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自荒原之野蠻人

    叔本華不知道,尼采年輕時忙著談戀愛,卻總失敗,後來他想明白了:“關鍵是“見女人時得帶根鞭子””,但是他也就是說說而已,從沒真這麼幹過。後來有位夫人驚訝的問到他這個小癖好時,他還紅著臉否認了其可行性。

    以上說明,即便思辨深邃如尼采,也難免會遇到理論脫離實際的尷尬。

  • 2 # 老虎他爹

    叔本華、尼采是我上大學閱讀比較多的兩位哲學家,也是非常喜愛的兩位哲學家。

    很可惜,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看了很多次,但沒有一次看完,因為翻譯中有太多哲學名詞,此外也看過他的《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這本更艱澀,雖然很薄,但說實話沒太看懂。所以更多是看他的散文,但又不是太喜歡他的散文。只能根據看的半懂不懂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來隨便說說,我不是學哲學專業的,說錯了也無所謂。

    尼采的書就讀的比較多了,《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朝霞》《看哪,這人》《權力意志論》《論道德的譜系》《偶像的黃昏》《人性的,太人性的》,之所以看的多,因為尼采的書大多是語錄,非常易讀、好懂(當然,很可能是錯誤理解)。

    讀叔本華、尼采,因為直到上大學前,我都被關在學校中,聽固定的話,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叔本華、尼采讓我發現,原來世界還有人這麼想,原來還可以這麼想。他們讓我開始尋找自己,他們讓我懂得痛苦、憂傷、迷茫是獲得自己的必經之路,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我眼中,他們是最早的啟蒙者,他們指出了這個看似合理的世界的漏洞與缺陷。

    再說明一次,我只是叔本華、尼采的愛好者,不是專業研究者,周國平老師的解讀已錯謬萬端,我則錯的更多,千萬不要根據愛好者的看法來決定你的態度。想了解叔本華、尼采,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讀一讀。

    叔本華說了什麼

    叔本華的思辨來自西方哲學的傳統,即延續了《理想國》的理路,將世界分為表象與理念,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表象世界,它幻化萬端,但並非真實,要尋找生命的本質,就應該回到理念世界中,但除了審美、思想與入定,其他沒有辦法。而在我們的生命中,存在著生存意志,它追求永恆存在,可表象世界的特點就是易逝的,必然與生存意志相矛盾,所以人生註定是一個悲劇,所謂幸福只是兩次苦難之間的、短暫的空白期。要想撫慰生存意志,只有走向永恆的理念世界,可惜我們只能偶爾達到。

    這麼概括可能太簡單,從中可見叔本華深受佛教影響。當時閱讀時,最大的困惑是,這些說法無法實證,都是從感覺出發,是不是太隨意了?其實哲學的特點就是思想實驗室,只要能將感官材料加以提煉,結構成一個比較自足的邏輯體系即可,不否認,這可能深化感覺的誤會,且無法證真與證偽。但哲學自有其傳統,叔本華在結構自己的哲學大廈時,對其中漏洞進行了大量的填補工作,普通人很容易被他的博學、嚴謹與思辨壓倒。

    當時沉醉於叔本華,主要源於兩點:

    首先,生命是一次悲劇,我們無法掙脫,則生命的意義何在?這迫使我反思,而反思的直接結果是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在秩序、文化、社會的壓榨下,它曾長期麻木,以別人給我的目標為目標,以別人的判斷為判斷,還自鳴得意地覺得,人應該努力去做一個“正常人”,這樣才有價值。叔本華對書對我來說不啻一聲斷喝。

    其次,叔本華的嚴謹與邏輯,讓人敬佩,他用西方哲學的正規化對佛教思想進行邏輯化,看上去就非常清晰、直觀,比較便於理解。

    尼采說了什麼

    尼采的思想很駁雜,他敏銳地意識到隨著理性主義的推進,人類的信仰在萎縮,隨著永恆不斷被物件化,永恆本身便消逝了,結果就是“上帝死了”。沒有神聖,只能重建神聖,否則人類文明就會走向虛無主義,直到被它徹底吞噬。尼采的重建就是設立了一個“超人”,認為人類文明必須在自我滅亡的過程中達成再生,“超人”既能契合物件化,又能為崇拜提供可能,這就很可能進入一個不斷進步的怪圈中,所以尼采對“永劫迴歸”保持了高度警惕,他並不認為物件化是一個正確的、自我解放之路,他始終認為,還有一片永恆是物件化(即科學思維)永遠無法抵達的所在,它為生命提供永恆的動力,就像太陽那樣。

