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往文學

    曾經在大學裡流傳這麼一句話,“男不可不讀王小波,女不可不讀周國平。”其實這句話細想起來有那麼一些不講道理,但考究這句話的用意,大概是男人要學習王小波的浪漫,女人要學習周國平的理智。

    王小波:自由的價值,自由的愛情

    王小波,1952年出生於北京一個幹部家庭,他的父親是華人民大學教授,母親是國家教育部的幹部。1952年他的父親在“三反”運動中被錯劃為“階級異己分子”,1979年平反恢復黨籍。王小波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對他後來自由人生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84年王小波赴美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1988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華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9月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他先後寫了《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等作品。

    在人世間有一種庸俗勢力的大合唱,

    誰一旦對它屈服,就永遠沉淪了,真是可惜。

    ——王小波 《愛你就像愛生命》

    因為文章中過多的性描寫,他的小說其實一直不大被出版社接受,這原因涉及到華人的文化傳統、社會心理、倫理價值等一些更深的層面。

    1991年,王小波的中篇小說《黃金時代》獲得第十三屆臺灣《聯合報》中篇小說大獎,引起港臺文學界的關注,但卻並沒有進入到中國大陸批評家的視野。當年只有《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了《黃金時代》獲獎訊息,稱王小波為“文壇之外的高手”。《黃金時代》在香港出版時,還被稱作“王二的風流韻事”。

    正如他的妻子李銀河所說,人們喜歡王小波,首先是喜歡他的自由精神。“王小波一生酷愛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價值、自由的寫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個最美好的詞,一個最美好的價值”。

    周國平:把哲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周國平於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大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學系。作品包括譯作、散文、哲學專著以及催人淚下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廣受追捧。

    周國平主要寫哲學類的文章,但因表述平白和題材接近生活,也被很多人認為是“雞湯”。他的文章常常引用尼采等哲學家的名言警句,也曾被認為擷取別人的思想碎片來填充自己的思想。他的文章除了被選為語文課本,也因言辭優美、寓意豐富常常被選做語文閱讀題,對此周國平笑稱:“我的文章出的題我也不會做。”

    不是每個人都能靜下心來品味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尼采的哲學,周國平的文章正是以親近人的方式,對普通人談生命的意義、自我的價值、死亡的命題。

    總之,他更像文人與思想者而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哲學家。正如他的觀點:把哲學當一種生活方式。

    周國平的文章猶如一劑鎮定劑,扎入這個浮躁的世界,將他的思考源源不斷的帶給讀者。

    關於自我

    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周國平

    如果一個人不會唱,那麼全世界的歌對他毫無用處;如果他會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王小波

    關於幸福

    一個人要獲得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這種介於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叫做生活的智慧。——周國平

    羅素先生說,參差多型乃是幸福的本源。——王小波

    關於苦難

    苦難可以激發生機,也可以扼殺生機;可以磨練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啟迪智慧,也可以矇蔽智慧;可以高揚人格,也可以貶抑人格,——這全看受苦者的素質如何。——周國平

    人無論偉大還是卑賤,對於自己,就是最深微的“自己”卻不十分了然。這個“自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沉默了。這些人也就沉默了,日復一日過著和昨日一樣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它就沸騰不息,給它的主人帶來無窮無盡的苦難。 ——王小波

    關於幽默

    幽默是一種輕鬆的深刻。面對嚴肅的膚淺,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周國平

    有些人生活的樂趣就是發掘別人道德上的“毛病”,然後盼著人家倒黴。——王小波

    關於寂寞

    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於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周國平

    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於是我開始存下了一點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麼我就戰勝了寂寞的命運。——王小波 《黑鐵時代》

    關於經歷

    世上有一樣東西,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忠誠於你,那就是你的經歷,你在經歷中的感受和思考。它們僅僅屬於你,不能轉讓給任何別人,而只要你珍惜,也會是你最可靠的財富,無人能夠奪走。可是,如果你不珍惜,就會隨歲月而流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周國平

    人活在世界上,需要這樣的經歷:做成了一件事,又做成一件事,逐漸地對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王小波

    關於沉默

    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王小波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周國平

    關於理解

    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個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託於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並無價值。——周國平

    質樸的人們假如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看做是與己無關的事,那就好了。——王小波

    關於想要什麼

    一個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找到最適合於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誘惑與熱鬧對於他就的確成了無關之物。你的身體儘可能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儘可以在紅塵中起伏,關鍵在於你的精神一定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有了這個核心你就能成為你奔波的身體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周國平《只有一個人生》

    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王小波

    關於傾聽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閒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頭於人生中的種種事務,不再有興致扒在車窗旁看沿途的風光,傾聽內心的音樂,那時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樣便辜負了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行。——周國平

    生活是Teana,需要凝神靜聽。——王小波

    關於行路

    當我沿著一條路走下去的時候,心裡總想著另一條路上的事。這種時候,我心裡很亂。——王小波

    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聖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聖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於此了。——周國平

    關於平庸

    一顆平庸的靈魂,並無值得別人理解的內涵,因而也不會感到真正的孤獨。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劇性的。無聊是一顆空虛的心靈尋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劇性的。寂寞是尋求普通人間溫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而,人們往往將它們混淆,甚至以無聊冒充孤獨。——周國平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王小波

    關於往事

    人分兩種,一種人有往事,另一種人沒有往事。有往事的人愛生命,對時光流逝無比痛惜,因而懷著一種特別的愛意,把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珍藏在心靈的穀倉裡。沒有往事的人對時光流逝毫不在乎,這種麻木使他輕慢萬物,凡經歷的一切都如過眼煙雲,隨風飄散,什麼也留不下。——周國平

    有的事情一下子過去了,有的事情很久也過不去。——王小波

    關於悲劇

    就算人生是出悲劇,我們要有聲有色地演這出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也要有滋有味地做這個夢,不要失掉了夢的情致和樂趣。——周國平《悲劇的誕生》

    我還知道很多悲慘的事——在我看來,人生最大的悲哀,在於受愚弄。這些悲慘的故事還寫得完嗎? ——王小波《似水流年》

  • 2 # 傳統文學的魅力

    這本來是大學裡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至少能打動那些有選擇困難症的同學。

    當然這也可能是書商的一個陰謀,這樣的話書會很好賣。

    其實,什麼時候“不可不讀xxx”之類的愚蠢言論少了,什麼時候華人才真的算是愛讀書了。(這是引用了別人的話,“侵刪”!當你看到這個詞,就應該知道引用自哪裡了)

    對於那些喜歡王二的人來說,這是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諸如不轉不是華人這樣的言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著名的術士玩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