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獻給父母的老人書
-
2 # 澳洲網
別的國家不太瞭解,答主來說一下澳洲的情況吧,正好最近出了一檔子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澳洲有些養老院的有些老人每天的伙食費僅6.08澳元,而澳洲囚犯每天的人均伙食費為8.25澳元,資料還顯示,一名普通老人每天在飲食上的花費為17.25澳元。這一資料是澳洲邦德大學的營養學家以及會計師研究了澳洲817家養老院的財務報告後得出的結果,這817家養老院內供養了64256名老人。這些養老院在2017年盈利了10億澳元,但卻削減了30%的伙食費。這導致了養老院過半老人伴有營養不良的問題,營養不良會造成很多後果,比如更易跌倒,導致壓力造成的損傷,入院機率增加以及使得老人生活質量下降,從而增加了醫療費用。隨著老齡化嚴重,養老越來越成為社會上的為題。普華永道的最新資料表示,如果沒有獲得足夠的資金,澳洲在未來7年將迎來老年人健康和湖裡的資源危機,到2025年,養老院和醫院或將需要240億澳元來維持運營,,此外,澳洲還需要增加18萬名護理人員。一名網民也曾在網路上曝光某養老院的飲食,其中一個盤子內放有看起來不太好吃的牛肉,而另一個盤子內則是幾塊土豆和香腸。這也側面印證了邦德大學的調查結果,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家孩子養的豚鼠吃得都要比養老院的老人好一點。養老院方面對此給出瞭解釋,他們表示養老院在食物上的開銷並不少,但許多老人很虛弱們必須服用非新鮮食品的替代品。並且還有一些老人吞嚥有問題,牙齒不好,患有痴呆症,抑鬱症或者慢性病,這都導致了不同的飲食需求。Well,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D
-
3 # 早飯中飯晚飯good
前幾天還聽一朋友說呢,移民後將來再老也不能去養老院,因為在國外從小的教育就是獨立,所以很多住養老院的老人,他們的子女不會經常來看望,也就會發生很多不好的事情,朋友是住美國的,她父母都沒去養老院,我問他國外虐待老人的事經常會有嗎?他說雖然不會經常有,但總能聽到一些,除非是非常好的養老院
-
4 # 天暢睿
作為一個美國註冊護士,分享一點看法。美國養老院很貴的。要麼很有錢,要麼很窮。這兩種人都能到養老院。不窮不富就得在家養老了。我的婆婆就是中產階層,住不起養老院,只能家人和家庭護理公司照看。
美國養老院工作人員包括護士,護理,醫生,理療師 等等。比較專業。護士,護理員是經過培訓並取得州立職業證書的。比較規範。
待續
-
5 # 好媽在日本
日本的養老院分好多種,最便宜的一種叫特別養老院,不是一般人想住就可以入住的。而是需要經過審查後,透過認定被護理的級別,最少也要三級以上。最後也要排隊等待,而且每個地方都排得滿滿的,根本進不去。特別是日本長壽國,進到這樣的養老院都變得更長壽了。
有錢的人都去費用高門檻低的老人院,這裡不要求什麼鑑定護理級別,但每月的費用最少也要合人民幣一萬元以上。
還有更高階的養老院,入院時一下子就要先交合人民幣幾百萬,然後裡面的設施比五星級酒店還高階齊全。這種養老院是針對特有錢,而且能自理老人,一個人住孤獨和不安,反正又有花不完的錢,所以入住這樣養老院又娛樂又可以享受生活。
在日本為什麼有那麼多獨居老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沒錢入住養老院,所以只能自己勉強地生活,最後終老時,放置了好久才被發現的人,時常會發生。
無論在哪裡養老,都是離不開錢,特別是在日本,有錢什麼樣的養老院方式都有,而且養老保險制度也是非常完善,有些養老院還可以減免費用,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