    這尼采洞悉生命的悲劇,但在悲劇中,我們依然要積極地生活。

    沉醉於尼采,主要源於:

    1、他指出理性主義的缺陷,他認為,人一旦被理性主義格式化,就只能看到這世界合乎理性的地方,而忽視了更廣闊的、不合理性的地方,這樣我們就會被自己的虛構所遮蔽,結果成為它的奴隸,變成失去自己目的的人。作為現代人,我們上學、考試、工作、掙錢,人生幾乎已經被劃定,都在做不得不做的事,這樣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呢?其實我們已經被虛無主義所駕馭了,我們越不瞭解自己,我們才越是別人的工具。

    2、尼采對歷史的否定,讓我第一次懂得,歷史和未來一樣,可能都是人類虛構的產物,有太多空白已陷入“永劫迴歸”,我們所謂的歷史不過是對過去的合理誤會,編造它們的唯一作用在於繼續麻痺自己,使自己更深地沉入虛無主義。

    3、尼采對生命動力的解讀,即權力意志,讓人多少找到一種救贖的可能。如果沒有背叛、對抗、狂躁,那麼好世界就更無波瀾,我們的人生和圈養動物就毫無區別。

    4、尼采對人類道德的反省與批判特別深刻,如“懸掛命運,一個繩結已足”。

    5、尼采的文筆特別優美、宏闊,有滔滔不絕的氣勢,不被《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感動的人恐怕不多。

    6、尼采對日常瑣碎情感的批判特別得年輕人的喜歡。

    7、尼采的美學思辨非常深刻,《悲劇的誕生》中呈現出的嚴謹的邏輯,令人拜服。

    總之,叔本華、尼采是不同文明所締結出的碩果,透過他們的寫作,我們可以體會到一個偉大的、令人尊敬的傳統。我們都是人類的子孫,生活在這世界上,理當獲得不同文明的哺育,感受不同地方Sunny的溫暖。這樣才不虛度此生,才能更充分地享受人生。

    苦痛、悲哀、失敗等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尼采、叔本華最美好的地方,在於讓我們不忽略它們,不趨利避害,而是努力吸吮其中的甘甜。

    直到今天,我依然認為生命是悲劇的,但始終堅信,我所沒看到處,必然有永恆存在,即使不能到達,它也依然存在。所以我不應放棄,不應怨懟,不應冷漠。

  • 3 # 一老沈一

    (叔本華)

    如何評價叔本華和尼采? 只能把這兩個人及其理論,放回到歷史的長河中去評價;也只有把他倆看作是西方哲學中的一環,才能辨其高下、評其優劣。

    叔本華,1788-1860。21歲入格廷根大學,兩年後進入柏林大學。31歲時在柏林大學任無俸講師。用羅素的話說,此時他“竟自負到把自己的講課和黑格爾的放在同一個鐘點;他既然沒能將黑格爾的聽講生吸引去,不久就停止講課”。後來,他就一直在德累斯頓安心過獨身漢生活。

    叔本華的主要著作有:《充足理由律的四種根源》(1813);《世界是 意志和表象》(1819);《論自然中的意志》(1836);《倫理學中兩個根本問題》(1841);《附錄和補遺》(1851)。

    叔本華雖然生於並生活在德國,而且是在德國哲學的鼎盛時期。但他在哲學上,似乎沒有可拿得出手的建立。費希特給他講過課,他看不起這個老師。其實,叔本華在哲學上的成就,還真的比不上費希特。 那麼,叔本華理論的特點是什麼呢?主要是兩點——悲觀主義和意志至上。

    關於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後來羅素有精彩點評——

    “有了他的悲觀論,人們就不必要相信一切惡都可以解釋開也能致力於哲學,這樣,他的悲觀論當作一種解毒劑是有用的。從科學觀點看來,樂觀論和悲觀論同樣都是要不得的:樂觀論假定,或者打算證明,字宙存在是為了讓我們高興,悲觀論說是為了惹我們不高興。從科學上講,認為字宙跟我們有前一種關係或後一種關係都沒有證據。信仰悲觀論或信仰樂觀論,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氣質的問題,不過在西方哲學家當中樂觀氣質一向就普遍得多。所以,有個相反一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一些本來會被人忽略的問題,可能是有益處的”。

