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軍情
-
2 # 潘登科洛夫斯基
肯定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場城市巷戰之所以慘烈異常,是因為它關乎兩個極權領袖的威嚴與歐洲戰事的動向:斯大林定要保住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希特勒定要在這個破滅了他閃電戰傳說的地方血洗失敗的恥辱。所以,斯大林格勒巷戰是由大規模的混亂、瘋狂、血刃、肉搏剪輯而成的的悲壯戰事
-
3 # 賽門之略
巷戰,也稱“貓鼠遊戲”,就是個“絞肉機”不僅殘酷,而且血腥。要說世界軍史上最大的巷戰,我認為可以分為兩個來談,一個是古代的——布匿第三次戰爭,一個是近代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布匿第三次戰爭(公元前149年—前146年),在第二次布匿戰爭50年後,處於地中海地帶的迦太基經濟得到復甦,成為了一個繁華的世貿中心,由於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加上迦太基人善於經商,累積大量的財富,羅馬人擔心迦太基人再次招兵買馬擴軍,再次崛起,對羅馬再次構成威脅,於是先發制人,羅馬進攻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戰爭爆發。
(布匿第三次戰爭遺址)
公元前149年,羅馬集結8萬多大軍圍困迦太基城,久攻不下,直到第三年公元前146年才攻破迦太基城,羅馬大軍突入城內與迦太基軍隊展開6天6夜激烈的巷戰,由於迦太基人頑強的抵抗,直到戰爭結束,迦太基共8萬軍民戰死,全城近40多萬人,只剩下5萬多的人淪為奴隸,可當時迦太基人口大概有50多萬人的城市。隨後羅馬人下令,焚燒全城,大火持續了半個月,地中海古老的名城——迦太基,最終滅亡。
2、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被稱為人類歷史戰爭史上最慘烈的戰爭,蘇德雙方投入兵力規模之大、傷亡人數之大,史無前例。據統計,雙方共投入了近500萬人,傷亡人數超過200萬人以上,其中的巷戰之尤為殘酷,史無前例,整個城市都在“顫抖、尖叫”,被稱為了“人間地獄”、“人肉中的絞肉機”,近代最大規模的巷戰、最為血腥的戰役。
據統計,斯大林格勒巷戰,平均每天死亡超過一萬多士兵。士兵存活時間不超過24小時,其中蘇軍能存活下來的第二天就是排長,能存活一週的就是團長,但每一個人能活過五天……簡直就是個“無底洞的人肉抗”。這場巷戰對斯大林來說是事關成敗的一戰,因此下達了著名的第227號命令:一步也不許後退!的命令。沒有前線,沒有後方,必須守住每一個陣地,就算只剩下一名士兵,也要成為敵人的絆腳石。
斯大林格勒巷戰,蘇德雙方在城內進行了無數次的短兵相接,甚至以“米”來形容推進與防守單位,雙方在廢墟城中地下和地上摸索前進,毫無誇張的說每一片瓦磚都沾滿了血跡,每一個制高點都進行殘酷的反覆來回爭奪,每一土牆都成了人肉堡壘。比較慘烈之一的,一個火車站雙方爭奪了13次,每次戰鬥傷亡近萬名士兵。引用蘇軍流傳的一句話:雖然我們佔領了廚房,但客廳還在敵人手裡,甚至能聽見對方的呼吸聲,還需要戰鬥。
斯大林格勒戰役持續了199天,雖然蘇聯取得了勝利,但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同時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為蘇軍奪取了戰場的主動權,由守開始轉為攻,是二戰重要的轉折點。
-
4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521
斯大林格勒戰役,但這場戰役並不高明,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謀略更一塌糊塗,完全人海戰術,後勤不利又被以逸待勞的蘇聯熬死在戰場,耗盡國力,愚蠢至極。德國兩線作戰,又急於求成,優勢不用反用人海攻堅戰,又遠征蘇聯後勤不是很足,難道不是必然嗎,存人失地,人地兩得,存地死人,人財兩空,好笑的戰役,就是不打這場戰役,後退德軍依然佔優勢,卻還在自欺欺人,妄想一戰定勝負,真是敗筆之一。不明白誇德國哪裡,明明蘇聯的戰術更強,更現實,更以逸待勞。從此蘇聯一勞永逸全面反擊直到德國柏林被圍。沒有精銳的德國因為精銳缺失青黃不接戰力軍力大損就這樣尷尬的滅國了。
-
5 # 軍武小咖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巷戰毫無疑問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同時他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
