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納蘭談史
-
2 # 黑眼歷史觀
滅不了。
遊牧民族的特徵就是靈活性強,他們的糧食就是跟著他們到處走的牛羊,只要有植物和水的地方都可以。而中原王朝的軍隊依賴後勤保障,由於種種原因,根本學不了遊牧民族,拖一拖就能把中原王朝拖得吃不消,被迫退軍。
而且蒙古草原的地形平坦開闊,幾乎不存在險要關隘,往哪裡都能跑,往北往西都可以。不像在中原地區,山川河流眾多造就了大量關隘,也就是“必經之路”,要想去哪哪哪,就要經過哪哪哪,導致一方鎮守關隘,就能逼對方不得不戰。
要是遊牧民族不主動出擊,而是在草原上避而不戰,中原王朝的軍隊也拿他沒辦法。
還有草原的勢力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雖然有一方獨大,但是下屬勢力眾多,打掉一個,很快就會出現另一個。
【所以中原王朝很煩遊牧民族,因為對方能跑,對方在外面不想打的話,除非運氣好,否則根本找不到他們。這年出一個,明年可能就有新的出來,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項、蒙古、瓦剌、滿清……層出不窮。】
-
3 # 風去了無痕D
農民出身老朱,總覺著跟著自己造反的那些身強壯猛之輩,將來會造自己兒孫們的反,所以還未等徹底平西域北疆,就將敢打能打的幾乎宰了個乾淨,幸而活下來的那幾個,也嚇掉了英雄膽~所以,留了後患,
到他兒子靖難事變奪位後,倒是想徹底滅了元朝殘佘,奈何,卻沒有采取漢唐屯戍西域北庭,遍置都護節度的長久之策,卻想著用十萬之師尋敵一舉決戰的策略,那註定了必是勞而無功的!
而等永樂帝死後,大明的軍功貴族開始腐化,大宋時種下的文貴武賤之風慢慢發芽成長,至此時,離開了軍功封爵之制,文官主政,入仕唯科舉的體制之下,再想對外擴張,威服遊牧民族,就已難上加難了,因為無論官民軍士,都失去了前輩們三千里外取功名的動力源!誰吃飽了撐著,才會想著去開邊。
-
4 # 定興強子在北京
首先戰線拉的太長、戰線拉的太長就需要強大的後勤保障做支撐才能經得起戰爭的消耗、但是在強大的後勤保障需要國家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做後盾、可當時屬於元末明初百廢待興、經過多年戰亂、經濟和人口數量嚴重下降、老百姓渴望在和平的條件下重建家園、而朱元璋恰恰又是社會最底層的窮苦百姓成長起來的一代明君、基本都瞭解和明白在統一全國後、心裡明白此時此刻老百姓需要的是什麼、胡軍版的電視劇《朱元璋》裡有這麼一個橋段、朱元璋對即將到邊境就任藩王的幾個兒子說了幾段話、其中又這麼一段“你們記住、大明的基業是建立在你們爺爺奶奶的骸骨之上的、是建立在千千萬萬老百姓的骸骨之上的”,一位從底層成長起來的布衣皇帝、肯定是考慮到的是怎麼才能讓長期飽受戰亂之苦的老百姓怎麼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定下來、並且填飽肚子、國家迅速恢復生機、這就是原因!!!
-
5 # 秉燭讀春秋
在中國歷史上,統一天下從北往南打容易成功,從南往北打容易失敗。而朱元璋是歷史上唯一從南往北統一中國的皇帝。
當朱元璋把元順帝的軍隊趕到了北方後,1368年2月,老朱在南京稱帝,隨後建立明朝,史稱明太祖。
龜縮在元大都的元順帝始終是老朱心頭之患,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萬大軍征討元順帝。
軍旗獵獵,戰馬嘶鳴,就在軍隊整裝待發時,軍師劉伯溫在主帥徐達耳邊嘀嘀咕咕,不知道說些什麼?只見徐達點了點頭,大手一揮,一聲令下“出發”,浩浩蕩蕩的隊伍只奔元大都(北京)而去。
很快明軍來到了離元大都二十公里的地方,徐達命令部隊原地待命。此時元順帝得知訊息,帶上嬪妃、大臣和金銀財寶,開啟城門往北就逃。徐達並不著急追趕,第二天這才開拔進入了元大都。
進城後,徐達讓士兵飽餐戰飯,到第2天才下令追擊元順帝。
由於元順帝帶著宮中的女人們逃跑,這些女人跑不快。徐達帶領的隊伍很快在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一帶)趕上幷包圍了他們,當時副元帥常遇春帶著人馬要活捉元順帝,但被徐達制止了。
隨後徐達做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下令閃開一個缺口放走元順帝,元順帝在大臣們保護下倉皇逃了出來。眼見元順帝往北越逃越遠,此時徐達才下令繼續追趕。
當時士兵們很納悶,明明能消滅元順帝,為何徐達只是一個勁下令把他往北趕呢?不但士兵納悶,副元帥常遇春差點和徐達鬧翻,老常怒斥徐達當了元順帝的叛徒。
不過徐達這一切安排都是遵照軍師劉伯溫的囑託進行的。臨行前,劉伯溫囑咐徐達只管把元順帝趕到漠北去,不許活捉和殺死他。軍師為何要這樣做呢?