    叔本華對後世影響更大的,是他的意志至上學說。他認為,意志第一,意志比知識重要。

    他的這個理論,和他所表現的悲觀論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絡——這是兩個並行的“系統”。

    強調“意志”,是19世紀和20世紀許多哲學的特徵,這是從叔本華開始的。比如尼采、柏格森、詹姆斯和杜威等等。

    對叔本華的意志至上,羅素說的也不錯——

    “隨著意志的地位上升多少等,知識的地位就下降了若干級。我認為,這是在我們這時代哲學氣質所起的最顯著的變化。這種變化由盧梭和康德作下了準備,不過是叔本華首先以純粹的形式宣佈的。因為這個緣故,他的哲學儘管前後矛盾而且有某種淺薄處,作為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階段來看還是相當重要的”。

    關於叔本華,若問還有什麼可以說的?那就是他對婦女的輕視了——這一點,尼采也和他一致。 (尼采)

    尼采,1844-1900。他大學時期,以研究古典和語言學顯露才華。1869年還沒取得學位,巴澤爾大學就提出給他一個語言學教授職位,他遂即接受。後因健康狀況不佳,1879年不得不退職。1888年精神失常,直到去世。

    尼采的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1872);《扎拉圖斯拉如是說》 (1883以後);《善惡的彼岸》(1886);《道德的世系》(1887)。以及由他人彙編的書信集(1900以後)。

    後人說,尼采在許多地方都勝過了叔本華。一方面,尼采學說的前後一貫、條理分明上,明顯勝過叔本華。另一方面,在尼采那裡,意志不但在形而上學中居第一位,在倫理中也居第一位——他也超越了叔本華。

    在哲學上,尼采也沒有給出傲人的答卷。羅素說,尼采“雖然是個教授,卻是文藝性的哲學家,不算學院哲學家。他在本體論或認識論方面沒創造任何新的專門理論”。

    尼采給人影響最深刻的,

    第一是他對宗教的無情批評。

    第二,是他對“意志至上”和“超人”的論說。概括起來,就是意志的本原是謀權;沒有普遍真理,只有慾望和本能;生活的實踐,就是要讓超人治理大多數人。 尼采對後世的影響,恰恰是憑藉這些思想獲得的。

    第三,尼采和叔本華一樣對婦女的輕視,也令人印象深刻。在尼采這裡,使用“輕視”這個詞,已不很準確。他對婦女是完完全全的“蔑視”。 尼采在他的擬預言體的著作《査拉圖士特拉如是說》裡說,對婦女現在還不能談友誼;她們仍舊是貓、或是鳥、或者大不了是母牛。“男人應當訓練來戰爭,女人應當訓練來供戰士娛樂。其餘一概是愚蠢”。 他又在《權力意志》裡說:“女人有那麼多可羞恥的理由;女人是那麼迂闊、淺薄、村夫子氣、瑣屑的驕矜、放肆不馴、隱蔽的輕率……迄今實在是因 為對男人的恐懼才把這些約束和控制得極好。” 他還在《善惡之彼岸》 中說,我們應當像東方人那樣把婦女看成財產。

    羅素很看不上尼采這一點,揶揄他說—— 尼采“對婦女的謾罵全部是當作自明的真理提出來的,既沒有歷史上的證據也沒有他個人經驗中的證據以為支援;關於婦女方 面,他個人的經驗幾乎只限於他的妹妹”。

    試著評價一下這兩位——

    首先,叔本華和尼采的學說,不是無根無據地偶然出現的。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也與他兩個的家庭環境有關——具體不詳述了——而且家庭環境影響的作用相當大。

    其次,叔本華的“意志至上”是有淵源的,尼采又在他的基礎上有所發揮。他們的思想,從總體來說,是植根於德國古典哲學這棵大樹的。只是,沒有按照常規來衍生滋孽,而是成為旁枝。

    再次,不能小覷了他倆對後世的影響——不僅在後來的哲學界,就是在“圈外”,影響或許更大——例如被納粹所利用。

    羅素說的很直白,這種哲學屬於“恬不知恥”一類——站在極少數人一邊,主張奴役大多數人。不能被其有些文人的“憂鬱情懷”,或者有某些看似深刻的警句,而忽略了把他倆放到歷史大環境中去權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在最開始moba遊戲對角色設定顛倒,結果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