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淨軒語
-
2 # 繁星81903
感謝邀請。一年的重疾險大部分都是消費型的,保費一般來說都很偏宜,也就是說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很高的保障,很適合家庭經濟條件差點的客戶買。一方面沒有太大的交費壓力,一方面也能買到高的保障,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條件這種保險的缺點也是存在的。就是假如沒有發生意外,投入買保險的錢是拿不回來的,就消費掉了,這點也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所以有很多人都喜歡買返還型的保險,也就是有事保事,沒事就就等於存錢了,但往往這種保險保費相對比較高,一般人負擔不起高保額的保費。但是我覺得長險和消費型的搭配起來買卻是不錯的規劃。單說那一種好孬是不科學的,只能說和各有各的長處,合理搭配是最合理的。
-
3 # LCF火樹銀花
一年期的重疾險短時間看確實比長期重疾險便宜,但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說,我們應該怎樣去選擇,1年期的重疾險到底能不能代替長期重疾險呢?
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下:
首先我先說說1年期重疾險的優缺點。1年期的重疾險一般的都是網際網路上賣的產品多,保費低,保額高,但它屬於消費型的,交一年保一年的。並且1年期保的重疾種類少沒有長期險的種類多,而且很少有保輕症,多次給付、全殘、疾病終末期等保障。1年期的產品多是防癌險、兒童特定疾病保險、女性特定疾病保險等保障病種很少的產品。
另外續保的問題,一個人如果不強制性的,很難堅持自己自動每年往上續交保費,並且1年期的重疾險它並不是開始第1年交多少,往後繼續交多少,它都是隨著年令的增大保費也會隨之增加的,一般都是五年一個檔的交費。與長期險比較年限的話交的保費一點也不少。
另外1年期還有弊端,如果中途出險的話,以後保險公司肯定拒保在也買不了,無法續保,到了被保險人老年時疾病發生率增高時也無法獲得保障,你說我說得有道理嗎?
而長期的重疾險一般交滿保費,都是保至終身的。另外長期險保的險種多,還保輕症,比方說天安人壽的愛立方這個產品:保重疾105種,而且分6組重疾理賠,並不是得一種重疾就賠付賠付完啦合同就終止啦。看公司特別人性化設計6組理賠方案。還有附加投保人豁免功能,在交費期間不管投保人與被保險人得輕症先賠付保額30%,然後豁免後期的保費,但合同還繼續有效。1年期的產品能有這種功能嗎?還有返夲的功能,實際上這份保險只是用利息來獲取你一生的保障。
-
4 # 財迷悠媽聊教育
我也比較過,期限越短的保險,價Grand SantaFe便宜。從重疾險來說,當期限是一年時,第二年是否能夠續費就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重疾險,其實是有一個觀察期的,所以實際的保險期限,一年期的保險,並不是一年。而當一年過後,在續保前查出來相關疾病後,又是不能續保的,所以,重疾險,我建議買長期險。
-
5 # 海哥說保險
無論什麼險種,判斷好不好的標準,都是具體使用者的真實需求。
在某些年齡段,一年期重疾險比終身重疾險費率低十幾倍,甚至更多。
很多申請"輕鬆籌""水滴籌"的人並非不知道保險的好,而是花錢的地方太多,實在抽不出多少錢買保險。
前面一味鼓吹終身重疾險的朋友,請問重疾險保額多少夠用?
常見的重疾,比如癌症,需要多少治療費用、多少療養費用?如果頂樑柱患重疾,一家老小怎麼辦?賠多少錢合適?50萬夠嗎?100萬夠嗎?
比如三十歲的年齡,父母臨近或已經退休,孩子還沒上小學,一旦倒下,整個家庭不堪設想!
三十歲的年齡100萬保額需要多少保費?大部分終身重疾險需要年交2萬多保費,某安福需要3萬多保費。這還只是一個人的重疾險保費,有多少同樣的家庭是承受不起這樣的保費的?(一年期重疾險百萬保額只需要一千左右)
如果只選擇終身重疾,肯定就要降低保額。那麼請問,"倒下,還能撐起一片天"嗎?
保險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什麼保險方案最有助於解決自己的問題,什麼保險就是最好的!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最好的保險,最好的方案也不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險種,買保險最不該盲目跟風。
另外,呼籲險種簡單化,越簡單、越單純,越容易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相反,越複雜、越是捆綁銷售,越不利於使用者的選擇。
你所出具的一份方案,也許會在風暴前力挽狂瀾;你所規劃的一小部分,可能會是一個生命的全部。
敬畏自己從事的職業,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才能對得起良心和責任。
-
6 # 大特保
長期重疾險VS短期重疾險,精算師用資料告訴你哪個更好
基本概念
長期重疾險是指,保險期間超過一年或者保險期間雖不超過一年但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
短期重疾險是指,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
保證續保條款是指,在前一保險期間屆滿後,投保人提出續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按照約定費率和原條款繼續承保的合同約定。
簡單來講,重疾險分為以下3類:
1、保障期限為1年及1年以下,不包含保證續保;
2、保障期限為1年及1年以下,包含保證續保;
3、保障期限為1年以上,包含保證續保。
保費對比
健康保險的保費跟年齡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講,年齡越大需要交的保費就越多。
短期重疾險:每年交的保費承擔的是1年及1年以下的保障,所以年輕時保費便宜,年紀大時保費貴。
長期重疾險,將整個保險期間內需要交的保費均衡到交費期間的每一年,所以看起來年輕的時候需要交的多。
以30歲為例,兩者每年需交的保費對比
Ps:
1、一般來說,短期重疾險的最高投保年齡為60週歲,續保最高可至75週歲;長期重疾險的最高投保年齡為50週歲,最高可保至99週歲;
2、假設某款短期重疾險的費用為600元(30—39週歲)、1170元(40—49週歲)以此類推,則從30週歲開始投保,如可續保至70週歲,則保費需95930元;
3、假設某款長期重疾險30週歲投保時的費用為2596元,保至70週歲,保費分20年繳,則共需保費51920元。
上面的對比結果可以看出,30歲及30歲以上開始投保的話,長期重疾險的保費比較划算。
但,如果是30歲之前投保的話,兩者的保費對比是否一樣?
