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一口一塊豆腐乳

    打春立春又俗稱“打春”,這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山西民間流行著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古時候,立春時分,地方長官要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眾農民將春牛打爛。現在,城裡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一些農村卻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為娛樂。立春日,村裡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呂梁地區盛行用春牛土在門上寫“宜春”二字。晉東南地區習慣用春牛土塗耕牛角,傳說可以避免牛瘟。晉南地區講究用春牛土塗灶,據說可以祛蚍蜉。除此之外,民間藝人還製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女孩子剪綵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杆”。戴在頭上,爭奇鬥豔。山西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節日時,民間主要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運城地區新嫁女,孃家要接回,稱為“迎春”。臨汾地區則習慣請女婿吃春餅。喜氣洋洋過春節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作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舊時民間以進入新年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日,三日為豬日,四日為羊日,五日為牛日,六日為馬日,七日為人日,八日為穀日。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晴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正月十五鬧元宵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猜燈謎、賞花燈、舞龍、舞獅子、吃元宵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誡、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食或油炸,寓意熱熱火火、團團圓圓。慶祝三月三農曆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漢族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該日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的詩句。宋代歐陽修也在一首詞中寫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這些都說明,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女兒節。清明節掃墓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浴佛節浴佛節又叫佛誕節,具體日期在農曆四月初八,是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辰的節日,也是佛教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佛教寺院按慣例舉行“浴佛法會”,拜佛祭祖。四月初八這天,各寺廟的僧尼舉行上香點燭儀式後,將銅製佛像放入水中,讓佛沐浴。浴佛時,普通訊眾則爭舍錢財、唸佛誦經,祈求佛祖保佑。善男信女在這日赴寺廟祈福,吃飯時舉行齋會,飯菜有面條、蔬菜等素食,還有一種烏米飯,是用烏菜水泡米蒸出來的飯。各地還有借浴佛節拜觀音求子的活動。神案前擺許多小泥娃娃,都是男孩,姿態各異。不育的婦女去拜觀音和送子娘娘,討一個泥娃娃,以紅繩套住脖子,號稱“拴娃娃”,認為這樣就能懷孕生子。祈蠶節中國農耕文化是“男耕女織”,南方農村以蠶絲紡織,因而養蠶極為興盛。古代把蠶視為“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收成,人們在4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祈蠶節一般沒有固定的日期,視各家在哪一天“放蠶”便定在哪一天。但前後差不了兩三天。南方有“蠶娘廟”、“蠶神廟”,如浙江的“蠶娘廟”就非常興盛。這一天養蠶人家,均到“蠶娘”、“蠶神”廟跪拜,供上酒、水果、豐盛的菜餚。特別要用麵粉製成繭狀,用稻草扎一把稻草山,將麵粉製成的“面繭”放在其上,象徵蠶豐收。另外,還要在自己家的“蠶房”內點香燭、供物品,制“面繭上山”,供品除上述吃食外,還有繭圓、涼炒繭、盤香餅、桑葚。傣族的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7天。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徹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潑水節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遊戲。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透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夥子接不著輸了以後,小夥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划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放高升”和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人們在節前就搭好高射架,屆時將自制的土火箭點燃,讓它尖嘯著飛上藍天。高射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們越覺得光彩、吉祥。優勝者還將獲獎。入夜,人們又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也就是諸葛亮。此外,放河船、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鬥雞等,也是潑水節期間的活動內容。近幾年來,還增加了民俗考察、經貿洽談等,使潑水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潑水節每年在西雙版納州和德宏州同時舉行。兩地均可從昆明乘飛機直接到達。1961年4月13日,周恩來總理曾參加過西雙版納的潑水節。從此以後,潑水節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年都有數以萬千的中外遊客視為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知識點農曆農曆,又稱夏曆、陰曆、舊曆,是東亞傳統曆法之一。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但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迴歸年,設定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因為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稱為夏曆。夏曆是世界上廣泛使用的歷法中,惟一既照顧到太陽曆,又照顧到陰曆的歷法。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及北韓、南韓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國家,仍使用農曆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6、7、8四個數字算2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