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螢之
相關內容
-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自身都難保時為何為佟國維求情?
- 《雍正王朝》中,佟國維舉薦八爺為太子遭到訓斥,這是否康熙有意為之?
- 《雍正王朝》裡,如果八爺繼承皇位,他會如何對待胤禛,大清會是什麼走向?
- 《雍正王朝》裡面,隆科多為什麼叫佟國維六叔?而有的記載裡面卻說隆科多是佟國維的兒子?
-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一心要佟國維給他官做,後來康熙讓他做九門提督為何不做?
- 《雍正王朝》佟國維對康熙帝釋放胤祥提出異議,那麼康熙帝是怎麼回答的?
- 《雍正王朝》八爺逼宮為什麼不再有優勢的時候直接殺了雍正呢?
- 《雍正王朝》康熙提拔隆科多,佟國維為什麼說替兩位皇后感謝,與兩皇后何干?
-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為何出賣叔叔佟國維?是不是兩人合演的苦肉計?
- 《雍正王朝》裡佟國維與張廷玉的為臣之道就職場表現來說,誰更江湖老辣?
《雍正王朝》中,當康熙帶著皇子到熱河狩獵期間,太子二阿哥胤礽與鄭春華的秘密事情被康熙撞見,連同被十四阿哥模仿太子手諭誣陷其調兵謀反,兩罪迸發,康熙第一次決定廢除太子。廢除太子後,康熙有下旨令朝廷文武百官舉薦一位皇阿哥作為新太子,各位皇子都各種騷動起來。尤其是八爺黨,在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的聯絡下,幾乎滿朝文武共同舉薦八阿哥胤祀為太子。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康熙請了佟國維一起進膳,賜了給他眼鏡,並且還讓他舉薦家族裡的後輩出來擔當大任。而且,第二天的舉薦決議上,康熙就將佟國維以“煽亂朝綱之罪”勒令退休了。可能很多朋友都會對此產生疑問,覺得波雲詭譎。如題所問,會不會是康熙和佟國維商量好了,由佟國維將八爺捧殺了呢?私以為,正是佟國維捧殺八爺,具體分析見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康熙為什麼要廢除太子?康熙第一次決定廢除太子胤礽,表面上看是因為太子與康熙的妃子通姦被發現,而且被十四阿哥模仿的調兵手諭給陷害了,其實上,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於康熙有他的算盤。
太子胤礽三十多年的太子,一直坐得戰戰兢兢,那些個野心勃勃的阿哥們,處處給他下陷阱,大多數都想著將他扳倒,難道康熙會不知道嗎?必然是知道的。太子與鄭春華的事情被撞見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康熙可以置之不理,無所謂的,就算不滿意太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要想廢掉太子也不急於一時。那為什麼康熙還是下決心廢除太子呢?實際主要是和八爺黨有關。
事情需要從張五哥頂兇案子說起。在張五哥案子爆發後,急需審理,正如鄔思道所說:刑部冤案審結之時,就是太子被廢之日!瞭解案子詳情、有點智慧的人都知道這個答案。可是,八爺實在按耐不住了,如此良機不加以利用,在康熙垂垂老去之際,恐怕越到後面越不可能扳倒太子,於是一向見事就躲的八爺主動要了差事興致勃勃的幹了起來。
鄔思道:“王爺想想,從康熙四十年以來,是誰管著刑部?是太子。而每年秋決代皇上勾決人犯又是誰?還是太子。那麼,這次清理刑部冤獄,明為追查刑部和各省司法衙門的官員,暗中必將落到太子身上。倘若皇上想保太子,就會命太子自己去清理刑部,而如果皇上派其他的皇子去清理刑部,那就是對太子失去了最後的信任。因為上一次清查戶部欠款,太子始是最大的債戶,繼而又賣官納賄還錢,皇上真的不知道?不!皇上是忍而未發,希望太子知錯能改。可這一次,竟出現了大清國建國七十年來最駭人聽聞的冤案,恰恰又與太子有關。王爺您想想,皇上還能把大清的江山交給太子這樣的一個人嗎?可是,太子畢竟是四十年的太子啊!所謂名分早定,盤根錯節!無論是誰,扳倒了太子,他都將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最終也將不容於皇上!”
