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叮叮咚叮咚咚
-
2 # 千帆過盡吾心如初
個人認為,富宋就是有這種類似的人才,最後才走到皇帝跳海自殺!關百興什麼事呢,國家興百興苦,國家亡百興苦。有什麼區別嗎?
-
3 # lw651021
雲從龍,風從虎, 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 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 只為蒼生不為主。
手持鋼刀九十九, 殺盡胡兒方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 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 千里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 不破黃龍誓不休。
-
4 # 星雲趙世
姚磚家不愧為磚家。
先來幾條真理,扭頭就開始自扇耳光。你是老年痴呆了嗎?五分鐘前的同理心原則哪去了?你讓在日本人頭上丟原子彈的米華人怎麼辦?
-
5 # 謝遜512
是人就脫不了俗,種下仇恨終歸是要報的,人類放下了俗就都去仙界了。這就是歷史。毛主席說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放下你狹隘的民族意識吧!
-
6 # 有點zi意思
看到這些言論,讓我想起了抗日戰爭,現在盡然有人提日本人說話,中國現在無恥的人渣真不少,一群人渣吃飽了罵娘,
-
7 # 聖豬明
漢武帝不這樣做話,漢人就提早五百年成:倆腳羊。看一下五胡亂華結局,看一下民族英雄岳飛被潑汙下場,教授,你是神經病還是喪盡天良?!
-
8 # 演茶茶的深田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好不好?
為什麼你寫的叫漢子,說的是漢語,被人叫漢族,要是外華人就當我沒說吧。。。
-
9 # 紫雲天888
美國屠殺印第安人,有承認錯誤刪改歷史麼?刪改歷史過後,世界各國百姓認同麼?事實說明,刪改的歷史,民間傳說更本不認可,匈奴殘忍流傳至今,不止是史書記載,民間同樣如此,任何企圖為這種事情翻案的人,都是譁眾取寵的小人
-
10 # 瑜茄師弟
一點不殘酷,這些人在邊疆燒殺搶掠甚至軍隊犯邊侵略的時候這位叫獸為什麼不說,大漢吃飽了沒事去打他們幹什麼呢,那是他們作死作透了。
-
11 # 北晨1
這樣的論調還稱歷史學家?別研究了!那點兒眼光!知道當時的情況嗎?
漢武大帝遠征匈奴留給了大漢民族犯我大漢雖遠必誅的民族血性,直到今天,依然是中華民族騰飛強大的民族魂!
姚大力就是個典型的漢奸!
-
12 # 一個懷恨在心的人
狗屁教授,叫搜,他們對漢朝又不是怎麼樣,對他還得很百倍,不這樣就不怕你,對日本,臺灣仁慈了,他們怕你嗎?我看是送錢買了個名義,沒有讀書,放牛娃不如,叫什麼獸,叫獸吧,
-
13 # 天宇的文史情懷
我就搞不懂中國這些年怎麼竟培養這樣的專家教授呢?這個教授怎麼能有這樣奇葩的觀點呢,是不是弱智啊?我懷疑這所謂教授智商有問題。
就拿這所謂教授觀點來說感覺太好笑了,什麼漢武帝對匈奴殘忍,不該打壓匈奴,這是正常人說的話嗎?漢武帝要不追殺到漠北,那匈奴緩過來不還得打過來嗎,就這觀點小孩都知道啊,是在搞不懂這人怎麼會有那種觀點呢?
就拿匈奴來說,嚴格說都不能算遊牧民族,為什麼這麼說呢?匈奴和突厥本質上沒有啥不同,但是他們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好搶,也就是說整個民族都這樣,啥也不想幹,就想靠搶劫過日子,當時漢民族種莊稼熟了就成群結隊的來偷,不給就搶,而且好無廉恥還理直氣壯的,再後來就發展到整個部落集體來搶,這誰能容忍啊,所以草原遊牧民族是漢族千年的噩夢,雙方大戰死傷無數,在遊牧民族強勢時也曾數次入主中原。可看看他們都幹了啥,除了燒殺搶掠可以說毫無建樹,當漢朝強盛時對匈奴也可以說是窮追猛打,目的就是要讓邊境人民過幾天安穩日子,這是絕對正確的,難道還錯了嗎。
現在這個所謂教授說出這樣奇葩的話來,感覺可能有幕後勢力在操縱,有關部們應該查一下。
-
14 # LLJ33699
我怎麼感覺這個傢伙下一步就有可能要說我們對日本殘忍了!是不是要說日本當初侵華也是怕自己要沉想找個地方住啊!呵呵……
-
15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一個真正的歷史學者,看問題不能帶個人感情,要站在歷史的角度用唯物主義去看,不然不配叫學者,只能叫群眾!
