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典守望者

    春秋時期,行人辭令大多是如此。春秋戰國是一個戰爭頻繁的動亂年代,作為戰爭的一部分,外交也成為了當時非常發達的一個領域。有很多人在這個領域聲名鵲起,藺相如,唐雎等人都是外交領域的優秀代表。當時的外交語言也被稱為“行人辭令”。是建立在許多情景預設和辯論邏輯基礎上的語言藝術,它在很多場合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從多方面立體的去分析每一場遊說,那麼都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它單純擴大了利害衝突和往來關係,就會造成很多背景都會被忽略。但總的來說,遊說的基礎是對方聯盟中存在的細小裂痕與利害衝突,有的時候往往是心口不一,大家心照不宣,藉著有人遊說的臺階順利脫身,這就是遊說外交的藝術。

    燭之武退秦師的大背景是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鄭國無禮於晉的由來是晉文公重耳逃難路過鄭國,鄭文公不按禮接待他們。實際上,這件事情嚴格說來鄭文公的錯誤雖有,但是不至於要因此亡國。這場戰爭實際上就是為晉國新國君晉文公在諸侯之間立威的戰爭,打勝了得利的是晉國,秦國能得到的好處不大。只是因為晉文公是秦國一手扶植起來的,必須聯盟攻打鄭國,才造成了這種共同出兵的情況。其實,也許秦國的內心中也早就不想繼續這場戰爭。所以,對秦國言而無信的無論是晉惠公也好,晉文公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聯盟組合在一起的利益基礎就不牢固,燭之武一番遊說正好給了秦國藉口,順水推舟班師回朝。

    如果跳出利益分配這個大環境,單純的來看燭之武的言論。其實他的邏輯也是非常緊密的。他的論據是1,消滅鄭國,秦國要侵吞鄭國的土地中間還隔著鄰國,徒勞無功。2、留存鄭國,鄭國以後會優待秦國的使者,而且主持中原的交通往來,遏制晉國的發展,對秦國是有利的。3、晉惠公是晉國國君,他的言行就是晉國的國家行為,晉文公登位也不能保證這種國家行為不再出現,畢竟國家不同於個人,行為往往並不單純。4、壯大了晉國遲早要和秦國爭霸,不如搞平衡政策,保全鄭國。四方面的論述,都打在要害的利益分歧上,所以,燭之武可以說的上是洞悉人心人性,一語中的,最終保全了鄭國。

  • 2 # 夏有涼風61

    燭之武作為鄭國說客,奉命去勸說秦穆公,在邏輯上並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當時,晉、秦相約夾擊鄭國,鄭國危在旦夕,就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把當時的利弊都說清楚了。

    大概意思就是,鄭國被滅了,秦國就要直接面對強大如日中天的晉國,晉國吞併了鄭國的土地,就會變的更強大,晉國強大了,秦國就會變弱,所以說,秦助晉滅鄭是沒有好處的,雖然晉文公是你秦穆公扶持起來的,但秦之前也扶持過“晉惠公夷吾”,結果晉國以秦國出現荒年趁人之危發動戰爭來報答秦國。

    總之,燭之武的意思就是,晉秦滅鄭,唇亡齒寒的道理你秦穆公不是不懂。

    哪提問中所述,就是有個疑問說:秦國助“夷吾”做了晉國國君,晉國反而恩將仇報。說晉文公重耳畢竟不是晉惠公夷吾,晉文公還是守信用的,燭之武的離間計應該是行不通的。

    其實如果這麼想就威脅了,秦穆公畢竟是一國之君,鄭燭之武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秦穆公可能也考慮到“重耳”回國之前,秦國和楚國對“重耳”的恩是最大的,重耳做了晉國國君後,為了成為霸主,對恩國楚國開了戰,且以退避三舍報之。

    同時秦穆公也想到,晉約秦滅鄭,以割地報之,那割地之後呢?

    所以,秦穆公從晉文公對有恩於他的楚國尚且,也就知道了“晉文公”是什麼樣的人,所以燭之武勸秦穆公成功了。

    秦雖失信於晉,但對國之利弊要算得了什麼。

    我想秦穆公更懂的以史為鑑,才決定退兵。

    但我還是想在這裡多說一句,歷史上的“宋朝”咋就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犯了兩次同樣的錯,一次聯金滅遼。一次聯蒙滅金,最終把個宋朝也葬送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風吹走歌詞粵語?