二戰德國最著名的戰術就是閃電戰,利用德軍的機械化,現代化裝備,不等對方反應過來就已經進行了佔領,這樣的作戰理念雖然在當時比較先進,但是無疑會消耗德國的大量石油的儲備,悲劇的是雖然德國的煤礦資源豐富,但是石油緊缺,根本無法滿足戰爭的尋求,因此德國除了大量進口石油之外,希特勒制定了以戰養戰的的戰略,即在戰爭過程中掠奪石油資源,所以說希特勒對於石油的渴望是非常強烈,與此同時相應的戰略安排也圍繞著石油展開。斯大林格勒東接烏拉爾新工業基地,西連頓涅次工業區,向南巴庫、高加索油田,希特勒最夢味以求的黑色黃金,向北直達首都莫斯科。以至於德華人這樣評價斯大林格勒,“如果說莫斯科是蘇聯的大腦,那麼斯大林格勒就是蘇聯的心臟”由此可見斯大林格勒對於雙方多麼的重要,德國拼了命也要佔領斯大林格勒,而蘇聯拼了命也要守著它,這下熱鬧了,於是就爆發了人類史上最慘烈的巷戰。斯大林格勒的一個火車站一週內就易手了13次,士兵活一天活一天就是班長,兩天就是排長,三天就是連長,四天就是營長,但是到營長就此為止了,因為沒有人可以活過五天。工人們在工廠上班,十幾米外護廠隊就在與德軍激烈的交火中,坦克下了生產線直接開赴戰場,因為戰場就在門外。
戰後統計原本居住在斯大林格勒的80萬居民戰後只剩下7500多人,蘇方統計人數,蘇軍死亡100多萬人,德軍死亡150多萬人,顯然這誇大了德軍的死亡人數,據西方統計德軍死亡在80萬左右,就算是這樣雙方的總傷亡人數也超過了200萬,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名副其實的絞肉機。
-
6 # 深度工場
在二戰太平洋戰場,最大巷戰發生在馬尼拉巷戰。在中國最大巷戰是第3次四平戰役,解放上海….如果說全世界最大的巷戰,那就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了。
斯大林格勒會戰持續了兩個月。斯大林格勒逐漸成了一片瓦礫場,在這個廢墟的海洋中,德軍步兵和工兵在坦克、自行火炮、噴火器、炮兵和俯衝轟炸機的支援下,用手榴彈和刺刀,由一幢房屋到另一幢房屋,由一個地下室到另一個地下室,由一堆瓦礫場到另一堆瓦礫場,為自己開闢前進的道路。
一些大兵工廠變成了要塞。但是廢墟越多,防禦者就越能找到掩蔽工事。每當德軍俯衝轟炸機或炮兵炸燬在伏爾加河上架設的一兩座舟橋時,象螞蟻般辛勤勞動的倔強的蘇聯人總會把它們修復。
蘇軍在東岸配置了很強大的炮兵,這些炮兵改善了城市保衛者十分艱難的處境。斯大林和鐵木辛哥不斷下命令鼓勵防禦者進行殊死抵抗。
這次會戰確是兩個敵對世界進行搏鬥的象徵。德軍集中了自己最後的力量,因為他們認為,為了獲得決定性的戰爭結局,他們應該不惜任何代價完成自己面臨的任務。希特勒那種無論如何要從自己的敵人手裡奪佔用他名字命名的城市的狂熱意向。
戰鬥有多慘烈,說一個例子,蘇聯軍醫武金斯卡婭的回憶錄《一週三十次手術》說:他的連在城中區戰鬥1周後,發現自己的部下80多人,竟然來自2個集團軍,7個師,不同番號,各個軍兵種的47個連隊。而且,還有1個獸醫,只不過現在這個獸醫是外科醫生。
-
7 # 鹹魚閒聊
我認為是1945年的柏林戰役。
自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轉入進攻階段,蘇軍開始反攻,而美英聯軍也在諾曼底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再加上德國在北非戰場的失敗,英美聯軍登陸西西里島,導致德國陷入三線作戰的泥淖之中。
西線美英聯軍接連解放巴黎,攻入德國本土,逼近柏林,南線盟軍攻入義大利首都羅馬。而東線的蘇軍不僅收復了所有德佔區,還一路高歌猛進,一直打到柏林城外。
1945年4月13日在艱難的攻克了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後,蘇軍距離柏林僅剩100公里,而美英聯軍也已經陳兵易北河,距離柏林也只有120公里,大家都知道柏林戰役將是德軍的最後一次瘋狂,所以攻克柏林必將會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
4月16日,出於對德華人的仇恨,蘇軍分三路率先發起柏林戰役。
18日蘇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於柏林東面發動大規模機械化作戰,蘇聯鋼鐵洪流呼嘯而過,攻佔澤洛夫高地。20日,第一集團軍先頭部隊到達柏林近郊,蘇軍開始炮轟柏林城。
20日,科涅夫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突破德國尼斯河的防禦地帶,抵達柏林的西南郊。
19日科索夫斯基指揮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至強渡東奧德河從北面發起進攻。
至此,蘇軍三個方面軍對柏林完成了合圍,並掃清柏林附近的德軍。