這是典型的用現代的眼光看待古代的問題。有些人看著現代幾個國家外交平平淡淡,就以為古代也是和平外交。
國家利益層面,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正義。用正義的大腦看待戰爭,最後死的比宋襄公還慘。
漢朝和匈奴,只能存在一個,要麼匈奴南下滅亡漢朝,要麼漢軍北上驅逐匈奴。古代顯得和平的外交,都是兩方差距巨大,以一方稱臣下跪換來的和平
匈奴不打,絲綢之路怎麼鑿空,更不要說對後世影響了,說不準沒有這一步連姚的先祖都生不出來。
而漢朝對匈奴的殘忍,是因為匈奴對漢人的殘忍。
匈奴高興不高興就南下犯邊來一次大搶劫,不是搶紅包,是搶錢搶女人,摧毀城池村莊,把男人變成奴隸,女人變成性奴隸。對這樣的搶劫犯,強姦犯,殺人犯,縱火犯,還能忍,真當大漢沒丈夫!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主要是由於遊牧民族的掠奪和搶劫。
而且戰爭不是目的,消除矛盾才是主要的!
不解決遊牧民族如何發展的問題,戰爭就不會消除。
當匈奴弱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消亡。
匈奴人後來融入漢族了。另一部分遠走歐洲。
而且,南匈奴歸附不也過得很好嗎!
爭奪生存空間和資源是生物的本能,而人從本質上講也是一種生物。
所謂的人道是用來忽悠別人的。
正義是用來包裝自己,邪惡標榜敵人。
用錯用反了無異與自取滅亡。
完全人道善良的國家民族只有被更加野蠻的民族滲透,征服,滅亡,奴役。
多少善良人道的民族早消失的無影,剩下的那一個不是披著羊皮的狼!
遊牧和農耕的衝突大於協作。
遊牧民族的經濟成分決定其狼一般的弱肉強食,
為了爭奪生存資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憐憫,沒有緩和的可能;要麼殺光他們,要麼被殺,如果是你,你該如何?
-
16 # 微言共論觀天下
現在不能不說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盛世”,一方面有益於社會的真知灼見不斷湧現,推動著社會進步;另一方面,各種匪夷所思的奇葩言論也是層出不窮,屢見不鮮,顛覆人們的認知,挑戰道德底限,擾亂群眾思想。為博出位、爭眼球,怎麼驚人怎麼說,道德良心公平正義學識責任全不顧及,只求一鳴驚人,一舉成名,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信口雌黃心無愧!
有些言論簡直是大謬不然,荒唐透頂,就象有人說的那樣:你這是要逼啞巴說話啊。如果他老祖宗聽到了,估計都會回來揍他。
這個教授的三原理論倒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我雖然不是專業歷史研究人員,他的理論正確與否還是可以看出來的,畢竟不是相對論那麼深奧的理論,不是嗎?
但令人感到可笑的是,理論說得頭頭是道,怎麼一聯絡實際就暈頭了呢?有句俗話說:說嘴叭叭,尿尿嘩嘩。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姚“教授”,也不知道您是怎麼想的,居然說出智商如此無下限的話。
何謂殘酷?如果有時光機的話,應該把你送入匈奴人燒殺搶掠的現場去實地感受一番,就怕你回不來了,已經被你所憐憫的匈奴人馬踏成泥。
你研究歷史,那你應該知道,中原漢族是一個文明先進的農耕民族,我們小富即安意識比較濃,自給自足慣了,安於守成,不喜擴張侵略。歷史上對於野蠻落後民族通常以安撫為主,得一個名義上的統治就行了,很少有盤剝過重的現象。可你再看看那些落後野蠻的遊牧民族是怎麼做的。他們不事農耕,以搶掠為生,是中原文明的巨大破壞者,所到之處幾乎雞犬不留,青壯男性和老人被屠戮一空,婦女兒童被擄為奴隸,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他們是殘忍無恥的強盜,沒有道義,沒有人性,沒有憐憫。悠悠五千年中華史上,漢民族被那些遊牧民族荼毒的還讓你覺得不過癮嗎?你研究歷史,五胡亂華時的”兩腳羊”你應該知道吧,你願意為了你的憐憫去做“兩腳羊”?