以20歲為例,兩者每年需交的保費對比
Ps:
1、此款短期重疾險20週歲投保時的費用是159元,如可續保至30週歲,則共需保費2031元;
2、此款長期重疾險20週歲投保時費用為496元,保至30週歲,分10年繳保費,共需4960元。
從上面的對比結果可以看出,20歲及20歲以前開始投保的話,短期重疾險的保費比較划算。
對比結果
長期重疾險採用均衡費率,保障時間長,不用擔心續保或保障中斷的問題,但保費相對比較昂貴;
短期重疾險採用自然費率,不保證續保,且會出現產品停售而無法續保或重新投保的情況,但保費相對便宜。
總的來說,年輕時投保短期的重疾險便宜,但是總體來看買長期的更划算一些。
購買方案1、經濟不甚寬裕的,以短期重疾險為主。短期險眼前投入肯定比長期重疾險要少,畢竟幾百塊與幾千塊,不是一個數量級。你說,我現在收入低,還買不起長期險,但是還需要保障,沒有問題,先買短的,保障起來。但是切記,以後條件好了,一定要把長期險種配上。
2、保險預算較為充裕的,以長期險為主。長期險穩定,且即使投保產品停售了,已購買的保單仍舊有效。
3、已購買了短期重疾險的,可以額外補充特定病種保障。比方女性乳腺癌宮頸癌,或者兒童白血病保障,單種重疾的逆選擇風險非常高(就是說,得這個病可能性越大的人,越容易來買這個險種),所以,很少有保險公司把特定癌症或疾病做成長期險的,否則,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嘛。
-
7 # 慧擇保險網
那麼首先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長期重疾險與1年期重疾險之間有沒有區別:
區別1 保障期間不同
長期重疾險保障期間往往比較少,一般都在二三十年以上,甚至可以保障至終身;1年期重疾險保障期為1年。
區別2 費率方式不同
長期重疾險一般都採用均衡費率,即每年保費都一樣;1年期重疾險往往採用自然費率,即每年保費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區別3 保險責任不同
長期重疾險往往會有更多的保險責任,比如身故責任、豁免責任;而1年期重疾險一般沒有這兩項責任。
由於1年期重疾槓桿比高、保費便宜,非常適合以下人群:1. 已經有長期重疾險的客戶。每年僅需要花三四百塊就可以將重疾保額提升三四十萬,非常划算。
2. 正在挑選保險的客戶。保險是一輩子的事,認真選擇沒有錯,但在選擇期沒有保障也是比較危險的,這時候可以用1年期重疾險暫時替代。
3. 預算比較低的客戶。預算比較低,如果買長期重疾險往往買不到高的額度,而買1年期重疾險可以購買更高的額度。如果預算充足可直接購買長期重疾險,保障一步到位!
所以,雖然1年期重疾險代替不了長期重疾險,但可以做為重疾險的強有力補充,是非常值得購買的!
回覆列表
買了保險,經常有人會問:合算不合算?何為合算?如果你需要短期利益最大化,買長期的產品就不合算,但是往往你的需求也是善變的,不確定的,做任何決定前,先確定自己的初衷,跟自己初衷一致的,那就是合算!
從定義上來說,一年期的重疾險是消費型重疾險。就是如果不出險,保費不再返還。優點是保費低,保障額度高。
長期重疾險是返還型重疾險,保費和保障額度相對於消費型重疾險來說,有所差距。但這也並不是說長期重疾險就一無是處,長期重疾險有長期重疾險的優勢。
從經濟能力來說,如果你是一個單身貴族,經濟能力有限,現在又年輕,身體基本健康,可以考慮配置一年期的消費型重疾險。但是這樣做也並非沒有風險的。比如,你要保證自己的身體還要健康,一年期重疾險並不是能保證續保的,今年的身體狀況,並不能保證明年還能繼續投保。另外,就算是消費型重疾險,費率也是逐年遞增的。人在健康的時候容易高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在生病的時候又容易低估自己康復能力。
長期重疾險,是返還型重疾險,雖然費率相比消費型重疾險高一些,但是他的優點是隻需要在投保時稽核一次身體狀況,並且投保後,保費是恆定不變的。而且,如果條件不允許,想申請退保的話,還是能退回現金價值的。當然有人會說,保險就是坑啊,保費交了5000,退保就退1000。保險公司跟客戶簽訂的是長期合同,如果不得已退保,就相當於已經違約,當然要承擔一部分違約金,這種現象,即使在其他的經營活動中也是一樣的。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退保。但是究竟會不會遇到萬不得已的情境?恐怕這個是誰也無法預料的吧。第一年買保險就退保損失當然大,如果已經滿期了,再退保損失就小,或者沒有損失還有盈利了。那就相當於為自己儲存下一筆存款。下圖是用真實的資料生成的,分別演示了18歲和48歲的保費和保障狀況,以及在70歲退保的話現金價值是多少。
人生就是博弈啊,權利和義務都是相互的。一般意義上來說年輕人可選擇消費型重疾險,但也同時放棄了長期重疾險年齡小,保費低的優勢,保險是需要顧問來規劃的,保險配置也是要隨著時間,年齡,收入,家庭狀況的變化不斷規劃的,對於保險,人不可能從一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