26日,在蘇聯上千架飛機,數千門火炮轟炸柏林城後,朱可夫元帥下達了進攻蘇聯的終極命令,慘烈的巷戰開始,蘇軍從四面八方圍攻蘇聯,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樓都是蘇軍與德軍的爭奪目標,由於德軍的頑強抵抗,蘇軍每佔領一個目標,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烈的代價。
29日,希特勒宣佈與愛娃結婚,之後便自殺身亡。
30日蘇軍向德國國會大廈發起進攻,蘇軍每上一層都要面對德軍瘋狂的抵抗,31日蘇軍完全佔領國會大廈並插上了旗。
5月2日,德軍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簽署投降書,柏林城的德軍放下武器。
至此柏林戰役宣告結束
此戰蘇聯投入三個集團軍250餘萬人,德軍投入兵力80餘萬人,最終蘇聯傷亡35萬多人,德軍傷亡48萬人。
可能很多人認為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才是規模最大的巷戰,因為這場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比柏林保衛戰多,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巷戰只是整個戰役中的一部分,當時參與巷戰的德軍只有17萬人,守衛斯大林格勒的蘇聯士兵也只有7萬餘人。而僅柏林保衛戰中主攻柏林城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就有近一百萬人,守衛柏林的德軍加起來有60多萬人包括希特勒組建的民兵部隊和少年部隊。
所以相比之下,論巷戰規模,還是柏林戰役比較大。
-
8 # 曾經的誓言無他
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巷戰應該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軍憑藉斯大林格勒的大街小巷硬是讓德軍寸步難行蘇德雙方投入的兵力高達數百萬人雙方均損失慘重僅僅蘇軍的傷亡就高達200萬人之多
-
9 # ZBLiu
世界軍史上最大規模的巷戰,無論怎麼算,算不到上海戰役頭上。
連題主自己都說,事先規定在城區不得使用火炮和炸藥包。題主自己只能舉出四川路橋上有傷亡而且數字遠談不上慘烈。所以題主在自己的文章當中無法自洽。
實際上上海戰役同樣是打的外圍戰,等到進入市區,外圍已經基本定局,市區沒有成規模的巷戰。
上海戰役是攻入大城市比較成功的一次,從那時起,年年必談。可是七十年來沒有一篇回憶做過“世界軍史上最大規模的巷戰”的結論,倒是那時的地下黨和外圍,一直把如何保證完整地把上海保留下來交接收,當作一個重點回憶內容。題主這樣一來,就打了許多人的臉。讀者信誰的?
題主要出新觀點就要拿出有效證據。把斯大林格勒的戰況“縮小”一點,不是正派做法。
-
10 # 誓言無他
世界軍史最大規模的巷戰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德雙方傷亡超過200萬人無論是參戰人數還是慘烈程度以及傷亡數字都堪稱之最
回覆列表
斯大林格勒這座城市是巷戰的代名詞,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場城市戰能夠與其相提並論,其殘酷程度超過了後世的一切巷戰。在現在戰爭中經常使用“斯大林格勒式的巷戰”來比喻某座城市戰的慘烈情況。
很多人會說德華人不是擅長閃電戰嗎,機動性強的很,繞過去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非要盯著斯大林格勒不放呢?可是斯大林格勒這個點偏偏繞不過去。原因很簡單,這座城市是俄羅斯重要的節點和石油管道必經之地,而且還處於伏爾加河上,對於溝通蘇聯中部和南部的物資交通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更何況它還是一座大型工業城市。而且作為進攻方德軍來說,這座城市要是拿不下,那麼就很難集中全力進攻西南部的高加索地區,也無法達成將被佔領地區跟西歐連成一片的戰略目標。而且這座城市是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命名的,拿下它在政治上將嚴重打擊斯大林和蘇聯民眾的抵抗士氣。
正是基於此,德軍發誓要拿下它,俄國拼了命也要保住它,從而拖住敵軍重兵集團,在冬天到來時候圍殲德軍。1942年8月底,這場人類史上最血腥的城市攻防戰徹底爆發了,你爭我奪的激烈巷戰一直持續到了1943年的2月2日德軍投降的那一天。在整場戰役中,雙方總計投入了300個師規模的兵力,一個又一個生力兵團高唱著戰歌投入每個房間的爭奪中,投入到伏爾加河流域的殘酷拉鋸戰中,然後迅速被打成空架子,無數人前仆後繼的繼續戰鬥著。在這場空前的戰鬥中,無數的老百姓也被迫捲入戰火中,此戰總計造成90多萬人死亡還有數量不等的傷病和被俘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