漢朝對匈奴太殘酷?迂腐之極的書生之見。在當時,漢王朝和匈奴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一時的妥協與和平也是積蓄力量以求最後滅掉對方。讓對方好好發展?哈哈!幼兒園小班孩子的智商嗎?他發展了,強大了,他會安於貧瘠的沙漠,不會貪戀中原的花花世界?貪戀又有實力會怎麼樣?打、殺、搶!這個你不會想不到吧。看看富而弱的宋朝,他們倒是對周邊遊牧民族國家不殘酷,但得到的是什麼?北宋、南宋不都是被欺負得不能再可憐了嗎?
如果漢朝不是對匈奴窮追猛打,讓其大失元氣,無力東山再起,那麼漢朝以及漢民族將長期處於一個強大遊牧民族的威脅下,邊境終年不得安寧,戰火不斷,烽煙頻起,人民飽經戰亂,流離失所……一旦讓其大規模侵入內地,以其兇殘本性,漢文明極有可能遭受難以承受的損失,甚至亡國滅族,漢文明就此中斷也未可知。
戰爭是殘酷的,但殘酷也是必然的,本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你還要講一下善心,那豈非取死之道?君不聞,對敵人的憐憫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還有對待敵人要象秋風掃落葉一樣無情。這些你老師肯定教過你,你就能忘得一乾二淨?
依稀記得好像也是漢武帝時代吧,是有敵來犯還是咋的記不清了,漢武帝要派兵征討,一位文臣站出來說不應用兵,應以教化感之。漢武帝就說:那就派卿前往。哈哈,卻把那位老兄嚇得不輕。空講仁義是無用的,安全是真刀真槍拼殺出來的。面對那些為驅匈奴勇於赴死的英靈,你輕飄飄的一句對匈奴太殘酷卻是多麼得令人痛心泣血、憤不能平。子孫不孝莫過於此!
如果當時漢朝對匈奴仁慈一些,我敢對你保證,絕對不會有兩強和平相處的局面,最有可能是以漢民族的悲劇收場。那也許就不會有你在現代說這驚天之見了。
他家哭總比你家哭好吧?何況是強盜哭,農人笑呢!
兵者至險,但有時非兵不能止戈。對匈奴的殘酷換來漢朝的數百年基業,換來漢文明的延續,換來邊境的長治久安,此功之高,彪炳千秋!惠及千秋萬代!
姚“教授”,你也是受惠之人,你可知道?