6 # 沉默方圓
我有過幾年在美國的生活經歷,回答這樣的問題應該算是不吹不黑,最實事求事的。請聽我分段分期告訴你:
1、美國是發達國家,投入在各級養老機構的資金雄厚,一方面是國家財政專項拔款,來源於稅收,還有一部分來源於教會,教徒很自覺的把收入的10/100放入機抅,源源不斷有錢注入,還有就是財團,富翁的慈善行為,因為養老機制是國家政府行為,不愁資金,所以一般來講軟硬體設施齊全先進,現代人文,老人在養老院養老已成為最佳選擇和常態模式;
2、養老院分級分層很細,一般年齡不算太大活動自如的老人,進養老院只為能在集體中生活,有組織參加各類社會活動,如體育事,旅遊,組織去做志願服務等,圖個熱鬧,不寂寞,這種級別的養老院服務人員多為社會招募的志願者,不存在用錢買服務的利益問題,所以服務是熱情周到的,氛圍和諧良好;
3、美國是個移民大國,對不同國度老人的養老需求都能照顧到,我曾參觀過一處養老院,那裡多為華人或亞裔,規模不大,裡面分割出多個平房四合院,生活起居方便安全,院裡可包片種植花草疏菜,有活動室可以打樸克和麻將牌,還有書法繪畫室,傳承本國文化元素,很溫馨舒適;
4、美國的傳統文化與我們差異巨大,沒有養兒防老一說,少有靠子女為老人養老送終的,成年後的子女大都脫離原生家庭,自己出去闖蕩人生,互訪看望需事先邀請,沒見哪個家長手裡有子女家的房門鑰匙,隨便出入的,老人大都獨立生活,所以到一定年齡入駐養老院是常見的養老模式,子女可前往探望;
5、年齡過大或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一般要花大錢進入醫養中心,有醫療保健服務,遇有危機可以及時救治,處理不了的直接送往醫院,然後通知子女做最後處理;
6、本土美國的老人性格大都豁達樂觀,人生態度積極,由於宗教信仰,對生死問題考慮比較通達,一旦病重面對死亡,他們認為是主的旨意,耶酥在招喚,很能坦然接受,當然醫療方會盡可能減輕死前痛苦,安然離世;
8、但這一切終止於2020年春夏交季之時,一場遍及世界的新冠肺炎病毒兇猛來襲,粹不及防,首先打亂了許多美國養老院昔日的平靜,因為老年人集中,發病急,傳播快,面臨著當時救治困境,如沒有特效醫藥介入支援,搶救手段欠缺,無法平衡跟進,使大批的老人死於病毒。
我從2017年到現在沒再去美國,但聽親人說,如今一些地方養老機構已關了不少,老人如果能居家養老,或請保姆,或自發組織抱團照顧,在那裡已成為更多養老方式。
-
7 # RichardWang西澳旅遊
西澳的養老分兩種一種是公立一種是私立。入住私立的費用非常高,大概80萬澳幣或者更多。另外每個星期還需要一定的費用。好處是不用排期,環境和服務都比較好。類似4-5星酒店。所以不少老人選擇把自己的房子賣了搬進私立養老院養老。公立的通常需要排期,如果個人資產不是很高,沒有任何費用,政府的養老金會自動轉給養老院,通常養老院每個星期還會給老人一定的零用錢。但是環境和服務相比私立的會稍差一些。類似2-3星酒店的條件。所有養老院分高護理和低護理兩種,低護理可以在親友的安排下外出購物,吃飯和參加活動。高護理需要醫生許可才能離開。通常4個老人陪一個護工,沒有了解過其它國家和地區的養老院情況,所以無法比較。但感覺在澳洲養老比較滿意和安心
回覆列表
1、國外養老機構比國內強。因檔次不同、功能不同養老機構也有差異。
2、有的養老院富裕人住,有的老百姓住;有的有康復和護理功能,有的沒有;有的象一個村落一樣,超過一定年齡才可以去生活,裡面有餐館、球場、釣魚池、電影院、咖啡館等社會上常有的娛樂生活設施,還有醫院。
3、經過對老人的能力進行評定後,住到有的養老機構裡國家將有資金扶持;住到有的養老機構,或評定結果不達標準則不會有國家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