本來審理這種案子,有時候需要模糊處理,關鍵點上要適可而止。在八爺和十三爺一同審理時,八爺拿捏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問題就出在八爺在當天晚上,私審了黃體仁、肖國興,使用了威逼利誘的忽悠手段,讓黃體仁、肖國興交了底,將太子拉下了水,然後八爺還神清氣爽的連夜將供狀交給了康熙。就算後來康熙沒有知道八爺如何威逼利誘忽悠黃體仁、肖國興的,八爺這樣做已經屬於玩火了。因此,才會有康熙找張廷玉聊天,張廷玉看了供狀,擅自將供狀燒了,為的就是穩住朝局、穩住太子,更是穩住八爺黨。此時,康熙和張廷玉自然知道八爺是個什麼貨色了。後來,圖裡琛將肖國興送到寧古塔回來後復旨時,將肖國興一路上喊冤、說八爺答應過他什麼的話告訴康熙後,康熙徹底明白了,還說八爺“該死”、“其心可誅”。此種情況下,康熙就是想廢太子也不願廢了,所以康熙草草了結張五哥案子,並未因此廢除太子。為的就是穩住八爺黨,不能在不知根知底的情況下讓八爺黨得逞。
後來,在熱河狩獵時,撞見了太子與鄭春華偷情的事情,接著又是太子調兵謀反的事情發生。然而,結果是太子卻與十三爺在兩人在郊外躲著,某種程度上說明謀反之事不是太子乾的。後面在張廷玉的提示下,康熙猛然察覺調兵手諭有假,加上康熙對自己的二兒子脾性的瞭解,立刻意識到謀反之事是有人故意陷害。
那在康熙看來是誰陷害太子呢?因為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是太子黨的人,且十三阿哥和太子躲在郊外,加上十三阿哥的俠義,且從某種意義上,十三阿哥怎麼四阿哥也怎樣,因此絕不可能是十三阿哥和四阿哥陷害;大阿哥負責鎮壓,三阿哥文弱書生,因此,這兩兄弟也自然排除;剩下的除了八爺黨外,其他阿哥都拿不上臺面,自然不會懷疑到他們頭上。所以,陷害太子謀反的就必然是八爺黨了,結合八阿哥似審肖國興黃體仁企圖扳倒太子和八哥狩獵是“圍而不殺”惺惺作秀,再加上平日裡見好就收、見壞就躲的風格。陷害太子的罪責可以確定到八爺頭上,不過實際上是不是八爺做的不重要,反正是八爺黨就對了。
後面再加上三阿哥舉報大阿哥用魘陣詛咒太子的事情,以及三阿哥趁機踩塌大阿哥的事情,阿哥們奪嫡之爭赤裸裸的展現在了康熙面前。如此看來,康熙自然明白誰有罪,誰無罪。總得來說,太子不過是與鄭春華私通罷了,算不得大罪,相比其他阿哥太子還是不錯的了。而其他幾位阿哥,尤其是八爺黨,真是無罪名的滔天大罪。除少數的阿哥,那些野心勃勃阿哥的兇險、奸詐,康熙算是看到了。但是,這些阿哥那池子水到底有多深呢?沒人知道。所以,康熙以太子“不盡職”、“不修德”的名義將其廢除了。為的是以舉薦新太子之名,摸清各位阿哥的底以及朝局現狀如何!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廢除太子是件可真可假的事情,這很有彈性。
綜上所述,康熙第一次廢除太子,不是真的廢除太子,而是八爺黨的陰險和阿哥們的明爭暗鬥浮出水面,嚇到了康熙,所以康熙才巧借罪名,廢除了二阿哥胤礽的太子名位,主要為的就是摸清各位阿哥的底以及朝局現狀如何!
第二,康熙為什麼又復立太子?接著第一條說,康熙廢除太子這件事,主要是為了摸清各位阿哥的底以及朝局現狀。之所說康熙廢除二阿哥胤礽的太子名位是件可真可假、很有彈性的事情,是因為太子確實不大合格,而其他阿哥或野心勃勃、或才能更優。如果說廢除太子後,摸清了阿哥們的底還可接受,朝局還算穩定,推舉出的阿哥也不似八阿哥那麼狼心狗肺,那麼康熙或許真的就藉此機會另立太子。
但是,實際測試一看,被八爺黨的勢力之大下了一跳,大半個朝局都幾乎是八爺黨的了。這還得了,這對任何帝王來說都是接受不了的,怎麼能夠忍受朝廷中有如此強大的一股勢力呢?更何況康熙已正在老去,只要稍微控制不住局面一點,康熙就有可能輕則被逼退位成為太上皇,重則禍起蕭牆,被弒逆,搞得天下大亂,搞得失去江山,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所以,為了穩住朝局,為了最快、最方便的穩住局面,康熙選擇復立二阿哥胤礽為太子。另外,復立二阿哥胤礽為太子,除了可快速使朝局回到未廢太子之前,相對穩定的局面外。其實,從對各位阿哥的摸底排查外,二阿哥胤礽為太子,相比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還是強很多的。也許二阿哥不大適合為皇帝,但是,二阿哥當太子,一定比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等那些野心勃勃、鋒芒外漏的阿哥當太子,對康熙、對江山有利。這大概就是鄔思道看清了形式後,所以擅自為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寫了保舉廢太子為太子的原因。
可以說,康熙復立太子,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第三,佟國維為什麼要捧殺八爺?好了,回到正題,為什麼佟國維要捧殺八爺呢?其實從上面兩條的分析,我們知道,因為康熙知道了八爺的陰險,透過廢除太子摸清了八爺黨的勢力,對八爺黨很是忌諱的。但是怎麼高明的解決這個問題呢?由誰來幫助解決呢?剛好佟國維很合適,為什麼呢?