-
17 # 左說春秋
謝邀!關於姚大力教授說漢朝匈奴太殘酷是否有道理問題,數千人已回答。既然多位網友再邀,我簡述一下我的意見。按照還原法,我也原還一下。姚先生是在去年一次《漢武帝》的三個面孔研討會上的發言,題目卻很大,就是歷史研究者應該告訴人們一個什麼樣的歷史?於是提出了研究歷史三原則,這本是泛泛而談的一般規律,然而最後卻上升到什麼最高原則的高度,橫加指責。甚至提出漢對匈奴入侵的反擊太殘酷之類結論,令人吃驚。
一、姚教授闡述的三原則不是什麼新鮮東西,史家歷來就遵守了。但問題的表述不太一樣而已。感覺姚教授解釋三原則似乎帶點情緒。並且火氣不小。給人以怪怪的感受。所批的最高原則矇蔽良知等,令人毛骨悚然。難道歷史學只有還原良知和常識的功能?史學的教化功能只是良知和常識?不需要最高原則?這種良如和常識是那個歷史時期的,是那些人的,也未講清。中國有文字紀載的歷史數千年之久,姚教授用怎樣一個良知和常識去衡量,去還原?用現代的良知和常識嗎?良知和常識有無時代性和群體性呢?美國幾十年來,不斷動用武力干涉他國,美國高層認為自已非良知嗎?非常識嗎?歷史學只能坐待千年去還原嗎?史學是社會學,不宜放入真空研究。一個史學教授不應把史學關進真空,讀歷史的要借鑑使用。
二、自相矛盾。姚教授這次講話,把匈奴人的感受還原了,見到長城就哭,處於漠北沒有文化交流,西逃又凍餓而死很多,漢代太殘酷,無人道,無良知,非常識。然而這只是戰爭的一方面。當匈奴鐵騎彎刀殺向漢人的時候,那情景為什麼不還原?那燒殺搶的為什麼不還原?這是姚教授的頃向性,怎配大講三原則?批評史界止於中觀,你連中觀也未及,奢談還原當時人的感受。說最高原則矇蔽,姚大教授是讓良知和人道矇蔽了罷。是非因果問題小孩子都知道。這是明顯的頃向性。即是專題論述批判大漢族主義,也要講因由,辨正講。泛談歷史研究,未見此類單打一。
三、混淆了戰爭的正義和非正義。漢代數百年打匈奴,絕非兩個小孩打架,侵略和反侵略性質鮮明。如果匈奴僅僅一次犯漢,這樣持續兩代窮追猛打是過了,是不人道和無良知,歷史是這樣嗎?既然姚研究邊疆史,懂得一定很多。為何借題偏激發揮至於此?
四、姚教授的這篇講話,學術味沒有情緒味濃。應該是情緒綁架了學術和理智。褒揚與批評是史學研究的兩大手段,即是在最高原則之下,多層面剖析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朝代,有誰禁止過?文章發表後,作者就登上審判臺,批評會有,表揚會有。只有不是包定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態就行。文無第一,正確對待他人,還要正確對自己。別把一已偏見當成金科玉律就什麼事也沒有。
總之,現在有些學者動輒拿學術獨立說事,不分學科亂爭獨立。當年李鐵映以政治局委員分管社科院,講歷史時說,為什麼每代都要研究歷史,研究歷史重在借鑑。歷史研究是社會學,不可能獨立成遊離社會,遊離政治和民生之外,單純追求所謂人道和良知。史學的功能是多層次的。那一個時代都不會忽視他的教化功能。而這種教化既不是佛系化,也不是耶和華式。
-
18 # 阿斗不傻
以孔孟先賢被曲解話,看所謂學者論調是否合理。
先看中國古代先賢孔子說的一句話: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 憲問》這句話常用解析:一說到以德報怨,人們通常理解“以德報怨”什麼意思?孔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要忍打碎牙齒往肚裡吞,別人欺負你,要對他更好,用愛心感化他,用胸懷感動他。
以上解釋看完,是不是很讓人肅然了。試問一下,我一巴掌過去,那被打的還笑著說打得好,你越打我,我就對你越好,這種情況,這樣傻瓜,是不是很多人會感動到傻眼,多好孩子啊,多偉大情操啊,於是就不停噼裡啪啦被打臉(參考中日交往史)
以上皆為宋代後犬儒之言,他們曲解老子 以德報怨 原話。其實在孔子這句“以德報怨”之後還有另外一段話,那就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本人釋義)孔子一弟子問孔子,老師,別人打我,我不打他,我反而對他更好,你說以德服人,我用我德行和感恩對待他,讓他悔過,是不是更好?孔夫子一聽,這傻孩子,你以德報怨,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以德報怨”你弄明白沒?當別人以德對待你時,你用德回報別人,這才是以德報怨。可別人打啦你,是打你,這個時候居然談“以德報怨”,你出門別說是我學生,我沒你這樣迂腐學生,這時候應該要“以直報怨” 。
