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雅生活秀

    管道在溝槽內施工時,經常會出現地下水。當溝槽底面低於地下水位時,水會大量滲出。這時,必須採取適當的排水方法將水排出,否則極易引起溝槽塌方,擾動和破壞天然地基,嚴重時,還會造成附近地面塌陷、滑坡,危及地下設施和施工的安全,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排水可以說是溝槽管道施工當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溝槽排水的方法可以分為兩類,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明排水法是在溝槽底面管道位置的一側或兩側挖排水溝,再在溝槽以外挖一坑,深度為2倍潛水泵長度。地下水的溝槽邊坡和底面流出後,經排水溝流至坑內,然後用潛水泵將水排掉。這種方法一般用在溝槽底面地下水稍多的情況。如果地下水稍小,可以利用管道對接的工作坑,將其深挖100~200mm或在管道側面挖一個坑,滲出的地下水直接匯人坑中,待到坑中有了一定水後,用潛水泵抽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是在溝槽開挖前,事先在溝槽的一側或兩側,往地下豎直打入一定數量的排水濾管,地下水滲入濾管,利用抽水裝置將濾管中的水不斷抽出,使地下水位降到溝槽底面以下。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又可分為輕型井點法和管井法。輕型井點法是沿溝槽的一側或兩側,將一定數量較細(+50mm)的井點濾管間隔o.75~4m豎直打入透水層內,用彎管將各個濾管上端相連後,再與抽水總管(≠150mm)連線在一起,用抽水裝置將水抽出,使溝槽內水位下降。管井法是用直徑較大(一般為300—500mm)的鑄鐵管或鋼管的濾管,沿溝槽一側間隔10—50m埋入蓄水層內,地下水滲入濾管達一定液位後,再分別設泵抽出。選取排水方法,應根據施工專案的大小、地質和地下水情況來確定。明排水法適用三種情況:①溝槽底面以下,土質為黏土、砂礫,並且溝槽的深度不太大,水位稍高時;②溝槽底面以下土質為砂礫層,水位不高時;③溝槽以下為粉土、亞砂土時。輕並點法適用於地下水位較高,溝槽底面土質為粉土、亞砂土的場合。管井法可用於溝槽底面土質為較厚而透水性較大的砂土或砂石土層,溝槽較深、較寬的場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ord文件中如何自動生成目錄?詳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