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膜的原理及常見的計算公式
薄膜通將從吹膜工藝中,常見的如模頭溫度控制、吹脹比,電暈等原理的一些常見吹膜名詞和公式的計算方式進行統一整理,供新進入吹膜行業的朋友參考,以此作為入門知識。
1. 擠出機及模頭溫度控制
擠出機和模頭溫度控制根據不同的吹膜機不同以及原理粒子的熔指和密度有一定關係,以下提供的資料引數只作為案例展示,對實際溫度控制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駝峰式溫控。溫度設定:150℃、160℃、175℃、175℃、165℃。
直線式控制。各段溫度均設定在170-180℃之間。
如果溫度過高,薄膜發脆,縱向拉伸強度下降,橫向有周期性波動,並可能產生薄膜不穩等現象;過低則擠出困難。
2. 吹脹比(a)與牽引比(b)
吹脹比是膜泡直徑與模口直徑之比,反映了膜泡被吹脹的程度。吹脹比一般分佈1.5-3.(其中下吹吹膜另論,此外隨著裝置技術提升,目前已經有吹脹比達到3.5,但比較少)
a=D/d=2L/π*d
公式中 D—膜泡直徑
d——模口直徑
L——折徑
牽引比又叫拉伸比,是薄膜牽引速度與模口擠出速度之比,反映了薄膜被拉伸的倍數。牽引比一般取3-7
b=V/V0
公式中 V——牽引速度
V0——擠出速度
吹脹比與牽引比的關係為:
δ=t/a*b
公式中 δ——厚薄
t——模口間隙
牽引比和吹脹比是吹膜生產中的重要因素。牽引比太大,薄膜易拉斷,難以控制厚度。吹脹比決定了膜的折徑,如吹脹比太大,薄膜易出現擺動,厚度也難以控制。
在牽引比不變的情況下,吹脹比增加,橫向拉伸強度增加,對縱向拉伸強度影響很小。在吹脹比不變時,牽引比增加,使縱向拉伸強度增加,橫向拉伸強度減少
吹膜的原理及常見的計算公式
薄膜通將從吹膜工藝中,常見的如模頭溫度控制、吹脹比,電暈等原理的一些常見吹膜名詞和公式的計算方式進行統一整理,供新進入吹膜行業的朋友參考,以此作為入門知識。
1. 擠出機及模頭溫度控制
擠出機和模頭溫度控制根據不同的吹膜機不同以及原理粒子的熔指和密度有一定關係,以下提供的資料引數只作為案例展示,對實際溫度控制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駝峰式溫控。溫度設定:150℃、160℃、175℃、175℃、165℃。
直線式控制。各段溫度均設定在170-180℃之間。
如果溫度過高,薄膜發脆,縱向拉伸強度下降,橫向有周期性波動,並可能產生薄膜不穩等現象;過低則擠出困難。
2. 吹脹比(a)與牽引比(b)
吹脹比是膜泡直徑與模口直徑之比,反映了膜泡被吹脹的程度。吹脹比一般分佈1.5-3.(其中下吹吹膜另論,此外隨著裝置技術提升,目前已經有吹脹比達到3.5,但比較少)
a=D/d=2L/π*d
公式中 D—膜泡直徑
d——模口直徑
L——折徑
牽引比又叫拉伸比,是薄膜牽引速度與模口擠出速度之比,反映了薄膜被拉伸的倍數。牽引比一般取3-7
b=V/V0
公式中 V——牽引速度
V0——擠出速度
吹脹比與牽引比的關係為:
δ=t/a*b
公式中 δ——厚薄
t——模口間隙
牽引比和吹脹比是吹膜生產中的重要因素。牽引比太大,薄膜易拉斷,難以控制厚度。吹脹比決定了膜的折徑,如吹脹比太大,薄膜易出現擺動,厚度也難以控制。
在牽引比不變的情況下,吹脹比增加,橫向拉伸強度增加,對縱向拉伸強度影響很小。在吹脹比不變時,牽引比增加,使縱向拉伸強度增加,橫向拉伸強度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