從佟國維個人角度看,佟國維已經老了,而且坐到了上書房首輔大臣,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可以說幾乎別無所求了。擺在佟國維面前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如何安全著陸,佟佳氏如何將富貴延續下去。
佟國維:“你聽好了。咱們大清龍興關外,入主中原,應運而生的有四大家族,可是,不到百年,其他三大家族都很快地衰落了下去。唯有我佟氏家族,始終能長盛不衰,你知道靠的是什麼嗎?靠的是一條祖訓,那就是——不要一條道兒走到黑!”
第一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卻通常很危險。作為上書房首輔大臣,進是不大可能了,退也很難,因為在權力面前,要講究名正言順。否則的話,強行退,或者名不正言不順的退,很有可能身敗名裂,既是暫時安全退下了,也有可能被逮回來收拾。比如張廷玉就是強行退,就被乾隆收拾得淒涼收場。而且坐到天下第一大臣,沒得罪一些人是不可能的,退出權力中心稍有不慎,就會被政敵打擊報復。而作為皇帝也頭疼大臣的退出,用得時間長了大臣不退,必將導致朝局勢力盤根錯節、太集中,朝局僵化,威脅皇權;大臣不主動退,皇帝找理由讓大臣退也頭疼,要麼留下刻薄的罵名,要麼就是就要牽連無辜。通常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大臣出個小錯誤,主動退,或者直接將他辭退也名正言順,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收場。
如今康熙皇帝面臨八爺黨勢力過大,康熙無從下手的情況。佟國維這種坐到天下第一大臣的位置上,什麼帝王術、皇帝心思也自然是知道的。而佟國維要準備退,且剛好佟國維與八爺黨走得很近,很好,可以藉此機會,連同八爺黨,衝著康熙的心病共同舉薦八爺為太子,將八爺黨捧殺了。自己順著康熙旨意辦事情,有點過頭,但是最多也就是個小罪,相比被扣上其他大罪好很多。如此捧殺八爺,既可以解決康熙的問題,也可解決自己的問題,還可為自己家族謀取利益。至於和八爺的交情,那就隨便隨便了,成大事者,怎麼能夠談交情呢?別人的利益再大,都不如自己小小的利益。
第二個問題,佟佳氏如何保持富貴問題,自然要靠皇帝恩賜後人了。如何才能讓皇帝恩賜後人,與自己做交易呢?那就只有先有恩於皇帝。如今佟國維透過捧殺八爺,幫助康熙打擊八爺黨,平衡朝局,如此大功,康熙自然是要賞了。而自己為因此獲罪,只能自然恩賜後人了。其實上,其中很多話不用明說,憑著康熙和佟國維君臣那麼多年,點到為止都明白了。這大概就是在保舉“開獎”前一天,康熙賜宴佟國維,彼此做的交易。佟國維為康熙解決八爺黨勢力問題,康熙重用佟佳氏後人,加上君臣之情,親戚關係,如此交易也算是公平了。
至於隆科多次日舉報佟國維,不過是他叔侄兩個的表演罷了,因為透過舉報佟國維,也可以趁機打壓八爺黨,同時為暫無功勞的隆科多上任前建立點功勞。當然其中很多東西,佟國維是不會給隆科多交底的,因為隆科多太笨,而且交底了就不靈了。
隆科多:“奴才不知道,只是奴才的六叔昨天晚上把奴才叫了去,說是他靠不住了,因此推薦了奴才。叫奴才以後要忠心耿耿地輔佐八爺,一定要把八爺推了上去。奴才當時聽了,不敢應承,也不敢推辭。回家後左思右想,覺得這是欺君之事,只好拿定主意,不當這個官……這都是奴才的心裡話,請萬歲爺體諒奴才。奴才願意這就回到老家去,一輩子當個庶民。萬歲爺,您就恩准了奴才吧!”
總之,佟國維捧殺八爺黨,是佟國維和康熙利益一致的選擇,是君臣彼此最後一次的默契合作。
結語康熙與佟國維交易,捧殺八爺黨,可以說就是真相。彼此雖然沒有詳細的商量,但是憑著君臣之間的默契,很多話不用說,事情自自然然地做了,彼此就都懂了。佟國維和康熙如此交易,將隆科多推出來擔當大任,也算是用心良苦了。不過康熙和佟國維都沒想到,兩人如此完美的安排隆科多,後來他卻因智商欠費居然胡作非為,將佟佳氏帶入地獄了,所託非人吶!以上是個人見解,望各位批評指正,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