直是什麼意思,我們繼續看解釋。“直”意思自古說法不同,我個人認為,“直”就是值得,直接,對等,才對。
我們換幾個形容詞大家就更能明白“是非曲直”“理直氣壯”“耿直”“直接了當”“直言不諱” 這所有詞語中直都是直來直去,直接。那麼直最正確的解釋應該是什麼,就是直接。
你抱我以恩,我還你情,你報我以德,我還你德,你報我以禮,我還你以禮。可是不知道那個傻逼。
我個人認為是程朱理學流派一群人,將這句話曲解,不僅這句話,還有孔孟先賢很多話都曲解,最後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統治又不斷放大被曲解的意思,造成的結果就是中國文明自我認知和群體認知偏差。
在世界文明中西方文化相對來說是自由個性,並且強調公平的,而我們所自傲的東方文明,從來都被認為是一種謙遜堅忍文明,我們強調謙虛,和善,與人為樂。這都沒錯,可是要看物件是不是值得我們如此做。
曲解這句話的封建統治者,他們心思,無非希望信仰孔孟之道的讀書人,用他們輿論引導力。讓所有被統治萬民們成為“以德報怨”順民,只有深刻明白“以德報怨”的民眾。在他們所謂真理的知道下忍耐生存,不斷的服從並配合被剝削和壓迫。他們才能穩定自己的統治。
大家想一想,這是多麼可怕,如果被曲解的以德報怨真正深入人心,那麼我們和印度人民會多麼相似?印度人民相信今生痛苦是上輩子福報不夠,於是他們忍受,他們認命,他們相信下輩子往生,於是印度人民成啦全世界最沒有抗爭精神的民族。
無數次的征服,無數次被外族統治,無數次被劃分不同種性,因為他們被閹割啦,明白什麼才是自己的追求,那就是忍耐,期待來生。
感謝中國歷史上無數勇於抗爭的先烈們,他們留下如此多氣壯山河的話語。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項羽:彼可取而代之。
劉邦:大丈夫當如是也。
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
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此言語太多太多,有的如此自信,有的如此張揚,有的如此明白“以直報怨”的根本。這才是民族該有的最強音,對不對?
可是被曲解以德報怨以及一系列修改言論成社會主流後。我們看看是啥情況?孔老先生這句被曲解的“以德報怨”於中國文化史上起的壓迫作用,可謂非常大。
地主剝削我們,我們要“以德報怨”忍受。
官員壓榨我們,我們要“以德報怨”忍受。
皇帝殘暴我們,我們要“以德報怨”忍受。
就連外國侵略者,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我們還是要“以德報怨”對他們笑臉相迎,禮數周到,我們卑躬屈膝,我們割地稱臣,用我們認為的一切辦法,彰現自己的“德”,於是就有啦千古賣國名言:“量中華之物力,結大國之歡心”(慈禧太后)
所有都想到啦,就是沒想過反抗,不到活不下去就不反抗。我真的很想問問各位,還有不停宣傳如此論調的所謂專家們?
中國文化,是何時墮落如此的,就是因為你們這一群不知所謂的白痴,把原本正確的思想,東篡西改,來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要不我們那會受到如此羞辱?
如果孔子原話沒被刻意曲解,我們華人會養成懦弱思維?我們會被所有其他文明,代稱為,奴性,弱諾,不善戰嗎?(之前有篇文章有寫過)
西方人骨子裡本性是狼性,他們相信人性本惡論。東方華人骨子裡本性是羊性,我們相信人性本善論(這句話也是被曲解的,有興趣可以關注下次說)。
我們的信仰決定我們的行為。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成這樣?我們近代以來,被信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的西方如此欺辱。不就是因為中國文化,給人留下一種任人魚肉的印象嗎? 中日甲午海戰,是一列,抗日戰爭是一列,那一次的戰爭我們都在說以德報怨。(被曲解的)這樣的事情還少嗎?
以上所述,姚大力教授所謂三個還原,我就認同第一條。那就是站在當時人,當時歷史角度去還原歷史,那就是我們不斷被欺負,這個時候我們是抗爭者,我們不反抗就沒辦法生存,於是我們以直報怨。
這不該成為被美化遮羞的東西,難道非要像後世那樣,五胡亂華,靖康之恥,我們同情他們讓後自己去死??
最後一句話送給姚大力教授我希望你回到匈奴侵入的時代,在哪裡生存,看你會不會說這樣的話?
我希望你回到五胡亂華的時代,在哪裡生存,看你會不會說這樣的話?