原來朱元璋和劉伯溫早已合計好了,活捉元順帝沒啥意義,畢竟元順帝曾是一國之君,再不濟也有擁護他的人,殺了他弄不好會激起民變,放了他老朱不放心,害怕他死灰復燃東山再起。
他的情況不同張士誠和陳友諒這些叛軍首領,元順帝是正統皇帝,畢竟元朝統治中原近百年,有一定的根基。與其左右為難,不如把他趕到老家漠北去,讓他自生自滅,反正他也回不到中原了。
班師回朝後,劉伯溫向常遇春說明了情況,之所以沒提前告訴他是怕洩露天機,常遇春是爽朗性格的人,他向徐達道歉道:“兄弟我是個粗人,別和我一般見識”。徐達和常遇春摒棄前嫌握手言歡。
-
6 # 揚楊劉
首先,長城以北的那片草原和大漠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的樂園。秦漢時有強大的匈奴,秦帝國為了抵擋匈奴修長城,漢帝國先開始是和親政策,到漢武帝時就是打,想用武力徹底消滅匈奴,要把匈奴種族滅絕,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功了,匈奴被打跑了。但是,然後又一個遊牧民族,鮮卑族遷徙到那片草原,然後鮮卑人統一北方,建立了北朝。然後是柔然人,突厥人,契丹人,蒙古人,……總之消滅了北方草原上的一個遊牧民族,另一個遊牧民族就會遷徙過來,趁機發展壯大,就又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大患。所以說困難是克服不完的,只會一個接一個。遊牧民族也是消滅不完的,只會一個接一個的來。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征服蒙古的人心,投降的善待,反抗的殺,讓蒙古完全的臣服於大明,並限制其力量的壯大。即使把北元完全消滅了,可能還是會出現一個新的敵人,解決不了問題的。
-
7 # 津城沐雨
明朝滅不掉撤回漠北老家的蒙古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滅不掉。明朝統治者當然是想徹底消滅撤回漠北的蒙古人了,這樣北部邊疆就再也不會有威脅了,但是明朝滅不掉漠北草原上的蒙古人政權。
朱元璋時期,大明建立之初,也是到處開疆拓土,恢復故地,平定西南,蕩平遼東,出兵漠北。但是,當北元退居漠北後,廣大的草原、大漠、戈壁灘成了有利於遊牧民族的地方,在毫無屏障的茫茫草原上,明朝軍隊難以準確找到蒙古主力,也就難以徹底消滅遊牧民族政權。
茫茫大草原不像內地,沒有城郭為依託,即使勝利也難以長久堅守,明成祖朱棣幾次北伐,雖然大體上是勝利的,但是當明朝軍隊退去之後,遊牧為生的蒙古人就會“春風吹又生”,不出幾年,又會捲土重來,繼續騷擾邊境。
不想滅。明成祖之後,尤其是土木堡之變後,明朝損失巨大,經過兩次朝臣大換血,明朝對蒙古人的態勢由積極防禦變成被動防禦,明朝失去了開國之初的進取態勢。
明朝的皇帝也大多無能,沒有雄心壯志,不思進取,對待北部的蒙古部族,別說是消滅他們了,只要他們不進攻明朝就燒高香了。
結語。明朝對退居大草原的蒙古人,前期積極進取開疆拓土的階段,是想滅但是滅不掉;後期君臣安於享樂,不思進取,就不再想滅了。
一代王朝,一旦失去了積極進取的態勢,安於享樂、不思進取的風氣形成,王朝就開始從此走下坡路,這個王朝也就開始走向了滅亡。
一個人也是,一旦失去進取心,遲早也會被社會所淘汰。所以,不管國家還是個人,都要保持不斷上進的態勢,積極向上,努力奮鬥。
-
8 # 小史寫小史
首先,明王朝建立之初,是一直出兵北伐蒙元。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共八次北伐,將領是徐達,藍玉,馮勝,沐英和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等。明成祖朱棣在位時也五次北伐,雖然效果都不錯,緩解了來自北方的壓力,但沒有徹底消滅蒙元。
其次,朱元璋和朱棣都想徹底消滅蒙元。但是,古代遊牧民族很難徹底消滅,特別是被中原的漢王朝消滅。如漢朝,滅匈奴,漢武帝一生幾乎都在打擊匈奴,雖然匈奴被打的很慘,但一直沒有徹底消滅,漢朝亡了,匈奴還在,五胡亂華就有匈奴的身影。
