互補位。
E. 快樂氛圍感染團隊成員。
2) 互相不熟悉的團隊快速組織起來的方法:
A. 不是我一個人在工作,而是大家一起工作。
B. 工作的另外一個目的是實現自己內心需求的滿足:對工作、技術或軟體的喜歡和成就感。
C. 正能量的心態工作,體會到都是自己的工作是在幫助別人利他。
D. 外部壓力:指來自專案目標、專案所在組織之外的壓力,比如競爭對手的壓力、市場變化的壓力、外部干係人的輿論壓力等,往往能成就一個高績效團隊的形成。
3) 高績效團隊“可遇可求”的法則:
A. 個人願望與團隊願望、專案目標的統一。
B. 和諧的團隊文化的形成。
C. 外部壓力和激勵因素的直接作用。
4. Pm充分考慮每個人的需求和動機,安排角色、分配任務時要平衡。
1) 激勵:
一切內心要爭取的條件、希望、願望、動力都構成了對人的激勵———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 出自美國管理學家雷爾森和斯坦尼而關於激勵的定義。
2) 專業人員的工作動機:
A. 看得見的物質激勵(pm很少有權用它來滿足組員,hr的職權領域)。比如待遇、職位、物質回報。
B. 看不見的非物質激勵(pm有權用它來滿足組員)。比如尊重、個人價值觀的實現、對具體技術路線和產品發展的理想、個人對職業的感情等。工作/技術/專業領域的理想和情懷。
3) 專案組組員對專案的期望(反應了參與專案時的動機,最終影響他們在專案中的績效和表現)
A. 希望學習到新的技術。
B. 積累更多在技術和業務方面的經驗。
C. 獲得專案組和專案經理的認可和表揚。
D. 希望自己參與的專案在未來自己的簡歷上是一個重要的標記。
E. 希望獲得較好的出差補助。
F. 希望專案的角色和工作與自己長期的職業規劃一致。
G. 滿足自己對技術和業務的鑽研和實現樂趣。
H. 為自己的晉升和提升待遇積累資本。
4) 動機的發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時候是不好直接說出來的。Pm需鼓勵、引導並發現這些動機,真正打動專案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