我希望你回到靖康之恥的時代,在哪裡生存,看你會不會說這樣的話?
我希望你回到蒙元滅宋的時代,在哪裡生存,看你會不會說這樣的話?
我希望你回到滿清入關的時代,在哪裡生存,看你會不會說這樣的話?
我希望你回到百年屈辱的近代,在哪裡生存,看你會不會說這樣的話?
-
19 # 柏國漁溪
以現代人的社會視角,去重新解析特定歷史環境中的歷史定論。是一些知名專家學者在專業學術領域一直努力的方向。漢匈之戰距今已近二千年,重新開啟歷史的塵封,拋開當時的歷史環境侷限,對淹沒史冊的歷史事件進行二次定論,到底有何深遠意義呢?以唯心主義論斷為主導的逆向思維邏輯,當真能全面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步伐嗎?作為當代知名的漢匈歷史研究權威人士,姚大力教授當免俗矣。
-
20 # 一草29
歷史上發生的事是否真實,說不清。但現實美國才殘忍比如兩顆原子彈死了多少平民?再比如本來世界穩定,動不動推翻別國政府讓多少普通民眾家破人亡。
姚大力教授的文章《學歷史的人要為不學歷史的人做什麼?》在網上引起廣泛爭議。姚教授主張史家應追求三個還原:
“過去我們籠統地講還原歷史,現在我們知道歷史學家想還原歷史是不可能的,但我想我們應該追求三個還原,這三個還原是可能的。
……
第一個還原是處在那個時代的人對那個時代的感受。
這個我認為很重要。因為所謂還原就是有一個標準的版本,可是就在那個時代也沒有一個很標準的版本,但是我們能還原這個保留在記載裡面的。……所以我覺得要去感受那個時代的人對那個時代的感知,這樣的歷史學才有一個準頭。……如果沒有,是不是能夠叫做沒有良心或者是沒有良知。這是一個還原。
第二個還原,我覺得就是歷史學自己的工作,它必須要還原到一個大的歷史途徑。
這需要我們做很多很多細部的研究,非常專門化的研究。……我們現在泛濫的著作就是中觀的著作。你說研究漢史,就一部《漢書》,或者再加上一部《史記》,這個解讀法,當然就是中觀,只能就字面的東西去讀讀他。所以我認為第一要還原當事人的感覺,第二要還原一幅總體的圖畫。
第三個要還原的就在史實這個層面。
我覺得現在我們被某些所謂最高原則矇蔽了,比如說大國崛起的就是一種最高的原則。某一些被我們封為是絕對重要的,可以顛覆一切其他原則的那種最高原則,矇蔽了我們的良知。所以歷史學研究要還原的就是良知,就是常識。我經常講我們研究出來的東西是不能違背良知和常識的,它只能超越良知。
可能超越常識,但是它絕對不能違背常識。比如說為了國家利益,你能不能殘酷地限制某些人的利益,甚至把他們肉體消滅掉?一個歷史上所謂崛起的時代,是不是就不能批評了?這裡有一個良知的問題。
比如我們講匈奴,……這個是一個完全正義的事業嗎?匈奴後來經過長城他們是要哭的。漠南是匈奴遊牧人發展最有利的地區,為什麼?因為遊牧經濟需要跟其他經濟的交流,如果跑到了漠北,跟其他文化的交流就非常困難。我們理解這個問題嗎?
漢代這樣殘酷無情地對待匈奴,要把匈奴人在整個漠北消滅掉。為了自己國家的安全可以採取這樣的做法嗎?是不是因為這是保衛漢朝的利益,所以任何做法,甚至致人於死地都是可以的?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要苛求漢武帝做什麼,而是當我們今天看待這件事情的時候,能不能因為歷史的教訓,而使自己變得人道一點。”
姚教授的話有道理嗎?他為什麼會這樣立論?具體來談,姚教授說“漢朝對匈奴殘酷無情”是否有道理?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看待漢匈戰爭?
回覆列表
北方之患豈在漢朝?周以降,遊牧民族與我農耕文明之間的衝突就沒有中斷過,其實就是生產力和商品交易不發達所致,是在當時情況下不可解決的現實問題。以今日道德高點漠視當時歷史的現實,此磚家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