再有,真正被漢族徹底消滅的北方遊牧還真不多,基本就是被其他遊牧民族消滅或者吸收。匈奴被鮮卑吸收滅亡,鮮卑入侵中原被漢族同化消失,突厥滅柔然等。
還有,也是為什麼中原王朝很少能徹底消滅遊牧民族。遊牧地盤大,人口少,沒有固定的居住地。中原軍隊幾萬人有進出,不顯眼,人投入多了,補給跟不上。當時也沒有衛星定位系統,很容易迷路。如飛將軍李廣,就經常迷路。
最後,中原王朝三百年迴圈規矩,如果百年左右沒有中興之君,對外擴張將會停止,陷入內部土地兼併,大臣或外戚專權,將無力外擴,而滅族之戰最少百年。明土木堡之邊,是明白軍力,國力,武器裝備最鼎盛時期,可是皇帝不行,成為了轉折,從此大明從外擴轉為防守。
-
9 # 米和沙
歷史上中原漢族政權,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勝利戰爭,基本都是擊潰戰,很少有殲滅戰。就是你能打敗他,但你不能消滅他。這是和兩方作戰方式決定的,中原王朝的軍隊大部以步兵為主,因為缺少戰馬,中原的騎兵數量相比北方遊牧部落始終處於劣勢。中原王朝以步兵為主的軍隊,出征時需要大量的糧草保障,路程越遠後勤保障的壓力就越大。而遊牧民族基本是全民皆兵,自帶馬匹糧草,移動迅速,打勝了就乘勝追擊,打敗了就潰逃而去,讓中原王朝的軍隊追不上。
所以明軍數次北征,在有蒙古朵顏三衛歸附幫助的情況下,多次擊潰北元,但無法消滅它。
-
10 # 文廟山居
筆者去過漠南之一的黑水城。如此城池現在也叫人,不能認可。風沙之大,人不能立足。再往前,如此怎麼能讓人生存?現在人不應該,叫古人如何生存。
回覆列表
元朝末年,元廷在中國的統治日趨崩潰,南方紅巾軍聲勢浩大,並逐漸形成了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等群雄並立的局面,最終朱元璋成功勝出一統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初立時,元廷並沒有滅亡,只不過苟延殘喘於北方一隅,後來朱元璋令徐達北伐,將元軍驅逐於燕山之北,才算基本上解決了元人之患,但是問題卻沒有徹底解決,前朝殘餘勢力依然盤桓在蒙古地區,尋找機會伺機南下。 明太祖和明成祖都很頭疼這個問題,甚至之後朱棣還特意把都城從南京遷到了燕京,就是為了防範北元捲土重來,二帝也都進行過多次的北伐,但用意並不是為了佔領蒙古,而是以消耗元人的殘餘有生力量為目標,令元軍沒有南下的能力,從而鞏固大明統治。
為什麼明朝不滅掉北元呢?
第一點在於元軍多為機動靈活的蒙古騎兵,擁有地形複雜且廣闊的蒙古腹地,如果元軍利用優勢避而不戰打游擊,明軍很難殲滅元軍,反而有被反包圍的可能。 第二點在於南北戰線太長,明軍的後勤供給困難。明朝的糧草賦稅多在兩淮與江南,而元軍隱匿在漠北,如果幾十萬明軍北伐,上千公里的戰線,糧草補給十分困難。
第三在於蒙古身處大漠,乃是氣候惡劣的不毛之地,對於農耕文明的漢人來講,即便是擁有蒙古之地,也難以在此安居下來種植糧食自給自足,而且蒙古擁有較長的邊界線,還需要大量計程車兵戍邊,得不償失。
第四是明成祖後,明朝的皇帝普遍平庸。朝廷承平日久,後繼之君沒有了先輩們的尚武精神,反倒成為了貪圖安逸享樂的守成之君,不思用兵北疆,反而坐視了蒙古旁支衛拉特人的發展壯大,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敢御駕親征的明英宗,結果還被蒙古人打得大敗被俘,釀成了土木堡之變。 第五是受“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明朝在海上實行海禁政策,在陸地上同樣也封閉關隘,打算憑藉著山川險阻和萬里長城抵禦殘元,試圖以此來維繫統治。
明朝自明太祖、明成祖時期多次進行北伐,雖然收穫不大,但是卻極大地消耗了蒙古人的有生力量,即便無法徹底滅掉北元,但也使得元人對明朝構不成軍事威脅。而到了明朝中後期,尤其是衛拉特人、女真人的迅速崛起,明朝皇帝沒有及時扼制周邊少數民族的壯大,為後來的強大外患入侵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